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目的:总结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表现,为其早期诊断提供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7年1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资料。结果:8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为输尿管腺癌2例,鳞癌4例,移行上皮癌74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癌患者G1级15例,G2级42例,G3级17例;1期21例,2期19例,3期患者30例,4期患者4例。移行上皮癌患者术后中位生存时间(33.0±2.8)个月,低分期与高分期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有显著性[(42.0±8.7)vs(11.0±2.5)个月,P〈0.05]。非移行上皮癌患者生存时间仅略短于高分期移行上皮癌患者,两者差异无显著性[(8.6±4.2)vs(11.0±2.5)月,P〉0.05]。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与输尿管端端吻合或膀胱输尿管再植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差异无显著性[(34.0±7.1)vs(31.0±3.0)个月,P〉0.05]。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早期诊断困难,预后较差。泌尿外科医师要注意对于高龄血尿患者的筛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肾盂癌的诊治方法,提高肾盂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肾盂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均经手术治疗,病理检查提示移行细胞癌29例,其中G1级8例,G2级12例,G3级9例,低分化鳞癌3例;Rubenstein分期:T1期11例,T2期9例,T3期6例,T4期6例。结论肾盂癌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联合应用输尿管镜、尿脱落细胞学检查及尿NMP22水平的测定可提高正确诊断率。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应重视腹腔镜等在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水平。方法 对29例经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9例均为移行细胞癌,其中G12例,G217例,G2-34例,G36例;A期3例,B期19例,C期5例,D期2例。23例获得随访,术后随访3个月至7年,11例无瘤生长,死亡4例。结论 IVU、膀胱镜和逆行造影仍是基本的检查手段,要避免合并膀胱癌时的漏诊。根治性肾输尿管膀胱袖状切除术仍是主要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987年5月-2000年6月收治的29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结果:29列术后病理检查证实输尿管移行乳头状细胞癌。获得随访25例中,生存6个月-1年3例,1-3年8例,生存5年以上14例,其中13年2例,长期生存22例(88% 22/25)。结论:选择早期诊断的方法并及时,正确治疗,可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5.
2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水平和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总结9177年6月至2000年3月收治的2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资料,结果 21例均为移行细胞癌,其中1级4例、2级11例、3级6例。Ta-1期、T2期11例、T3-4期3例。随访17例,失访4例。随访时间5个月至13年。其中1年内死亡5例,1年至5年死亡6例,存活超过5年6例,5年生存率疗效药行膀胱或肾盂灌注治疗是预防肿瘤复发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1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15例患者经B超、静脉肾盂造影、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输尿管镜等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输尿管癌。18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其中15例行根治性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手术治疗,3例行保守性手术。结论联合应用多种检查方法可以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正确率,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6例术后病理检查15例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主要症状有肉眼血尿,病变侧肾积水.CT及膀胱镜检查.逆行输尿管造影和输尿管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凡原因不明的血尿患者应考虑到输尿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1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 16例术后病理检查15例为输尿管移行细胞癌,1例为鳞状上皮细胞癌.主要症状有肉眼血尿,病变侧肾积水.CT及膀胱镜检查.逆行输尿管造影和输尿管镜检查为主要诊断方法,以手术治疗为主.结论凡原因不明的血尿患者应考虑到输尿管癌的可能.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和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齐文旭  郭海峰 《河北医学》2003,9(11):988-990
目的:提高原发性榆尿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比较各种检查方法,总结诊治经验,结果:10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移行细胞癌、术前经B超、IVU、膀胱镜及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确诊4例。结论:膀胱镜、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是诊断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最基本的检查手段,治疗以手术为主。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少见,一般早期以间隙性无痛性肉眼血尿为表现,易与泌尿系其它疾病所致血尿混淆,早期正确诊断对患者治疗效果有较大影响,我院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出现3例原发性输尿管癌术前或早期误诊,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总结1992~2000年我院收治原发性输尿管癌11例的经验。11例患者中,10例获手术治疗,11例患者均获随访。结果,3例死亡,其余8例存活至今。提示,IVU、逆行造影、膀胱镜检查和输尿管镜检查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有重要价值。预后与肿瘤的分期、分级有关,强调早期诊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本组21例,早期诊断15例,延迟诊断3例,误诊3例;一期手术修复10例,二期手术修复3例,保守治疗5例,肾切除3例。结果:治愈18例,随访12例,2例继发输尿管狭窄,肾积水,再次行腔内扩张治疗;肾切除3例。结论:盆腔和腔内手术是医源性输尿管损伤的主要原因;IVU和逆行肾盂造影是诊断的主要方法;早期诊断,一期手术,愈后好。  相似文献   

13.
