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 ,西学的两次强劲东渐曾经催生了历史意义卓著的新文化运动,也极大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但恰如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中国许多作家、文艺理论家和批评家在高度亢奋地将西方形形色色的新潮理论和方法挨个操练一番之后 ,旋即无计可施 ,陷入尴尬的境地 ,中国文学理论就此缺失了在20世纪世界文论中的应得席位。中国文论遭遇强势的西方学术时的严重失语并不等于失声 ,失语其实是我们丧失了以自己的话语、方式及规范独自言说的能力 ,是在趋新若鹜、猎奇炫异中自我的迷失与消亡。因此 ,重建文学理论的学术根基以及打破视野锁闭 ,实现文学理论多元共生的开放势态 ,必然成为疗治中国文论失语症的重要策略。  相似文献   

2.
毛建明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4):267-268
迄今为止,对失语症的分类仍未取得完全一致的意见。1979年benson提出失语综合症的概念,他对失语症的分类得到了时间范围的广泛使用。汉语失语症的分类主要以Benson失语分类为基础,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制定的。  相似文献   

3.
报告156例脑出血引起失语症70例,占44.8%,其中皮层性失语占8.5%,皮质下失语占91.5%。根据失语与CT 对照,将失语症分为3型,即皮层性失语,皮质下灰质性失语和皮质下白质性失语。认为失语症产生的机理与脑局部血供减少,代谢率降低,皮层—皮质下结构—皮层环路破坏有关。还简述了失语症的治疗和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以浙江省高校的部分师生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探讨我国目前高校外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知识的传授与掌握情况,为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提供有效解决策略。[方法]本研究主要运用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研究工具,对本省高校若干师生的中国文化知识掌握情况、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情况及其所在院系的课程设置等情况进行调查,并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分析相关的数据。[结果]本研究发现受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中国文化知识及其英文表达的失语现象;中国文化在高校的课程设置及学生的教材中严重缺失。从思想上加强师生及有关人员对母语文化的重视,调整和重构现有的中国文化课程体系,构建动态的、开放式的课堂,建立配套的考核评价体系,将母语课纳入必考科目,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体系相结合等手段是解决我国高校外语教育中“中国文化失语症”的有效策略。[结论]通过对“中国文化失语症”的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教学大纲的制定及教材编写提供了适当的参考,有助于增强学生的人文素质、提高其实践交际能力并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5.
脑血管疾病后的失语症(aphasia)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患者语言中枢及其传导的受累[1].作者对78例失语症患者进行了Schuell训练,并观察了不同失语程度、治疗介入时间、文化程度等因素对失语症治疗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揭示母语为汉语的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记录2002年2月2005年2月入院的1198例脑梗死患者的病变部位,进行失语症初步筛查;对符合入选标准的32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的分类,应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并进行CT、MRI检查。结果119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5例患者Broca区受累,4例患者Wernicke区受累,却没有引起失语症候群。在325例入选病例中,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结果为Broca失语83例,Wernicke失语48例,完全性失语58例,传导性失语1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36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7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9例,命名性失语52例。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的240例,非语言中枢受累85例;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结果:0级84例,1级79例,2级77例,3级63例,4级22例,其中失语严重程度为0级、1级的患者多为经典的语言中枢受累。结论多数失语症的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非语言中枢病变也可引起失语,病变部位位于语言中枢的失语症患者失语程度严重。  相似文献   

7.
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的“中国文化失语”现象在中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中集中表现为“中医文化失语症”,其中教与学的输入和产出驱动不足是其重要原因。本文基于“产出导向法”,在中医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ESP)课程《英语畅谈中医文化》中设计“中医文化”产出导向教学模式,依照驱动、促成、评价教学流程开展实践研究,证明应用该模式使中医ESP课程的教与学有效融入了“民族情感”与“国家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中医文化产出能力,发挥了外语教学的育人作用,而且也提升了教师的教研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多模态磁共振分析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语言功能区的血流量及代谢改变,阐明失语症的机制,为临床失语症的治疗、预后及康复训练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就诊于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神经内科脑梗死后失语患者,按《西方失语症成套测验》判断所有失语患者类型,共纳入35例脑梗死后失语患者,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失语症的言语矫治效果。方法:采用多种方法对66例失语症患者进行言语矫治。结果:言语矫治对失语症有效;脑出血较脑梗死造成的失语易于恢复;对命名性失语效果好,运动性失语次之,混合性失语效果差。结论:大脑言语区受损会引起相应的言语功能障碍,经过正规、系统的言语矫治训练,功能恢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脑梗塞致失语症的临床、CT与SPECT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了40例脑梗塞致失语症患者的临床类型、CT及SPECT对比研究,失语类型包括外侧裂周先请综合征、分水岭失语综合征、命名性失语、完全性失语、皮质下失语综合征。结果表明各型失语病灶部位很有关,但临床表现与CT所示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SPECT对失语症的定位诊断较CT更有价值,尤其对CT定位不能解释的失语类型,但SPECT也存在过度敏感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临床汉语失语症诊疗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卓铭 《广东医学》2004,25(11):1244-1246
失语症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病变造成的后天习得性语言功能受损或丧失 ,表现为对语言符号的感知、理解、组织运用或表达等的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功能障碍。失语症的常见病因有脑血管病、脑外伤、脑肿瘤、脑炎、脑变性疾病等 ,其中三分之一的脑损伤出现失语症表现[1,2 ] 。1 失语症临床诊断失语症临床诊断主要依赖于标准的失语检查法 ,它是研究病态语言行为的重要手段。国际上 ,各国学者根据自己母语特点和研究目的的不同 ,设计了许多失语检查法。我国目前常用的汉语失语检查法主要分为三类 ,一是将国际上较通用的英语版失语检查法直接翻译成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揭示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失语症类型与经典语言中枢间的关系.方法 入选101例急性脑卒中失语患者,应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类、波士顿诊断性失语检查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并行CT、MRI检查.结果 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者56例(55.4%),位于非经典语言中枢者45例(44.6%).失语严重程度为0和1级患者中,病灶累及经典语言中枢占73.1%,显著高于严重程度为2~5级患者的26.5%(P=0.000).结论 急性脑卒中患者的失语症类型与神经影像学检查所见的病变部位的关系并不完全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经典语言中枢以外的更多部位都可能参与失语症的形成,经典语言中枢受累者的失语程度多较严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脑梗死后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在我院就诊、符合入选标准的脑梗死患者72例并记录病变部位,采用西方失语成套测验(WAB)对失语症进行分类,应用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BDAE)对失语症进行分级,并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经西方失语成套测验分类和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分级后,72例脑梗死患者中7例anomic失语,8例complete失语,15例表达性失语,12例感觉性失语,1例conduction失语,10例transcortical motor失语,9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0例transcortical sensory失语;病变部位位于非语言中枢30例,经典语言中枢42例;按分级标准:0级20例,1级22例,2级8例,3级11例,4级11例;其中经典语言中枢受累的患者多数为0级和1级。结论病变部位和失语症类型存在着一定联系,其中病变部位位于非语言中枢也会导致失语,并非完全符合经典语言中枢,失语严重程度较高的大多位于语言中枢。  相似文献   

