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纵隔畸胎瘤破入心包腔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隔畸胎瘤破入心包腔1例张永芬①廖玉珍刘晓林患者女,27岁。1990年体检发现纵隔巨大肿物,无症状,未行治疗。1995年9月22日因与爱人争吵并摔至床上后,突感一股“暖流”至胸腹部,即出现胸闷气短,平卧时刺激性呛咳,咳白色粘痰,伴双下肢浮肿。体检:心...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53岁。1997年3月体检时肝部B超检查发现有多个稍强回声的结节,行CT检查疑为肝囊虫病。体检:一般状态良好,无黄染、贫血。于左腋下可触及一黄豆粒大小的皮下结节,活动性良好,质中等硬,切除病理检查为猪囊虫。实验室检查:AFP(一)、囊虫EL...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外科治疗中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问题。方法:对1994年1月至2003年12月期间54例行外科治疗的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21例结直肠癌手术同时发现肝转移者中的13例同期切除肝转移灶,2例行肝动脉结扎加无水乙醇注射,6例先行肝动脉结扎加置化疗泵化疗4~6个月后再行二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灶;33例结直肠癌术后复查发现肝转移者行分期手术切除肝转移灶。手术方式以不规则肝叶或肝段切除为主(30例),单纯肝转移灶切除16例,左半肝切除4例,肝右3叶切除2例。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7%、63%、24%,平均生存32.8个月,其中同期手术平均生存27个月,分期手术35个月。结论: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指征,合理使用各种手术方式和治疗手段能大大提高手术切除成功率和生存率,  相似文献   

4.
患儿,男,1岁,因左侧腹膜后畸胎瘤术后7个月,左睾丸畸胎瘤术后5个月,发现右侧膈下占位2个月于2006年11月2日入院。患儿于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侧腹部膨隆,可见腹壁静脉曲张,无呕吐、腹泻,无血尿,同时患儿左侧睾丸略为增大,无红肿。到当地医院求治,诊断为腹膜后畸胎瘤、左侧睾丸鞘膜积液,行左侧腹膜后畸胎瘤切除术,完整切除瘤体,重约1000g,病检证实为成熟性畸胎瘤。入院前5个月患儿出现左侧睾丸增大,约拇指大小,无红肿,到同一家医院求治,诊断为左睾丸畸胎瘤,行左睾丸活检术,术后石蜡切片诊断为“未成熟畸胎瘤”,遂于1周后行左睾丸切除…  相似文献   

5.
左侧肝叶切除术32例分析胡谱绵315300浙江省慈溪市人民医院我院外科自1977年7月至1993年6月共施行规则性左侧肝叶切除32例。在基层医院开展肝叶切除有其特点,现总结于下。1临床资料1.1性别与年龄本组32例左侧肝叶切除患者中,男性13例,女性...  相似文献   

6.
解娅莉  阎素芝 《现代护理》2001,7(4):20-20,22
畸胎瘤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好发部位多在卵巢、腹膜后等。腹膜后畸胎瘤多在婴幼儿时发现。目前,治疗方法仍为手术切除,由于患儿小,手术切除风险大,护理困难多,难度大。良好的护理对患儿术后恢复至关重要。有关护理文献报告较少。我院于1999年6月收治1例婴儿腹膜后巨大畸胎瘤,经手术切除肿瘤1500g,病理诊断证实为:腹膜后畸胎瘤。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现将有关护理内容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能切除的肝癌肝动脉结扎后二期切除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能切除的肝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对11例不能切除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结扎、门静脉化疗泵置入术。术后每月1次经泵化疗,肿瘤缩小后二期手术切除。结果 一期肝动脉结扎术后肿瘤直径明显缩小,4—20个月后获得二期切除机会,切除后1年存活率100%,3年存活率72.7%,1例二期切除19个月肿瘤复发,获再次切除,1例二期切除9个月后膈肌转移性腺癌,行转移癌切除,此2例均存活2年以上。结论 部分不能切除的肝癌可通过肝动脉结扎获得二期切除。  相似文献   

