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阎杰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29):102-104
腰椎间盘突出症(LIDP)是现代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90%左右的患者可以通过系统的保守治疗达到治疗目的。推拿疗法是重要的保守治疗手段,具有显著优势。近年来,推拿从业人员开始重视整脊手法在LIDP推拿治疗中的应用。为了解整脊手法在LIDP治疗中的应用概况,现将其综述如下。 1 整脊医学简述 整脊医学这一提法是现代医学对这一特殊治疗方法的称谓,是以分筋弹拨、按压疏理及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法等手法作用于背膂及脊椎,以促进督脉气血和畅,使病椎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2.
脊柱推拿手法(Spinal Manipulation,SM)是一门古老的治疗和康复手段,近年来重新受到重视.大约150~200年以前,人们开始对传统医学进行科学化研究.由于现代医学占有统治地位,因而现代医学界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可靠性和疗效多持反对或怀疑的态度.虽然现代医学也使用一些脊柱推拿手法,但普遍认为脊柱推拿手法缺乏科学性,脊柱推拿手法的临床疗效和治疗机理多为推测.近年来,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显示,一些脊柱推拿手法具有其合理性和临床使用价值,但对脊柱推拿手法的确切定义一直有争议,为此,本文对脊柱推拿手法的定义做一简要地回顾.  相似文献   

3.
脊柱手法治疗的中西方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脊柱手法是广泛应用于治疗损伤退变性脊柱疾病的主要保守治疗手段,在东西方都很流行,近年来,通过出访讲学,临床实际考察及会议交流等,笔者与西方从事整骨、整脊疗法和的法物理治疗的学者,治疗师和学生(包括私立学院和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及个体诊断的从业人员)就脊柱手法问题做了许我产为深入的讨论,对中西方脊柱手法治疗体系和原则略有一些浅薄认识,简要如下。  相似文献   

4.
韦贵康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经验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贵康教授对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病机、诊断、治疗、预防和调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治疗上融合中、西医两法两用,既突出了中医的特色,又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以中医手法治疗为主,同时辅以中药内治法对脊柱相关疾病进行辨证分型分类治疗,在临床上得到突出疗效。形成了关于脊柱相关疾病治疗学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关节松动技术目前已经成为西方医学新兴手法治疗的代表性技术之一,在四肢、脊柱的功能骨关节领域有着极为广泛应用和成功的范例.国内目前采用的关节松动术主要以Maitland手法为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脊柱推拿与国外整脊术均属于手法医学的范畴,不同的是:中国脊柱推拿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营卫气血学说等为基础,衍化于中国推拿按摩手法,具有多样性和技巧性;国外整脊术是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脊柱相关节段学说和生物学等为基础,是近代西方继现代医学和牙科医学之后兴起的第三种独立医学.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上有所差异,但所面对的客体即脊椎和脊源性疾病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发挥中国脊柱推拿整体观思维术式时,大胆借鉴国外整脊术系统还原论指导下对疾病准确和量化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中国脊柱推拿与国外整脊术均属于手法医学的范畴,不同的是:中国脊柱推拿以阴阳、五行学说,经络学说和营卫气血学说等为基础,衍化于中国推拿按摩手法,具有多样性和技巧性;国外整脊术是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脊柱相关节段学说和生物学等为基础,是近代西方继现代医学和牙科医学之后兴起的第三种独立医学.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上有所差异,但所面对的客体即脊椎和脊源性疾病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在发挥中国脊柱推拿整体观思维术式时,大胆借鉴国外整脊术系统还原论指导下对疾病准确和量化的优势,以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西医整脊疗法与中医骨伤整脊疗法的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医学发展的历史上,中西医道各有本源,但亦有相似之处。尤其在17世纪之前,中西医学的一些发现与发明均有共通性。比如草本药物的应用,以及按摩手法治疗等。直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前后,由于西方自然科学飞跃发展,西医至19世纪发展为现代医学。因此有学者认为西医学对脊柱相关疾病的认识始于19世纪末。亦有学者认为传统的中医按摩推拿中的捏脊疗法亦即是整脊疗法。  相似文献   

9.
正正骨手法是先辈们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反复探索和实践而形成的一门经验性学科,其蕴含了古老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哲理,其形成的独特诊疗体系与理论基础在如今看起来依然拔萃出类,其中脊柱正骨手法更是以其独特优势在骨伤科手法的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地位[1]。而广西正骨手法流派在继承和发扬传统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伤科临床中的常见病、多发病,系祖国医学"骨痹"之范畴。在临床上,LDH的治疗方法主要分为非手术疗法和手术疗法两大类。手术治疗因其难度大、费用高,一般不作为首选治疗方法;脊柱手法治疗LDH盛行于国内外,并已得到医学界的认可。笔者运用以手法为主辅以药物离子导入治疗LDH 60  相似文献   

11.
正韦贵康教授从事骨伤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50多年,医术精湛、严谨笃学、诲人不倦,以手法治疗骨伤科疾病与脊柱相关疾病而著称。韦贵康坚持传统医学的同时也注重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仿古而不泥古,手法具有多元性,注重手法操作的规范性,有独特的医学手法理论体系及学术特色。笔者有幸从师韦贵康,受益颇多,现对韦贵康医学手法特色以及学习体会总结如下。1手法的多元性及新开发领域韦贵康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创立一系列"韦氏"  相似文献   

