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喉全切除术后咽瘘的预防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咽瘘是喉全切除术后的早期并发症。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找有效的预防措施,努力降低其发生率。我们总结以前咽瘘发生的原因,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使我院喉全切除术后咽瘘的发生率明显下降。现将我院1991~1995年因喉癌行喉全切除术218例患者术后发生咽瘘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咽瘘发生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措施。1 资料与方法218例中,男146例,女72例;年龄34~80(平均58.7)岁,按1987年UICC标准Ⅱ期34例,Ⅲ期94例,Ⅳ期90例。术前放疗者5例。168例同期行颈廓清术,其中单侧107…  相似文献   

2.
喉切除术后咽瘘的预防和治疗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 本文讨论了减少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外科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方法 共对365例经由喉全切除术和喉大部分切除术治疗的喉恶性肿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喉全切除术333例,喉大部分切除术32例。结果 365例喉切除术后28例发生咽瘘,发生率为7.7%;其中喉全切除术后27例发生咽瘘,发生率8.1%;喉大部分切除发音管重建术后1例发生咽瘘,发生率3.1%。结论 采用喉咽食管黏膜分层缝合方式,以及术后颈部持续负压引流对于降低咽瘘发生率关系密切。喉大部分切除发音管重建术的咽瘘发生率低于喉全切除术,可能与喉大部分切除保留一侧梨状窝黏膜,喉咽黏膜缺损较小有关。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气动式人工喉(台湾生产)应用于全喉切除术患者,并采用计算机声学测试方法对该人工喉声学特性进行了分析评价,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喉癌全喉切除气管造瘘术患者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53~75岁,平均63岁。单纯全喉切除术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喉全切除术及发音重建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对1988年1月--2001年12月间51例喉癌及喉咽癌施行喉全切除术及部分施行发音重建术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1例全部施行喉全切除术,其中17例行气管(环)咽吻合术,发音成功率88.2%(15/17)。6例行新喉再造术,发音成功率100%。3例行食管气管造瘘术,发音成功率66.7%(2/3)。25例行气管皮肤造口术(咽-食管发音),发音成功率52%(13/25)。手术主要并发症咽瘘的发生率为17.6%(9/51)。5年生存率为64.7%(33/51)。结论:喉全切除术仍不失为治疗各种中、晚期喉癌及喉咽癌最基本、最安全的手术,特别是在喉全切基础上选择施行各种发音重建术,对病人恢复发音功能,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具有广泛临床府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闭合器和手工缝合关闭喉全切除术后喉咽黏膜的疗效,探索喉全切除术后喉咽关闭的优化技术。方法 2012年6月~2014年6月共采用闭合器关闭因喉癌(T3~T4未累及舌骨上会厌及喉咽黏膜)行喉全切除术后喉咽黏膜患者16例,以同一术者及T3~T4喉癌为条件非随机配对选取2010年6月~2012年5月手工缝合法闭合喉咽的喉全切除术16例对照组患者。对比临床参数,分析闭合器法的安全性、优缺点。结果 研究组缩短手术时间30 min,术后发生咽瘘1例,对照组4例。研究组术后平均住院天数10 d,对照组12 d。结论 对未累及舌骨上会厌及喉咽的喉癌行喉全切除术后采用闭合器关闭喉咽黏膜是安全的,可缩短手术时间,可能降低咽瘘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全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狭窄的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规全喉切除术是晚期喉癌首选的治疗方法。全喉切除术后不仅语言功能丧失,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颈前气管造瘦口狭窄、咽瘘等。尤其是近10年来Singer(198)采用Blom-Singer发声管帮助无喉者发声重建,并强调气管造瘘口直径应>15mm,因气管造瘘口狭窄影响患者的呼吸,故对全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狭窄的处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报道32例全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狭窄的扩大手术方法及初步体会,供同道们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32例中,男29例,女3例;年龄39~76岁。全喉切除术后颈前气管造瘘口狭窄影响呼吸者'例,狭…  相似文献   