14.
左丘脑肿瘤致失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年来,丘脑在语言上的作用有争论。有些学者认为丘脑病变可产生失语,并提出丘脑性失语综合征为失语中单一类别。CT扫描的应用,为探讨丘脑与语言的关系提供了更多信息。我科近有一例左侧丘脑肿瘤伴失语症,认为其失语症为丘脑病变引起,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32例CT表现为左基节区病变的失语症进行失语分类研究.并结合SPECT检查,发现CT表现为左基底区病变的失语症有多种类型,不能单凭CT为基底节区病就定为皮下失语症。失语的分类应以临床特点为主,同时结合CT及SPECT检查定位。  相似文献   

16.
失语为语言的理解与表达障碍 ,由脑部特定区域损害所致。失语症的研究历经一百余年 ,但由于研究目的、方法不同 ,以致结果有差异 ,争论甚多。失语症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脑部的出血与梗塞可致各种类型的失语 ;失语也是脑卒中患者的常见后遗症之一。研究失语症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按照国际标准失语症分类法进行临床失语分类 ,根据神经影像学检查结果对急性脑血管病失语症的分类、特点、病灶定位及相互关系进行新的探讨。1 研究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以 1993年 1月至 1998年 6月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血管病…  相似文献   

17.
李浩涛 《中外医疗》2014,(32):73-74
目的分析脑梗死后失语类型与病变部位的关系。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并对98例患者发生梗死后失语症进行失语症分级和CT、MRI等影像学检查,采用BDAE(波士顿失语诊断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级,采用WAB(西方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类。结果通过采用BDAE和WAB,98例患者中,complete(完全性)失语25例;Broca(表达性)失语20例;Wernicke(感觉性)失语14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2例;Transcortical moror(经皮质运动性)失语9例;anomic(命名性)失语9例;Transcortical sensory(经皮质感觉性)失语8例;condution(传导性)失语1例;病变部位:58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40例患者病变部位位于非语言中枢;按BDAE分级评定标准:27例0级,29例1级,15例2级,16例3级,11例4级。0级和1级患者的病变部位多位于经典语言中枢。结论脑梗死后失语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有着莫大的关系,失语类型并不完全符合经典语言中枢,失语较严重的往往位于语言中枢,非语言中枢也引起失语。  相似文献   

18.
失语症130例临床与CT定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小英 《中原医刊》1999,26(10):4-6
观察失语症患者130例,对其失语的类型,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与CT定位进行对照分析,结果显示,失语症患者的病灶大部分在左侧大脑半球,同一类型的失语可由于不同部位损伤的所致,而同一部位的损伤,可出现不同类型的失语,病灶的大小,部位与失语的严重程度及治疗效果有关,损伤的范围及部位影响失语的严重程度,伤及Wernicke区,有语言理解障碍者,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19.
目的应用磁共振波谱分析(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揭示脑梗死后运动性、感觉性失语的语言功能区代谢的变化,探讨失语症可能的发病机制,为语言康复训练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2003年5月至2005年2月在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58例经CT或MRI证实为脑梗死的患者,采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标准判断失语症类型。对评定结果为运动性或感觉性失语的患者的病变波及的Broca区、Wernicke区进行磁共振波谱分析,测定N-乙酰天门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和乳酸(Lactate,Lac),并与对侧镜像区进行对比。结果在符合入选标准的58例脑梗死患者中,男39例,女19例,平均年龄(64.02±3.87)岁。经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12例为运动性失语、21例为感觉性失语,其他失语症类型25例。对12例运动性失语和21例感觉性失语患者的MRS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受累语言功能区即Broca或Wernicke区的NAA、Cho的代谢较对侧镜像区降低,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而受累语言功能区的Cr与对侧镜像区相比无统计学意义,在受累的Broca区或Wernicke区出现Lac峰,而对侧镜像区没有Lac峰出现,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失语症患者急性期语言功能区呈低代谢表现,这可能是失语症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冉超  王研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23-24
在国际交流日益频繁的21世纪,外语教学不仅可以传播国外优秀文化,还可以输出本国文化。然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却存在着严重的“中国文化失语症”问题。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分析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及其产生的根源,并对外语教学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