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GE Discovery MR 750 3.0 T磁共振扫描仪开机后无法扫描,以及设备运行中出现磁体氦压力过高,图像射频伪影等故障.分析了导致此类故障的原因,并对故障的处理措施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磁共振设备的日常维修以及维护方法。方法对我院磁共振设备的日常维修以及维护情况进行收集和分析,探讨磁共振设备的日常维修维护方法。结果我院使用的磁共振设备为GE 1.5T Signa HDxt和西门子3.0T MAGNETOM VERIO。在故障上一般为供电电压或负载异常、水质恶化以及压缩机冻结。在处理过程中需对发生原因进行针对性处理,并做好日常维护。结论为了保证到磁共振设备的正常使用,需注意到对其进行日常维护。在出现问题后,需根据报错代码进行针对性的维修。  相似文献   

3.
四肢骨关节MR梯度回波在半月板损伤检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图像质量对比分析,遴选出半月板损伤MR扫描的最佳方法.方法应用ATSCEN-C四肢骨关节MRI专用低场磁共振机,对30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患者分别采用自旋回波(SE)T1W、快速自旋回波(TSE)T2W、梯度回波(GE)T2W的矢状位、冠状位扫描,结合关节镜检查对三种序列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低场梯度回波序列(GE)T2W扫描可提高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初诊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病人易为低场MR显示,且准确性高.结论梯度磁场(GE)T2W的MRI扫描是诊断半月板损伤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T和MR在血管性眩晕诊断中的影像学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GE 16层螺旋CT扫描仪、GE 3.0T超导MR设备,对80例血管性眩晕患者的CT平扫、MRI平扫、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及三维稳态进动快速成像序列(3D fast imaging employing steady-state acquisit...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是对现阶段我国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护保养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最大限度预防医疗设备故障问题出现,有效降低故障率,从而为医院以及教研活动及时提供科学的参考意见。研究方法是,针对目前我国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现状,从而提出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保养建议。结果是,积极做好医疗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可以有效延长医疗设备使用寿命,从而大大提升医疗设备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终得出结论,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医疗设备预防性维护和保养可以促使医疗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我院飞利浦1.5T磁共振成像设备的安全运行及设备维护方法.方法 对我院影像中心MR室的1.5T磁共振日常维护资料进行总结分析,讨论为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所采取的防护及维护措施,用以减少设备的故障率.结果 通过加强设备安全运行防护要求及日常维护管理办法,制定相应的维护途径,有效降低设备故障发生率.结论通过实行有效的设备维护手段,设备故障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7.
3.0T磁共振常见伪影的产生机理、表现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3.0T磁共振成像(MRI)伪影产生的机理,表现特点和解决措施.方法 对90例采用GE Signa EXCITE HD 3.0T磁共振扫描产生伪影的图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将3.0T MRI伪影归纳为三大类:设备相关伪影、磁化率伪影和运动伪影.结论 分析3.0T磁共振伪影产生的机理,寻找有效的解决方法,提高高场磁共振的成像质量.  相似文献   

8.
