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药溻渍法治疗糖尿病足局部溃疡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溻渍疗法治疗糖尿病足局部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糖尿病足患者72例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溻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2组溃疡愈合情况。结果治疗组溃疡愈合率为98%,优于对照组的60%(P<0.001)。结论中药溻渍疗法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促进疮面新生,临床运用简便。  相似文献   

2.
中药塌渍一号药液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糖尿病足又称糖尿病肢端坏疽,是糖尿病慢性致残性并发症。多合并肌腱筋膜的坏死,又因足部的解剖特点而使深部的坏死腐肉不易清除。古代中药塌渍法实为现代之中药泡洗。“泡”使中药持续作用于疮面;“洗”可清洁疮面并起到引流作用。疮面在泡洗中药的综合作用下达到腐化肌生的疗效。笔者于2000年7月~2001年11月采用中药塌渍一号药液治疗糖尿病足Ⅰ~Ⅳ级共25例,旨在探讨局部辨证外用中药在治疗腐肉未脱期糖尿病足中的重要意义。 临床资料50例均为住院患者。均符合1995年10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第一届全国糖尿病足学术会议讨论和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解忧汤溻渍治疗糖尿病足临床疗效。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按照2∶1设计,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将9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6例,对照组33例,剔除不符合方案的病例后,能够进行统计学处理的患者93例,其中,治疗组63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解忧汤"溻渍治疗,对照组使用50%艾利克聚维酮溶液,按1∶5稀释液3000 m L外洗治疗。以溃疡面愈合为疗效观察指标。结果治疗组的愈显率为69.84%,对照组的愈显率为33.33%,х2=11.124,P≤0.01,2组间的疗效构成差异显著(U=569.5,P0.01)。治疗过程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解忧汤溻渍治疗对糖尿病足具有明显的愈合创面作用。  相似文献   

4.
足疗一号治疗糖尿病足部坏疽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足疗一号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及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坏疽按普外科常规换药;治疗组坏疽采用足疗一号方外洗、换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溃疡面积明显缩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糖尿病足,能显著改善足背动脉血流,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控制疮面感染,加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5.
黄彩梅  王勤洁  周强  张洁 《河北中医》2013,(12):1771-1773,1863
目的观察红藤方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水解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73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7例予红藤方治疗,对照组36例予孕三烯酮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及MMP-9/TIMP-1水平改变情况。并设正常组40例进行对照。结果治疗组、对照组血清MMP-9均高于正常组(P〈0.05),血清TIMP-1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MP-9/TIMP-1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血清MMP-9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与正常组血清TI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组与正常组比较血清TIM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对照组血清MMP-9/TIMP-1与正常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治疗组更接近于正常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MP-9及MMP-9/TI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MMP-9/TIMP-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清MMP-9、TIMP-1、MMP-9/TIMP-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与血清MMP-9、TIMP-1水平失调有关,红藤方作用机制与调整血清MMP-9/TIMP-1表达,抑制异位内膜的侵袭性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足溃疡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糖尿病足溃疡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2例。对照组实施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前后收集患者创面渗出液,测定治疗前、治疗7天、治疗14天创面渗出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及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的含量,并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治疗14天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治疗7天(P0.05),观察组治疗7天和14天的愈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天和14天,对照组VEGF及TIMP-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MMP-2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VEGF及TIMP-1水平均高于治疗前(P0.05),MMP-2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7天和14天的VEGF及TIMP-1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MMP-2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4天VEGF、MMP-2及TIMP-1含量与治疗7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熏蒸治疗可有效促进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愈合,这可能与降低创面渗出液中的MMP-2含量,增加VEGF及TIMP-1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7.