7.
气管造瘘口扩大成形术在发声重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喉切除术后气管造瘘口狭窄的发生率较高 ,1 986年我们开展Blom Singer发音管发声重建术以来〔1〕,同时开展气管造瘘口扩大术。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1 991年 1月~ 2 0 0 0年 1 2月行Blom Singer发音管发声重建术 5 0例 ,男 46例 ,平均年龄 5 9(3 9~77岁 ) ;女 4例 ,平均年龄 6 1 .5 (5 7~ 6 9)岁。有吸烟习惯者 3 9例 ,有饮酒习惯者 1 0例 ,术前术后放疗者 1 9例 ,行颈廓清术 1 9例。 5 0例患者全喉切除术后白细胞数为 (4.5~ 1 3 .2 )× 1 0 9/L。5 0例患者中需要行气管造瘘口扩大…  相似文献   

8.
全喉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全喉切除术后咽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993-2001年间的86例全喉切除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72h内平均体温超过38.5℃组中,病人的咽瘘发生率为60%,肿瘤的临床分期、术中肌皮瓣的应用、术前放疗的剂量与咽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咽瘘一般通过保守治疗可愈合。结论:术后早期高热可有助于警示咽瘘的发生,手术中粘膜缝合主张“无张“、“严密“,应用肌皮瓣时注意保护血供,术前预防性放射治疗剂量以不超过40Gy为宜。高度怀疑咽瘘者尽早开放创口。  相似文献   

9.
喉癌术后咽瘘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咽瘘是喉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其发生率为5.9%~37.6%。咽瘘不仅增加了术后痛苦,也妨碍了喉术后的后续治疗。为此,我们对1992~2001年间32例喉癌术后咽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寻找咽瘘的最佳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0.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60岁,因喉癌喉全切除术后1年,喉咽闭锁不能进食6个月为主诉入院。患者1年前因喉癌于外院行喉全切除术及颈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出现感染咽瘘并行局部清创、换药及颈部局部皮瓣转移喉咽修复、颏下皮瓣转移颈部缺损修复术治疗,咽瘘愈合后行根治性放疗,8个月前放疗结束,出现喉咽狭窄,仅能进水,于外院行胃造瘘术进行营养,逐渐加重,6个月前喉咽完全闭锁不能进食,于我院就诊,以喉癌术后喉咽闭锁收入院。患者一般状态良好,  相似文献   

11.
全喉切除术后早期最常见的共发症是咽瘦。咽瘦不仅使病人住院时间延长,增加经济、心理负担,而且易造成致死性颈动脉破裂并发症。研究1982~1990年间168例全喉切除病人术后一个月(早期),咽瘦临床预兆为:持续发烧,伤口发红、肿胀,持续或增加的颈部引流物。在168例中有132例记录全面。随访时间为3个月~6年,男:女为8:1,年龄平均为62岁(30~89岁),除1例为腺样囊性癌外,其余均为鳞癌。术后咽疾发生率为21%,93%病人咽倭出现在术后30天之内,平均10天。所有术后30天出现咽疫者均为肿瘤复发。无咽疫病人平均住院日为13天,而咽疫…  相似文献   

12.
改良气管切开在头颈部肿瘤切除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头颈部肿瘤手术治疗的不断完善,常规气管切开已经难以适应综合性治疗的需要。1990年以来,我们应用改良气管切开配合手术治疗头颈部肿瘤9例,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9例中,男8例,女1例;年龄35~65岁,平均50岁。其中,水平半喉切除术2例,垂直半喉切除术4例,3/4部分喉切除术2例,甲状腺癌术后伴颈部淋巴结转移1例。  相似文献   

13.
喉癌术后伤口感染甚至咽瘘是一个较棘手的共发症,我科自1990年底籍中医科治疗肛瘘的有效验方生肌膏治疗此症10例,取得疗效,现报道如下.一、临床资料10例中喉癌9例,下咽场1例;部分喉切除2例,近全喉切除2例,全喉切除6例;同期安装发音钮3例,须清扫《例,胸大肌修补2例,  相似文献   

