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染病流行预测、又称疫情预测(以下简称预测),是根据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并运用这些资料,经过整理、归纳、分析或以模拟数学公式给予描述,对可能发生流行的趋势和强度(发生规模,出现时间、地点,主要对象等)作出的一种估计.以便及早制订防治措施,使其危害减少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2.
1980年7~9月,广州市海珠区××大学发生了登革热3型病毒流行,共发生病例372例,是全市出现最早、疫情最重的爆发点。现将这次流行的调查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一、资料来源:制定统一表格,在全校范围挨户进行疫情追溯调查;并健全疫情报告制度,及时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对收集到的资料加以整理统计。二、诊断标准:根据有关资料拟定登革热的诊断及分型依据。 (一)流行前期:有典型症状,皮疹明显或伴有出血现象、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诊断为登革热。  相似文献   

3.
疟疾是修建大型水利工程时最易发生和流行的传染病之一。将要修建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建于流行区、对疟疾流行有无影响已引起国内外十分关注。为了论证这个问题,我们开展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简称三峡工程)对疟疾流行的影响及对策研究。收集了三峡水库地区26个县(市)  相似文献   

4.
流行性感冒     
《开卷有益》2002,(3):6
主持人语: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人们关注的传染病,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流行,一旦出现大流行将倾城倾国,甚至席卷全球.目前,医药学家还没有征服流感病毒,医学科学技术也还没有提出快速、特异、适用基层的诊断方法,因而,流感常常与普通感冒混杂发生与流行.  相似文献   

5.
直接支架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无复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直接支架术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无复流现象的影响。方法 20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分为直接支架术79例与常规支架术124例,分析其罪犯病变血管术中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并随访观察其对急性期心脏事件的影响。结果直接支架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4例(5.1%),常规支架术中发生无复流现象18例(14.5%)(P<0.05)。22例发生无复流的患者,件院期间心脏负性事件的发生率与未发生无复流现象者比较明显增高(27%vs 7%,P<0.01)。结论 直接支架术有助于降低ACS患者无复流现象的发生率;发生无复流现象预示着较高的负性预后事件。  相似文献   

6.
分析本地区甲肝流行12800例黄疸前期中ALT正常120例的出现时间与变化,并对此现象发生机理及流行病学和临床意义作讨论。  相似文献   

7.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下简称流脑)的流行特征有二;季节性发病升高和流行周期性。根据我国流脑流行的周期和少数地区出现流行升高的现象,预计近1~2年内,有可能出现流脑较大流行。有关方面已采取多种措施预防,且已作好多方面准备。现就防治中的几个问题作一简介。【流行病学】菌型:脑膜炎球菌有不同的血清类型,  相似文献   

8.
中药抗痫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一种常见神经系统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发展中国家患病率为7.2‰[1]。西医抗癫痫药物(AEDs)虽可使80%患者得以控制,但仍有20%患者出现难治现象[2]。且大多数化学合成剂的毒副作用及对行为、认知功能的负性影响,可降低癫痫患者的生存质量。而中药以其对慢性病的显著疗效以及独特的作用方式为广大患者所接受。目前,中医药治疗癫痫的作用机制研究取得进一步的进展,现综述如下。1对γ-氨基丁酸(GABA)及谷氨酸(Glu)等神经递质的影响癫痫发作与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氨基酸类(EAAs)与抑制性氨基酸类(IAAs)神经递质的平衡失调密切相关。谷氨…  相似文献   

9.
分析本地区甲肝流行中12800例黄疸前期中ALT正常120例的出现时间与变化,并对此现象发生机理及流行病学和临床意义作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一、诊断和鉴别诊断从病史和临床所见,本患者有如下几个特点:(1)病前两周有感冒发烧史。(2)对称性的上下肢趾灼痛、发麻,其感觉障碍呈脚袜手套型。(3)四肢呈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4)口眼歪斜呈核下性面神经瘫体征。(5)皮肤菲薄出现营养障碍。(6)病变过程中出现心悸、气短、心音减弱。(7)心电图 S-T 段压低及 T 波低平。(8)实验室检查:中性粒细胞增高。(9)脑脊液呈蛋白质与细胞分离现象。根据以上特点,我们应考虑以下几个疾病:急性脊髓灰质炎 (1)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流行季节及流行区,有流行病史。(2)好侵犯儿童。(3)  相似文献   

11.
夏雪 《医学与社会》2011,(11):29-29
流感大流行(影响世界大部分地区的疾病暴发)属于不可预测,但又重复发生的事件,可对世界范围内的卫生、经济和社会造成影响。当关键因素出现交集时,就会发生流感大流行,即流感病毒的出现伴随着可持续的人间传播力,且大部分人对这种病毒具有较低或不具有免疫力。在当今相互联系的世界中,局部流行有可能迅速发展成为大流行,使我们几乎没有时间对公共卫生方应对做出准备,来遏制疾病的传播。  相似文献   

