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其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乳腺导管原位癌伴微浸润(DCISM)腋窝淋巴结(ALN)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就诊于我院的DCISM患者100例,均实施磁共振扫描,以病理检测结果 为“金标准”将DCISM患者分为ALN转移组(30例)和ALN无转移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MRI表现;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DCISM患者ALN转移的危险因素;采用R软件构建列线图模型,受试工作者特征曲线(ROC)和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ROC曲线评价DWI、ADC指标对DCISM患者ALN转移的诊断价值。结果 100例DCISM患者中ALN转移30例,无ALN转移70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表明, DWI(OR=2.258,95%CI:1.645~3.221)、短径(O R=1.856,95%CI:1.524-2.203)和ADC值(O R=0.569, 95%CI:0.123~0.85 5)是影响DCSIM患者ALN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924(95%CI:...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乳腺癌病理分级与MR DWI的ADC间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3年1月到12月内在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93例女性患者,并对其在术前行乳腺磁共振(MRI)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为Ⅰ级、Ⅱ级以及Ⅲ级三个组,测量肿块ADC值并制表分析三组数据。 结果 Ⅰ级组患者ADC值和Ⅱ级组对比,Ⅱ级组患者ADC值和Ⅲ级组对比,Ⅲ级组患者ADC值和Ⅰ级组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分级Ⅰ到Ⅲ级对应ADC平均值为1.093±0.121、0.593±0.061和0.203±0.059表明乳腺癌病理分级与MR DWI的ADC值均呈负相关。 结论 乳腺癌病理分级与ADC值具有相关性,可能为负相关性,DWI和MRI有利于在术前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相应乳腺癌初步的治疗方案和乳腺癌预后进行无创的初步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生化复发相关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前特征,寻找前列腺癌远期生化复发风险预测方法。方法回 顾性分析2009年—2018年于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接受前列腺癌根治手术的210例患者临床资料,63例患者出现术后生化复发,作为生化复发组,其余147例未出现生化复发的患者作为对照组,中位随访时间71个月。比较2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磁共振结果及病理学特征。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生化复发的危险因素以及构建模型,使用Kaplan-Meier法分析该模型在术前预测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的诊断效能。结果生化复发组MRI病灶长径[(16±8) mm vs (12±5) mm]、MRI下包膜外侵犯率(42.9% vs 20.4%)、MRI下精囊侵犯率(23.8% vs 5.4%)、PI-RADS评分、活检国际泌尿外科病理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Urological Pathology, ISUP)分级分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Cox多因素分析筛选出MRI病灶长径、MRI下精囊侵犯、ISUP分级分组为前列腺癌患者生化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融合穿刺的术前特征包括磁共振最大病灶长径>23 mm、术前靶向穿刺ISUP分级分组≥3分和磁共振精囊侵犯,建立风险预测分层模型,精准预测了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生化复发(AUC=0.692,P<0.001),对于传统的d’Amico风险评分在同一队列中检验有更大的曲线下面积。结论生化复发与术前MRI病灶长径、包膜外侵犯、精囊侵犯、PI-RADS评分和ISUP分级分组有关,认知靶向融合穿刺病理联合mpMRI参数能够用于评估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长期生化复发风险,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背景:新辅助放化疗已经成为局部晚期直肠癌(T3-4 或/和 N1-2 病变)的标准治疗方案。但是当前术前分期检查(主要是ERUS和MRI)的准确性并不理想,而且许多医院没有进行术前分期的设备和技术。本研究目的为研究局部晚期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根据其特征选择新辅助放化疗适应证的可能性。 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从前瞻性收集的数据库中检索1999年1月至2008年7月间本科室收治的直肠癌患者。统计数据分析采用Mann-Whitney 检验、x2检验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SPSS 15.0)。采用双侧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共1005例直肠癌患者纳入本研究,术后病理证实其中761例为局部晚期直肠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提示7个因素独立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包括:恶性程度高(即为低未分化肿瘤)〔比值比(OR)3.856;95%可信区间(CI):2.064 至7.204;P<0.001〕;肿瘤体积大(OR: 2.455; 95%CI: 1.755 至 3.436; P<0.001);CEA升高(OR:1.823;95% CI:1.309 至2.537;P<0.001);非肿块型肿瘤(OR:1.758;95%CI:1.273至2.427;P=0.001);不伴发息肉(OR:1.602;95%CI:1.103至2.327;P=0.013), 无便血史(OR:1.659;95%CI:1.049至2.624;P=0.030) 和肿瘤环周浸润范围大(OR:1.813;95%CI:1.055至3.113;P=0.031)。