局部辨证应用中药溻渍法对糖尿病足创面愈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院外科应用中药溻渍系列组方在治疗四肢疮疡病中有较好疗效,其中溻渍Ⅰ号、Ⅱ号方多年应用于糖尿病足不同创面情况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本研究以前期结果为线索,以局部辨证应用中药溻渍法参与糖尿病足创面的治疗,将湿毒蕴阻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断肠草煎剂溻渍法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糖尿病足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控制血糖及抗生素控制感染基础治疗上,治疗组采用"蚕食"法清创,应用"断肠草煎剂"冲洗、纱布引流湿敷伤口,每日换药1次。对照组创面予金三联(庆大霉素+山莨菪碱+胰岛素)外敷,疗程均为2个月。结果:治疗组34例,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总显效率(治愈显效率)91.18%;对照组28例,治愈9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无效3例,总显效率(治愈显效率)67.86%。两组疗效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感染控制指标比较,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创面红肿消退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方面,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缩短,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断肠草煎剂溻渍法具有攻毒、拔毒、祛腐、生肌作用,对治疗糖尿病足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TIMP-1)指标变化。方法6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糖肾1号方(黄芪、丹参、葛根、当归、麦冬、水蛭、益母草等),治疗一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糖肾1号方治疗组血清MMP-2水平升高,TIMP-1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均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1号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胃炎Ⅰ号对CAG大鼠胃黏膜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MP-1)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胃炎Ⅰ号对CAG大鼠胃黏膜损伤的疗效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胃炎I号煎剂高中低剂量浓度及维酶素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大鼠模型,明胶酶谱法检测MMP-1酶活性,反向明胶酶谱法测TIMP-1酶活性。结果:模型大鼠胃黏膜组织MMP-1酶活性明显升高(P〈0.01);经中剂量胃炎I号治疗后,病变大鼠胃黏膜MMP-1酶活性水平下降(P〈0.01),基本接近正常水平(P〉0.01)。模型大鼠胃黏膜TIMP-1酶活性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经高、中剂量胃炎I号和西药对照治疗后大鼠胃黏膜TIMP-1酶活性升高(P〈0.01),中剂量胃炎I号治疗后TIMP-1酶活性基本接近空白对照组水平(P〉0.05),疗效最佳。结论:在慢性萎缩性胃炎阶段,MMP-1酶活性升高,TIMP-1酶活性降低。降低MMP-1酶活性,提高TIMP-1酶活性,可能是胃炎I号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足疗一号外洗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1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及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坏疽按普外科常规换药;治疗组坏疽采用足疗一号方外洗、换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54%,对照组为76.67%,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溃疡面积明显缩小,腓总神经的传导速度增快,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内外合用治疗糖尿病足,能显著改善足背动脉血流,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控制疮面感染,加速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气复脉通络方加减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肌酶谱、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1(sICAM-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s-9)水平影响,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给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与益气复脉通络方加减治疗,治疗2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后持续时间变化,中医症候积分评分变化,乳酸脱氢酶(LD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磷酸肌酸激酶(CK)变化,血清sICAM-1和MMPs-9变化。结果:(1)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后持续时间治疗后明显少于(短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明显少于(短于)对照组(P0.05);(2)两组治疗后胸闷、心悸气短、胸疼、舌苔积分评分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两组治疗后LDH、CK-MB、CK、sICAM-1和MMPs-9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治疗后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复脉通络方加减治疗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有助于快速改善症状,促进心肌酶、sICAM-1和MMPs-9水平下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糖肾1号方治疗糖尿病肾病前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1(TIMP-1)指标变化。方法60例早期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加用糖肾1号方(黄芪、丹参、葛根、当归、麦冬、水蛭、益母草等),治疗一月后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指标变化。结果糖肾1号方治疗组血清MMP-2水平升高,TIMP-1水平下降,较对照组均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1号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中药溻渍Ⅰ号配合冷喷治疗急性湿疹270例,进行临床观察。方法:将2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20例),治疗组采用中药溻渍Ⅰ号湿敷于皮损处,对照组采用3%硼酸溶液湿敷于患处30min,然后均配合冷喷机对患处喷雾30min,2次/d。15d后进行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药溻渍Ⅰ号配合冷喷治疗急性湿疹临床疗效突出,简单实用,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溻渍Ⅰ、Ⅱ号中药煎剂在外科临床中的辨证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药溻渍法又称浸渍法 ,是用药物煎汤淋洗患部 ,从而达到洁净疮面、回阳通络、驱除病邪的目的 ,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 ,有着悠久的历史。我院疮疡外科对各种感染因素引起的化脓性湿性溃疡 ,脱疽早期的阳虚寒凝脉络证 ,除口服中药治疗外 ,分别予以溻渍Ⅰ、Ⅱ号中药煎剂局部浸渍疗法 ,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999年~ 2 0 0 1年北京中医医院疮疡外科住院病例 ,随机抽取化脓性湿性溃疡 3 0例 ,15例为观察组 ,15例为对照组。抽取脱疽早期阳虚寒凝脉络型 2 0例 ,10例为观察组 ,10例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因、…  相似文献   

16.
