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瑞典医生Inge Edler和Hertz于1954年首先应用超声波检查心脏之后,许多学者,尤其是六十年代的Harvey Feigenbaum对此作了大量研究,提高了技术水平,使超声心动图成为一项心脏疾病的检查技术并开始广泛应用。我国于六十年代初开始应用。目前国内,包括本省已自制成功超声心动图机,因此,此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心动图在诊断与鉴别诊断胎儿右室双出口中应用价值。方法:对某院2014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收治的50例经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DORV的胎儿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并对比分析产后超声心动图。结果:对50例胎儿产前产后右室双出口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超声心动图呈现患者均出现伴室间隔缺损,引产后尸解发现及产后患儿超声心动图检查误诊为法洛氏四联症和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各1例。结论: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早期发现胎儿右室双出口等发育异常,为妊娠期监护及临床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CAD)中急性心肌梗塞因发病急、症状重、并发症多、病死率高而严重威胁病人生命,且较难在急性期用损伤性检查判定其心脏功能。超声心动图和切面超声心动图(UCG,CSUCG)二者相辅相成,可在不改变病人生理状态下观察心脏内部运动状态、测定心室功能,获得多方面资料。1954年瑞典 Edler、Hertz 等最先将超声波用于心脏检查,最初13年内主要以二尖瓣为中心研究心脏超声形态学,1967年后Fegenbaum 等开始测定心搏出量等左室功能;1966年田中等研究心脏超声断层法成功,之后各种 CSUCG 方法相继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超声心动图联合腹部超声和外周血管超声检查进行总结,探讨联合超声探查在超声心动图检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90例确诊的外源性心脏病变患者的腹部超声、外周血管超声和超声心动图的超声所见,对其超声检查思路和诊断要点进行总结。结果90例患者中超声心动图初诊时漏诊、误诊17例,复诊时通过联合超声探查确诊。57例超声心动图通过联合超声探查得以对照诊断33例超声心动图需联合超声探查确诊。结论联合超声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腹部、外周血管病变的二维和血流情况,弥补超声心动图所不能观察到的超声所见,减少超声心动图检查的漏诊和误诊,对明确外源性疾病引发心脏病变具有重要价值。回顾性的病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中的思维方向,有利于提高超声的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收治的86例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心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超声检查与手术结果。结果超声心动图检查到的主动脉瓣、二尖瓣、二尖瓣与主动脉瓣混合、肺动脉瓣及三尖瓣赘生物附着同手术所见无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心动图检查的瓣膜穿孔、瓣膜反流、瓣膜脱垂及瓣周漏同手术所见不具备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诊断率较高,能够为心脏基础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董凌云 《中国当代医药》2012,(4):97+100-97,100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08年10月~2011年5月于本院进行检查的60例疑似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进行检查诊断,两次检查诊断时间间隔不超过30min,并将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手术结果对照。结果超声心动图的急性心肌梗死及陈旧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符合率均高于心电图,经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在心肌梗死诊断中的价值要高于心电图,可用于提高各型心肌梗死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分析超声心动图在诊断胎儿法洛四联症中(TOF)的价值。方法:收集某院2011年9月~2017年10月经超声心动图诊断证实为TOF的24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给予产前超声心动图检查和引产后病理解剖、胎儿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观察超声心动图的产前诊断准确率,并总结TOF胎儿超声检查表现特点。结果:引产后病理解剖和胎儿产后1周超声心动图检查TOF胎儿确诊率为100.00%(24/24),产前超声心动图确诊率为95.83%(23/24),准确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胎儿TOF病例切面扫查表现为:四腔心切面出现室间隔缺损占比16.67%(4/24),左室流出道切面出现室间隔缺损且间隔断端回声有增强、主动脉骑跨占比95.83%(23/24),右室流出道切面出现肺动脉狭窄占比91.67%(22/24),三血管切面出现动脉内径小于主动脉内径情况占比95.83%(23/24)。结论:超声心动图对TOF胎儿的产前确诊率较高,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10例粘液性水肿病人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5例并发心包积液,其中仅1例临床上得到诊断。一、对象和方法: 1980年收治的粘液性水肿3例,在治疗前即作超声心动图检查。1973~1979年的住院病人7例,作奠访性超声心动图检查。病人全部系女性,年龄16~61岁。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急性肺动脉栓塞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10年10月我院23例临床疑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要求急诊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周围血管检查的病例资料。结果 23例患者中经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2例诊断为升主动脉夹层,2例诊断为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15例通过急性肺动脉栓塞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诊断为急性肺动脉栓塞,3例超声心动图表现正常,最终经临床综合检查确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1例误诊为急性肺动脉栓塞。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灵敏度为85.7%,特异度为80%。结论床旁超声心动图在术后制动及危重患者急性肺动脉栓塞的诊断、鉴别诊断及病因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倪锐法  顾云等 《云南医药》2001,22(3):172-173