以上述结果为基础建立回归方程,用随后收治另50例直肠癌临床信息带入方程进行计算,其预测准确率为64%(32/50)。 结论:多种临床病理因素为局部晚期直肠癌独立危险因素。通过相关临床病理因素建立预测方程从而选择适合进行新辅助治疗的患者具有可行性。该预测方程的优化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对直肠癌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反应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直肠癌患者76例,所有患者均行弥散加权成像(DWI)与动态对比增强MRI扫描和新辅助放化疗治疗,在化疗结束后行手术干预治疗。以患者手术后病理检测分级为金标准,根据手术病理检测分为治疗反应组和治疗无反应组,分析患者肿瘤退缩率、ADC值、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结果 76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前肿瘤最大直经为(502±058) cm,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最大直径为(300±035) cm;在新辅助放化疗结束7 d后76例患者均行手术切除治疗,行手术病理分级Ⅰ级~Ⅲ级53例为治疗反应组,Ⅳ~Ⅴ级23例为治疗无反应组。治疗反应组患者肿瘤退缩率、ADC值均高于治疗无反应组,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ktrans、Kep、Ve均低于治疗无反应组(P<005)。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与直肠癌治疗反应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DC值、ktrans、Kep、Ve与直肠癌治疗反应相关(P<005)。结论 弥散加权成像联合动态对比增强MRI中肿瘤退缩率、ADC值、定量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可有效预测直肠癌患者新辅助放化疗的治疗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利用公共数据库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Ⅰ期恶性乳腺叶状肿瘤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选取1988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在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建立的SEER数据库进行登记的630例恶性乳腺叶状肿瘤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保乳手术组(n=391)及乳房全切组(n=239)。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两组患者的乳腺癌特异性生存期(breast cancer special survival,BCS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患者BCSS和OS的风险比。结果 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婚姻状况、种族、诊断时间、手术偏侧并非患者BCSS的影响因素(P>0.05),而年龄和手术方式是患者BCSS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风险比分别为5.406[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2.221~13.159,P<0.001]、3.385(95%CI:1.670~6.861,P=0.001)。Kaplan-Mei...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增强扫描及弥散加权成像(DWI)预测小肝癌患者微血管侵犯 (MVI)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2021 年 5 月至 2023 年 5 月收治的 90 例小肝癌患者 (术前 1 周内均接受MRI增强扫描)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 果分为MVI阳性组(n=25)和MVI阴性组 (n=65),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增强扫描特征及DWI参数,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MVI的影响因素。基 于回归分析结果建立评分模型,绘制评分模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 90 例 小肝癌患者中MVI阳性率为 27.78%(25/90)。MVI阳性组低分化、动脉期瘤周强化、肿瘤边缘不光滑、肝胆期瘤 周低信号的占比高于MVI阴性组,而D值、ADC值低于MVI阴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动脉期瘤 周强化、肿瘤边缘、瘤周低信号、D值、ADC值是小肝癌MVI的影响因素(P<0.05)。根据回归分析建立的评分模 型预测小肝癌患者MVI的ROC曲线下面积为 0.898,最佳截断值为 5 分,其敏感度与特异度分别为 0.920、0.877。 结论 MRI增强扫描联合DWI可有效预测小肝癌患者的MVI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 MPV)大小与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地收集并分析了2016年1月—2021年1月接受动脉瘤介入治疗的388例患者共424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初次发病入院时检测MPV数值。根据随访期间有无复发将动脉瘤分成两组,使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探究MPV与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曲线来评估MPV对于动脉瘤复发的预测能力。结果有79例(18.6%)动脉瘤出现了复发。根据有无复发将所有的动脉瘤分成两组。单因素分析表明,两组间年龄、破裂动脉瘤比例、术前改良Fisher分级、栓塞方式、栓塞即刻Raymond-Roy分级和入院MPV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即刻栓塞结果(OR=4.464,95%CI: 2.2428.890,P<0.001)和入院MPV数值(OR=0.238,95%CI: 0.1620.350,P<0.001)是动脉瘤复发的独立预测因子。ROC曲线分析表明,MPV预测动脉瘤复发的曲线下面积为0.828(95%CI: 0.7890.863,P<0.001)。MPV预测动脉瘤复发的最佳截断值为9.9fL。MPV≤9.9fL对于预测动脉瘤复发具有78.5%的灵敏度和80.0%的特异度。