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临产前后采取两种剖宫产术式的产妇的腹部切口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方法 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400例为观察组,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产妇400例为对照组,在手术后5~7d进行超声检查,对临产前后的两组产妇的腹部切口及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已临产的产妇腹部切口与子宫切口愈合情况和施行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临产前的产妇实行新式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腹部切口愈合情况无明显差异。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不适宜用于临产前的产妇。剖宫产术后应常规行B超检查了解切口愈合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不同产程中行剖宫产后子宫切几愈合的情况及其临床监测指标。方法 通过对未临产及临产后不同产程中施行新式剖宫产术的产妇1050例观察其体温,宫旁局限性同定压痛和阴道流血情况,结合术后第6天B超检查了解子宫切口愈合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未临产与临产后第一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与临产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无显著性;(2)临产后于第一产程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者子宫切口愈合差异有显著性;(3)剖宫产术后体温〉39℃或体温不正常持续1周以七、或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或有不正常阴道流血者,均有子宫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结论 子宫切口愈合与是否临产、临产后不同产程、术后体温、子宫局限性固定压痛、异常阴道流血有明确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两种横切口剖宫产术式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建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8):4358-4358
目的比较分析两种横切口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354例改良剖宫产手术的特点以及产妇术后情况,并与传统式进行比较。结果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产妇疼痛轻,切口愈合好,与传统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简化了手术过程,易于产科医生接受和把握,产妇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低,临床观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自新式剖宫产术在我站妇产科开展以来,其手术便捷、出血少、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好、瘢痕小且美观的特点,为广大产妇所接受,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影响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本院行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75例为观察组,并与同期2200例剖宫产术后无切口愈合不良的产妇进行对照,对比分析引起产妇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结果产妇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3.29%(75/2275),其中切口感染比例最高(69.33%)。引起产妇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包括产妇自身因素及外在因素,其中产妇自身因素包括:体质指数(BMI)偏高、血红蛋白(Hb)偏低、原有阴道炎、胎膜早破、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子痫前期、产妇基础疾病等因素。外在因素包括:夏季、术前未应用抗生素、阴检肛查次数过多、备皮至手术时间过长、手术时间过长、非主刀医生缝合、术后护理不当、探患者次过多等因素。结论引起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因素众多,通过改善产妇体质、术前积极纠正产妇基础疾病及妊娠期疾病、及时处理胎膜早破、缩短备皮时间及手术时间、根据实际情况对产妇实施阴检肛查、夏季及术后加强无菌操作、减少患者探视次数均能有效减少产妇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对景德镇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2000例腹部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为1.8%,妇科腹部手术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0.8%;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与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妇科腹部手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导致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诱发因素主要是肥胖、贫血、术后咳嗽、伴有合并症或并发症、细菌感染等;建议加强术后护理,如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保持病房通风无菌环境、密切观察病情、外阴清洁护理、腹部切口红外线照射等措施,以减少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王虹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344-3344
目的 观察评价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改良式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275例作为改良组,未改良的腹部横切口术281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伤口疼痛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组比对照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排气快,切口感染例数少,平均住院天数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对产妇损伤小,能够降低感染率,缩短平均住院日,降低住院费用,加快床位周转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发生时间、病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1998~2005年11例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不良,蜕膜残留,子宫内膜炎。发生时间在术后1~6周,以2~4周为多见。结论: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的时问多见于术后2~4周,也可见于术后1周或5~6周。主要病因是子宫切口愈合不良。针对出血病因进行防治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良后新式剖宫产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新式剖宫产改良术式的患者240倒(实验组),并选择同期采用新式剖宫产常规术式患者210例(对照组),对两组术中情况及术后伤口愈合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切口硬结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新式剖宫产改良术式具有操作简单、组织损伤小、术中出血少和术后切口愈合美观等优点,是剖宫产较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妇产科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对策。 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018年8月在北京市丰台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行剖宫产术,且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期切口愈合良好的患者779例为对照组,分析切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原因,探讨如何能够预防切口愈合不良,加速切口愈合。 结果 我院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为4.88%,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为夏季、宫颈分泌物培养见致病菌、胎膜早破、孕前超重或肥胖、腹壁脂肪层厚度>3 cm、试产、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止血、术后发热者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影响剖宫产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为手术时间为夏季、宫颈分泌物培养见致病菌、胎膜早破、孕前超重或肥胖、腹壁脂肪层厚度>3 cm、试产、皮下组织内残留线结、皮下组织使用电刀止血、术后发热,应从孕期保健、术前准备、术中操作、术后管理几个方面着手预防,发现切口愈合不良后,及时敞开切口、清除坏死组织、充分引流有利于愈合。    相似文献   