目的 建立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冠状动脉的方法,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冠脉病变奠定基础。方法 用双平面经食道超声心动图检查20例成人冠状动脉的长度、内径和血流速度。结果 冠状动脉主干和主要分支显像清晰。结论 经食道超声心动图可作为检查冠状动脉的有用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在早期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我院46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检查,其中常规超声心动图检查为对照组,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检查为研究组。以冠状动脉造影为金标准,比较两组诊断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及符合率。结果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最终检出冠心病阳性43例,阴性3例,研究组阳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研究组患者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5.35%、100.00%、84.78%及89.13%,对照组患者诊断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及阳性预测值分别为88.37%、66.67%、95.65%及82.61%,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组患者在左心功能中的评估能力与冠状动脉造影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性(P> 0.05)。结论超声心动图运动负荷试验能有效提高早期冠心病的阳性检出率,且诊断效能较高,在左心功能中的评估能力与冠状动脉造影相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超声心动图对于诊断老年性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一分院于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124例老年性高血压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进行临床检查,比较两者的诊断效果。结果超声心动图共检查出心脏左室肥厚122例,占98.4%,左室肥大118例,占95.2%,左心房增大109例,占87.9%,主动脉扩张105例,占84.7%,室间隔弥漫增厚102例,占82.3%,各项数据准确率均高于心电图。结论超声心动图对于老年高血压心脏病的临床诊断效果与心电图比较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在高血压患者的危险分层的作用。方法 对61例患者按照常规检查方法的危险分层与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危险分层进行比较。结果 超声心动图与颈动脉超声检查对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危和高危分层更为准确。结论 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能够更好地识别靶器官损害,更能将高血压患者进行准确的危险分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行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采用七切面顺序分段法对胎儿进行心脏检查,以产后新生儿超声心动图或尸检结果为诊断先天性心脏病的金标准。分析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对先心病的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3 095例胎儿中,产前诊断先心病36例,金标准诊断出40例,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7.5%、99.9%、97.2%和99.8%。结论产前胎儿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先天性心脏病准确和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与心导管术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同时接受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的27例小儿先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7例均为2处或2处以上多发心血管畸形,超声心动图及心导管造影主要诊断与外科手术结果比较,符合率分别为超声心动图88.89%(24例),心导管造影100.00%(27例),外科手术55.56%(15例),两种诊断方法准确率与外科手术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研究结果显示包括冠状动脉在内的心脏外血管畸形是超声心动图和心导管造影检查两种诊断方法的优势区别所在,两种检查方式的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6.
收缩时间间期(STI)的测定和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目前较普遍的无创性心功能检查法。尤其二维超声心动图的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心功能检查开拓了新的领域。本文重点讨论一组确诊冠心病患者STI测定和M型及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对照研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正>正确评价冠心病患者心功能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和判断预后意义重大,左心室做功最多,测定左心室整体功能最能反映心功能状况[1]。超声心动图是测定心功能最常用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本文通过对比研究超声心动图检查健康人与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指标的差异性,了解超声心动图对评价冠心病左心室整体功能的应用价值,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供临床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来我院住院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心脏瓣膜退行性病变(SDVHD)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2020年4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10例疑似SDVH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作为研究组,以同时期的110例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为参照组,均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探究分析超声心动图检查诊断的应用价...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对比分析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敏感度、准确性和特异性,分析其各自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78例疑诊冠心病患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与心电图检查;经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检查诊断后,对所有患者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诊断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为标准,超声心动图和心电图的敏感度分别为70.2%、70.8%,超声心动图的敏感性略低于心电图;两者的准确性相等均为73%;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的特异性分别为86%、79%,超声心动图的特异性强于心电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各有其特点和优势,有较高的互补性,根据疾病的不同特点合理选择不同的诊断方法,这有利于提高诊断的整体水平,从而有利于冠心病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价值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来我院进行诊疗的45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试验的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动态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为准,将两种不同检查方式与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阴性检出率,以及对心肌缺血的诊断价值。结果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阳性检出率为68.89%,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阳性检出率48.89%,差异显著,P <0.05;动态心电图检查诊断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3.33%、71.88%、76.92%,均显著高于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分别为48.89%、38.71%、71.43%),差异显著,P <0.05。结论对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冠心病患者采用24 h动态心电图检查方法过程简单,阳性诊出率、准确度、敏感性、特异性均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