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展昭民,陈立君,马军,魏负禾,杨光1988~1994年我们共诊断急性白血病1388例,其中经形态学、免疫学、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PPO)诊断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共16例,占同期急性白血病的1.2%。较日本报道5....  相似文献   

2.
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通过实例分析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征。用骨髓细胞涂片观察细胞的形态;用流式细胞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细胞的免疫表型。结果表明:本例以发热、出血、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症状,白细胞增多伴两系血细胞减少,骨髓干抽,骨髓原始巨核细胞异常增生超过30%,原始细胞的免疫分型为CD41+CD61+。骨髓活检显示,髓内增生的单个核大细胞为CD42b+。最后诊断为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结论儿童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较为少见,容易误诊,预后不好;免疫分型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助于该病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3.
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是急性白血病中一种少见的类型。发病多为幼儿及青壮年,此病病情凶险,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对巨核超微细胞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深入研究,诊断技术不断改进与提高,对AMKL的认识逐渐加深,本病诊断率在提高。但是以往文献报道的AMKL大多数只是进行文字描述,或强调原幼巨核细胞缺乏特异的形态特征,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原始细胞难以区别,只能利用电镜观察血小板过氧化物酶反应(PPO)和血小板特异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标记才能识别巨核细胞。本病例巨核细胞形态典型,我们将其…  相似文献   

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一例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保才 《检验医学》2006,21(4):438-439
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是急性白血病中一种少见的类型。发病多为幼儿及青壮年,此病病情凶险,疗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对巨核超微细胞化学及免疫细胞化学的深入研究,诊断技术不断改进与提高,对AMKL认识逐渐加深,本病诊断率在提高。但是以往文献报道的AMKL大多数只是进行文字描述,或强捌原幼巨核细胞缺乏特异的形态特征,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的原始细胞难以区别,只能利用电镜观察血小板过氧化物酶反应(PPO)和血小板特异的单克隆或多克隆抗体标记才能识别巨核细胞。本病例巨核细胞形态典型,我们将其描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5.
6.
人白血病巨核细胞建系及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7.
巨核细胞质与量的变化在急性白血病疗效和预后中的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巨核细胞质与量的变化在急性白血病疗效和预后中的意义熊树民,华雪尔,杨克福,王鸿利对108例急性白血病(AL)患者选择不同病程的骨髓象共283份进行了巨核细胞计数及其质量变化的观察,从而探讨这些变化对AL疗效及预后的意义。现报告如下。材料和方法1病例选...  相似文献   

8.
1病历摘要患者,男,67岁,因贫血、全身乏力,伴心慌、黑便10天,于2008年1月25日入院。主诉本月15日出现黑便,量多。并伴有里急后重感,于22日开始心慌、气短,气短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既往高血压病史1年,最高血压27/14kPa(1kPa=7.5mmHS),平时口服复方降压片,血压控制尚可,否认有肝炎、结核史。查体:体温37℃,脉搏86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9kPa,神志清楚,查体合作,  相似文献   

9.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实验室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随着诊断技术的提高,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病例日益增多。1985年法美英(FAB)协作组将AMKL定为M7,并制定了诊断标准[1]。我院自1991年~1995年共收治了6例M7患者。现将其临床表现、细胞形态学、细胞化学、免疫学等观察结果...  相似文献   

10.
急性粒细胞巨核细胞白血病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两例急性粒细胞巨核细胞白血病。细胞形态检查显示两例外周血和骨髓涂片中原粒和巨核细胞均有较典型的形态。原巨核细胞大多呈花瓣状、云雾样和裙边状或条索状突起。一例原粒细胞中见Auer小体。细胞化学和免疫细胞化学证明这两种细胞混合存在。  相似文献   

