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改良皮内注射法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功率的效果.方法 将136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6例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手法接种卡介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比较2组的接种效果.结果 实验组接种一次成功率,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卡痕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改良皮内注射法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具有不漏液,皮丘大小符合接种要求,接种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接种过程中应用头皮针提高卡介苗注射成功率,提高卡痕率,有效预防肺结核及结核性脑膜炎的可行性。方法收集102例健康婴儿,按接种计划实施注射。将每日接受接种的婴儿按顺序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单号)和对照组52组(双号)。实验组应用头皮针进行预防接种,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注射。比较2组首次穿刺成功率,是否足量注入等情况。结果实验组在首针穿刺成功、配制液足量注入、卡痕、婴儿无痛感方向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皮针注射优于传统注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皮内注射法提高新生儿卡介苗接种成功率的效果。方法将136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66例采用改良皮内注射手法接种卡介苗,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皮内注射法接种卡介苗,比较2组的接种效果。结果实验组接种一次成功率,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后12周卡痕率、结核菌素纯蛋白衍化物(PPD)试验阳性率,均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改良皮内注射法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具有不漏液,皮丘大小符合接种要求,接种成功率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陈玉红  孟藜藜 《护理研究》2011,25(16):1451-1452
[目的]改良传统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技术,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门诊输液婴幼儿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0例采用改良输液固定方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输液固定法。[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固定输液针效果优于传统输液针固定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改良传统小儿头皮静脉输液固定技术,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减轻患儿的痛苦。[方法]将门诊输液婴幼儿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0例采用改良输液固定方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输液固定法。[结果]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固定输液针效果优于传统输液针固定法。  相似文献   

6.
逆向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逆向皮内注射法在新生儿卡介苗接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1000例符合接种条件的新生儿,按住院单、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98例,采用逆向皮内注射法;对照组502例,采用传统皮内注射法。比较两组一次进针成功率、标准皮丘、拔针后菌液外溢情况及新生儿身体稳定性。结果实验组一次进针成功478例(96.0%)、标准皮丘472例(94.8%)、拔针后菌液外溢15例(3.0%);对照组一次进针成功446例(88.8%)、标准皮丘442例(88.1%)、拔针后菌液外溢50例(1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逆向皮内注射法应用于新生儿卡介苗接种,具有易固定、易进针、进针角度准确等优点,从而提高接种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梅香 《全科护理》2012,10(9):784-785
[目的]对小儿头皮静脉固定方法改良,提高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减少重复穿刺。[方法]将门诊输液患儿3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170例采用改良输液固定方法,对照组130例采用传统输液固定方法。[结果]实验组固定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改良方法固定输液针效果优于传统输液针固定法,操作简单,固定稳妥,返修固定少,减轻了患儿的痛苦,降低了护理工作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输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08年9月儿科门诊静脉输液76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头皮针穿刺,实验组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病人的输液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病人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并发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静脉留置针可减少静脉穿刺次数,减轻患儿痛苦,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卡介苗接种效果,减少卡介苗环境污染。方法选取202例符合卡介苗接种条件的新生儿,随机分为观察组102例和对照组100例。观察组:接种前,护±用左手示指与中指将接种部位皮肤朝同一方向侧移约1cm,绷紧并固定皮肤,进行皮内注射,拔针,松左手;对照组仍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接种。结果观察组发生菌苗外溢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接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观察组的注射方法可明显减少药液外溢,保证卡介苗剂量正确、皮丘符合标准,提高了接种效果,减少卡介苗对环境的污染;而且方法简单,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10.
江春华 《全科护理》2010,8(31):2865-2866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送管手法,以提高穿刺成功率。[方法]将180例静脉留置针穿刺新生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89例采用传统的送管法,观察组91例采用改良送管法(左手固定患儿穿刺部位,进针回血后用左手大拇指送管)。比较两组病人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留置时间。[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6.70%,对照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8.7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中采用改良送管法可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优于传统送管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