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治法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叶天士著《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治法特点。方法:列举三个方面,一是首分胃阴虚/胃阳虚而治,达胃气和顺之效;二是治肝安胃,以肝郁犯胃,肝气犯胃,肝浊犯胃所致疼痛;三是久病入络,根据病因不同,分别治之。对久瘀病深者,用虫类搜剔。结果:叶氏治胃脘痛,机圆法活,辨证准确,用药精巧,效若桴鼓,为后人所推崇。结论:叶氏治疗胃脘痛的学术思想多有独创,辨证论治,立法处方条理井然,实补东垣脾胃学说之未及,为后世树立了典范。 相似文献
2.
3.
阳气亏虚、阴邪阻滞是胸痹的基本病机。以该病机为指导辨治胸痹是常规经典治疗思路。温病学家以擅治温病闻名,考虑胸痹阳气亏虚、阴邪阻滞的病机,温病学家似于胸痹并无特色。然而《临证指南医案》亦收录了叶天士治疗胸痹的医案,值得探讨研究。本文基于《临证指南医案·胸痹》14则胸痹医案,以治法为切入点和整理主线,解析叶氏治疗胸痹医案,将叶天士治疗胸痹的治法总结为法仲景,辛滑温通;宣肺卫,苦辛开郁;运中焦,调和升降及通血络,蠲痹止痛等四法。同时,叶天士注意到了胸痹病机演变中有热证,痹久具有向肺痈肺痿转化之机,此时用药多辛苦润,该病机演变尚需深入研究及阐释。 相似文献
4.
叶氏辨治胃痛,不寻常法,别出新意。《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篇载录医案丰富,充分体现了叶天士的胃痛临证心得。文章从治法及用药两方面进行探析,归纳总结出叶天士辨治胃痛之特点:治法上,从气机论治时,畅肺气以治胃,喜用杏仁、白蔻仁等;从阳虚论治时,重在通胃阳,以小半夏加茯苓汤通降胃阳以治胃,或合人参通补结合,或合附子通温结合;从营虚论治时,和营卫以治胃,以桂枝汤化裁。用药上巧用姜品,于营虚阳伤时,用煨姜;肝郁木乘或浊痰上逆时,用良姜;于阳虚痰饮时,用干姜;且妙用姜汁,为胃脘痛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临证指南医案》中关于汗证的医案论述,卷三有汗门专篇,余各卷各门中多有散见,所涉病因病机广泛,通过整理叶氏典型医案,结合汗证的阴阳虚实辨证,着重从营卫、气血、阴阳、脏腑、外感、产后等角度分类辨析叶氏汗证相关医案。总结出叶氏在汗证治疗中善用经方,辨析阴阳,强调血汗同源,重视心肾、脾胃,以及温热暑湿致汗和产后汗出等方面的辨治思路。 相似文献
6.
7.
叶天士为清朝著名医家,其学术精髓主要集中在《临证指南医案》.笔者以“胃脘痛”为例,分析叶天士运用仲景学说的思路.
1 承泻心法,扬通胃法
在《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肝犯胃》中有一则医案:“陈(氏)宿病冲气胃痛,今饱食动怒痛发,呕吐,是肝木侵犯胃土,浊气上踞,胀痛不休,逆乱不已.变为先寒后热,烦躁,面赤,汗泄,此为厥象.厥阴肝脏之现症,显然在目. 相似文献
8.
王学函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2012,(2):153-153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治疗消渴病,善于病证结合,拓宽《内经》以来治疗思路,丰富其病因病机,提出阴亏阳亢,津涸热淫为消渴主要病机。认为脾瘅迁延不愈,可转为消渴,使消渴的辨治更加全面。 相似文献
9.
10.
