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智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3298-3299
目的:了解在120急救中因哮喘急性发作而需救治患者的人数及其治疗等,以减少患者急性发作的次数及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回顾及分析2000年9月~2005年4月,120急救中心北苑急救站救治的34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结果:哮喘急性发作需救治的例数占总急救例数的0.41%(34/8265),老年人占70.6%(24/34),儿童占14.7%(5/34),死亡2例;规律使用吸人激素治疗为0例,急救救治中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例,34例中进行过肺功能检查1例,在急性发作中与感染有关的患者29例,在4、7、8月份发病24例。结论:因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需救治的例数占总需救治的例数的0.41%,老年及儿童为多,多与上呼吸道感染有关,主要集中在4、7、8三个月份,不能较合理地使用糖皮质激素。对中、重度哮喘患者的气道监测力度不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及护理过程,旨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对我院收治的4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的予以250mg氮茶碱,加入30ml10%葡萄糖溶液,0.5—1h后再予以静脉滴注1mg/kg的氮茶碱加入5%的葡萄糖溶液,用药量控制在1.5g以内。同时针对患者的病情予以扑米克、舒喘灵等药物。在治疗过程中,予以心理护理、呼吸护理、药物治疗护理及饮食和生活护理等措施。结果41例患者经急救及护理后,临床控制32例,约占78.O%,显效7例,约占17.1%,好转2例,约占4.9%,住院时间为(7.2±1.9)d。结论采取积极合理的急救及护理措施,能显著的改善患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症状,有效的提高急救率。并加强了患者对个人疾病的长效管理。  相似文献   

3.
陈昱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41-142
目的对本地区近年来儿童急性中毒的病因进行统计分析,总结临床急救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急诊就诊的120例急性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对病因和急救过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主要病因包括:42例食物中毒(35.0%),34例药物中毒(28.3%),21例农药中毒(17.5%),12例CO中毒(10.0%)。年龄分布:1岁以下患儿10例(8.3%),1—3岁患儿52例(43.3%),4~7岁患儿38例(31.7%),7—14岁患儿20例(16.7%)。共住院90例,急诊留观30例。经救治康复118例,好转10例,其余2例因CO中毒时间过长,未及时救治死亡。结论食物中毒和1~3岁患儿是儿童急性中毒的主要病因和高危群体,应加强物品管理,做好预防和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4.
支气管哮喘患者子代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贾铷  程哲 《医药论坛杂志》2006,27(23):49-49,52
目的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原因非常复杂,本调查旨在探讨遗传因素在哮喘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122名曾因哮喘发作而住院的患者的13-14岁亲生子女136例进行调查,观察他们罹患哮喘的比例与普通儿童患病率的差别。结果①具有典型哮喘发作病史的调查对象41例。占调查对象的30.15%(41/136);②全部调查对象总的哮喘患病率为45.59%(62/136);③调查对象的哮喘患病率明显高于总体样本。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子代患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性明显高于普通儿童,且其症状也比较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昌市0—14岁儿童哮喘的患病率、发病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调查南昌市东湖区0—14岁常住儿童10345例,按照全国儿童哮喘协作组制定的全国统一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结果现患哮喘儿童(2年内有发作)279例,现患病率2.6%;有哮喘患病史儿童373例,总患病率3.6%。发作诱因主要以呼吸道感染、气候变化为主,分别占96%、63%。哮喘合并症最常见为过敏性鼻炎,占41.5%。治疗中吸入糖皮质激素,占56.6%。结论南昌市城区0-14岁儿童哮喘患病呈上升趋势,预防呼吸道感染可减少儿童哮喘的急性发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处理,观察组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肺功能、随访6个月哮喘发作次数和不良反应,并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为81.67%(49/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P〈0.05);治疗后两组FEV1.0%、PET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观察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t=5.32、4.89,均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6例,观察组7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随访6个月哮喘发作次数为(1.7±0.3)次,对照组为(2.5±0.6)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2,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具有很好的改善肺功能作用,可使更多患者达到并维持哮喘临床控制,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流式细胞术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免疫分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30例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免疫分型。T、B、T/B及NuLL-ALL分别占31.5%、55.4%、8.5%及4.6%。分别有20.8%及34.6%的患者表达髓系抗原(My)及CD34。T-ALL在儿童(41.3%)高于成人(22.4%)(P<0.05),而B-ALL在成人(64.2%)高于儿童(6.0%)(P<0.05)。儿童B-ALL中CD10、T-ALL中CD3表达均显著高于成人(P<0.05)。My+LL中CD34表达(70.4%)显著高于My-者(25.2%)(P<0.01)。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哮喘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因子Th1/Th2失衡的检测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目的观察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发病期是否存在Th1/Th2失衡。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三组(哮喘发作组、哮喘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每组17例)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哮喘急性发作组患者PBMC产生的IFN-γ[(139.6±13.0)pg/L]明显降低(P〈0.01),而IL-4[(114.7±20.8)pg/L]水平增高(P〈0.01),哮喘缓解组两种细胞因子水平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存在着Th1/Th2失衡。  相似文献   

9.
