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88例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的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服用美托洛尔及乙吗噻嗪,4周后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及VLP。结果:乙吗噻嗪虽能有效控制VA,但不能使VLP转阴,且有致心律失常作用(3/42);而美托洛尔不但能较好控制VA(38/46),且可使VLP逆转(39/46),又无致心律失常及其它明显副作用,疗效与50~100mg/d剂量之间无明显关系。作者认为:对VLP阳性的VA患者的药物治疗,只要无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禁忌证,应首选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2.
86例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的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服美托洛尔及心律平,4周后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及VLP。作者认为,对VLP阳性的VA药物治疗,只要无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禁忌症,应首选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3.
86例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的室性心律失常(VA)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服美托洛尔用心律平,4周后复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DCG)及VLP.结果表明:心律平虽能有效控制VA,但不能使阳性的VLP转阴,且有致心律失常作用(2/40),而美托洛尔不但能较好控制VA(38/46),且可使阳性的VLP逆转(39/46),又无致心律失常及其它明显副作用,50~100mg/d剂量与疗效之间无明显关系.作者认为,对VLP阳性的VA药物治疗,只要无β-受体阻滞剂应用的禁忌症,应首选美托洛尔.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AMI早期室性心律失常与心室晚电位(LP)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本文通过40例AMI患者进行信息叠加心电图SA-ECG检查结果表明:心梗早期有室性心律失常(VA)者LP检出率高于无VA者,两者有显著差异(P<0.01);另外,LP还可用作预测心梗患者易发恶性心律失常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许多研究表明,心室晚电位(VLP)与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特别是冠心病并发心梗患者的心律失常密切相关,体表信号叠加技术在冠心病、心肌梗塞伴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中可记录到晚电位,本文对心室晚电位阳性及阴性冠心病患者各100例进行24 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并对其室性心律失常进行了分析.1 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1992年1月一1998年1月,我们对210例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动吗噻嗪进行治疗,对其不良反应进行了前瞻性观察。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全组男155例,女55例;年龄17-72岁,平均44岁。病因:冠心病(心肌梗死25例)120例,高血压心脏病对倒,心肌炎12例,风心病8例,扩张型心肌病30例,原因不明心律失常19例。心功能不全32例。心律失常类型:频发房早20例,房早并发短阵房速5例,房颤6例(阵发房颤4例,持续房颤2例),频发室早173例,室早并发短阵室速6例。病程1天一12年。1.2治疗与观察方法1.21乙吗嚷嚷的用法均从450mg/d开始,如果效果不… 相似文献
7.
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QTd与心室晚电位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 QT离散度 (QTd)和心室晚电位之间的关系 ,以及它们对预测定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意义。方法 :分别检测 34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30例正常老年人的 QTd和心室晚电位 (VL P)。结果 :正常组和心律失常组患者的QTd值分别为 (76 .94± 2 2 .19) ms和 (38.88± 11.46 ) ms,具有显著性差异。VL P阳性人数分别为 6例和 2 0例 ,有显著性差异 ,而 VL P阳性者和阴性者 QTd值分别为 (6 2 .72± 30 .6 7) ms和 (43.86± 17.39) ms,经检验 ,t<3.143,P<0 .0 0 5。结论 :VL P和 QTd结合起来对预测老年室性心律失常 ,乃至猝死的发生均有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室晚电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心室电不稳定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甚致猝死。因此,众多的研究都在试图寻求尽早捕捉到心室电活动信号的有效方法。迄今研究心室电活动有四种途径:(1)常规心电图及/或长程动态心电图监护;(2)心室电生理研究;(3)心室内、外膜标测;(4)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VLP)检测。 相似文献
9.