8.
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并腹膜黑变病1例及文献复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的诊疗特点及腹膜黑变病的病理特征。方法:报告1例小儿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并腹膜黑变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1例13岁女孩患卵巢巨大未成熟畸胎瘤出现肝区腹膜种植转移时,误为肿瘤肝转移。化疗与手术相结合治疗成功,随访3个月未见复发。腹膜转移灶病理发现腹膜黑变病。结论: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具有恶性肿瘤特点,综合治疗,效果好。小儿卵巢未成熟畸胎瘤合并腹膜黑变病极为罕见,其病理特征为腹膜大量充满黑色素的巨噬细胞集聚,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童成熟性及未成熟性畸胎瘤的临床及病理特征,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畸胎瘤患儿共377例,按照性别、年龄、部位、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等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为2d至14岁,中位年龄27.12个月;男158例,女219例,发病率女性大于男性;成熟性畸胎瘤333例,未成熟性畸胎瘤34例,畸胎瘤合并卵黄囊瘤10例;畸胎瘤恶性变者1例,复发者2例。未成熟性畸胎瘤经随访有24例无瘤存活,5例死亡,5例失访。结论畸胎瘤确诊依靠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可合并其他生殖细胞肿瘤,未成熟性畸胎瘤应尽早手术完整切除。病理分级在2级及以下患者,经手术完整切除后可以不进行术后化疗,但应密切随访,对于病理分级在3级以上的患者应进行术后化疗,可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手术切除卵巢良性畸胎瘤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下除卵巢良性畸胎瘤的手术要点太临床价值。方法;1997年5月~1998年12月对30日卵巢畸患者下行肿物剥除术或附件切除术。肿物大3~15cm,双例留病变者4例,既往有下腹部手术史者7例。结果:30例患者腹腔镜畸胎瘤人武部成功,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出血量均〈20ml,术后平均住院3.5d,人武部病人随访4~23月无不适主诉,未见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良性畸胎瘤手术切除是一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中各种术式选择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7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27例中胆管局部切除13例;Ⅳb段加胆管切除7例;Ⅳb段、Ⅰ段加胆管切除2例;左半肝切除附加尾叶、胆管切除3例;肝中裂切开肝内胆管周围肝组织局部切除2例。根治性切除17例,姑息性切除10例。【结果】全组病例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姑息性切除10例中分别存活10~26个月,3例仍存活,分别为11~15个月;根治性切除17例中3例分别于术后25个月、30个月、35个月死于肿瘤复发,4例存活5年以上仍健在,余8例仍存活7~33个月。【结论】综合分析每个病例的临床资料后个体化选择切除术式,能更有效地达到提高肝门部胆管癌切除率、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直肠原发性畸胎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并进行文献回顾,提高临床医生对性腺外直肠畸胎瘤的认识及诊疗。方法 收集2022-02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诊断的1例直肠原发性畸胎瘤,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同时收集2000—2022国内外已报道的17例(其中中文8例,英文9例)直肠畸胎瘤,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直肠畸胎瘤较为罕见,好发于女性患者,临床症状以便血、腹痛、腹胀为主,巨检呈带蒂息肉样,镜下符合性腺畸胎瘤的病理改变。结论 当直肠内发现息肉样病变或镜下有皮肤及附属器时,应考虑畸胎瘤可能,其镜下特点与性腺畸胎瘤基本一致。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畸胎瘤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女,48岁,因活动后胸闷、气促,伴反复呕吐10多年,腹胀8个月,于1997年8月入院。患者10多年前体检时发现“肝肿大”,因“肝功能正常”,肝区不痛,未予重视。1年半前见“腹壁静脉曲张”,且日见明显。8个月前起觉腹胀,并进行性加重。10多年来反复痔疮...  相似文献   

14.
孙坚军 《临床荟萃》1999,14(12):530
患者男性,61岁。因下肢痛20年,二便失禁4年,会阴部麻木2年,排尿不尽2个月入院。患者20年前感右下肢呈坐骨神经样痛,并逐渐发展为双下肢,继而出现大便失禁,夜间遗尿。2年前感会阴部麻木、发凉。门诊B超及核磁共振均示:2~4骶椎管内7cm×2cm囊性畸胎瘤,因肿瘤基底部钙化明显不易分离,行肿瘤部分切除术及尾骨切除,术后证实为良性畸胎瘤。2个月来排尿滴沥不尽,伴腹胀,并发现恶心、呕吐、便秘、头晕、乏力,遂收入院。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 ,5 5岁 ,因持续上腹隐痛、纳差、消瘦半月于 2 0 0 0年 5月 8日入院 ,无发热、眼黄 ,无呕血、排黑便 ,否认肝炎和华枝睾吸虫病史。 1年前因确诊胆总管、左肝管结石并阻塞性黄疸而在我院行胆囊切除、左肝外叶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 ,治愈出院。体检 :T 3 7℃  相似文献   