酪立宁胶囊治疗急慢性腹泻7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酪立宁胶囊对急慢性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对照试验。酪立宁胶囊70例,po1.26g,bid;对照药米雅片70例,po1.05g,bid。疗程急性腹泻3-7d,慢性腹泻14-21d。结果:酪立宁胶囊治疗急性腹泻有效率为98.0%(40/41),慢性有效率为100%(29/29);对照药米雅片分别为98.0%(40/41)和86.0%(25/29)。二药疗效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也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酪立宁胶囊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急性,慢性腹泻的微生态制剂,其疗效与安全性均相当于进口药米雅片。  相似文献   

10.
陈赟  陈映标 《华夏医药》2009,4(1):53-54
目的观察自拟小青龙合二陈汤加减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6例用小青龙合二陈汤加减作汤剂治疗;对照组34例用西医对症治疗。结果治疗组36例,显效24例,占66.7%;有效11例,占30.5%;无效1例,占2.8%;总有效率达97.2%。对照组34例,显效14例,占41.2%;有效13例,占38.2%:无效7例,占20.6%;总有效率达79.4%。二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着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小青龙合二陈汤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疗效显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国初级创伤救治(PTC)原则运用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与护理中的意义。方法选取9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收治时间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院前急救与护理,观察组45例采用PTC原则方法进行院前急救与护理,比较两组急救与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治愈率55.6%(25/45)、病死率6.7%(3/45)、重残率15.6%(7/45)、中残率22.2%(10/45),对照组分别为33.3%(15/45)、22.2%(10/45)、33.3%(15/45)、11.1%(5/45),两组治愈率、病死率、重残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50、4.41、3.85,均/9〈0.05)。结论对于颅脑损伤患者采用PTC原则,实施更加规范的院前急救与护理,可为到达院内治疗创造有利条件,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对不同药物组合氧气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儿哮喘的疗效,并进行对比。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雾化吸入,对照组予以治疗组相同的综合治疗,不予雾化吸入治疗。结果:治疗组显效36例(48.0%);有效29例(38.7%),无效10例(13.3%),总有效率86.7%;对照组显效15例(25.0%),有效27例(45.0%),无效18例(30.0%),总有效率70.0%。两组有显著差异。结论:采用氧驱动化装置进行被动雾化吸入治疗,是治疗婴幼儿哮喘急性发作的首选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激素吸入疗法的效果。方法对照组(41例)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38例)则加用布地奈德混悬液1mg(2m1),以氧气作为驱动力雾化吸入。治疗10d后,对比分析研究确诊为哮喘患者年龄、性别、病情和用药后症状缓解情况。结果临床控制:治疗组占15、78%,对照组占12.19%:显效:治疗组占52.63%,对照组占43.90%;好转:治疗组占21.05%,对照组占12.19%;无效:治疗组占10.52%,对照组占31.70%;总有效率:治疗组占89.46%,对照组占69.0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支气管哮喘,较常规方法治疗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4.