结论MPV水平对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后复发具有预测潜力,入院MPV越低的患者,其复发可能性越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直肠癌患者术前临床分期及癌胚抗原与术后预后相关分析。  方法  收集恩施州中心医院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直肠癌患者200例;收集患者病理T、N、M分期、术前CEA值、病灶所在肠管位置、累及肠管长度(CT图像测量)、累及肠圈比例、肠周淋巴结是否阳性、环周切缘是否阳性、距离肛门距离、壁外血管是否受浸润,这几个指标为回顾性收集资料;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复发和转移2个结果,并记录发生复发、转移、死亡时间。研究方法:用Cox多因素相关分析上述几个指标与患者术后发生复发、转移2个结果相关分析,并找到预测术后发生复发、转移的因素。总生存时间用Kaplan - Meier曲线描述复发和转移患者,并用Log-Rank检验其差异。  结果  与术后发生转移相关因素分别为N分期P = 0.001;HR = 11.22;95%CI(2.55,49.25)、术前CEA值P < 0.001,HR = 1.00;95%CI(1.002,1.006),这2个因素与术后发生远处转移有相关性;与术后发生局部复发相关的因素为T分期P = 0.036;;HR = 1.726;95%CI(1.03,2.87)、术前CEA值P = 0.034;HR = 1.00;95%CI(0.99,1.005)。  结论  T分期与术后局部复发有显著相关,N分期与术后远处转移有相助相关性。 术前T分期能预测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术前N分期与CEA能预测直肠癌术后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动态增强成像(DCE-MRI)及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方法分析80例疑似子宫内膜癌病人的MRI和DWI及DCE-MRI影像的资料,以手术后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分析MRI、DWI及DCE-MRI诊断子宫内膜癌的价值,ROC分析定量参数Ktrans值、Kep值、Ve值、ADC对子宫内膜的诊断效能。结果经病理确诊,80例患者子宫内膜癌61例,良性子宫内膜疾病19例。MRI、DWI、DCE-MRI正确诊断子宫内膜癌灵敏度分别为5 7.38%、63.93%、80.33%;特异度分别为78.95%、82.41%、84.21%。子宫内膜癌患者ADC值低于良性患者(P<0.05),Ktrans、Kep、Ve值高于良性患者(P<0.05)。Ktrans、ADC诊断子宫内膜癌AUC较高,分别为0.922 (95%CI:0.864~0.992,P=0.000)、0.872(95%CI:0.767~0.977,P=0.000)。结论 DWI、DCE-MRI诊断子宫内膜癌具有较高价值,其参数Ktrans、ADC可作为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定量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血清环状RNA hsa_circ_0000437水平与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临平院区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118例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胃癌患者术后是否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及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危险因素及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在两组患者间的差异,并使用相乘和相加模型进行血清hsa_circ_0000437与其他胃癌术后复发风险因素的关联强度和交互作用分析。结果 118例胃癌患者中54例患者术后复发,术后复发率为45.76%。复发组患者病理分化程度、合并症种类、浆膜浸润、淋巴结数目、淋巴结清扫范围分布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肿瘤直径大于未复发组(P<0.05);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高于未复发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直径(大)、病理分化程度(低)、浆膜浸润(有)及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高)均是影响胃癌患者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0.05)。交互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sa_circ_0000437(高)和肿瘤直径(大)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加交互作用(OR=11.144,95%CI:2.257~18.145),超额危险度(excess relative risk,RERI)=5.844,95%CI:1.264~11.357,交互作用归因比(attributable proportion due to interaction,AP)=0.524,95%CI:0.236~0.891,交互作用指数(interaction index,S)=2.359,95%CI:1.024~6.577。血清hsa_circ_0000437(高)和病理分化程度(低)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加交互作用(OR=7.083,95%CI:4.372~13.159;RERI=2.841,95%CI:1.152~6.339;AP=0.351,95%CI:0.188~0.754;S=1.670,95%CI:1.006~4.351)。血清hsa_circ_0000437(高)与浆膜浸润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加交互作用(OR=7.157,95%CI:3.759~12.046;RERI=4.067,95%CI:1.378~9.466;AP=0.568,95%CI:0.221~0.961;S=2.947,95%CI:1.128~8.319)。结论 血清hsa_circ_0000437水平(高)与肿瘤直径(大)、病理分化程度(低)、浆膜浸润(有)对胃癌患者术后复发具有相加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评估不同数学模型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在预测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中的能力。方法 收集2019年9月至2021年5月期间接受多b值DWI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检查的患者61例。