11.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11年12月黎族、苗族孕产妇剖宫产术后有腹壁切口愈合不良20例的病例资料。结果妊娠合并症、产程延长、破膜时间长、孕妇肥胖、贫血、营养不良、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因素增加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几率。引起剖宫产后腹部切口不良的因素很多,术前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并发症,推广围术期用药,提高操作技能,可降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将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88例患者,按照产妇自主选择手术方式进行分组:选择传统剖宫产手术的40例产妇为对照组,选择改良新式剖宫产的48例产妇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术后各项指标。观察组产妇平均手术时间7.8±3.2min,手术后无腹膜前筋膜出血现象和腹壁下血管损伤现象,统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对产妇术后恢复和伤口的愈合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何种剖宫产术式更有利于产妇术后的康复。方法 :新式剖宫产 63 0例作为观察组 ,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 4 80例作为对照组 ,观察产妇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新式剖宫产组、总手术时间、术后切口疼痛、进食时间、排气时间、术后病率、住院时间均优于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组。结论 :新式剖宫产手术步骤简化 ,损伤小 ,出血少 ,术后康复快 ,是一种安全、快速、优越的剖宫产术式 ,值得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4.
改良新式剖宫产术8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 (JOEL COHEN的开腹方法 )的疗效。方法 :比较具备剖宫产指征 ,行改良新式剖宫产 88例 (改良组 ) ,行腹部横行半月状切口剖宫产 38例 (对照组 )的术中、术后情况 ,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改良组总手术时间 ,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术中出血量 ,镇痛药物使用量 ,术后进水、进食、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病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术后拆线时间、住院天数两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 ,手术损伤少 ,术后疼痛轻 ,切口愈合好 ,住院费用低 ,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应用。  相似文献   

15.
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是剖宫产手术常见并发症,若不及时恰当处理,会导致切口愈合时间延长,增加产妇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肥胖是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易患因素Ⅲ。本次研究400例肥胖患者剖宫产术采用不缝合切口皮下脂肪层技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并与同期缝合切口皮下脂肪层的400例剖宫产肥胖患者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产妇对剖宫产的认同程度越来越高,我国的剖宫产率从5%增加到46%,甚至有结果显示我国剖宫高达65.8%[1],在剖宫产急剧增加的同时,其相关的并发症也在不断增加,手术切口感染是剖宫产术后的主要并发症,危险性是经阴道分娩的5-20倍。尽管剖宫产的技术性与安全性不断提高,但剖宫产术只是解决异常分娩与高危妊娠的有效方法之一,医院相关数据也显示,尽管近些年来剖宫产术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但是产妇发生感染,腹部切口愈合不良及产后大出血等并发症的情况并不理想。本文主要对剖宫产产妇的腹部伤口裂开诊断标准、相关原因及护理对策进行综述,分析产妇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对预防和控制剖宫产腹部伤口裂开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有剖宫产手术指征产妇4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给予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对照组给予传统剖宫产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观察组切皮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术后排气时间、疼痛时间、住院时间、切口愈合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改良新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是一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程度应用常规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进行评价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全部选自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26例剖宫产产妇,全部开展常规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案对患者的切口愈合程度、子宫复旧情况评价效果。结果:在宫腔积液及(或)残留物、切口愈合不良、子宫复旧良好检出详情、切口愈合不良分型上,经阴道超声显著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切口愈合程度使用经阴道超声检查,能够更为直观的反应切口愈合情况,有利于远期剖宫产术并发症的防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8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期80例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愈合良好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产妇既往剖宫产史、妊娠并发症、阴道和肛门检查次数、子宫肌瘤、胎膜早破、横切口方式、纵切口方式、羊水污染等进行单因素分析,并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单因素分析,观察组有既往剖宫产史、妊娠并发症、阴道和肛门检查次数≥5次、子宫肌瘤、胎膜早破、羊水污染等人数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既往剖宫产史、妊娠并发症、阴道和肛门检查次数≥5次、子宫肌瘤、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为影响产妇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2.037,2.132,2.821,2.074,3.805,2.231,P0.05或P0.01)。结论:有既往剖宫产史、妊娠并发症、阴道和肛门检查次数≥5次、子宫肌瘤、胎膜早破、羊水污染为产妇发生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的危险因素,临床应行相关术前检查、术后相应护理及对症治疗减少相关危险因素,预防剖宫产子宫切口瘢痕愈合不良的发生,缩短产妇住院时间,加速产妇恢复。  相似文献   

20.
新式剖宫产术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忆兰 《临床医学》2004,24(11):54-55
目的 :通过比较新式剖宫产术与传统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评价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意义。方法 :取 2 0 0 2年 8~ 2 0 0 3年 8月我院采用新式剖宫产术的 12 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 ,随机抽取同期实行下腹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 96例产妇为对照组 ,进行多项指标的对比。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 ( 2 4 82± 4.5 1)min、( 4 9.65± 12 .10 )min ,术中出血量分别为( 160 .3 5± 46.2 3 )ml、( 2 72 .5 3± 5 1.72 )ml,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分别为 ( 17.93± 8.3 )h、( 4 3 .8± 8.8)h ,术后疼痛时间分别为 ( 9± 11)h、( 2 4± 12 )h。两组比较 ,经统计学处理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研究表明 ,新式剖宫产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术后病率低、缩短拆线时间等优点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