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支持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均维持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并接受常规电话随访,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家庭干预,观察6个月。于干预前后采用家庭关怀指数问卷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家庭干预6个月末,研究组家庭关怀指数问卷评分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 <0.01),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则无显著变化(P >0.05);同期两组间比较,干预前差异无显著性(P >0.05),干预后差异有显著性(P <0.01)。相关分析显示,家庭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的适应度因子分与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的职业功能、社会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合作度、情感度因子分与家庭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成熟度、亲密度因子分与社会活动、生活能力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 <0.05或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支持度与社会功能呈显著正相关。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支持,提高患者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实施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8例,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照组仅给予一般卫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针对性系统化家庭干预.干预前后采用护士用简明精神病量表(N-BPR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自知力与治疗态度问卷(ITAQ)、服药依从性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并统计1年内复发率.结果 干预后干预组N-BPRS、SDSS、服药依从性调查表总分显著低于自身入组时水平及对照组同期总分,ITAQ总分显著高于自身入组时及对照组同期总分,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自知力的恢复,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减少复发,促使其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COPD患者家庭功能、社会支持及生存质量现状及三者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9月某三级医院收治的225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APGAR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WHO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Pearson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患者生存质量与社会支持、家庭功能的关系。结果COPD患者的家庭功能评分为(7.03±2.15)分,社会支持评分为(39.43±8.46)分,生存质量评分为(51.91±11.48)分;患者的家庭功能评分、社会支持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均与生存质量评分呈正相关(P<0.05);家庭功能、社会支持、疾病严重程度是COPD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P<0.01)。结论良好的家庭功能和社会支持有利于改善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建议护理人员鼓励家庭成员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改善患者的社会支持水平,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家庭环境及其家庭心理沟通对首发精神分裂症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把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86例首发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从患者精神症状基本缓解开始实施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和药物治疗,对照组仅接受药物治疗。对入组患者使用BPRS、FES—CV和SDSS进行比较。结果:经9个月的家庭心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和家属FES—CV的家庭亲密度、情感表达、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控制性明显增加,矛盾性明显降低(t=2.00-3.68,P&;lt;0.05-0.01)。BPRS总分及自知力因子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t=6.52~11.70,P&;lt;0.01)。1年后随防,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复发率和病残率均有显著差异(x^2=4.68~5.17,P均&;lt;0.05)。结论: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环境,有利于提高疗效,改善社会功能,防止精神分裂症的复发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家庭干预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康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目的:观察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综合性治疗效果。方法:1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家庭组和封闭组各80例,均接受药物治疗,家庭组同时进行家庭心理干预。采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评定治疗效果、社会功能残疾评定量表(DAS)和生活质量量表(QOULI)评定患者的残疾程度和生活质量。结果:家庭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封闭组(56±7 d7、8±18 d,P<0.05);痊愈和显著进步率明显高于封闭组(72.2%、43.5%,P<0.01),无效或恶化率明显低于封闭组(8.3%、24.6%,P<0.001)。随访2年,家庭组BPRS、DAS量表分及再住院率均明显低于封闭组(P<0.05和0.01)。QOULI量表分明显高于封闭组(P<0.01)。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药物控制症状的同时给予家庭干预更有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降低社会残疾程度、改善社会功能、缩短住院时间和减少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个别系统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将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22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家属按人院顺序分层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待患者病情缓解出院后随访3年。前半年进行10次系统精神医学知识指导,研究组进行个别系统家庭干预,对照组进行集体系统家庭干预,于出院时和出院后1,2和3年末评定两组家庭功能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结果:出院3年后研究组家庭功能的问题解决能力(1.35&;#177;0.78),沟通能力(1.39&;#177;0.45),角色定位和转换(1.22&;#177;0.46),情感的协调性(1.48&;#177;0.78),情感介入(1.62&;#177;0.95),行为控制(1.22&;#177;0.58),总分(1.27&;#177;0.66)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性(t=2.10~2.79,P&;lt;0.05~0.01);研究组社会功能评定量表的职业和工作(0.69&;#177;0.11),婚姻职能(1.13&;#177;0.23),父母职能(0.66&;#177;0.16),社会交往(0.94&;#177;0.21),家庭外的社会功能(1.00&;#177;0.21),家庭内的社会功能(1.00&;#177;0.28),家庭职能(1.00&;#177;0.26),个人卫生自理能力(0.78&;#177;0.22),对外界的兴趣和关心(0.93&;#177;0.26),责任心和计划性(1.05&;#177;0.23)和总分(9.15&;#177;0.54)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t=1.97~2.63,P&;lt;0.05~0.01)。结论:个别系统家庭干预能显著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家庭护理干预对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出院患者分为实验组31例和对照组29例,对照组按常规于出院指导后定期复查;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由心脏外科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以定期家庭访视和电话访问的形式进行家庭护理干预,每周1次,每次30~60min,持续3个月;干预前后分别运用中文版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测评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由心脏外科护师及以上职称人员提供家庭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2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家庭干预治疗.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阳性症状量表(SAPS)、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Morningside康复量表(MRSS)评估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1年后研究组患者各指标分值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干预治疗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控制疾病及恢复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对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缺陷及复发的作用。