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跟踪有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后期无偿献血情况,为发现血站献血服务中的缺陷及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2007年随机电话回访反馈,录入Excel后统计分析。通过和无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重复献血率的比较,分析献血者对血站献血服务的各方面的期待值。结果电话回访7 314名无偿献血者,有214名无偿献血者在穿刺技术、献血服务方法、献血后轻度不适感及献血反应等方面有抱怨。而这214例有抱怨的无偿献血者178例后期没有再次参加无偿献血,明显低于无抱怨献血者的重复献血率。另外,在218例抱怨的无偿献血者中,130例为初次无偿献血,后期仅1人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结论对献血者不愉快献血经历要认真对待分析,找出对策,加以解决,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分析韶关市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的不愉快献血经历及其产生原因,为提高献血服务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电话回访2014年1月~2016年12月15000名献血者,统计不愉快献血率、再次献血率及不愉快献血原因;选取2017年1~3月站内献血点献血者和市区固定献血屋1500名献血者为实验组,街头流动采血1500名献血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献血者的不愉快献血率。结果 2014年1月~2016年12月韶关市无偿献血再次献血率为67%。电话回访15000名无偿献血者,有不愉快献血者213名,再次献血率为0.47%;发生不愉快献血的原因主要有:献血反应(49.3%)、服务态度(27.7%)、环境条件(9.9%)、护理水平(13.1%);女性不愉快献血率高于男性(P 0.05),年龄越高不愉快献血率越高(P 0.05),学历层次越高不愉快献血率越低(P 0.05),互助献血不愉快献血率明显高于个人无偿献血及团体无偿献血(P 0.01),军人不愉快献血率最低(0%),农民不愉快献血率最高(2.02%)。同时对2017年1~3月的无偿献血者进行实验研究,发现针对性辅导对于降低不愉快献血率有帮助。结论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不同的招募宣传,可以给予更多的人文关怀,提高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从而降低不愉快献血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跟踪有不愉快献血经历的献血者后期无偿献血情况,为发现血站献血服务中的不足及改进服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对2006~2007年随机电话回访反馈,录入Excel后统计分析。结果电话回访7 314名无偿献血者,有214名无偿献血者在穿刺技术、献血服务方法、献血后轻度不适感及献血反应等方面有抱怨。而这214例有抱怨的无偿献血者178名后期没有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另外,在218名抱怨的无偿献血者中,130名为初次无偿献血,后期仅1人再次参加无偿献血。结论对献血者不愉快献血经历要认真对待分析,找出对策,加以解决,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再次献血的情况,分析献血不良反应对献血者流失的影响,为采供血机构持续改进献血服务提供参考。方法利用采血信息系统调取2012年1月—2016年12月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献血者档案,做回顾性调查并对其进行电话回访,收集信息后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2012年1月—2016年12月在大连地区参加无偿献血的248 202人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并进行登记的有322人,发生反应后继续献血者96人,占比29.8%,相比未发生不良反应的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降低16.7%(后者再次献血率46.5%)。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时是初次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为13.6%低于发生反应时为重复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55.6%(P0.05)。反应症状较重的献血者再次献血率为17.8%低于反应症状较轻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的33.3%(P0.05)。发生以全身表现为主的献血反应者再次献血率为27.7%低于发生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反应者再次献血率的45%(P0.05)。结论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给献血者带来负面体验,是造成献血者流失的1个重要因素,采供血机构应当对工作人员加强培训,提高献血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置、护理及回访工作的质量,确保献血者安全,以此提高重复献血率,做好献血者保留工作来巩固固定献血者队伍。  相似文献   

5.
