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阮志群  程珺 《淮海医药》2013,31(5):472-474
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生存的前提与基础,是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的基本条件。成熟的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安全的血液通路,一个好的动静脉内瘘既要保证充足的血流量和透析效果,又要能长期使用,使尿毒症患者得以有效透析而长期存活[1]。目前动静脉内瘘在血液透析中的护理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动静脉内瘘术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58例拟行前臂动静脉内瘘术的血透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育方法,观察组按制定好的健康教育路径进行教育。比较两组患者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动静脉内瘘术肢功能锻炼情况、透析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对患者的追踪观察。结果观察组掌握健康教育知识程度、动静脉内瘘术肢功能锻炼情况、透析效果、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随访,观察组的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对维持性血液透析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后,有效提高了健康教育质量,保证了透析疗效,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和满意度,效果优于传统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在动静脉内瘘成熟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0例接受动静脉内瘘成形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的常规基础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内瘘成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内瘘成熟周期较对照组短(P<0.05),且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在动静脉内瘘成熟期给予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促进动静脉内瘘的成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术后的临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应用及护理,减少并发症,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功率及使用寿命。方法对82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内瘘术观察护理,预防各种并发症,促进内瘘尽快成熟,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熟练掌握穿刺的方法及技巧,透析过程中的保护和观察,透析后压迫止血的方法及透析间期患者的自我护理。结果75例动静脉内瘘使用良好,3例因不同原因造成动静脉内瘘栓塞,其中2例溶栓再通后继续使用,1例不能再通重新手术造瘘,2例因病情变化死亡,2例放弃治疗。结论动静脉内瘘术后精心护理和功能锻炼以促进内瘘尽快成熟,把握动静脉内瘘启用时机,掌握穿刺方法和技术,观察透析过程,重视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以确保透析治疗顺利进行,对提高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存活率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维持性血透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是对透析患者最基本、最重要的护理,因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关键[1]。做好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为患者建立血管通路的理想状态,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保证透析充分性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措施。现将我科近5年来的136例动静脉内瘘患者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及其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100例医院收治出现动静脉内瘘血栓的血液透析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超声引导下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模式,观察组则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溶栓成功率、溶栓所用时间方面的差异,然后询问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溶栓成功率和溶栓所用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提高尿激酶溶栓治疗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血栓的疗效,从而提高患者对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陈晶  朱桂芬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5):639-640
<正>血液透析是慢性肾衰竭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而动静脉内瘘则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必由之路",也是血透患者得以有效透析、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临床观察发现,内瘘术后的健康教育,对内瘘成熟与否有着重要的作用[1]。因此,护理人员应认识到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中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维持性血液透析63例患者进行分析,动静脉内瘘均采用护理干预,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结果采用护理干预后,患者在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中,病发症等显著减少,生活质量也有效提升。结论加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干预,减少并发症发病率,提升内瘘试用时间与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慕晓霞  陈琳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6):396-397
目的通过使用透析手册对动静脉内瘘患者实施系统的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透析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方法采用透析手册、组织授课、个别指导等形式对78例患者行健康教育干预,内容为内瘘的观察与指导、用药指导、饮食、干体质量及运动指导,并于健康教育前、教育后1、3、6、9个月对患者行健康效果评价。结果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动静脉内瘘患者在以上方面进行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通过使用透析手册等多种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使动静脉内瘘患者的认知变化,提高了透析质量。  相似文献   

10.