16.
正畸胎瘤大多由胚胎期始基发育时部分多极分化细胞异后发育而形成,可发生于颅内、卵巢、腹膜、睾丸等多个部位。据文献报道发生于儿童腹膜后的畸胎瘤的发生率较低,发生率约为2%~5%[1],北京儿童医院的数据显示75%~80%病例的发病年龄在2岁以下,女孩是男孩的2~3倍[2],青少年腹膜后畸胎瘤的病例罕有报道。对于腹膜后畸胎瘤的治疗提倡早发现早切除,以免发生恶变。腹膜后畸胎瘤早期无症状,不易被发现,一旦发现因瘤体较大不易切除,对患者的创伤较大,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小儿骶尾部畸胎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35例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采用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结果]29例良性SCT患儿中有5例复发,3例复发者伴有肺部转移,放弃治疗后死亡.6例恶性SCT患儿中有4例术后6个月至2年内由于发生肝、肺等转移,肿瘤复发而死亡,另2例患儿分别于术后1年和2年出现局部复发.术后有5例患儿出现伤口感染的情况;2例皮下积液,发现后立即采用抗生素和局部换药后伤口逐渐愈合;3例患儿术后持续排便困难,经对症治疗后半年均恢复.[结论]小儿骶尾部畸胎瘤应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早期骶尾部畸胎瘤治愈率高,经腹和骶尾部联合手术治疗小儿骶尾部畸胎瘤手术视野大,能将病灶完全切除,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神经胶质种植转移3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对3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的标本进行组织形态观察,对其临床经过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例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成熟神经胶质种植转移患者分别于术后4个月和8.5个月复发,1年和1年半死亡,1例1年后失访。结论 卵巢未成熟畸胎瘤伴分化性神经胶质种植转移者,无论原发瘤类型如何,级别高低,其预后均不良。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结直肠癌多处肝转移后分次行肝切除手术的可行性和临床结果。方法 2002年5月至2011年11月,共有214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行253次肝切除手术。回顾性分析其中21例计划行分次肝切除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癌胚抗原(CEA)水平、甲胎蛋白(AFP)水平、化疗病史、肿瘤原发部位、分期、肝转移病灶数量、大小、分布、手术切除类型、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情况。结果 21例患者计划行分次肝切除手术,16例(76.2%)患者完成了第二次肝切除手术。5例没有完成第二次肝切除手术患者中3例患者因为疾病进展而放弃第二次手术,1例患者临床状况较差,1例患者首次手术后死亡。完成分次手术患者比没有进行第二次手术的患者病灶明显更少[(4.6±3.4)个vs.(7.5±2.9)个,P<0.05]。两组患者病灶大小、发现结直肠癌时同时发现肝转移情况或者CEA水平没有明显不同。第一次和第二次肝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明显不同(38.1%vs.31.3%)。平均存活时间是19个月。完成分次手术患者3年生存率为62.5%。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分次肝切除手术致残率和致死率可以接受,对于一次手术无法完成根治切除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性腺外畸胎瘤172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性腺外畸胎瘤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参照WHO(1999)卵巢肿瘤组织学分型标准对172例手术切除的性腺外畸胎瘤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72例性腺外畸胎瘤患者男性85例(49.4%),女性87例(50.6%),男女之比约为1:1;35岁以下患者131例(76.2%);肿瘤主要发生在身体中线部位,频率依次为纵隔、椎管内、颅内、骶尾部、腹膜后、肠系膜及下腹部等。172例畸胎瘤中18例(10.5%)为恶性,其患者男女之比为1.6:1;发生频率依次为颅内、纵隔、骶尾部、椎管内、肝、腹膜后、下腹部。18例恶性畸胎瘤中7例为完全由胚胎性组织构成的未成熟性畸胎瘤,另11例为成熟性或未成熟性畸胎瘤合并其他类型生殖细胞肿瘤或伴有腺癌等恶性成分。结论 性腺外畸胎瘤有以下特点:①多发生在身体中线两旁;②好发于小儿、青年,男性患者恶性率高于女性;③恶性率较高,尤以颅内畸胎瘤恶性多见;④未成熟性畸胎瘤多合并其他生殖细胞瘤成分;⑤可能有不同于性腺畸胎瘤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