测量并比较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diffusion-coefficient,ADC)、双指数模型参数(D、D*和f)和拉伸指数模型参数(DDC和α),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预后相关危险因素:组织学分级和淋巴血管侵犯(lymphovascular space invasion,LVSI)。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不同模型参数在预测EC肿瘤分级和LVSI中的诊断性能。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EC肿瘤分级和LVSI相关DWI模型参数。使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估观察者间一致性。结果 高级别组的ADC、D、f和DDC显著低于低级别组(AUC:0.699~0.882,...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结合病理结果探讨3.0T磁共振动态增强、扩散加权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结合手术或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53例乳腺癌患者及34例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的3.0 T磁共振成像图像。评估两组病灶的形态学征象、动态增强表现、及扩散加权成像表现,并作统计学分析。形态学征象包括:病灶的形状和边缘、病灶周围组织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受累、及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动态增强包括病灶强化特征及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me-signal intensity curve,TIC)表现;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包括良恶性病灶的ADC值,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及相对ADC(relative ADC,r ADC)值。结果: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形状及边缘等征象存在统计学差异,病灶周围水肿、皮肤增厚、乳头受累、腋窝淋巴结肿大等征象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的强化方式及TIC分型存在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与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DWI信号表现无统计学差异。乳腺癌患者组病灶侧ADC值为[(1.042±0.019)×10-3mm2/s],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为[(1.812±0.017)×10-3mm2/s],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乳腺良性疾病患者组病灶侧ADC值为[(1.558±0.022)×10-3mm2/s],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为[(1.806±0.018)×10-3mm2/s],病灶与对侧正常组织的ADC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病灶侧ADC值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对侧正常组织间的ADC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良恶性组相对ADC(r ADC)值分别为(0.865±0.014)、(0.580±0.01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恶性肿瘤的MRI的形态学征象有一定重叠,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的定量参数有助于鉴别乳腺良恶性肿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血清可溶性E-钙黏连蛋白(sEC)、可溶性内皮糖蛋白105(sCD105)水平与复发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20年3月在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12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术后测定患者血清sEC、s-CD105水平,并随访3年,统计复发转移情况。比较复发转移组与未复发转移组患者血清sEC、s-CD105水平,采用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EC、s-CD105预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复发转移的价值。结果截至随访结束,12例失访,剩余112例患者中复发转移15例。复发转移组患者血清sEC、s-CD105水平均高于未复发转移组(P<0.05)。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期高[■=5.171(95%CI:2.128,12.567)]、分化程度低[■=4.899(95%CI:2.016,11.909)]、血清sEC水平高[■=3.540(95%CI:1.456,8.602)]、血清s-CD105水平高[■=3.673(9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MRI)多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定量分析在前列腺癌(PCa)与前列腺增生(BPH)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将我院经病理活检证实为前列腺疾病的2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PCa者100例,BPH者1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1.5TMRI扫描和多b值DWI检查,比较不同b值两组ADC值。结果PCa患者DWI上可见局灶性(或弥漫性)高信号,ADC图显示有对比周围组织较低的低值区;BPH患者DWI显示前列腺增生结节,呈高或稍高信号,ADC图显示有对比周围组织较低的低值区。不同b值下,PCa组ADC值均存在差异,其中b值=1500s/mm^2时的ADC值小于b值=800、1000s/mm^2时的ADC值(P<0.05),b值=1000s/mm^2时的ADC值小于b值=800s/mm^2时的ADC值(P<0.05);b值=800、1000、1500s/mm^2时,PCa组ADC值均低于BPH组(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b值=1500s/mm^2时,ADC值诊断效果最佳,所得阈值为1.013×10^-3mm^2/s,敏感度为96.00%,特异度为93.94%。