19例肺原发性混合癌的诊断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肺原发性混合癌的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年内19例肺混合癌手术治疗情况及预后,其占同期肺癌手术的5.23%。19例中Ⅱb期4例,Ⅲa期8例,Ⅲb期5例,Ⅳ期2例。结果3年生存率为21.05%,5年生存举为15.79%.结论肺原发性混合癌有其独特的生物学性质,预后较差,生存率较低,接近或稍高于小细胞肺癌。Ⅱ期病例主张积极手术治疗,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期获得满意疗效。Ⅲ期病例手术应慎重考虑,宜采取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辅助放疗、化疗,以延长存活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保留肾脏术式治疗输尿管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保留肾脏术式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19例患者,其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65.6岁。无痛性肉眼血尿14例,腰痛2例;B超偶然发现肾积水3例。结果 19例患者均行保留肾脏手术。行输尿管部分切除、输尿管端端吻合术的患者4例;输尿管下端及膀胱袖口状切除、输尿管膀胱再植术的患者11例;输尿管镜下切除的患者4例。病理均为移行上皮细胞癌,病理分级:G15例;G28例;G2~G33例;G33例。分期:Ta 1例;T15例;T29例;T34例。17例病例获得随访(89.5%),5年生存率为58.8%(10/17)。术后6个月~2年膀胱癌发生率29.4%(5/17);术后1年~6年同侧上尿路癌复发者29.4%(5/17)。3例患者于术后1~3年死于内科疾病。结论原发输尿管癌为少见的尿路上皮肿瘤,预后不佳。对低分级、低分期的肿瘤保留肾脏术式预后良好,但保肾手术有复发的风险,需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5.
贺凯  王耀东  袁光亚  何苑熙 《四川医学》2011,32(11):1726-1727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0月收治的51例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资料,总结诊治经验。结果肉眼血尿和腰痛是主要的临床症状。B超、静脉肾盂造影、逆行尿路造影、输尿管镜检查和CT的确诊率分别为21.6%、8.7%、90.9%、76.9%、88.6%。所有患者均为移行细胞癌,术后发生膀胱肿瘤11例,高期别患者术后生存期不足1年,接受保守性手术的低期别患者术后3年生存率为86.7%(26/30)。结论高期别原发性输尿管癌预后不佳,低期别肿瘤可行保守性手术,改善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输尿管癌22例报告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630014)王晋忠黄自能王世棕雷一鸣原发性输尿管癌临床上较少见,因其无特异性症状和体征,早期诊断较困难,我院从1978年至1995年共收22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现将有关诊断及治疗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  相似文献   

17.
汪伊新  辜福贤  甘启详  许杰 《西部医学》2018,30(10):1517-1519
【摘要】目的 探讨肾脏保留手术治疗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的近远期临床疗效,为临床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03年1月~2009年12月期间来我院诊治的35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回顾性分析行肾脏保留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观察分析35例患者行肾脏保留手术治疗的近远期临床疗效。结果 35例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患者年龄<65岁者30例,≥65岁者15例,经钬激光切除术、以及影像学分析等临床分析方法证实,病理分级G1 8例,G2 15例,G2~G3 6例,G3 6例,临床分期Ta 期2例,T1 期9例,T2期17例,T3期7例。35例患者在年龄、病理分级以及临床分期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5例患者在术后6个月~2年内均进行随访,其中16例患者经膀胱镜复查发现膀胱癌,均行膀胱癌电切术后,14例存活,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4例患者发生同侧肾盂癌,均行肾盂癌根治术后均存活;5例患者经临床确认并发输尿管狭窄,经过定期更换D J管,均存活;10例患者输尿管癌局部复发,经行输尿管癌根治术,8例患者存活,2例死于局部复发。术后6月~2年,生存率为8857%;术后5年随访调查结果显示:存活22例,其中G1 8例,G2 14例,Ta2例,T18例,T212例,均为低分级、低分期患者。死亡13例,大部分为高分级和高分期患者。结论 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是临床上少见的肿瘤,对患者行肾脏保留手术,低分级、低分期的患者预后良好。由于肾脏保留手术具有复发的危险,需要密切观察。应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8.
王甫剑  吴天麟 《铁道医学》2001,29(5):331-332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我院1986年6月-2000年12月收治的38例原发性输尿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38例中34例行患侧肾、输尿管全段切除加膀胱袖口状切除术。全部病例送病理检查证实。首发症状以肉眼血尿为主,均经静脉尿路造影(IVU)膀胱镜及逆行输尿管肾盂造影到诊断。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的疗效与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有关,预后与患侧输尿管梗阻程度及肿瘤浸润程度、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患侧肾-输尿管全段及膀胱袖口状切除术仍是其经典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结合有关文献分析2000年1月~2010年7月收治的32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并进行讨论。结果:32例术后均经病理检查证实。首发症状以肉眼血尿最常见,膀胱镜检、逆行输尿管造影和输尿管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治疗以手术为主。32例中28例获得随访,其中19例无瘤生存,9例死亡。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预后与肿瘤的分级、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合理的治疗和预防复发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提高对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方法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随访14例,随访时间8个月~5年,死于肿瘤复发和转移者8例,存活6例,4例因膀胱种植性肿瘤行电切术。结论:患侧肾、输尿管和膀胱袖状切除仍是治疗原发性输尿管癌的金方法,对早期低级别肿瘤行输尿管部分切除或通过输尿管镜切除是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