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8例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患者过去有或无心脏病史,在急性症状开始的1h内(亦有规定为24h内)发生心跳骤停,导致脑血流的突然中断,出现意识丧失,患者如及时抢救可获存活,否则将发生生物学死亡.心脏性猝死占全部死因的比例正在增加,据统计,美国每年约有30万人发生心脏性猝死,占全部心血管病死亡的50%以上.由此可见,提高心脏性猝死的抢救成功率对于降低心血管病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我科医务人员在心肺脑复苏领域做了大量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本文将18例心脏性猝死患者在急诊抢救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正> 心脏性猝死系指由于心脏原因导致的突然死亡。病人已知或不知有心脏病,多数认为于症状发作后即刻或一小时内死亡,亦有将6小时内死亡者归入猝死范畴。死亡方式和时间不可预测,大多数病人于猝死前无症状。缺血性心脏病是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Spain的368例猝死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占61%。此外,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病都可导致猝死,其中较多见的是心肌病、主动脉瓣  相似文献   

3.
正心脏性猝死是指急性症状发作后1小时内发生的以意识突然丧失为特征的由心脏原因引起的自然死亡。1979年国际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学会以及1970年世界卫生组织定义的猝死为:急性症状发生后即刻或者24小时内发生的意外死亡。目前大多数学者倾向于将猝死的时间限定在发病1小时内。近年来,随着我国心血管病发生率的增高,心脏猝死的发病率也明显增加。心脏性猝死者绝大多数患有器质性心脏病,主要包括冠心病、肥厚型和扩张型心肌病、心脏瓣  相似文献   

4.
心脏性猝死高危因素的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脏性猝死高危因素的识别杨志寅1杨守敬2(1内科学教研室,2710002济宁医学院内科学教研室)由于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的迅速发展,人类第一位死亡原因的心血管病总死亡率虽有所降低,但作为心脏科最棘手的问题心脏性猝死(suddencardiacdeath...  相似文献   

5.
心脏性猝死的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用智 《西部医学》2006,18(4):406-407
目的研究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心脏性猝死的危害。方法收集国内外部份主要医学文献中提出的各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分析其危险因素对心脏性猝死的直接、间接影响,并列示美国、芬兰等发达国家的发病现状及干预效果。结果经过大量资料分析证实,在干预或消除其危险因素后,心脏性猝死的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对心脏性猝死有直接影响;及早干预、治疗,对减少心脏性猝死有益。  相似文献   

6.
心源性猝死是指患者由于各种心脏原因引起脑血流突然中断且丧失意识,导致无法预测的死亡,是心血管病区较为常见的一种死亡方式。该病发病突然,且进展迅速,猝死事件一旦发生,患者存活率极低,极易死亡。我院2007年3月—2012年8月共抢救心源性猝死患者8例,现将抢救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猝死(Sudden death)指自然发生、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WHO定为发病6小时内死亡者为猝死,多数学者主张发病1小时内的死亡为猝死. 心脏性猝死(sudden cardjac death,SCD)多指急性症状发生1小时内,有骤然发生的意识丧失,因心脏性原因所致的自然死亡.心脏性猝死是心血管急症,是危害人类健康、构成死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猝死是指自然发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成人心脏原因瞬间死亡称心脏性猝死.笔者所在科自2001~2007年共有8例患者死于心源性猝死.  相似文献   

9.
心脏性猝死(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小时内死亡.91%以上的 SCD是心律失常所致,但某些非心电意外的情况,如心脏破裂、肺栓塞等亦可于1小时内死亡,但其发生机理及防治则与心律失常性猝死相异.  相似文献   

10.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猝死与QTcd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心率校正QT离散度 (QTcd)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性猝死的预测作用。方法 将 5 8例心功能III~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心衰死亡组、心脏性猝死组、存活组 ,分别分析入院后 12导联心电图 ,测定QTcd ,比较 3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与QTcd的相关性。结果 心脏性猝死组与心衰死亡组、存活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心衰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 )。结论 分析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的QTcd对心脏性猝死的发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1.
肖爱华 《中外医疗》2011,30(10):142-142
探讨以减少心脏性猝死发生的社区护理干预路径。通过加强社区医护人员对心脏性猝死病因的了解,对原有心血管病症状及体征的鉴别诊断;在社区建立心血管病患者档案,统一管理;开展健康教育,家庭护理及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的讲座;与医院建立救护网,开通绿色通道,可大大提高心血管病危重患者的存活率,减少猝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与 工作压力的加大,心脏性猝死正成为直接危及人类生命的一大“健康杀手”在“中国心脏大会暨北京国际心血管病论坛2010”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专家华伟先生就曾指出,我国每年心脏性猝死人数达到544万——这已然相当于一个小城市的人口总和并且,心脏性猝死发生的突然性以及地点的不确定性使得患者的死亡率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3.
罗瑶 《中国医刊》2006,41(3):28-31
猝死一般是指意外发生的突然死亡。从症状出现到死亡历时多少作为猝死指标尚缺乏统一意见,有学者认为是1小时,也有学者认为是24小时。大多数猝死被认为是心脏原因所致,即心脏性猝死。心力衰竭,特别是终末期心力衰竭是心脏性猝死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综述心力衰竭时心脏性猝死的发病率、原因、高危人群识别、预测指标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心脏性猝死(SCD)系指由于心脏原因所致的突然死亡。可发生于原来有或无心脏病的患者中,常无任何危及生命的前期表现,突然意识丧失,在急性症状出现后1h内死亡,特征为出乎意料的迅速死亡。91%以上的心脏性猝死是心律失常所致[1]。近年,心脏性猝死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对42例  相似文献   

15.
心脏性猝死被受国内外医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心脏性猝死是人类主要的死亡病因之一,约占因心脏病而死亡者的25%左右,现将我科近年来收治的28例老年人心脏性猝死临床资料加以分析,把握此病的特点,以便应对今后如何救治心脏性猝死积累经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患者.  相似文献   

16.
陈剑峰 《广东医学》2004,25(7):862-862
心脏性猝死 (suddencardiacdeath ,SCD)是心血管病防治中的重要问题。SCD是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料的自然死亡 ,大多数学者主张将发病后1h内死亡者定为猝死。 1999年 1月至2 0 0 2年 12月间我院参与救治 4 2例院前SCD ,猝死时间从急性症状发作至死亡均在 1h内 ,符合文献 [1  相似文献   

17.
付敏 《中外健康文摘》2009,6(26):107-107
心源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病人在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突然中断,意识丧失.我们从2001年至今收治心源性猝死6例,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18.
心性猝死6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心脏猝死(SCD)是指心脏引起的未预料的突然死亡。1976年WHO规定采用起病后6小时内死亡为SCD标准。由于SCD目前仍占心血管病死因的首位,故对心性猝死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作者收集我院1988年至1995年间心性猝死61例,就其原发病、诱发因素、先兆征象、高危因素及预防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付敏 《包头医学》2002,26(3):106-106
心源性猝死指由于心脏原因引起的无法预测的自然死亡.病人在急性症状开始1小时内发生心脏骤停,导致脑血流突然中断,意识丧失.我们从2001年至今收治心源性猝死6例,有如下体会.  相似文献   

20.
金明明 《河北医学》1998,4(2):39-41
心性猝死61例临床分析(324000)浙江省衢州市人民医院金朋明心脏猝死(SCD)是指心脏引起的未预料的突然死亡。1976年WHO规定采用起病后6h内死亡为SCD标准。由于SCD目前仍占心血管病死因的首位[1],故对心性猝死进行探讨显得尤为重要。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