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仲景创立六经辨证为总的辨证纲领,但在其诊疗过程中,却十分重视脾胃的生理病理作用,以脾胃盛衰作为疾病治疗转归的重要依据,这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理法方药各方面都有着体现,该文试从《伤寒论》《金匮要略》中浅析仲景的脾胃学说。  相似文献   

3.
颜德馨教授认为心神不宁是心律失常的基本病机,常用益气通阳、温阳安神、健脾补血、滋阴安神、理气祛痰、活血宁神等治法,同时辅以养心安神或镇心安神之药,取效良好。  相似文献   

4.
颜德馨教授业医7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对于糖尿病诊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颜教授对糖尿病的治疗抓住健脾和活血化瘀来解决最棘手的“胰岛素依赖”和并发症问题,自拟方“消渴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当代著名医家颜德馨教授的临证治验特色,如审证勘病重气血、论治机灵用名方、创制新方巧施用等特点,展示了颜老不仅在理论上几多创见,且在临证上独辟蹊径、匠心独具,对后世临床颇多启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颜德馨教授应用气血病机学说治疗疑难病的经验,冀以能知常达变,启示临床.[方法]撷取其医案精华,列析异同,从理法方药几个方面对颜德馨教授的学术思想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总结其临证特色为气血一元,互为其用;气血失衡,百病丛生;疏其血气,令其条达.[结论]颜德馨教授将气血辨证的思想广泛应用于疑难病的诊治中并多获良效,其学术思想值得同道借鉴,后人学习.  相似文献   

7.
颜德馨(1920~)是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颜氏内科”第二代传人、首批“国医大师”之一。颜老生于江苏,自幼跟随父亲颜亦鲁学医。他的祖父辈均为中医,而且享有高寿,堪称长寿之家。如今,颜老虽已93岁,仍然面色红润、精神矍铄。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颜老十分推崇“补胃”之法,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胃气旺则各脏自强,胃气一败则百药难施。颜老认为,老年人的生理机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退化,其机体所需的热量会逐渐减少,因此其饮食应以少、精、清淡、熟软为宜。喝药粥是颜老身体力行的养生方法之一。颜老说,食粥是古人十分倡导的养生之道。在《礼记》中就有“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的记载。清代的王士雄也将粥誉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药粥是在米粥中加入中药熬制而成的,具有健脾益胃、扶助正气、滋补强壮的功效。老年人若能针对自己所患的慢性病选择药物制作药粥并长期服食,还可取得辅助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中医药报讯(记者姚玮莉)近80年致力于中医传承创新,矢志以中医守护民众健康的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于4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98岁。颜德馨是我国著名中医药专家,颜氏内科第二代传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原上海铁路局中心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5月当选为国家首届"国医大师"。  相似文献   

9.
脾胃学说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疏理中医藏象学说中有关脾胃的论述,结合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初步提出"脾胃为脏腑核心"之观点;认为脾胃功能正常与否决定全身各脏腑的生理、病理情况,其盛衰作为内因是发病与否的关键所在;善治病者安脾胃可以调五脏、和气血.并根据湿邪的性质、致病特点以及治疗脾胃病证祛湿药物的应用,提出脾胃与湿邪密切相关,两者致病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无论外感、内伤,脾胃病证的治疗均不离健脾祛湿行气之常法.同时,以"天人相应"为依据,从南、北方不同的地域气候、饮食习惯及体质差异,指出南、北方脾胃病证在病邪易感及治法、用药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0.
脾胃学说是历代医家在《内经》等有关脾胃理论的基础上,通过长期医疗实践不断加以总结深化,发展提高而形成的。是祖国医学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被尊为辨别和治疗内伤病的指南,今天仍指导着我们的临床实践和研究。拙文试就“脾胃学说” 的形成、发展,学术观点及其体现择例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1.
刘慧  文妮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13):128-128
中医称脾胃为后天之本,经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胃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脾,”《黄帝内经》的论述,为脾胃学说打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颜德馨教授从医临证近70年,诊余除研读医经外,尤喜钻研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及用药特色,在此基础上参以个人的临床感受,加以发挥运用。文章着重介绍颜老对历代名医张仲景、李东垣、张景岳、叶天士、王清任学术经验的感悟与发挥:1)颜老在临床实践中体会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其法和方,不仅适宜于外感热病,而且可触类旁通,更广泛地应用于多种内伤杂病。2)颜老临床服膺李东垣学说,常用健脾益气、升提中气、温补脾肾、补益心脾、健脾化痰、消食导滞等法,从脾胃论治,灵活化裁,确具疗效。3)颜老根据张景岳"阳非有余"之观点,临床常用温补肾阳之味,振奋功能以消阴霾,治疗多种疑难杂症,多有验者。4)颜老颇为赞同叶天士所创治胃"宜凉、宜润、宜降、宜通"之"养胃阴"说。5)颜老在王清任治则的基础上提出"衡法",其独立性在于直接作用于气血,流通血脉,改善机体功能与新陈代谢,防病治病。  相似文献   

13.
朱丹溪吸收了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临证用药重视中焦脾胃之气。但其这一思想常被后人忽略。就朱丹溪养护脾胃的思想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4.
缪希雍脾胃论治思想探析王新智(安徽中医学院各家学说教研室合肥230038)缪希雍,字仲淳(1556~1627),江苏常熟人。明代杰出医药学家之一。他擅长治疗热病及杂病,十分重视脾胃对人体的作用,对脾胃论治的发展起到了承先启后的作用。缪氏有关脾胃论治的...  相似文献   

15.
朱丹溪吸收了李东垣《脾胃论》的思想,临证用药重视中焦脾胃之气。但其这一思想常被后人忽略。就朱丹溪养护脾胃的思想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16.
脾胃一脏一腑,为表里关系;脾主运化,主升清,胃主通降,主腐熟;脾胃功能正常,则气血生化充足,皮部、经筋、脏腑得以充养;脾胃为气血之源,生化之本,不仅滋养先天,弥补先天不足,更为后天之本,机体赖以生存的根本。若脾胃不足,则生化不足,机体失养,通过五行及经络等联系,出现脾胃已病,非独一脏病也,他藏皆病。故而脾胃已病,百病由生。所以了解了脾胃的生理功能,以及发病机制,即可在日常生活中,适当调理脾胃,做到未病先防。  相似文献   

17.
<正> 朱震亨,字彦修,元·婺州义乌人。因力倡“阳有余,阴不足”及“相火”之论,拳拳于保精滋阴,成为金元四大家之一,为后人所熟知。作者在教学之暇,阅览丹溪著作时,发现其治疗杂病,在滋阴之外,善于从脾胃入手,并积累了宝贵的论治经验,形成独具特色的脾胃学说。历代学者对此尚未有  相似文献   

18.
19.
20.
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发展脾胃学说形成为著名的学术流派,它不仅是阐明生理与病理理论依据,也是临床治疗学的中心环节;不仅对消化系统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各科疾病防治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形成及发展概况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