11.
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ISH-SAG)检测了87例急性白血病、7株白血病细胞系和7例正常骨髓细胞的髓过氧化物酶(MPO)的基因表达。结果发现,7例正常骨髓细胞几乎不表达MPO mRNA;粒(单核)细胞系和急性髓性白血病(AML)细胞不同程度表达MPO mRNA;淋巴细胞系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细胞不表达MPOmRNA;7例难分类急性白血病(UAL)中,4例表达MPO mRNA并对髓系抗原阳性;诊断为极低分化的AML;2例只表达免疫球蛋白重链基因,考虑为早期B细胞ALL;1例无任何细胞标志,考虑为急性未分化细胞白血病。上述结果表明,用ISH-SAG检测MPOmRNA敏感性高,特异性强,为确诊AML和区分ALL提供了一个更为有用的新手段,特别对识别停滞在细胞分化早期的AML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12.
用链亲和素-胶体金原位杂交(ISH-SAG)检测了52例急性白血病和4例正常骨髓细胞的多药耐药基因(MDR1)表达。全部52例急性白血病中25例(48.1%)MDR1呈阳性表达,其中初治组MDR1阳性12例(43%),复发难治组MDR1阳性11例(78.6%),两组相差显著P<0.05,完全缓解期MDR1阳性2例(20%)。疗效分析发现MDR1表达与临床缓解率密切相关,MDR1阳性组完全缓解率(52.1%)明显低于MDR1阴性组(88.2%),P<0.05。本研究还同时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了P-糖蛋白(Pgp)的表达,两者结果的一致率为84.6%(40/52)。初步结果表明:对检测MDR1检测简便、敏感和特异,为多药耐药的临床研究提供了一个新方法。用ISH-SAG检测MDR1,可预测白血病对化疗的敏感性及预后,并为制定化疗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儿童非Down综合征相关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non-DS-AMKL)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8年5月至2018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血液病区收治的19例non-DS-AMKL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发病特点、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并对所有患儿进行随访,统计治疗效果.结果:...  相似文献   

14.
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的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KL)的免疫表型特点及其意义。方法 利用多种单克隆抗体对5例急性巨核白血病患的白血病细胞进行标记,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技术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单抗的表达率。2例通过电镜观察血小板过氧化物酶的表达。结果 4/5例表达巨核系单抗,所有病例均不表达淋巴系相关单抗,但3例有髓系单抗的表达。HLA-Dr、CD34、CD38也表达于不同的病例。结论 AMKL可能起源于较早期的干细  相似文献   

15.
用生物素标记的c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了8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a患者,12例M2b患者及7例良性血液病患者(对照组)骨髓细胞表达细胞因子(TGF-β,TNF-α)基因和原癌基因(N-ras,c-myc,v-sis)的水平。结果表明:①M2a患者TGF-β及N-ras基因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M2b患者。其它基因表达M2a与M2b相比无显著差异。②M2a和M2b患者c-myc基因表达阳性率均显著高于良性血液病对照组。M2a和M2b患者其它基因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我们的结果提示M2a与M2b在基因表达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检测inv(16)(p13q22),在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中的意义,采用MYH11探针,包括双重标记序列,对6例形态学诊断为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的骨髓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CBFβ-MYH11融合基因的检测,并与经典细胞遗传学比较。结果表明:G显带核型分析发现4例inv(16)(2例M4Eo和2例M4),其中1例M4同时伴有22三体( 22),1例为M4CR8个月后复发同时伴亚2倍体核型。FISH检测6例均显示inv(16)异常荧光信号,其中例2除inv(16)外还同时发现16p13缺失的红色荧光信号。结论:FISH检测inv(16)的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是细胞遗传学检查的重要补充,对M4的临床诊断,预后判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18.
本研究报道一例伴有双ider(17q)特殊复杂核型异常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临床和实验特征。对一例复发APL患者进行多参数流式细胞术免疫分型、传统细胞遗传学分析,并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多重荧光原位杂交(M-FISH)两种技术进一步明确染色体异常。结果表明:该患者染色体核型分析提示为47,XY,1p-,15q ,ider(17q)×2;FISH检测同一细胞中出现5个PML-RARα融合信号;M-FISH进一步明确并证实上述结果。免疫表型检测显示高表达CD13和CD33,而CD34、HLA-DR及T、B淋巴细胞标志阴性。结论:双ider(17q)是APL中一种罕见的附加异常,联合应用FISH及M-FISH技术是确认复杂染色体异常的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TEL—AML1融合基因阳性及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的基因重排特点和其临床特点。方法儿童ALL患儿111例,应用多重PCR技术检测IgH、IgK、TCR1基因重排,双色间期FISH检测TEL—AML1/t(12;21)融合基因。分析不同TEL—AML1基因型与基因重排的相关性。结果在41例TEL—AML1阳性儿童ALL患儿中,多数年龄介于2~10岁,其中3~5岁比例最高;与儿童B系ALLTEL—AML1阴性组相比,TEL—AML1阳性患儿Ig κ和TCRγ的基因重排阳性率增高分别为54%(22/41)和71%(29/4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01、0.007),但IgH重排和至少发生一个重排均无显著差异。结论t(12;21)是儿童ALL最常见的染色体易位,具有与TEL/AML1融合基因共存的亚克隆,该特点可作为微小残留病的辅助检测,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