施毅  夏锡荣 《江苏医药》1998,24(9):636-638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110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痰和咽拭子标本中肺炎衣原体DNA。肺炎衣原体PCR检测的阳性率为10.9%(12/110),其中30岁以下患者阳性率最高(31.8%);12冽PCR阳性患者中,肺炎所占比例最高(41.7%),其次为哮喘(16.7%)和支气管炎(16.7%)。提示肺炎衣原体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原之一,而PCR技术是检测肺炎衣原体急性感染的有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酸锌治疗儿童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意义。方法:对186例急性腹泻伴中、重度脱水患儿进行血锌检测,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腹泻患儿血锌值为(86.95±16.29)mg/L,正常对照组血锌值为(106.48±10.98)mg/L,两组比较:t=8.07,P〈0.01,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显效70例(73.7%),有效19例(20%),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显效55例(60.4%),有效18例(19.8%),总有效率80.2%,两组比较:x^2=-7.49,P〈0.01。结论:急性腹泻患儿存在锌的缺乏。合理补充微量元素锌有助于急性腹泻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血常规结果变化,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方法采用被动凝集法检测法肺炎支原体抗体,抗体滴度≥1:160的患儿进行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结果115例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白细胞(WBC)总数、淋巴细胞(L)比值、中性粒细胞(N)比值的均值分别为8.35×109、0.38和0.51;WBC(×109):<3.7、3.7~9.2、>9.2分别占0.86%、69.58%、29.56%,3.7~9.2组明显高于其它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0.20、0.20~0.40、>0.40分别占9.57%、54.65%、34.78%;N:<0.50、0.50~0.70、>0.70分别占40.87%、47.83%、11.30%;红细胞均数:4.49×1012;血红蛋白均数:125 g/L;血小板均数206×109。结论急性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血常规变化大部分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联合辅舒酮治疗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在本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及辅舒酮250—750μg/d,早晨和晚上各一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用量为10mg,1次,d。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及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变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组37例有效,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34例有效,总有效率为80.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肺功能改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与预后的关系。方法60例老年ACS患者依据其血清CRP水平分为CRP升高组和CRP正常组,比较两组6个月内再发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再梗死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率。结果CRP升高组心绞痛再发生率46.3%(19/41)、心律失常发生率43.9%(18/41)、心力衰竭发生率9.8%(4/41)、再梗死发生率22.0%(9/41)、心源性猝死发生率7.3%(3/41),而CRP正常组分别为15.8%(3/19)、10.5%(2/19)、5.3%(1/19)、5.3%(1/19)0(0/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RP与老年ACS急性发作密切相关,监测ACS患者血清CRP水平对判断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为提高临床对药物性肝损害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苏州市吴中区人民医院2009年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药物性肝损害患者120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肝功能及肝抗原谱等。结果:120例药物性肝损害中,肝细胞型肝损害所占比例最大(47.50%,57/120),其次分别为混合型肝损害(28.33%,34/120)和胆汁淤积型肝损害(24.17%,29/120)。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有3例患者发生急性肝衰竭(占2.50%)。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的肝抗原谱、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和血常规发生异常变化,中、西药组患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药物性肝损害的发生率不断增高,医师需掌握其临床特点,进行综合诊断,研究出较高水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伴心理应激的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点,探讨心理干预在女性AMI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3例女性AMI患者分别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定,比较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及患者人院时的临床特征。将伴有心理应激的68例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干预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前后进行SAS、SDS评定。对2组出现的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无心理应激的女性AMI患者相比较,伴心理应激者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就诊延迟时间较长[(7.9±5.8)h比(5.1±3.6)h,P〈0.01],合并高血压及糖尿病者较多[分别为58.8%(40/68)比37.1%(13/35),41.2%(28/68)比20.O%(7/35),均P〈0.05]。4周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SAS总分、SDS总分均有显著降低[分别为(39.7±6.1)分比(53.8±6.7)分,(37.5±5.6)分比(54.6±7.1)分,均P〈0.01];干预组心绞痛发作、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20.6%(7/34)比44.1%(15/34),23.5%(8/34)比47.1%(16/34),5.9%(2/34)比23.5%(8/34),均P〈0.05]。结论与无心理应激的女性AMI患者比较,有心理应激者危险因素较多。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女性AMI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