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广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对老年人严重创伤病例进行方法与目的回顾性分析,以便提高对老年人严重创伤的急救水平。方法从急诊外科1997年10月至2004年10月收治的急诊危重抢救中筛选出需抢救的老年人严重创伤10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伤员构成:男性76例,女性26例,男:女为2.9:1;年龄平均69.2岁(60~83岁);创伤评分(TS)(14.3±2.6),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11.8±3.1),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24.5±10.7)。多发伤61例(59.8%),病因:交通伤占45例(43.3%),跌倒23例(22.5%),坠落伤19例(18.6%),重物砸伤8例(7.8%),其他损伤8例(7.8%)。休克65例。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68例。急诊治疗至科室手术时间:抢救脱险组(58±19)min,死亡组(111±34)min,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交通伤、跌倒、坠落伤是城市老年人严重创伤的主要因素;早期实施确定性抢救手术,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老年严重创伤的抢救效果。  相似文献   

2.
当前,交通意外和工伤日益增多,创伤已成为急诊医学研究重点。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我院于1994年3月成立创伤组,多发伤由急诊科医生首诊,并实施抢救、手术、监护及全程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多发伤的全程护理作如下探讨。1临床资料多发伤IOZ例中,年龄最小者12岁,最大者66岁,平均年龄为35.4岁。其中男性86例,女性16例,男女比为5.4:1。102例多发伤受伤部位287处.其中2处伤72例(70.5%),3处伤26例(25.4%),4处伤4例,(3.92%)。并发休克46例(45%);消化道出血34例(33.3%);ARDS15例(14.7%);急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一站式杂交手术是一种新兴的外科综合技术,其在创伤领域应用尚属空白,初步探讨其在创伤救治中的作用及疗效。方法:利用我院新建的杂交手术室(Hybrid room)平台,2010年9月-2011年5月共救治6例创伤患者,包括股动脉损伤伴感染性假性动脉瘤2例,闭合性左股骨骨折术后股部血肿、钢筋会阴穿通伤后椎管脓肿并椎管-直肠瘘、腹部穿透伤并发金属异物存留、多发伤术后右肾破裂活动性出血并腹腔间隙综合征各1例,评价一站式杂交手术的流程、有关技术和近期疗效。结果:6例创伤患者中,5例成功救治,1例死于创伤后致死三联征(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凝血病)。结论:一站式杂交手术在创伤领域的应用,是现代高级影像诊断技术、血管腔内技术和传统手术相结合同时、同地用于创伤患者的再评估和复合治疗方法,而不仅局限于同一解剖部位或脏器,而是整个受伤人体,尤其是多发伤、多部位伤。其相对于传统外科手术的应用前景和疗效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我院1996-05~2006-08抢救穿入性心脏创伤患者15例,疗效较好,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4例,年龄22~43(平均28)岁。其中心脏刀刺伤12例,枪弹伤3例;患者均在伤后2h内就诊。  相似文献   

5.
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与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晓军  孙苏安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0):3525-3526
目的:探讨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11例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直肠间质瘤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便血等。肿块平均直径3.6(0.8~7.4)cm。组织学形态以梭形细胞为主,CDI17阳性11例(100%),CD34阳性8例(73%)。11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其中前切除术(Dixon)5例,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2例,局部切除术3例,切除活检1例。除1例术后死于肝转移外,其余病例已健康存活4个月~10年。结论:直肠间质瘤少见,生物学行为常表现为恶性.应首选积极的手术切除治疗。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0年1月~1999年5月共收治肝外伤85例,现就其诊断与治疗初步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85例中男62例,女23例,年龄9~72岁,平均33.8岁。致伤原因:车祸58例,坠落伤15例,刀刺伤5例,撞击伤4例,挤压伤3例。肝右叶损伤71例,左叶损伤10例,左右肝叶均损伤4例。就诊时间为伤后20min~50h平均3.sh。就诊时伴有休克39例(46%)。伴多发伤25例(29%)。腹腔出血量100~3000ml,平均1000ml。根据1992年美国外科创伤学会(AAST)制定的标准进行分级:1级6例,11级21例,Ill级29例,W级19例,V级8例,VI级2例。手术方式:明胶海绵…  相似文献   