方法:将90例首发期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干预前和干预后1年末进行量化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年末的服药依从情况及复发情况。结果:1年末干预组BPRS、SD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服药依从性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复发率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庭干预可以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减少复发,延缓社会功能衰退。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家庭干预对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90例符合条件的高血压患者,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试验组除进行常规健康宣教外,实施家庭干预,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健康宣教。采用世界卫生组织QOL-100量表,对2组患者进行生存质量的评定。结果试验组的生存质量中身体机能、心理状况、独立能力、社会关系、生活环境、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及总体评分七大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依从性好于对照组(p<0.01)。结论实施家庭干预对改善高血压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其药物治疗的依从性等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影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对患者及其家属实施系统化家庭教育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 对104例康复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2例.干预组:给予个体化的康复训练,并对其家属实施为期3个月的系统化家庭教育;对照组:实施一般性的出院健康指导.两组均随访1年,应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评定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的总体生活质量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均比对照组好(P<0.01),物质生活方面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涉及心身健康多个方面,系统化家庭教育有助于增进患者自我照顾能力,减缓患者的功能衰退,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家庭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符合人组条件的11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8例.两组患者均维持原抗精神病(折合氯丙嗪剂量≤300mg/d)治疗,同时对观察组患者配偶实施每月1次的家庭教育,为期1年.对照组不实施家庭教育.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CQOU)对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分别于家庭教育前及结束时各评定1次.结果 家庭教育结束时,观察组患者配偶的GQOLI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 家庭教育能有效地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配偶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社会支持与创伤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关系,探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方法对1000例创伤骨折患者进行生活质量和社会支持两方面的问卷调查,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创伤骨折患者生活质量较差,创伤骨折患者较正常人获得的社会支持较高(P〈0.01);社会支持与创伤骨折患者生活质量呈正相关(r=0.537,P〈0.01)。结论社会支持与创伤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因此护理人员应充分重视并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以提高创伤骨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食管癌手术病人生命质量与家庭支持功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了解食管癌手术病人生命质量与家庭支持功能的关系,为治疗和护理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食管癌患者生命质量。方法 本研究采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ORTC)提供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核心问卷3.0(QLQ—C30versions3.0)和家庭功能APGAP问卷,对86例食管癌病人手术前的生命质量和家庭支持功能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食管癌病人生命质量各条目评分明显低于常模,食管癌病人生命质量中的情感功能和社会功能与家庭支持功能正相关。结论 提高食管癌病人家庭支持功能,有利于提高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5.
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为制订出院家庭护理计划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和诺丁汉健康量表对已出院79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家庭功能和生存质量进行横断面调查,所得数据进行评价分析.结果 家庭功能5个项目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适应度(1.62±0.56)、亲密度(1.47±0.71)、情感度(1.41±0.65)、成长度(1.34±0.80)、合作度(1.29±0.69),生存质跫与家庭功能5个项目均有相关性(P<0.05或P<0.01).结论 老年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与家庭功能有关,制订出院家庭护理计划要重视患者家庭功能评估和改善家庭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综合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人,对照组仅予一般卫生宣教,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针对性综合干预,干预前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AS)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对家属的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情况分别进行评定.结果 干预1年后干预组家属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总分及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社会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评分,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总分及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功能3个维度评分均比对照组同期评分明显增高.结论 综合干预有助于提高精神分裂症患者家属社会支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肺癌化疗患者家庭功能水平,探讨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相关性,为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化疗的肺癌患者161名,采用家庭功能评定量表(FAD)和肺癌患者生活质量量表(EORTC-QLQ30-LC13)进行评估。结果肺癌化疗患者家庭功能总分为(134.90± 14.31)分,生活质量各维度均分较低。相关性分析显示:家庭功能总分与生活质量中躯体功能呈负相关(r=-0.160,P<0.05);家庭功能中问题解决(r=-0.176,P<0.05)、沟通维度(r=-0.173,P<0.05)与躯体功能呈负相关,家庭功能中角色维度与认知功能呈负相关(r=-0.178,P<0.05),家庭功能中情感反应与社会功能呈负相关(r=-0.159,P<0.05)。结论 肺癌化疗患者家庭功能与生活质量中躯体维度呈负相关,医护人员可通过改善患者的躯体功能促进其家庭功能,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方法采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和健康状况问卷(SF-36),对96例符合DSM-Ⅳ标准的抑郁症患者的家庭功能和家庭成员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定,并与一般家庭作对照,从家庭的角度评价抑郁症的疾病负担。结果抑郁症患者患病后家庭功能存在障碍的家庭均显著多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2.5%比17.3%;χ^2=68.125,P〈Q05),患病后比患病前家庭功能出现障碍的比例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2.5%比24.0%;χ^2=118.387,P〈0.01)。经配对检验,患病后APGAR总分及各因子分均比患病前显著降低(t分别为10.874,7.330,11.649,8.240,11.797,10.162;P〈0.01)。家庭成员生活质量评定,在SF-36的8个因子中,生理职能(t=6.024,P〈0.01)、一般健康(t=12.254,P〈0.01)、社会功能(t=11.225,P〈0.01)、情感职能(t=10.328,P〈0.01)和精神健康(t=14.625,P〈0.01)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生理机能(t=1.856,P〉0.05)、躯体疼痛(t=1.114,P〉0.05)、精力(t=0.032,P〉0.05)三个因子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抑郁症对家庭功能和家庭成员生活质量的影响是严重和多层次的,需进行相应干预。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采用自编的人口统计学问卷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简表对96位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较差,与家庭月收入、身体状况、文化程度及与患者的关系、患者的工作状况有关。结论精神分裂症家庭照料者在照料患者过程中自身生活质量受到影响,应给予健康指导,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