谢锦兰  陈伟华  车锦连  覃飞 《右江医学》2013,(4):567-568,637
目的探讨3.0T高场磁共振乳腺扫描方法及其后处理技术对乳腺结构和病灶的性质判断的作用。方法采用美国GE公司Disconvery MR750 3.0T磁共振成像仪,对57例病人行常规轴位VIBRANTT1和T2FSE-IDEAL ASSET、矢状位T2FSE压脂及轴位DWI(b值=1000s/mm2)扫描,其中30例平扫后行VIBRANT动态增强。所有病例原始图像均自动传到GE自带AW4.5工作站进行后处理。结果查出乳腺囊性增生22例,乳腺腺瘤10例,乳腺癌11例,乳腺脓肿1例,隆乳术后1例,正常12例。结论合理选用扫描序列、参数、切层是乳腺扫描成功的要素,根据不同疾病选择合适的后处理技术,是清楚显示病灶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0T磁共振在乳腺成像中,的应用价值,优化扫描序列和参数。方法使用GE3.0T磁共振扫描仪和8通道乳腺线圈对42名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乳腺MR成像,从图像质量和病灶显示数哥上对其应用价值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具有诊断意义的图像。42例患者共检出45处病变,其中恶性3例,共5处病变:良性34例,共40处病变。结论3.0T MR乳腺成像,合理的扫描方案可以缩短扫描时间、提高图像质量。多序列联合应用更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医疗仪器设备的维护与保养在提高医疗仪器设备的使用率、降低医院运行成本、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等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阐述了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必要性和内容,并对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认为要正确处理医疗仪器设备维护保养与维修的关系,改变故障发生后的被动维修为主动的预防性维护保养,要求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树立以预防性维护保养为主的意识和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动手能力,做好日常的维护与保养工作,对大型贵重设备定期进行检修,使医疗仪器设备始终保持最佳的技术状态,减少医疗仪器设备故障的发生,延长其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仪器设备的运行成本,提高仪器设备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3.0TMRI上新的水脂分离技术对于臂丛神经非损伤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GE HDxt 3.0T磁共振对27位臂丛神经病变患者行MR扫描。主要磁共振脉冲序列:IDEAL。观察所获得的不同病变的MR影像学特征。结果神经鞘瘤11例,神经纤维瘤3例,转移瘤4例,原发肿瘤直接侵犯3例,臂丛神经炎性病变3例,放射性臂丛神经损伤2例,胸郭出口综合征1例。结论水脂分离技术对臂丛神经相关病变的定位,明确病变与神经的关系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智能中药熏蒸仪是最新工业技术与传统中医药相结合的康复理疗仪设备。本文深入解析其工作原理,并总结熏蒸仪升温慢、熏蒸床不加热、熏蒸床开机异常三例故障,分析故障原因,详细叙述故障检修过程,通过更换对应的电热管、继电器、同型号芯片使故障得到解决。除维修实例的总结解析外,本文还提出预防性维护是临床工程师维修工作的延伸,充分掌握设备工作原理,采取有效方法切实降低故障率,有利于为设备安全有效的运行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例乳头状胶质神经元肿瘤(PGNT)同时复习文献,归纳总结其影像表现。方法使用GE公司3.0T磁共振扫描仪对1名12岁女性及1名27岁男性PGNT患者进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分析2例患者的临床表现、MRI特点及病理特征,并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总结。结果2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失神发作和癫痫。MRI表现为囊实性病变及囊性病变伴壁结节,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及壁结节明显强化。2例均位于颞叶,其中1例与侧脑室关系密切。病理镜下可见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和双相分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及神经元。结论PGNT的MRI表现以囊性肿块伴壁结节多见,病灶位置多靠近脑室且与脑室关系密切,脑室旁型和脑室外型的分类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   

14.
Zhu W  Xia L  Qi J  Wang C  Hu D  Hu J  Feng D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2002,115(12):1868-1872
