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认为《伤寒论》虽以六经辨证著称,但其中亦寓有脏腑辨证,因为六经辨证以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为依据,其证治也围绕脏腑病理变化,《伤寒论》中就有脏腑辨证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伤寒论》为核心,辨小便不利乃由气化不行,津液亏虚、热邪壅滞、虚寒不足所致.(?)为治疗中应禁忌发汗、攻下。  相似文献   

3.
祖国医学认为尿液由津液化生 ,决渎于膀胱 ,问小便是四诊的重要内容。在《伤寒论》中有关“小便不利”的论述达 37条之多 ,如“小便难”、“小便少”、“不尿”、“欲小便不得”等 ,限于当时条件 ,其描述虽不能如现代医学之精确 ,但仲师用不同词语将其区分开来 ,在当时对诊断疾病确实提供了有力证据。仔细分析《伤寒论》中的“小便不利”,或作为某方证之主症 ,或为兼症 ,或为鉴别症状 ,或为判断疾病预后的依据 ,足见先生对本症之重视。故本文将相关论述归纳整理 ,对其病机进行初步探讨 ,不当之处 ,敬请斧正。1 湿热蕴结 ,郁而不行湿热内蕴 …  相似文献   

4.
《伤寒论》小便不利的治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仲案《伤寒论》中涉及小便不利的方证约40余个,对后世医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仅从治法角度将仲景辨证小便不利归纳为十二法:1.解表温化水饮法2.健脾化气利水法3.化气行水解表法4.育阴清热利水法5.清热利湿退黄法6.温中健脾除湿法7.和解少阳,疏利三焦法8.温阳祛寒利水法9.温经扶阳除湿法10.疏肝解郁,透达郁阳法11.温阳散寒,涩肠固脱法12.禁利小便生津法。  相似文献   

5.
《伤寒论》小便不利证治分析张馥南(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214400)主题词《伤寒论》,@小便不利/中医药疗法仲景《伤寒论》(以下简称《论》)提及小便不利,小便难的条文计33条,约占总条文8.3%,对小便不利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及治疗方法作了较为全面的阐...  相似文献   

6.
小便不利系指小便量与次数减少,排尿困难,甚则闭塞不通而言。在《伤寒论》中论述效详,六经病中对本证均有所涉。论中载有小便不利的条文计38条,约占全部条文的百分之十,有“小便不利”、“小便难”、小便必难”、“小便少”、“小便数少”、小便当数而反不数及不多”、“小便反不利”、“不尿”等诸多提法,但都符合小便不利的含义,其辨证大致类同,故均在此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伤寒论》创立的六经辨证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掌握张仲景的辨证思想、掌握临床辨证论治的技巧是我们学习《伤寒论》的主要目的.笔者从方证相应、同中求异、治病求本、表里缓急等四个方面解析《伤寒论》中的辨证思想,探讨张仲景的治病方法和原则,使经方更好地运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8.
李云 《中外健康文摘》2009,6(31):244-245
<伤寒论>中之六经辨证是对辨证的高度概括,其可总结为:从各经主证辨证,从疾病的发展演变辨证,同时应注意在辨证中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相似文献   

9.
10.
《脾胃论》与脏腑辨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脾胃论》一书在脏腑学说及脏腑辨证用药方面的运用。“补土派”医家李东垣倡言脾胃论,对于疾病发病机制、脏腑病机及治疗用药无不是以脾胃为中心来认识的,建立了以脾胃为中心的四时五脏辨证用药体系,变五脏用药为升降浮沉补泻法。该辨证体系以五行、运气等学说为理论依据,强调“藏气法时”、升降浮沉,在方法上高人一畴。《脾胃论》并非专论脾胃病,而脏腑辨证不只辨杂病。  相似文献   

11.
张介宾是明代杰出医家,其主要著作《景岳全书》继承了《中藏经》关于脏腑辨证的方法和内容,并与八纲、气血、病因辨证相结合,发展丰富了脏腑辨证学说,建立二纲六变的辨证体系,他承先启后,为后世辨证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关于小便不利的治法,前人有"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之说。而吴鞠通认为"温病之小便不通,无膀胱不开证,皆上游热结与肺气不化而然也",上游指小肠,相对于大肠而言,温热之邪结于小肠,则小肠泌别清浊功能失职,而出现小便不利及大便异常。"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受温热之邪,则宣化失司,通调失职,从而引起小便不利或水肿等症。因此,对于温病小便不利的治疗应辨证论治,吴氏采用清热化湿及甘苦合化等法,对于临证辨治温病小便不利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伤寒论》量值辨证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量值概念在《伤寒论》辨证论治中有着较为广泛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阴阳量值辨证、主症量值辨证、相关症状量值辨证、症状量值比较辨证等几个方面。中医学必须注重量值辨证研究,不但要加强对中医四诊信息客观化、定量化、现代化方法研究,而且必须注重具有中医学自身特点和规律的以症定量的量值辨证研究。两者有机结合互补,方可切实推进中医量值辨证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伤寒论》方证辨证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伤寒论》方证辨证探析顾武军(南京中医药大学210029)主题词《伤寒论》,仲景学说,辨证论治《伤寒论》法寓于方,方有主证,论中“桂枝证”、柴胡证”等首创以方名证,使方、证紧密结合,开方证辨证之先河。方证辨证是《伤寒论》辨证论治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预后辨证概括来说,主要有以阴阳自和预后、凭脉预后、以证预后和脉象证合参预后四个方面。然而这四种预后辨证在临床实践当中应用各有侧重。通过对上述四种预后辨证逐一综合、归纳、分析,以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食欲辨证是张仲景辨证论治学术思想的重要体现,故以“能食、不能食”和“欲食、不欲食”作为线索,通过总结、归纳《伤寒论》中描述食欲状况的条文,从而对疾病进行辨证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伤寒论》中六经辨证,历代医家阐幽发微,立论精详,然书中鲜明的汤方辨证内容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和阐明,甚至悖逆于仲景本意。兹将《伤寒论》汤方辨证的旨意及其具体运用探析如下。1汤方辨证的主旨要义汤方辨证,就是在临床诊治过程中,着重辨识各个方剂所主治的证候...  相似文献   

18.
主要就《医宗必读》所述的病证、医论部分内容作了研究探讨,认为在内伤病证的病名确立、病因病机、脉证表现及立法用药等方面,皆重视脏腑,突出脏腑辨证,为本书的特点。《医宗必读》继承并发展了脏腑辨证理论,充实了临床应用,并为后世《中医内科学》病名的确立及证型划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对温病的辨证虽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为主,但其中从脏腑角度辨证的内容并非鲜见。通过对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7年制规划教材《温病学》中脏腑证型的统计与分析,总结出温病学教材中的脏腑辨证具有3个特点:脏腑辨证运用广泛,四脏二腑证型凸现,湿热温邪伤脾为甚。  相似文献   

20.
六经辨证,主要根据六经所属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表现于临床的各种证候、脉象,对其病位、病性、病机、病势,加以科学归纳,而归属于某经病证,作为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对外感热病和内伤杂病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兹分述如下:1 太阳病证治 由于太阳主一身之表,邪犯肌表,正邪交争,以致太阳经气不利,营卫失调。凡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