结论1.5TMRI多b值DWI及其ADC值定量分析可有效鉴别PCa和BPH,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5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女性乳腺癌患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相关基因遗传变异与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5月~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2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8个基因的16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采用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来估计SNPs的风险比和95%置信区间(CI),在多基因风险评分的累积水平评估SNPs对乳腺癌预后的影响。结果与DFS显著相关的SNPs是MMP2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别为rs243867位点(HR为1.28,95%CI为1.02~1.52,P0.05)和rs243842位点(HR为1.25,95%CI为1.04~1.55,P0.05)。而与OS相关的SNPs为MMP2基因的rs243842位点(HR为1.35,95%CI=1.01~1.74,P0.05)、HMGB1基因的rs4145277位点(HR为1.31,95%CI=1.01~1.68,P0.05)、TLR2基因的rs7656411位点(HR为0.78,95%CI,0.58~0.99,P0.05)和TLR4基因的rs7045953位点(HR为0.51,95%CI=0.27~0.88,P0.05)。DFS和OS患者的多基因风险评分结果显示,其第三个三分位数风险比率分别为1.79(95%CI=1.29~2.41)和2.84(95%CI=1.84~4.51)。结论 HMGB1相关基因的遗传多态性与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参数3.0T-MRI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病人影像学特征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人术前均行乳腺MRI检查。根据术后病理免疫组织化学HER-2表达情况分为2组,其中HER-2阳性组34例,HER-2阴性组40例。比较2组在病人年龄、病灶长径、形态、边缘、强化方式、ADC值及病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之间的差异性,并分析HER-2阳性乳腺癌MRI影像特征。结果HER-2阳性组年龄(49.59±9.30)岁与阴性组年龄(45.68±9.01)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组病灶表观弥散系数值(1.01±0.23)×10-3 mm2/s高于阴性组的(0.90±0.16)×10-3 mm2/s(P < 0.05),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63(95%CI:0.538~0.789)。HER-2阳性组病灶呈环形强化方式较阴性组多(P < 0.01),AUC为0.689(95%CI:0.567~0.811)。2组病例在病灶长径、形态、边缘、TIC曲线的MRI特征参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ER-2阳性乳腺癌MRI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特征性,为病人术前评估、临床治疗方案制定、预后判断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增强扫描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乳腺癌化疗疗效的评估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月接受新辅助化疗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化疗前、化疗1周期、化疗全程后行MRI检查,包括常规扫描、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比较化疗前后肿瘤轴位最大径、早期强化率、ADC值变化,并根据病理疗效分为完全缓解组与未完全缓解组,比较2组化疗全程结束后肿瘤退缩率,对化疗全程后相关参数之间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化疗全程结束后轴位最大径、第1min、2min、3min早期强化率较化疗前均明显下降,ADCmean、ADCmin则显著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组肿瘤退缩率(0.690±0.193),显著大于未完全缓解组的(0.409±0.338)(P0.05)。肿瘤退缩率与轴位最大径、早期强化率显著相关(P0.05),而与ADC值无相关性(P0.05)。肿瘤退缩率54.45%以上时,诊断完全缓解敏感度、特异度分别84.5%、75.0%。结论 DWI的ADC值对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早期反应有较大的价值,通过MRI增强扫描及DWI序列观察肿瘤退缩率是预测疗效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基于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的胃癌患者预后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胃癌患者459例,术后随访2年,根据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对比2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情况,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使用R软件建立复发的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效能。结果随访过程中5例患者失访,剩余454例患者中,217例肿瘤复发列为复发组,其余237例未复发列为非复发组,胃癌复发率为47.80%(217/454)。2组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肿瘤生长方式以及per1、per2、cry1、clock时钟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分化程度(OR=0.519,P=0.006)、淋巴结转移(OR=2.365,P<0.001)、肿瘤生长方式(OR=0.616,P=0.036)、per1(OR=24.108,P<0.001)、per2(OR=2.152,P=0.008)、cry1(OR=3.131,P<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