段旭东  张雅兰  赵辉  高璇  王晓媛 《河北中医》2012,34(2):274-277,299
目的观察清利活血汤配合三黄生肌纱条对糖尿病足大鼠溃疡肉芽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丙二醛(MDA)的干预作用,探讨其促进溃疡愈合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清利活血汤治疗组及二甲双胍对照组4组,各8只。除正常对照组予正常饲料喂养外,其余各组均用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制作2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4组动物以10%水合氯醛1mL/100 g体质量腹腔注射麻醉下大鼠背部脊柱左侧相同部位制作直径2 cm溃疡,分笼饲养。各组从术后第1 d开始灌胃给药及溃疡换药,清利活血汤治疗组予清利活血汤2 mL[14.5 g/(kg.d)],三黄生肌纱条换药,每日1次;二甲双胍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片混悬液2 mL[72.4 mg/(kg.d)],凡士林纱条换药,每日1次;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予0.9%氯化钠注射液2 mL/(次.d),0.9%氯化钠注射液纱条换药,每日1次。用药15 d后处死大鼠,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Alc)、MMP-9、TIMP-1、SOD及MDA含量。结果模型对照组HbAlc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清利活血汤治疗组、二甲双胍对照组HbAlc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清利活血汤治疗组HbAlc与二甲双胍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MMP-9含量、MMP-9/TIMP-1均较正常对照组升高(P<0.01);清利活血汤治疗组、二甲双胍对照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MMP-9含量均较模型对照组降低(P<0.01),且清利活血汤治疗组降低明显(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TIMP-1含量均升高,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利活血汤治疗组、二甲双胍对照组MMP-9/TIMP-1值均降低,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SOD含量明显降低(P<0.01),MDA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利活血汤治疗组、二甲双胍对照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SOD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MDA含量均明显降低(P<0.01),且清利活血汤治疗组大鼠创面肉芽组织SOD、MDA含量改善明显(P<0.05)。结论清利活血汤配合三黄生肌纱条可降低糖尿病足大鼠溃疡肉芽组织MMP-9、MDA含量,提高SOD含量,从而加速溃疡愈合,其疗效优于二甲双胍+凡士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臁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臁疮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对照组34例予单纯朱红膏纱条换药。2组均治疗8周后统计临床疗效,并比较2组疮面面积、疮周颜色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疮周颜色改善率分别为91.43%、71.43%,对照组分别为73.53%、35.29%,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疮面面积均较本组治疗前缩小,且治疗组小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散刺法联合朱红膏纱条换药治疗臁疮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罗氏内异方联合腹腔镜手术对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MMP-9、TIMP-1及MMP-9/TIMP-1的影响。方法:将39例不孕且经腹腔镜证实为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予腹腔镜术后联合口服罗氏内异方;对照组19例,腹腔镜术后未追加药物治疗。同时对入组的病人都行B超监测排卵,在排卵前后指导同房。观察2组患者术后3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术后3个月、随访6个月的受孕情况;同时检测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血清MMP-9、TIMP-1的水平,计算MMP-9/TIMP-1值。结果:(1)术后3个月,痛经、肛门坠胀感、性交痛、下腹痛症状在2组均有改善,其疗效在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治疗组受孕者共14例,受孕率70.0%,流产1例;对照组受孕者6例,受孕率31.6%,流产3例。2组患者受孕率经统计学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3)术后3个月MMP-9、MMP-9/TIMP-1值在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在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TIMP-1在2组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在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罗氏内异方联合腹腔镜手术是治疗轻型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的有效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并提高受孕率,其疗效机理可能与降低MMP-9、提高TIMP-1的表达,平衡MMP-9/TIMP-1的水平,抑制子宫内膜的侵袭、种植有关。  相似文献   

19.
韩永生 《四川中医》2020,38(2):118-121
目的:观察中药补气逐瘀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116例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补气逐瘀方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治疗后中医证候改善情况、肾功能、血清炎症因子、TIMP-1、MMP-9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7.59%(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3.1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67.24%(P0.05)。两组治疗后Scr、BUN、24hUPro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Scr、BUN、24hUPr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含量均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血清IL-6、IL-8、TNF-α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治疗后TIMP-1含量显著低于同组治疗前,MMP-9含量、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同组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TIMP-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MMP-9含量、MMP-9/TIMP-1比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采用补气逐瘀方辅助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肾炎,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肾功能,减轻炎症程度,机理可能与调节血清TIMP-1、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局部溃疡患者采取中药溻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80例糖尿病足局部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治疗,试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中药溻渍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足局部溃疡患者采取中药溻渍进行治疗,可以有效提高总有效率,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缩短伤口愈合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