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一套快速、有效及安全的血液保障系统,实现战时及突发事件时血液应急保障和合理调配。本系统覆盖了血站、一线救治机构和血液中心各个环节,精确掌握血液库存,应急血液需求和血液调配的信息。实时监控血液中心、血站及血库库存血液,为实现血液应急保障提供支持。战时血液应急保障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快速血液保障和调配,有效提高我军战场血液供应效率。  相似文献   

2.
对护理人员参加中美两军救援减灾实兵演练进行总结和探讨。通过总体部署、制订演练方案、直前训练、装备展示、技术交流以及两军混编小组进行废墟搜救、绳索救援等联合实兵演练,通过演练,提升了两军护理人员共同参与国际人道主义救援减灾领域合作的能力,对演练中两军卫勤保障的模式及装备存在差异进行分析,得到了有关军事护理实践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临床实践(clinical practice)或临床实习一词来源于医学,原指医学专业的学生完成了基本理论的学习,进入医院直接参与检查、诊断、治疗患者的过程[1]。护理临床实践是护理教育的重要阶段[2-4],是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中美两国护士注册制度的比较,以期为我国的护士注册制度发展和完善提出启示及建议。方法在文献研究基础上,采用布雷迪(Bereday G.)经典“比较四步法”对两国护士注册制度进行描述、解释、并列和比较。结果中美两国护士注册制度在护士注册分类、护士课程要求、执业考试、执业记录、执照更新、注册机构等方面仍存在着一些差距。结论建议中国完善立法建立分层次护士注册制度、专科护士注册及准人制度和护士执照延续注册标准。  相似文献   

5.
从招生管理、选拔方式、生源结构3个方面对中国和美国公共卫生硕士教育招生模式进行分析比较,借鉴美国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公共卫生硕士招生模式改革的战略抉择。改革招生选拔方式,强化责任承担;以职业胜任为导向,调整生源结构;革新招生宣传方式,吸引优秀生源。  相似文献   

6.
护理学是一门研究有关预防保健及防治疾病中护理理论与技术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及经验性.本文主要结合中美两国护理学本科在教育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建设、授课方式、教材建设以及教育评估等方面的差异,探索21世纪我国护理学本科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思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中、美两国高职护理课程体系组成结构的异同点,为构建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我国护理学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提供启示。方法按地域分布选取美国10所、国内5所高职护理院校,运用文献研究法、网络资源调查法搜集这些院校课程资料,继而运用比较研究法对课程资料比较分析。结果中国高职护理课程体系结构较美国更复杂;两国课程体系组成结构在课程门数及总学时、课程类型及学时分配、各类型课程的构成、理论与实践学时分配等方面均存在差异。结论国内可对相关课程进行综合,提高课程体系的整合程度;增加实践学时;适当拓宽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的内容。  相似文献   

8.
中美注册护士考试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中美注册护士考试的比较总结两国该方面的差异,为完善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提供借鉴。美国注册护士考试体系形成了较成熟的技术操作方案,能较好地满足执业准人考试的要求。我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在考试形式、考试内容、考试题型及合格标准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美国注册护士考试体系为我国护士执业考试的改革提供了经验。我国应该完善考试的组织管理系统和相关制度规定,实现计算机化考试形式,改革考试设计和合格标准,探索操作技能考查办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中美护士伦理守则进行比较,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的护士伦理守则提供借鉴。方法采用比较研究方法为主,并以文献研究方法为辅。结果美国《护士伦理守则》内容全面,并具备完善的保障落实系统。中国的准则较之在具体的保障落实措施上存在较大的差距。结论美国《护士伦理守则》对中国《护士伦理准则》的完善具有借鉴意义,建议结合中国护理伦理实践不断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中美注册护士考试大纲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通过对中美注册护士考试大纲进行比较,为完善中国内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提供借鉴。方法采取比较研究方法为主,辅以文献研究法。结果美国注册护士考试大纲更贴近临床护理实践,能较好地满足执业准入水平的要求。中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在制订依据、考试内容及考查方式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结论美国注册护士考试大纲为中国考试大纲的修订提供了一定的借鉴,建议对中国护士执业考试大纲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地震灾区的血液应急保障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5.12"汶川地震造成的灾难是空前的,也对地震灾区的采供血系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庆幸的是处于震区的几家临床采供血机构未分布于地震断裂带,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躲过了毁灭性的灾难.本站所在的广元市属重灾区,距重灾区青川100公里,在特大灾害的强烈冲击下,站内基础设施损毁严重,部份采供血设备受损.在地震发生后,我们第一时间启动采供血应急预案,最大限度的保证了本地区的临床应急用血.  相似文献   