7.
郭奇峰  温世锋  徐中和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4):172-174,F0003
背景:胸腰椎爆裂骨折的治疗,尤其是关于实施前、后路手术及减压范围.内固定装置的选择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目的:探讨Moss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改善患者脊髓功能、脊柱活动度及下肢疼痛的效果。设计:前后对照分析.、对象:选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科脊柱外科2001-01/2003-06收治的胸腰椎爆裂骨折行MossMiami椎弓根钉系统固定患者27例。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男17例.女10例;年龄19~65岁.平均32.8岁。损伤部位:L1 14例,T-16例.T13,.L1 4例.L1,L2 2例,L2,L2,L3 1例;其中有脊髓损伤11例,Frankel分级为A级1例,B级2例,C级8例。术前CT显示椎管狭窄率(43&;#177;13.5)%。干预:19例进行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椎板间植骨融合术.8例经后外侧减压、半椎板切除,Moss 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加后外侧横突间植骨融合术,脊髓功能恢复按Frankel分级评定(分为5级,A级为严重障碍,E级为正常);术后疗效评价根据神经功能、脊柱活动、腰背痛及下肢疼痛恢复情况评估(分为改善、无变化、加重):主要观察指标:①患者应用Moss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②手术前后和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③手术前后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时间6个月。27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MossMiami椎弓根钉内固定术后疗效评价结果:神经功能改善10例,无变化1例:脊柱活动改善26例,无变化1例;下肢疼痛改善10例,无变化17例;腰背痛改善23例,无变化3例,加重1例.②手术前后和随访时患者伤椎椎体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结果:随访时伤椎前后高度及椎管狭窄率均较手术前有显著改善[伤椎前高度:93.5%比44.2%;伤椎后高度:90.7%比79.3%;椎管狭窄率:(8.2&;#177;6.6)%比(43.0&;#177;13.5)%,P〈0.01]。手术后和随访时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③术后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结果:11例脊髓损伤患者中.10例分别提高1~3级,1例A级无变化。结论:MossMiami系统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能明显改善患者脊髓功能.恢复椎体高度,操作简单.复位固定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自1992年百月至1996年5月,我们应用小梅花型髓内针治疗基本情况较差、创伤严重、一般方法较难固定的肱骨中上段骨折共36例,手术方法简单、疗效可靠,报告如下。1临床资科本组36例病人,男性25例,女性11例,年龄25-78岁,平均53.8岁。肽骨外科颈骨折10例,肽骨中、上1/3骨折18例,肽骨中段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9例,包括复会伤6例;闭合性骨折27例,包括全身情况较差的老年病人3例,合并糖尿病2例,心血管病5例,严重粉碎性骨折12例,陈旧性骨折5例(钢板断裂、骨不连3例,骨畸形愈合2例)。术前常规摄防骨全长X片,根据肽骨长度、骨髓…  相似文献   

9.
我院外科自1988年1月至1997年12月手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43例,行脾切除20例,原位保脾23例,治愈41例,死亡2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29例,女14例,年龄4~56岁,青壮年占80%。致伤原因以车祸、挤压、撞击、坠落为多,均为闭合伤。迟发性脾破裂2例,合并腹内外脏器伤14例(33.5%),合并各类骨折20例(46.5%),失血性休克28例(65.1%)。脾破裂程度按4度分类(夏穗生主编.现代脾脏外科学.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7),I度5例,I]k11例,N度15例,IV度12例。本组原位保脾(包括脾缝合修补、大网膜…  相似文献   

10.
外伤性肝破裂为外科急诊常见病例,属外科危急重患者,常伴有胸腹腔其他脏器损伤。2001/2007年笔者临床护理61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46例,女15例,年龄6~66(平均36)岁。钝器伤38例,锐器伤20例,挤压伤3例,合并肋骨骨折3例。均在抗休克治疗的同时进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对腹部带蒂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1例,女2例,年龄16~42(平均30)岁。车祸致撕脱伤3例,机器挤压伤6例,爆炸伤4例。  相似文献   

12.
四肢肘和膝以上大血管损伤往往病情危急,若不能及时诊断处理,将直接危及患者生命和肢体。我院自1988年1月至1996年8月共收治19例,现将诊疗体会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7例,女2例,年龄12~58岁。损伤原因:切割伤8例,锐器刺伤3例,车祸伤4例,坠落伤卫例,跌伤1例,火器伤2例。损伤类型:开放伤16例,闭合伤3例。血管损伤部位:单纯动脉伤6例(腋动脉、航动脉、骼外动脉各1例,股动脉3例),单纯静脉伤3例(均为股静脉),动静脉合并伤10例(腋动静脉、肽动静脉、胭动静脉各2例,股动静脉4例)。血管损伤类型:完全断裂14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性外科(DCS)治疗严重腹部创伤的临床价值,以总结手术经验。方法本文对2002年7月至2009年7月采用损伤控制性外科原则治疗51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综合手术资料和后续治疗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控制出血是DCS的首要任务,控制污染是DCS的第2个主要目的。简化手术完成后患者送ICU,并立即开始继续复苏,所有患者72h内均接受相应形式的再次确定性手术。结果51例患者均经损伤控制性手术治疗。治愈42例(82.3%),再次手术术后出现腹腔脓肿2例(3.9%)、粘连性不全肠梗阻3例(5.9%),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4例(7.8%),死亡原因与手术无明显关系。结论符合DCS指征的严重腹部创伤的患者,应严格遵循损伤控制性外科原则,积极选择适宜的手术治疗方式,极力挽救患者生命。  相似文献   