12.
急性脑血管疾病后血糖升高的意义和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急性脑血管病(Acute Cerebral Vascular)Disease,ACVD)后高血糖(HyPerglycemia,HG)是指非糖尿病患者(Non-diabetes,ND)发生ACVD后出现的短期HG现象.自Myers与Yamaguchil977年首次高血糖对脑损害以来,国内外学者对这一现象的意义和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试对其作一综述:1 急性脑血管病后高血糖的意义-加重脑损伤ACVD患者常出现HG现象,脑梗塞(Cerebral Infarction,CI)后发生HG者达36.4%,多为主干枝、大灶性梗塞;而有研究表明,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CH)后HG发生频率更高.关于ND者ACVD后发生HG现象的意义,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研究,除极少数作者持相反观点外,多数作者发现HG能加重脑组织的损伤,使脑水肿加重,梗塞体积扩大,并使康复过程延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中国航天某基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流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在贵州航天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体检的5 622名20~60岁航天职工进行血压、血脂、血糖、超重/肥胖、彩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S)检测,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 622名航天某基地职工发生CAS者1 028名,发出率为18.28%,其中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出率分别为20.85%、27.12%、11.28%。其中正常工职2 291名发生CAS为95名(4.14%),出现1项以上升高者发生CAS为933名(28.11%)。出现1项以上升高者发生CAS是正常人群发生CAS的6.78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航天某基地职工CAS发生情况应引起重视与干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超重/肥胖是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福建省手足口病流行概况及2015年相关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的遗传特性,为完善手足口病的防治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福建省2010年至2015年手足口病监测数据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并选取2015年分离的40株EV71毒株进行VP1区基因序列测定、进化树分析和序列比较。结果 2010、2011、2013年度福建省手足口病仅出现一次流行高峰(5—7月),2012、2014、2015年度出现两次流行高峰(4—6月,9—10月),1年中病毒优势流行型别发生改变的年份(2012、2014、2015年)发病率较以单一型别病毒为优势流行型别的年份(2010、2011、2013年)高;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1到3岁年龄段的低龄儿童;重症率及病死率随流行型别中EV71比例的增加而相应增高。2015年流行的EV71病毒属于C4a亚型,可分为3个进化分支。与EU703814相比,福建省2015年流行毒株的核苷酸差异性较前几年有扩大趋势。结论福建省同一年份中肠道病毒的优势流行型别是否发生改变可能是导致手足口病不同的发病率及不同季节性分布特征的主要原因。2015年福建省EV71流行毒株仍以C4a亚型为主,存在多个传播链同时流行。3处氨基酸位点上(98,249,283)氨基酸的改变对病毒的意义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大量的临床流行病学及实验室研究资料表明同型半胱氨酸(Hcy)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子,其通过对多种炎性因子和炎症过程的影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研究证明[1-2]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M)患者可较早出现冠状动脉及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等血管病变,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及其药物干预等多方面相关性问题引起了各领域的密切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近年来Hcy致动脉粥样硬化机制及中西医防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流感病毒     
流行性感冒(流感)是人们关注的传染病,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流行,一旦出现大流行将倾城倾国,甚至席卷全球。目前,医药学家还没有征服流感病毒,医学科学技术也还没有提出快速、特异、适用基层的诊断方法,因而,流感常常与普通感冒混杂发生与流行。 在多年防治流感工作中,我们积累了许多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在这里愿与广大的医药工作者和读者交流学习,共同防治流感。  相似文献   

17.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流感消失,可能是发生新型流感的前兆。每年冬天流感肆虐,但是今年冬天却没有出现流行现象。与往年相比,患者数量极少,在关东地区,学校里整个年级停课的情况只有去年冬天的1/10。可以认为,其原因是迄今流行25年的香港A型病毒已变得相当脆弱,也有的专家说:“还有可能是另一种新型病毒出现的前兆,是暴风雨到来前的暂时平静。”仅从这个冬天来看,今后有可能发生因新型病毒而集体感冒的现象,有必要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18.
接种活疫苗后麻疹流行病学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瑾  叶克龙 《上海医学》1989,12(8):435-439
本文通过对上海市徐汇区1956~1985年接种活疫苗前后麻疹流行病学的比较分析发现80年中(1956~1985年)麻疹的发病率曲线可分为四段:(1)1956~1965年为高流行年份:(2)1966~1967年为较低流行年份;(3)1968~1974年流行回升;(4)1975~1985年持续低水平。自1965年广泛接种嘛苗后,严格的周期性,季节性规律被打破,大流行被控制,出现季节推迟现象。小年龄发病大幅度下降,从而使大年龄病人相对增多。人群免疫水平普遍提高,病例呈高度散发。麻疹的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与感染性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感染病)的斗争史是复杂的,医学以及社会学界对感染病的认识出现了分歧。但是事实表明,感染病仍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而"突现"就是这类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唯一机制,可以完整解释它们过去的流行史和现在的甚或是将来的发生状况。因此,人类与感染病的斗争将是长期的,人类必须时刻保持警惕,牢牢把握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0.
由大肠杆菌O_(157)引起的出血性肠炎,是一种重症的感染性腹泻。近3年多来,在世界各地不断出现大肠杆菌O_(157)出血性肠炎的流行,造成严重危害,在日本为害最广泛。 1996年5~9月,日本发生的大肠杆菌O_(157)出血性肠炎大规模流行,波及36个都道府,发病1万多人,使得一些学校停课,举国震惊。次年,又出现了这种出血性肠炎流行。在欧美国家也不断有局部暴发流行的报告。我国在少数省市也曾发现大肠杆菌O_(157)出血性肠炎的病例,应提高警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