周焕萍  文辉  宁宇华 《上海医药》2023,(2):20-22+44
目的 :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红外线照射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质量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9年9月—2021年12月江西省萍乡市中医院需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慢性肾衰竭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接受西医内科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造瘘口中医定向透药+红外线照射治疗。连续治疗10 d。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度、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开始使用时间、术前1 d与术后第三十天吻合口内瘘血管的血流量与头静脉内径变化情况、术后第一天与第三十天血小板计数和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以及开始使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术后第三十天头静脉血流量及头静脉内径均高于对照组(P <0.05),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P <0.05),APTT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红外线照射能够促进慢性肾衰竭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提高动静脉内瘘成熟质量,减轻患者高凝状态,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预见性护理干预在预防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永人民医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中抽选50例纳入本次实验,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25例和干预组2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统计并比较护理后3个月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动静脉内瘘血流量、生活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8.0%低于常规组的3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动静脉内瘘血流量大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均提高,但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0%高于常规组的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肾内科血液透析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并发症发生率,保证动静脉内瘘良好血流量,并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刘淑琼 《现代医药卫生》2014,(17):2658-2659
目的:观察动静脉内瘘闭塞后尿激酶(UK)溶栓治疗效果,探讨影响溶栓效果的主要因素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3年12月因动静脉内瘘闭塞住院的20例患者,采用UK溶栓治疗,辅以溶栓后护理,分析闭塞的动静脉内瘘溶栓后再通率及影响因素。结果20例动静脉内瘘闭塞患者中,14例再通,6例无效,复通率为70%。再通患者闭塞时间均在12 h以内,血栓形成长度小于30 mm。结论动静脉内瘘闭塞后溶栓治疗时间越早、血栓形成长度越短,治疗效果越好。溶栓治疗后辅以正确的护理更有助于患者血管再通。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使用寿命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于我院进行诊治的终末期肾病患者85例,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将入组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4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43例,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动-静脉瘘使用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时间为(41.66±10.51)个月,对照组患者为(26.74±8.61)个月,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4.
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要点,总结护理经验,以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质量。对127例行血液透析的动静脉内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经过精心护理后,127例患者动静脉内瘘血管充盈良好,搏动有力,穿刺成功率98%,均达到满意透析效果。科学、有效的护理,可促进内瘘的成熟,减少或者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透析的充分性,延长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维护作用与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该科收治的使用动静脉内瘘维持血液透析尿毒症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肾内科基础护理和动静脉内瘘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取“医护一体化”管理模式。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6.4%(12/33)]高于观察组[12.1%(4/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3,P<0.05);而观察组患者满意度[84.8%(28/33)]高于对照组[60.6%(2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89,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提升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使用寿命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750例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与总结。结果从1993年6月至2010年6月,除了33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在5年以内,其余717例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均在5年以上。结论只有加强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的精心护理,才能获得手术的成功,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提高血透治疗的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7.
严艳  黄芝 《中国医药科学》2013,(24):129-130
目的: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阻塞的原因,制定相关的预防对策。方法记录动静脉内瘘的使用情况,统计患者开始透析时间,动静脉内瘘开始使用时间和失功时间。结果117例使用动静脉内瘘患者中,发生内瘘阻塞12例,占10.3%。12例发生内瘘阻塞者中高血压10例、糖尿病肾病7例、红斑狼疮肾炎5例、多囊肾2例;高凝状态所致5例,超滤量过多4例,压迫时间过长2例,内瘘使用过早1例。结论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正确选择血管,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避免过早使用内瘘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内瘘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AVF)闭塞的原因与临床干预。方法选择2008年12月至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出现闭塞的2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超滤和穿刺不适当易导致血栓形成,而动静脉内瘘的早期失效的主要原因为血栓形成。结论引起动静脉内瘘闭塞的原因有多种,在临床上要对症预防、治疗,注重护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9.
廖丹  肖欢  李红  杨涵  张林 《中国药房》2015,(9):1197-1199
目的:探讨贝前列腺素钠联合氯吡格雷对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动静脉内瘘手术后建立长期血管通路的3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观察组(180例)和对照组(1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贝前列素钠片40μg、口服、tid+氯吡格雷75 mg、首次剂量300 mg、晨服。两组患者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术后内瘘成熟首次使用时间、平均内瘘血流量,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压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内瘘成熟首次使用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平均内瘘血流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贝前列腺素钠联合氯吡格雷可提高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手术成功率,缩短术后内瘘成熟首次使用时间,增加内瘘血流量,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配合TDP照射疗法对终末期肾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影响及机理。方法选取终末期肾病6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热奄包配合TDP照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内瘘成熟的时间和流量。结果6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治疗组较对照组内瘘成熟时间明显提前,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使用中药热奄包配合TDP照射治疗,可大大缩短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时间,提高动静脉内瘘的成熟率和血流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