一、概述1961年Durrer等在研究缺血实验人心肌兴个过程时,发现心内膜下梗塞区相应心外膜区有延迟电位的存在,认为它是该区兴奋延迟所致.1978年Berbari,Fontaine等用高增益放大和计算机叠加个均技术从体表记录到心室晚电位(VLP).之后国外不少学者及国内一些学者对此作了许多研究,使心律失常的研究有了推动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乙吗噻嗪对难治性室性早搏疗效观察清华大学医院孙小苍乙吗噻嗪(ethmozine,ET)为苯噻嗪衍生物,属于第一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据方卫华等(1988)报道该药高效、安全副作用小、广谱,尤以治疗室性早搏(室早)为显著。现将笔者用该药治疗难治性室早1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QT离菜度(QTd)及心室晚电位(VLP)对心肌梗塞急性期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方法:计算48例急性心肌梗塞患QTd,其中34例行VLP检测。结果:12例严重室性心律失常组QTd,校正的QT离散度(QTcd)明显延长,VLP阳性率明显高于无室性心律失常组(P<0.01),结论:QTd和VLP检测对心肌梗塞急性期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有较高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2.
韩文生 《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3,(90):8803-8804
目的:观察51例心律失常患者口服乙吗噻嗪30天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51例无心肌梗塞及心衰的心律失常患者,口服乙吗噻嗪300mg-800mg/d,随访30天,在服药前,后均行动态心电图评价。结果:总有效率82.4%,显效率64.7%,不良反应率为15.7%。结论:虽然乙吗噻嗪有较轻的不良反应,但致心律失常作用少见,它对于无心肌梗塞及心律失常患者是较为有效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13.
比较了急性心肌梗塞溶栓治疗(溶栓组)和常规治疗(对照组)的心室晚电位及室性心律失常情况。结果:溶栓组心室晚电位发生率11.0%(5/46),显著低于对照组33.0/(18/55),P<0.05,时域参数中滤波后QRS时间和GRS未40ms的方报电压及频域分析中20~50H_z的振幅谱和能量谱面积比,溶栓组和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随访发现溶栓组猝死率(1/10.25%)低于对照组(5/46,11.0%)。结果提示:溶栓治疗使阻塞的冠脉再通,减少梗塞边缘区缺血,增强心电稳定性和传导性,使心肌梗塞后猝死率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4.
230例患者心室晚电位的分析刘群立北京中医学院东直医院(100700)我院自1990年-1993年对心肌梗塞(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了心室晚电位(VLP)检测。现报道与分析资料完整的239例。临床资料观察分三组:(1)对照组:健康无心血管病史,体...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测定心室晚电位(VLP)的临床价值。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塞的住院患者进行动态心电图及床边心电图连续监测和心肌酶检查及心室晚电位测定。结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淡同年龄、性别、病情VLP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而与心肌酶、心肌酷暑塞部位及心律失常,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VLP的检测对评价急性心肌醒塞患者的预后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心室晚电位阳性CCU病人实施整体化护理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 ,以现代护理观为指导 ,以护理程序为基础框架 ,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化护理在全国各地广泛开展起来。我们收集了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临床资料较为完整的 117例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入住CCU的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重度心力衰竭病人 ,对他们实施整体化护理 ,并以 1995年 1月~ 1997年 12月收治的心室晚电位阳性的入住CCU病人 110例 ,作对照 ,对开展整体护理前后的效果进行评价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收集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6月 (开展整体化护理后 )心室晚电位阳性的CCU病人 117例 ,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18.
19.
我们自1995年6月~1997年6月对40例冠心病心室晚电位(VLP)阳性的患者应用辅酶Q_(10)治疗,发现可使部分患者VLP转阴。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美托洛尔对心肌梗死(AMI)患者心室晚电位和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将8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时照组扣治疗组。对照组予以消心痛、肠溶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美托洛尔50mg,2次/d,治疗6个月后测定心室晚电位(VLP)和QTcd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VLP分别占13.7%和38.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0.05,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QTcd分别为(34±11)ms和(71±24)m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48,P〈0.05)。治疗组室性心律失常或心因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x^2=8.717)。结论美托洛尔能明显减少心肌梗死患者心室晚电位阳性率,降低QT离散度,预防心肌梗死患者恶性心律失常及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