12.
正目前,脊柱病的治疗以保守疗法为主,中医主要为中药、针灸、手法三大类,其中整脊手法因其疗效颇佳、安全性高、经济适用等优势被患者所广泛接受。整脊手法的核心手法是旋转手法。旋转手法是指以解剖学和运动力学为基础,通过脊柱的被动旋转调整关节的错位,以达到脊柱平衡、缓解疼痛的治疗手法[1]。《黄帝内经》《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世医得效方》《伤科汇纂·上髎手法图》  相似文献   

13.
正正骨调脊手法是以中医理论和脊骨神经医学理论为指导,运用中医正骨技术,结合现代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美式整脊理论、肌肉链和筋膜链理论、脊柱生物力学平衡理论、骶髂关节开合理论、脊柱医学新观点等相关理论,以及笔者临床脊柱矫正手法治疗经验等总结出来的以"稳、准、轻、巧"为特点的矫正椎体错位和骨盆错位的手法[1],包括颈椎、胸椎、腰椎和骨盆等部位的手法。  相似文献   

14.
《中医正骨》2006,18(12):I0019-I0019
以解剖学、生物力学等现代医学为基础,通过中式、美式手法矫正错位的脊柱,使其恢复到正常的位置,达到治疗脊椎相关疾病的目的。如头晕、头痛、心律失常、胃病、糠尿病及颈肩腰腿痛等,美式脊椎矫正手法针对脊柱每一节段的不同移位有针对性的使用一种或数种矫正手法,大部分属于以棘突、横突为短杆杠的决速小幅度矫正手法,大体上可分为枕骨、颈椎、胸椎、腰椎,骨盆。中式矫正手法是以龙氏、冯氏为代表的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病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5.
韦贵康教授出生于1938年,系第三届国医大师,现为广西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骨伤科教学、临床医疗、科研工作五十多年,精勤不倦,以脊柱相关性疾病囊括四肢关节诊疗体系为主线,涉及骨伤科多个领域,在治疗过程中融汇中西,突出手法整治特色,并在长期临床中总结并创立"脊柱整治十八法""脊柱整治三联手法""四肢...  相似文献   

16.
脊柱矫正治疗是医者根据患者脊柱移位及其周围组织发生的变化和现象来确定发病部位的脏器、病情的轻重及时间的长短。进而确定施治的手法和推测治愈程度的传统治疗方法。脊柱关节移位在脊柱相关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非常重要。中医传统手法理论十分重视整脊手法的应用,矫正椎体移位后许多临床症状即消失。现代医学常常容易把脊柱移位引起的各种疾病漏诊或误诊,笔者提出这些观点,呼吁医者对脊柱矫正治疗及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加以充分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陆氏针灸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陆李还,在继承陆氏针灸学术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和发展,形成独特的学术经验。他辨证诊病注重整体,形成以经络为主导、参以现代医学的整体辨治方法;临床治疗善用多样针具,长于温针;用针手法娴熟,创"序贯发力"行针手法,改进穴位注射手法,活用弩法;在继承陆氏针灸重视背俞穴调补五脏的基础上,尤重"俞募配穴法"调补脾胃治疗多种病症、尤其是慢性病。  相似文献   

18.
中医康复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是人类和疾病作斗争中逐步发展与形成起来的一门自然与社会学科相结合的学术体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三个独立并行的分支。康复医学的出现与完善,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形成与成熟,即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康复医学的发展适应了这一模式的转变,形成了以病因治疗、症状治疗和功能治疗为一体的全方位治疗新模式。中医康复学的概念是在80年代后提出的。在中医古籍中虽无康复医学之名称,但有关康复医疗的内容则散见于大量的中医文献中。  相似文献   

19.
健康是人类追求和探索的永恒主题,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并被视为人生的第一需求,也是21世纪医学领域的追求主题。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等因素导致脊柱亚健康的人群逐年增加。脊柱是人体中心支柱,是一个功能整体,维持躯体静动力平衡、为头颅提供运动平台和保护脊髓、神经根。一旦脊柱出现亚健康状态,影响着人们工作和生活,严重的威胁着人体的健康。祖国医学推崇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预防为先。脊柱微调平衡疗法主要是治疗脊柱病变和矫正脊柱亚健康,祖国医学推崇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预防为先。脊柱微调平衡疗法主要是治疗脊柱病变和脊柱亚健康,既有病得治疗,未病又得到预防,既治又防能保证脊柱处于良好的最佳的生理功能状态,使人体健康长寿。微调平衡疗法是运用中西医理论和结构力学、运动力学、生物力学原理对传统脊柱推拿手法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手法细腻、柔和、精巧,法之所施,患者不知其苦,强调手法的刚柔相济,微调部位的定位准确是脊柱微调手法的特色。脊柱微调平衡疗法均属于治疗脊柱亚健康的自然疗法。这些均能加快新陈代谢,缓解疼痛,纠正错缝、改善功能、消除疲劳,恢复和增强体力,增进人体健康,起到保护脊柱,益寿延年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略论中医康复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岳旭东 《国医论坛》2003,18(2):14-15
医学是人类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与形成起来的一门自然与社会学科相结合的学术体系。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和康复医学是现代医学的三个独立并行的分支。康复医学的出现与完善 ,标志着现代医学的形成与成熟 ,即医学模式从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康复医学的发展适应了这一模式的转变 ,形成了融病因治疗、症状治疗和功能治疗为一体的全方位治疗新模式。中医康复学的概念是在 2 0世纪 80年代后提出的 ,在中医古籍中虽无康复医学之名称 ,但有关康复医疗的内容则散见于大量的中医文献中。与现代医学相似 ,中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