目的 评价磁共振成像 (MRI)和三维 (3D)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对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诊断价值 ,并与穿刺活检和DSA进行对比。方法  5位患者于术后 2 8天至 2年进行 5次MR检查 (采用GE 1 5TMR机型 ) ,成像技术包括轴位和矢状位脂肪抑制SE序列T1WI及FSE序列T2WI,3D增强MRA扫描后行轴位或矢状位脂肪抑制T1WI扫描 ,计算胰肾移植物的实质增强平均百分率 (MPPE)。 3D增强MRA采用“Smartprep”技术 ,其资料均采用最大信号强度投影 (MIP)及多平面重建 (MPR)进行处理。结果 在 5例移植胰腺中 ,MRI示 2例正常 ,1例急性排斥反应 ,1例慢性排斥反应伴 70 %纤维化和 1例迟发性胰腺炎。在 5例移植肾中 ,MRI示 4例正常 ,1例急性排斥反应伴肾梗死。MPPE能鉴别梗死和其他并发症。 3D增强MRA能显示血管并发症 ,如移植血管狭窄、闭塞、动脉瘤形成或血管连接处狭窄等 ,其结果与DSA相当。结论 MRI和 3D增强MRA的联合应用便于胰肾联合移植并发症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2D TOF与3D CE MRV在3.0T磁共振脑静脉窦成像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D TOF与3D CE MRV在3.0T磁共振脑静脉窦成像中应用价值。方法:45例患者在3.0T磁共振行颅脑常规MRI、2D TOF及3D CE MRV,由两名高年资神经放射学医生评价两种MRV序列对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横窦及乙状窦的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能力。结果:10例(22.2%)患者在2D和3D CE MRV上均清晰显示各静脉窦的正常解剖形态及信号;2例(4.4%)患者在3D CE MRV上静脉窦增强信号较差而在2D TOF MRV上显示良好;33例(73.3%)患者在2D TOF MRV上静脉窦解剖结构及病变的显示差于3D CE MRV,包括10例正常静脉窦、3例一侧横窦发育不良、1例一侧横窦闭锁、16例静脉窦血栓、3例颅内脑膜瘤。结论:在3.0T磁共振,2D TOF可作为MRV首选序列,但是,当2D TOF MRV上见到静脉窦信号或管径大小异常时,应增加3D CE MRV序列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分析基于超急性期表观扩散系数(ADC)图及磁共振灌注成像(PWI)预测亚急性期(发病后5~7 d)脑梗死体积的临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6 h内完成多模式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并于发病后5~7 d复查常规MR检查的超急性期脑梗死患者20例。应用美国GE Healthcare 3.0 T超导MR扫描仪后处理工作站自带的专用后处理软件进行图像上异常区域体积的测量。经相关和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比较基于PWI和ADC图这2种方法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之间的差异。结果:ADC图、脑血流量(CBF)图、脑血容量(CBV)图、平均通过时间(MTT)图、达峰时间(TTP)图预测梗死体积值与复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FLAIR)异常区域体积值之间均呈显著线性相关(P均<0.05)。其中ADC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之间的相关性(r=0.954)比PWI各参数图预测梗死体积与V2间的相关性高(P均<0.05)。ADC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呈明显线性相关(r=0.744,P=0.001);而CBF不匹配、CBV不匹配、MTT不匹配、TTP不匹配与梗死体积增长间均无明显直线相关关系。结论:采用设备自带后处理软件,基于超急性期ADC图预测亚急性期梗死体积及梗死体积增长的方法比基于PWI各参数图的方法可行性更强,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梗死体积变化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计算在执行任务时词语联想任务激活脑区的连接度,探讨各脑区在任务完成过程中的重要性。方法:采用GE1.5T Twinspeed磁共振扫描仪对28例(男15例,女13例)健康被试行功能磁共振(伽RI)研究,试验内容为组块设计的词语联想任务。采用SPM2和Matlab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根据组激活图选取种子点.分别计算各种子点之间的连接系数,将连接系数转换为连接度。结果:在严格控制被试头动、行为学表现等因素影响后,最终人组共18例(男9例,女9例),词语联想任务主要激活脑区包括左侧额下回、左侧岛叶前部、右侧额下回及岛叶、辅助运动区(SMA)、右侧小脑半球、双侧纹状体、后扣带回(PCC)、前额叶内侧面(MPFC)、双侧缘上回、右顶叶外侧皮层及双侧岛叶后部。SMA、PCC、右侧顶下小叶及MPFC的总连接度均大于左侧额下回,其中SMA的总连接度最大,PCC次之。结论:SMA可能为除Broca区以外最重要的运动性语言功能区;PCC、右侧顶下小叶和MPFC对任务的完成也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3T超高强磁场磁共振团注法三维动态增强MRA(3D DCE MRA)在腹部、盆腔及下肢血管成像中的应用。方法:使用GE EXCITE Ⅱ3.0T双梯度超导磁共振,采用体线圈、移床技术、高压注射器团注对比剂,对30例腹部至下肢血管受检者行3D DCE MRA检查,对所有受检者的原始图像在工作站利用ADW4.2软件进行MIP和REFORMAT重建并进行成像质量的评价。结果:30例受检者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均获得满意效果,血管清晰,病变明确,其中12例闭塞性动脉硬化患者经手术证实与3D DCE MRA显示的血管病变相符。结论:3D DCE MRA是一种新的、有效的腹部至下肢血管成像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超早期脑梗塞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SIEMENS NOVUS 0.35T永磁型低场磁共振成像设备,相阵控头部线圈,对超早期脑梗塞患者35人进行MR DWI及常规MR扫描(T1WI,T2WI,Flair)。结果:35例超急性期脑梗塞患者(<6h)中33例DWI表现为高信号,5例T2WI表现为稍高信号,T1WI均未显示病灶。结论: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超急性期脑梗塞诊断方面也具有与高场磁共振同样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