《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用药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痛门医案中的用药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胃脘痛的用药特点。叶天士对胃脘痛的治疗注重温通胃阳,以通为补,以降为顺,用药多为辛温之品;治胃不忘疏肝是叶氏治疗胃痛又一特点,常投金铃子散或伍用郁金、香附、柴胡;对久痛入络者,法当祛瘀通络。 相似文献
1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中汇集了有关诊治咳嗽的医案142例,归纳为风寒袭肺、风热犯肺、肺燥津伤、肝火灼肺、脾虚肺弱和肺肾虚衰6型。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叶天士治疗咳嗽,并非见咳治咳,而是善于掌握病因病机。邪在表者予轻剂宣解,邪在里者或不治肺而治脾肾,注重顾护胃气和津液。充分体现了叶天士辨治咳嗽精深的学术见解与博通丰富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著名医家叶天士治疗便血的经验进行归纳并探索,为现今临床医学辨治便血提供借鉴。方法:选取《临证指南医案》中的便血医案53例,将53则医案中有关的信息录入计算机统计表格,运用相关统计软件对证候及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最后剖析并归纳相关统计结果。结果:53则便血病案的首诊记载中共涉及到的证型有21种,药物101味,其中高频药物(频次≥4)30味,茯苓、人参、当归、白芍、地榆等较为多见;《中药学》教材中收录的常用药90味,按功效归为16类,以补虚药、清热药为主,药性以温热药居多,药味以甘、苦为主,归经以脾经为主;聚类分析得到有意义的药物聚类组9组;关联规则分析得到14组药-药二阶关联,86组三阶关联,97组四阶关联,42组五阶关联,6组六阶关联。结论:叶天士辨治便血,以虚实为纲领,阳虚、气虚、阴虚为虚证之别,湿热、瘀血为实证之异。治疗便血并非一味收涩止血,而是针对阳虚失摄、阴虚火旺、湿热蕴结、瘀血阻络之不同病机随证变法,多采用自拟方辨证施治,所用药对及药组可为现代临床便血的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山东中医杂志》2019,(12)
目的:通过对《临证指南医案》中呕吐医案的统计整理,总结叶天士辨治呕吐的经验,为现代临床辨治呕吐提供借鉴和参考,也为古代医籍研究及名医经验总结提供思路和方法。方法:选取《临证指南医案》呕吐医案57例,将医案相关信息录入Excel表格,采用SPSS 20.0和Clementine 12.0统计软件对证候、症状、药物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最后运用中医理论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①在57例呕吐病案初诊记录中,共涉及证候11种;症状56个,频次≥3的高频症状13个;药物73味,频次≥3的高频药物27味,《中药学》教材收录的常用药物69味。②得到有意义的症状因子组3组,药物聚类组6组,症状聚类组5组,药-药二阶关联8组,三阶关联24组,四阶关联5组。结论:叶天士辨证呕吐重视肝胃关系,从木乘土辨证呕吐是其特色。治疗呕吐以和胃降逆为基本治则,用药注重辛开苦降,调气止呕。 相似文献
14.
《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论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风》详细论述了中风病的病因病机与治疗。认为肝肾阴虚、阳化内风是中风病机的根本,创立了“阳化内风”说;阴液不足、经脉失养是中风发病的主要原因;滋阴养血、化痰熄风为治疗的主要方法,在中风的论治方面有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15.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他提出了温病的"卫气营血"辨证纲领,对温病的治疗有独特的贡献.然叶氏一生诊事繁忙,几乎从未亲笔于撰著.现今,叶天士医案成为研究叶氏医学思想的主要途径.<临证指南医案·咳嗽>一节论治咳嗽之病因病机、理法方药可谓详细,能够反映叶氏的医学心术水平.现就叶氏对咳嗽的论治浅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采用自行开发的历代医案数据库,总结《临证指南医案》疟疾辨治特色。其所载疟疾医案症状以脾胃症状及全身症状较为突出;病因病机强调湿热,认为疟疾是一种虚实夹杂的疾病,脾胃虚弱是其发病的重要内因,在此基础上感受外邪,引起痰湿内结、中焦气滞而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治疗重视扶正,常用温补法;方药主要以半夏泻心汤加减。体现了叶天士别具一格的治疗思路,为临床疟疾的治疗提供借鉴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叶天士在《临证指南医案》对五苓散加减变通,或与其它方剂合用,对多种疾病疗效显著。本文将五苓散医案涉及的篇目、症状进行数据分析,并对部分医案进行浅析与探索,领会叶天士运用五苓散的学术思想,以期对临床应用五苓散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9.
《临证指南医案·凡例》对于学习本书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本文以凡例为指导,从"内伤致痹""因痹致痿"和"宣通治痹"三个方面解析《临证指南医案·痹》的特色,并附应用案例以说明。通过解析医案,分析了饮食失节致痹、烦劳太过致痹和营虚或血虚络涩等内伤致痹医案,从而强调内伤在痹发病中的重要作用。根据《黄帝内经》等经典理论,凝练提出"因痹致痿"病机,并提出通痹治痿法,以上述认识为指导,解析《临证指南医案·痹》记载的痹痿同治医案,将医案体现的治法总结为温养通补和清热通补两法,将本篇提出治疗痹的宣通法细分为温阳利湿、清热利湿和甘寒和阳三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