14.
喉切除术后咽瘘的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斌  陈伊宁 《耳鼻咽喉》2003,10(4):251-252
咽瘘是喉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它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延长住院时间,也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据报道,其发生率为5.9—37.6%。其发病多为综合因素引起,处理比较困难。本文对26例咽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咽瘘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咽瘘发生的原因与治疗方法,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自1987年以来,我们应用Nd:YAG激光治疗喉瘢痕狭窄11例,随诊4~8年,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喉癌术后喉狭窄9例,男7例,女2例;年龄47~64岁。均因跨声门型喉癌行次全喉切除术或扩大的半喉切除术。术中采用带状肌肌筋膜修补切除侧声带。8例术后应用放射治疗,术后4个月至半年发生喉狭窄,拔管困难,其中1例拔管半个月后出现呼吸困难,再次行气管切开术,喉瘢痕狭窄多出现在前连合部,呈向心状肥厚的瘢痕组织;1例为膜性瘢痕,声门宽度最大处仅0.2~0.3cm;1例在声门下近前连合处证实癌肿复发,经表面麻醉纤维喉镜下YAG激光…  相似文献   

16.
咽瘘是指唾液和食物经下咽、食管腔与皮肤相通形成的窦道向皮肤外溢出,是喉癌、下咽癌术后的常见并发症,它不仅增加了患者术后痛苦,也妨碍了患者术后的后续治疗。1998~2006年我们对19例咽瘘患者应用五黄油纱条进行瘘口换药,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本组19例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1~82岁,平均63.7岁。喉癌术后12例(垂直侧前喉部分切除1例、环状软骨上喉次全切除4例、全喉切除术7例),下咽癌术后7例(其中3例术中行胸大肌修补);除1例垂直侧前喉部分切除患者外,其余均于癌肿切除的同时行单侧或双侧颈廓清术,术前均未行放射治疗,1例并…  相似文献   

17.
喉全切除术后一期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保存和恢复喉全切除术后患者的生理功能,提高其术后生活质量。方法在1995~2002年期间对38例喉癌病人喉全切除术后施行了天津睦郎式一期气管食管瘘发音重建术,并进行了相关的临床研究。男性29例,女性9例,年龄34岁~83岁。其中24例施行食管肌瓣成形术改良术式。结果28例手术获得成功,重获具有实用价值的发音功能。平均最长发音持续时间为11.36秒。原术式(天津睦郎式)的63.6%(7/11)和改进术式的76.4%(13/17)无术后误咽发生。结论利用声谱记录对重建音声和正常音声等进行了比较和分析,认为气管食管瘘发音的音质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8.
<正>喉癌、喉咽癌手术后并发症咽瘘给临床医护人员及患者带来很多困扰。喉与喉咽是两个密切相关、无法截然分开的器官,将两种疾病放在一起探讨其咽瘘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因素[1]。咽瘘是指唾液或脓液蓄积于皮下,使咽腔与皮肤之间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唾液或食物可经此流出[2]。咽瘘作为喉癌、喉咽癌常见术后并发症[3,4],Redaelli等[5]报道喉全切除术后咽瘘发生率为13%~25%,喉咽癌术后咽瘘发生率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晚期喉咽癌和喉癌患者施行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的位置、易患因素、处置及其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因喉咽癌或喉癌施行全喉切除术的198例患者的资料,分析多因素对咽皮肤瘘形成的影响.结果:发生咽皮肤瘘患者33例(16.7%),内瘘口位于黏膜吻合口上段23例(69.7%),下段7例(21.2%),中段3例(9.1%);喉咽癌与喉癌的咽皮肤瘘发生率分别为24.7%和11.6%,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持续发热>5 d与≤5 d者咽皮肤瘘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8例通过保守治疗痊愈,5例手术修复.结论:全喉切除术后咽皮肤瘘内瘘口多发生于舌根处和气管造瘘后上方,肿瘤部位和术后发热是咽皮肤瘘形成的重要易患因素.  相似文献   

20.
全喉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1月至1989年12月我院对喉癌、喉咽癌患者155例行全喉切除,术后并发局部感染53例,占34.2%。本文对全喉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防止和控制感染提供参考。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53例中喉癌术后感染46例,其中声门上型23例,声门型6例,跨声门到1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