采供血机构根据有关规定对检测不合格的血液报废销毁,并通知献血者不合格原因,告知其以后不要再献血,以降低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但在实际工作中,仍有一些被淘汰的献血者再次乃至多次献血。为此,笔者对本市经检验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调查对象本市2003年1月~2004年6月血液检验不合格的无偿献血者3285名,其中再次献血者33名,男性25名,女性7名。1.2被淘汰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判断根据检验科血液检测不合格记录,并通过血液管理系统追溯献血者献血相关信息和电话确认。2结果(表1)表1经检验不…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衢州市中心血站2016—2017年不愉快献血经历献血者的回访结果,为提高献血者保留工作寻找方法。方法将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不满意的644例不愉快经历献血者按照路径回访后的再次献血情况进行统计,并按类型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结果 644例不愉快献血经历献血者中有222例再次参加献血,再次献血率34.47%。其中不满意献血者再次献血率最高达39.80%。结论对不愉快经历献血者进行及时有效的回访,既保留了献血者,也提升了无偿献血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滨海新区无偿献血者的人群结构特征及影响其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为改进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对献血者的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以2015年度在滨海新区献血的无偿献血者为研究对象,对献血者在无偿献血过程中的感受从可靠性、响应性、有形性、保证性及移情性5个维度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可能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进行评价。结果本区无偿献血者的年龄主体为20-35岁,占调查总数的64.24%(14 637/22 786);职业以工人和自由职业者为主,分别占调查总数的45.15%(10 288/22 786)和35.24%(8 030/22 786);初中文化程度占比最高,达到总献血人群的49.09%(11 185/22 786):献血动机以"奉献爱心"者占30.67%,对无偿献血知识的知晓途径主要以街头宣传、电视和报纸为主,分别为22.94%、22.37%及12.14%;影响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最主要因素是怕影响身体健康,占受调查者的24.24%。献血过程中的满意度水平:被调查者对献血点的工作环境干净、卫生及宣传资料简单易懂两项最为满意,最不满意的是工作人员着装不整齐、解决献血者献血过程中的问题不积极和服务态度有欠热情。而这些要求关系到献血者服务满意度和无偿献血者队伍的稳定。结论滨海新区的无偿献血工作应着力加强工作人员对献血服务方面的培训,积极工作,热情服务,改善服务质量,有针对性地加大宣传,提高人群献血率,以确保临床血液供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比较初次献血者和再次献血者的人口社会学特征和献血相关特征,为发展固定的无偿献血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构成比等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回顾性分析本站2016年1月—2018年12月接待的无偿献血者35 230人,比较初次献血组(n=25 436)与再次献血组(n=979 4)的人口社会学特征、献血情况(献血量、献血反应)与不合格情况。结果再次献血组无偿献血者年龄以18—35岁(79.7%)为主,文化程度以大学(45.6%)为主,职业以医务工作者(18.6%)和职员(18.9%)为主;献血量400 mL比率再次献血组(70.3%)高于初次献血组(30.5%),P0.05;献血反应率再次献血组(0.39%)低于初次献血组(1.39%),P0.05;在ALT、HBsAg、抗-HCV、抗-HIV、梅毒5个项目的检验不合格率再次献血组(2.70%)明显低于初次献血组(5.62%),P0.05。结论采取有效途径和方法提高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的意愿,使其自愿成为固定献血者,对增加血液募集量、保障献血安全和临床用血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对献血前金标法检测反应性献血者进行确证检测及宣教干预措施的效果,推动加强献血者的关爱及促进合格献血者再次参加献血。方法对2013—2018年期间参加无偿献血的初次献血者开展HBsAg和抗-TP金标法检测,对初筛不合格者进行宣教,并在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采集静脉血液标本在实验室作确证和补充试验,对确证为阳性者,指导其寻求临床帮助,对阴性或不确定者,宣教后鼓励其再次参加献血。通过采供血信息系统了解这些献血者再次参加献血的情况及筛查的结果,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结果金标法初筛出不合格献血者1 046例(3.57%,1 046/29 338),自愿留取静脉血液样本做确证试验的共138例(13.19%,138/1 046);经健康教育干预后,有48例(4.59%,48/1 046)献血者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其中有32例献血者通过了献血前血液筛检,30例参加了再次献血,14例(29.17%,14/48)献血后检测合格。再次献血时出现HBsAg或抗-TP反应性不合格合计为32例(66.67%,32/48)。金标法阳性确证率可达97.32%(HBsAg,109/112)和85.19%(抗-TP,23/27)。结论加强对金标法初筛不合格献血者的跟踪评估和关爱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现状,探究其影响因素。方法采取随机整层抽样法,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月在某市参与无偿献血者81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815例人群的随访资料,通过自制的问卷调查研究对象再次献血意愿,根据再次献血意愿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探究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因素。结果经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献血者共情能力≥3分(OR=2.092)、熟悉献血知识及政策(OR=2.643)、献血动机(奉献爱心:OR=8.767;单位规定:OR=0.099;方便自己用血:OR=0.145)、采血机构服务质量优(OR=3.971)、献血感受(OR=5.078)以及献血途径了解方式(亲戚朋友宣传:OR=6.172;公益广告:OR=0.068;单位宣传:OR=0.137)是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受多因素影响,应当加强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力度,普及献血知识政策,扩大宣传途径,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及献血者献血动机。  相似文献   

11.