12.
XE-2100血液分析仪可在手动、末梢血、进样器和手动密闭管4种模式下分析。进样器模式采集静脉血,是血细胞分析的主要方法;末梢血模式采集末梢血,适用于化疗的血液病患者反复采血及新生儿、婴幼儿。我们在XE-2100血液分析仪上对这两种进样模式的检测结果有无差异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远海岛礁医院血液保障的经验做法,探索远海岛礁医院适宜的血液保障模式。方法回顾远海岛礁医院血液保障的实践做法,建立了后方支援保障与流动血库相结合的血液保障模式。结果 2种血液保障模式不仅可以满足驻岛军民、过往舰船人员及周边海域作业者的常规医疗用血需求,而且对平时突发事件的血液需求也有一定的保障能力。结论虽然2种血液保障模式可以满足少量常规医疗用血需求,但遇大量用血及批量伤员时则存在一定困难,建立冰冻红细胞储备为基础储备的保障模式是未来血液保障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中美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比较与思考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根据美国访问学习期间掌握的信息,从心理护理概念的表述,背景,形式等方面,将中美两国的临床心理护理模式进行了分析比较,借鉴美国模式的先进理念和手段,结合国情,提出了发展我国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思考-把研制临床患心理状态的评估工具,临床患心理危机的干预对策,临床心理护理效果的评价指标等,作为我国近阶段优化临床心理护理模式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生事物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其培养目标的制订在整个教育模式的探索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一步[1].培养目标应指明人才培养的具体质量规格与要求.目前,我国各高校的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定位尚不够清晰,没有明确要求目标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速冷冻盐液聚集洗涤法和快速冷冻法制备冰冻、解冻红细胞在冰冻、融化、洗涤后的质控指标,比较两种方法保存红细胞的差异。方法各取12例保养液为输血用复方枸橼酸钠注射液(ACD-B)的全血,于采血后6d内离心制成浓缩红细胞,使用ACP215型全自动密闭血液处理机,采用慢速冷冻盐液聚集洗涤法和快速冷冻法保存、洗涤红细胞,于融化后即刻、洗涤后即刻以及洗涤后24h分别取样测定红细胞回收率、游离血红蛋白、体外溶血及甘油含量。结果使用快速冷冻法保存、洗涤的红细胞,其红细胞回收率为(89.28±4.92)%,高于慢速冷冻盐液聚集洗涤法红细胞回收率(81.32±3.52)%;体外溶血超标,其他指标差别无显著性。结论使用快速冷冻法保存、洗涤红细胞的红细胞回收率较高,但水浴温度需要控制,且其制剂目前无法提供,应借鉴其方法对慢速冷冻盐液聚集洗涤法进行技术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BC-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采用全血模式(WB)与稀释模式(PD)测定的差异。方法分别采用全血与稀释模式对高、中、低值的全血质控物和临床标本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液质控物WB测定值差异较小,PD测定值差异较大,尤其是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临床标本检测WB测定值低于PD测定值,t检验表明两结果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使用BC-3000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时,最好使用WB测定,以提高临床血液分析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8.
血液分析仪全血与稀释模式测定值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英 《临床检验杂志》2003,21(3):166-166
过去 ,血液分析仪室内质量 (IQC)一直采用稀释模式 (PD)作为常用测定法 ,由于稀释液质量、加量准确性、复溶量及方法等因素 ,给评价工作带来诸多问题。为此 ,我们对血液分析IQC中PD与全血模式(WB)测定值进行了分析比较 ,现报告如下。使用SysmexKX 2 1血液分析仪 ,全血质控物来自四川迈克集团 ,批号 10 110 1。分别用WB和PD进行血液分析 8个项目测定 ,共测 30 0次。结果见表 1。结果显示 ,血液质控物WB测定值差异较小 ,结果更接近参考值 ,尤其是WBC ,RBC ,Hb的测定值误差较小。PD测定值差异较大。分析原因 ,PD测定存在如前述的…  相似文献   

19.
血液分析仪因其高效、快捷、精确的检测性能深受广大检验工作者的欢迎。为了探讨AC-920EO^+血液分析仪两种进样模式(全血模式和预稀释血模式)之间的差异,笔者采用仪器检测结果的5项主要参数精密度进行统计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医疗费用增长是一个国际性问题,通过比较中美医疗费用控制的理论和方法,寻找出适应于我国医疗费用控制的策略,服务于我国正在进行的新一轮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方法根据检索策略搜索文献,而后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用文献定量分类表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在对医疗费用的控制问题上,美国学术界呈现出持续、稳步增高的关注趋势,而中国学术界则显示出较大的波动性;在对医疗费用增长原因、医疗费用增长的合理性以及所主张的医疗费用控制的具体方法和策略上,中美两国学者存在较大差异。结论医疗费用控制目的源于不同的发展基础,而且利益主体确定医疗费用控制主体。我国应因地制宜的开发有效的费用控制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