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形与神俱”是中医养生学一条重要的原则,众多养生方法中,甚少有一种方法同时做到既养神又养形,但明代养生家高濂在其养生专著《遵生八笺》中论述的“香”却能二者兼具,对其养生价值进行探析,以期为中医养生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为传承和发展优秀传统中医药、传统文化以及人类健康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3.
4.
5.
《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病”是较难理解的仲景方证之一。历代对其方证的认识都各抒己见,未达共识;对其遣药规律同样说法不一,存疑颇多。文中从“肺主魄”理论出发,从“肺-宗气-魄”三位一体功能系统对“百合病”展开研究,认为“百合病”病机核心在于肺阴受伤不能敛、养,肺气虚损不能降、藏,最终导致“阴魄不降”而为病。故治疗时可取性平、偏凉润而又可益气之药以益宗气、养肺阴、清虚热而定“阴魄”。以此明确其核心病机及组方规律,以期进一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7):6-8
《素问.宝命全形论》中的“治神”,是专门论述思维方式的特定概念。“治神”可以分为递进的三个层次,随着学习与实践的深入及品格的陶冶可以逐步提高。“治神”与形象思维关系密切,其特点不是在“想”,而是在“看”;不是用肉眼看,而是在用心看。研究它对研究中医的思维方式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8.
9.
糖尿病目前没有治愈的有效方法,只能通过饮食控制配合药物治疗。中青年患者由于个人因素,对糖尿病的认识不够,通过短信教育可引起他们的重视。1对象与方法1.1对象:本研究选取2010年5月~2011年5月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中青年糖尿病患者118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目的:通过对胃肠癌不同阶段疾病及症状变化特点的分析,研究恶性肿瘤患者形与神的特殊内涵。方法:回顾性收集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住院的的以胃癌、肠癌为第一诊断的患者。首先对胃肠癌患者所有诊断和治疗相关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在不同疾病阶段形与神的状况。结果:收集胃肠癌病例437例,胃癌256例,结肠癌94例,直肠癌87例。胃正常结构的损伤包括手术后的胃肠结构缺损、肝转移手术切除对肝脏的创伤、梗阻后的胃肠造瘘以及肿瘤局造成的胃肠道、泌尿道的梗阻,所有患者以PS为23分者占比例最大。症状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循环系统等症状,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全身其他系统症状均有出现。胃肠癌患者的形伤总频数为791次,神伤的情况则较形更为严重,共1081次。结论:胃肠癌患者的形包括肿瘤和手术及放化疗后对正常脏器造成的损伤,神包括各系统在疾病过程中出现的症状,包括生理性和病理性两方面,恶性肿瘤对患者神的损伤比形更为严重。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97例门诊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n=49)和对照组(n=48),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随后干预组给予为期3个月的有针对性的全程糖尿病教育。干预后对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97例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不依从的发生率为61%(59/97);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对糖尿病知识了解程度与治疗依从性呈显著正相关(P均<0.05)。经健康教育3个月后,干预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下降幅度亦较对照组更明显(P均<0.05)。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差,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其治疗依从性及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了浊的生理基础以及浊邪产生的病理基础、所涉及的脏腑、致病特点及其与痰、湿等邪气的鉴别以及治疗方法等方面。认为脾胃居于中焦,主受纳腐熟水谷,升清降浊,若因各种致病因素导致脾失运化,清不升而浊不降,浊就会停留中焦而化生浊邪,导致疾病的发生。浊邪的产生与脾胃最密切,与肺、肝、肾相关,浊邪为阴邪,具有胶黏、浑浊的特点,但与痰邪、湿邪等的致病特点均有不同,临床治疗常采用升清降浊、芳香化浊、温中健脾祛浊、淡渗利浊等方法。掌握浊邪的治疗方法能够显著提高中医药对脾胃疾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19.
《罗马IV:功能性胃肠病 肠-脑互动异常》中,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又被称之为肠-脑互动异常。针对现代FGIDs疾病谱的变化及FGIDs致病因素的多元化,在“现代”“三因”致病因素的反复作用下,脾胃虚弱,升降失常,气机“凝滞”,产生了FGIDs胃肠道症状,同时,FGIDs患者常具有慢性头痛、呼吸困难、心慌、肌肉疼痛等胃肠道以外症状。FGIDs属于中医脾胃系统疾病,其临床症状与中医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脾胃虚滞”是FGIDs基本病机,临床可从“滞”论治FGIDs。FGIDs患者症状重叠现象极为常见,FGIDs临床常见八滞:虚滞、气滞、血滞、火滞、湿滞、痰滞、食滞、寒滞。FGIDs临床常用祛滞八法:健补脾胃祛滞法、疏肝理气祛滞法、活血化瘀祛滞法、泻肝行湿祛滞法、燥湿运脾祛滞法、理气化痰祛滞法、消食化痰祛滞法、温胃散寒祛滞法。进一步探析“脾胃虚滞”理论及从“滞”论治FGIDs理论,对现代FGIDs及脾胃相关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