初次献血体验对未来献血行为影响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增加自愿、无偿、固定的献血者,除加大无偿献血宣传和招募力度外,献血者在初次献血时的经历和感受对他们以后是否能够成为固定的无偿献血者也有一定影响。我们于2005年7月—2006年12月对526名无偿献血者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并追踪再次献血情况。报告如下。1对象与方法1.1调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影响成都地区献血大学生的献血因素,探索适合大学生的无偿献血宣传教育模式和固定献血者招募策略,提高大学生重复献血率,保证临床用血需求。方法自行设计电子调查问卷,让学生在电脑或手机上填写问卷表,内容包括受调查者的一般情况、满意度、社会支持度,血液知识等,单因素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多因素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对有关献血的影响因素进行筛选。结果 2016年5月8日-2016年6月8日,共收到759份参与过献血的大学生问卷,有效问卷742份,有效率97.8%。重复献血者的比例为24.8%,其中,男性(30.6%)高于女性(19.8%),农村(26.5%)高于城市(19.7%),重复献血者的年龄(21.08±1.23)高于初次献血者的(20.10±1.24)年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献血者心理状态、献血环境的舒适度、母亲的支持度和对献血反应是否由精神因素所致的认知是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结论电子问卷方式能有效节省人力和财力,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大量的信息。成都市大学生对无偿献血的认知、态度及行为情况较好,建立相应科学、有效的无偿献血知识宣传和心理护理模式,并采取相应措施在高校开展推进无偿献血工作,发展无偿献血者队伍,确保无偿献血事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2012-2014年期间全国采供血机构献血投诉纠纷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354家采供血机构(含32家血液中心和322家中心血站)进行调研。计数资料使用Excel 2003进行原始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217家采供血机构(含24家血液中心,193家中心血站)反馈了有效的调研数据。2012-2014年献血投诉率分别为0.032%、0.031%和0.027%(χ2=41.171,P0.05),献血投诉的主要原因为对纪念品不满意、献血后不适和对服务态度、技术等不满意;2012-2014年每例纠纷平均赔偿金额为2 695元、1 869元和1 863元。24家血液中心的献血投诉率和平均每例纠纷赔偿金额均低于193家中心血站。结论采供血机构应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和采血操作技术,改善献血环境和纪念品的质量,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提升献血者对服务质量反应性、有形性、可靠性、保证性和移情性的感受,提高献血者满意度。应规范献血投诉接待流程,及时有效地处理投诉和纠纷,持续改进问题和不足,将负面影响最小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存在不同的心理,对其进行分析,采取切实可行的护理对策,减少无偿献血者献血时的不良反应,保证无偿献血者成功献血。方法通过电话回访和当面交谈对6 105名无偿献血者献血前后的心理进行分析总结,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无偿献血者献血不良反应大大减少,保证无偿献血者成功献血,促进固定的无偿献血者队伍不断壮大,2次以上献血者人数占献血总人数由2009年47.5%,2010年上升到58.5%,2011年上升到71.5%。结论献血前后的护理可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保持献血时愉快的心情,保证无偿献血者成功献血,促进无偿献血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影响初次全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方法以2016年1月~2016年12月首次在广州血液中心参加无偿献全血且接受了电话回访的初次献血者66976名,完全随机抽样法抽取2214名献血者,自中心采供血信息管理系统调取相关社会学信息,献血者服务中心对首次献血者的电话回访记录调取回访信息。卡方检验筛选出的对初次全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进一步分析。结果 2214名初次献血者中,卡方检验显示对初次全血献血者是否再次献血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是性别、献血类型、献血量和有无献血反应。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后显示,无献血反应(OR=1.753,OR95%CI:1.100~2.794,P=0.018)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可能性较大,男性(OR=0.681,OR95%CI:0.539~0.859,P=0.01),街头献血者(OR=0.641OR95%CI:0.509~0.808,P 0.001)和200 mL献血量(OR=0.641 OR95%CI:0.509~0.808,P 0.001)的初次献血者再次献血意愿的可能性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是否有献血反应、献血量、性别及献血类型是首次献血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有献血反应,献血量200mL,男性,街头的初次献血者更容易流失。  相似文献   

16.