14.
近两年来,我们应用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下同)治疗创伤后并发肺不张,收到了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至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9例,均为创伤后经X线证实为肺不张。男ZI例,女8例,年龄22~56岁。致伤原因:车祸伤18例,坠落伤8例,撞击伤3例。主要的原发性创伤包括:多发肋骨骨折或/和血气胸15例,颅脑伤7例,胸或腰椎压缩性骨折5例,多部位骨折2例。肺不张的部位:右肺上叶7例,右肺中下叶2例,右肺下叶8例,右侧全肺3例,左肺上叶3例,左肺下叶5例,左侧全肺1例。肺不张发生在创伤后1~19天,平均8.6天。1.2治疗方法7例…  相似文献   

15.
我院外科近2a共收治腹部创伤患者90例,均行手术治疗,治愈84例,死亡6例。术中配合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63例,女27例,年龄15~67(平均35)岁。致伤原因及合并伤:车祸61例,高空坠落伤20例,刀刺伤9例;闭合伤32例,开放性损伤58例,其中合并胸部损伤8例,颅脑损伤10例,四肢单一或多处骨折18例,骨盆骨折6例,另36例复合有脾脏、肝脏、空肠、大网膜、肾脏、胰腺、膀胱、卵巢等处不同外伤。  相似文献   

16.
1993~1995年,我院外科为最大自主通气量(MVV)<50%的11例病人成功地进行了胸肺部手术。我们认为肺功能低于手术指标的病人,能否胜任胸肺部手术,应从病情、病种、手术方式、手术范围及术后监护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回.临床资料11例中男10例,女1例;年龄17~75岁。其中,肺癌5例,肺大泡、肺结核、纵隔畸胎瘤、肺转移癌、脓气胸、右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疾各1例;7例行肺叶切除,4例分别进行了纵隔肿瘤摘除、胸膜剥脱、胸廓改形术。术前肺功能及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值:MVV41.35士10.76%(14.3%~49.9%)、FEV11…  相似文献   

17.
选择外科术后重症病房患者15例测定利多卡因代谢产物单乙基二甲苯甘氨酸(Monoethrtylycinexy-lidide,MEGX)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1.1病例:随机选择外科术后重症病房患者15例,男10例,女5例;年龄(50.20土18.62)岁;体重(62.77土10·31)kg。病种:多发性骨折4例(其中伴肺挫伤、休克、肠坏死各卫例,另三例不件其它脏器损伤),下颌骨骨折1例,大面积头皮撕脱伤1例,后腹膜巨大副神经瘤I例,胰体、尾肿瘤1例,腹主动脉瘤2例,多发伤肠坏死1例,结肠吻合口疾伴菌群失调1例,梗阻性黄疽肝内胆管结…  相似文献   

18.
四肢骨折合并重要脏器伤的早期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四肢骨折合并重要脏器伤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1996年以来收治四肢骨折合并重要脏器伤108例,合并伤有颅脑伤45例,颌面伤5例,胸部伤26例,腹部伤6例。结果早期获准确诊断104例(96.3%),诊断失误4例(3、7%)。本组死亡7例(6.5%):颅脑伤4例,创伤失血性休克就诊太晚2例,腹腔脏器伤诊断失误1例。结论了解四肢骨折合并重要脏器伤的特点,早期获得准确的诊断,优先救治休克和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尽早将主要骨干骨折施行手术固定是救治关键。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损伤约占腹内脏器损伤的3%~5%[1],相对少见。由于十二指肠在腹腔内的位置较深,是上下消化道的枢纽,术前诊断不易,术中探查也易记诊,外科处理较为困难,手术方法繁多,病死率高。近来不断改进其处理,疗效已有所提高。本院自1962年以来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26例(外院转入不计),死亡3例(11.5%),治疗效果尚满意,现就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讨论如下。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8~66岁,平均35岁。1.2损伤原因腹部挤压伤14例,车祸3例,高处坠落5例,刀刺伤1例,枪弹伤1例,拳击伤1例,医源性伤…  相似文献   

20.
广告目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伤性动静脉瘘(tAVF)和假性动脉瘤(PA)是血管损伤后继发性病变,晚期可引起各种严重并发症,加大了手术难度及风险。我们将近年来11例复杂病例的临床治疗体会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例患者中男10例,女1例;年龄22~64岁,平均4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致骨折后发生血管伤4例,刀刺伤3例,弹片伤1例,动脉反复穿刺伤1例,钝性撕裂伤1例,锐器切割伤1例。病变部位:髂一股段动静脉瘘(AVF)4例,股AVF7例,其中合并PA3例;体表瘤体最长直径为22cm,纵径为17cm;病程25d~5年;术后随访6~22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