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的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07年1~12月参加无偿献血的人群进行调查。结果67.7%的献血者表示愿意继续献血作为观察组,不愿意或者不清楚的占32.3%;影响再次献血的因素:女性、年龄大、流动人口、文化程度低、农民、初次献血、对献血知识了解程度肤浅、对献血环境及工作人员不满意等。结论众多因素影响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通过积极开展献血知识以及相关优惠政策的宣传,加强对采供血机构的监督与管理来促进无偿献血制度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2012-2014年期间全国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和处置情况。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全国354家采供血机构(含32家血液中心和322家中心血站)进行调研。计数资料使用Excel 2003进行原始数据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描述性信息采取汇总后分析。结果共计201家采供血机构(含23家血液中心,178家中心血站)反馈了有效的调研数据。2014年全国201家采供血机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53%,较2012的0.45%及2013年的0.44%有所增高。2014年23家血液中心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37%,低于178家中心血站的0.61%;发生献血反应的献血者中82.43%为初次献血者;200 m L及300 m L献血者发生献血反应的比率均高于400m L献血者。共有147家(73%)采供血机构反馈使用过药物处理献血反应,使用较多的是补液类药物。结论采供血机构应不断提高献血服务质量和采血操作技术,加强对团体献血的管理,以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规范急救药物的使用管理,加强急救知识的培训,保障献血者的安全。应按照统一标准的体系收集和报告献血反应数据,推进国内血液安全监测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8.
无偿献血者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及献血动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调查分析北京市城区无偿献血者献血原因和对献血前后注意事项的了解程度,制定针对性的献血招募政策,提高2次献血率。方法对600名无偿献血者发放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献血者对献血注意事项知晓率都较低;献血者了解无偿献血的主要途径是献血车工作人员的宣传(54.1%),其次是献过血的同事或朋友的宣传(43.9%)。结论加强无偿献血知识的人际传播和对注意事项的宣传,将有利于扩大无偿献血队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成分献血模式转型对成分血捐献、献血者保留和献血服务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比较预约献血模式转型前后捐献成分血的无偿献血者人次、献血量、初次献血率、重复献血率、固定献血者转化率和满意度等情况;对献血模式转型前后成分血献血者随机发放调查问卷,统计献血者对预约献血的评价。结果 采取预约献血模式后献血人数为30 193人,较转型前增长41.93%(8 920/21 273);献血次数为119 143人次,较转型前增长93.66%(57 622/61 521);献血量为212 717个治疗单位,较转型前增长103.12%(107 990/104 727);重复献血率为53.56%(16 172/30 193),较转型前增长15.43%;初次献血人数为15,949人,较转型前增长57.93%(5 850/10 099);固定献血者转化率为37.86%(6 039/15 949),较转型前增长8.84%;献血者对预约献血模式满意度达到99.81%;献血环境、等候时间的满意度均较转型前有明显的提高。结论 预约献血模式对成分献血量增长、固定献血者队伍的扩大和成分献血服务质量的改善具...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石家庄市农村地区无偿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和献血服务满意度,总结献血服务方面的经验和不足,提出农村地区无偿献血服务的相关建议。方法应用服务营销理论中的SERVQUAL模型设计调研问卷,以石家庄市农村地区无偿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分析和献血服务满意度评价。结果 2019年7~9月,在石家庄市12个县乡发放调研问卷1100份,回收有效问卷983份。人群结构特征:以男性、年龄30~39岁段、大专以下学历、农民、重复献血者、奉献爱心为主。献血服务满意度水平:总体满意度为97.36%,采血地点不方便、采血时间不方便、献血过程等待时间长这3项占到全部不满意选择(165)的74%。以献血次数为行变量分别对献血者人群结构特征指标、献血服务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显示: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献血目的、了解献血的渠道的构成比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献血次数的献血者在排名前4的对献血服务不满意的问题及"对本次献血服务总体评价"的构成比上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农村地区无偿献血服务中,应根据不同人群结构特征、不同献血经历的献血者人群特点,提供精准有效的、适合农村实际情况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与服务措施,以进一步提升献血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