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60例,年龄30~55岁,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C组)和舒芬太尼+右美托咪定组(D组),每组30例。术后给予PCIA。连续3夜[当晚21∶00至次日6∶00,术前1夜(PSG1),术后第1夜(PSG2),和术后第2夜(PSG3)]对患者进行多导联睡眠功能监测,观察指标包括各期睡眠分布[非快速动眼睡眠(N1,N2,N3)和快速动眼睡眠(REM)],睡眠觉醒指数,睡眠效率及主观睡眠质量评分。采用VAS评分评估患者术后疼痛,同时记录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镇静评分、MAP、HR和SpO2。结果与PSG1时比较,PSG2和PSG3时C组N1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D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两组N3期和REM期睡眠明显减少、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明显降低、觉醒指数明显升高(P0.05)。与C组比较,PSG2和PSG3时D组N1期睡眠明显减少、N2期睡眠明显增加(P0.05);D组睡眠效率和主观睡眠质量明显升高,觉醒指数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术后6、24和48hD组VAS评分明显降低、舒芬太尼累积消耗量明显减少、MAP明显降低、HR明显减慢(P0.05),术后6、24hD组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经腹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提供良好镇痛的同时改善患者睡眠剥夺,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胸外科手术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6例需要择期进行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胸外科围术期常规的护理方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环境等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护理前后2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St.Mary's医院睡眠问卷(SMH)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2组患者护理前焦虑、抑郁评分,睡眠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围手术期护理后2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睡眠状态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睡眠状态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17%)显著高于对照组(73.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况,改善患者的睡眠状态,促进患者术后恢复,临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外科重症监护室(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SICU)非机械通气老年患者术后的睡眠质量和睡眠结构. 方法 采用澳大利亚生产的Compumedics Siesta多导睡眠图(polysomnography,PSG)监测系统,分析50例SICU术后当晚的非机械通气老年患者(病例组)和40例非手术的老年体检者(对照组)的PSG.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术后睡眠总时间减少[289.5 min(147.5~398.8 min)比218.4 min(125.3~345.7 min)] (P<0.05),睡眠效率低[48.2% (24.6%~66.5%)比36.3%(20.8%~57.6%)](P<0.05);病例组术后睡眠以1期睡眠为主[67.3%(21.6%~78.3%)],对照组睡眠以2期睡眠为主[59.6%(18.2%~73.2%)];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术后深睡眠显著减少[18.3%(4.1%~20.9%)比7.9%(0~11.4%)](P<0.05),所有患者缺乏快速眼动睡眠(rapid eye movement,REM),72%(36例)患者缺乏慢波睡眠(slow wave sleep,sws),对照组只有6例缺乏REM,5例缺乏SWS.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的术后睡眠更破碎,夜间睡眠觉醒更频繁[9.1次/h(4.8~24.3次/h)比20.5次/h(8.8~32.2次/h)](P<0.01). 结论 术后老年患者容易出现睡眠障碍和睡眠剥夺,表现为睡眠总时间不足、深睡眠缺乏、睡眠破碎、频繁觉醒.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和术后睡眠质量的现状及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本院收治的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记录患者Riker镇静和躁动评分表(SAS)及术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通过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84例患者SAS>5分者32例(占比38.10%),PSQI>7者49例(占比58.33%)。苏醒期躁动者苏醒期躁动者有吸烟史、手术时间≥120 min、术中出血量≥300 mL、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术中低体温占比高于苏醒期无躁动者(P<0.05)。手术时间、合并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及术中低体温是影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睡眠异常者文化程度(文盲)、术后疼痛、术后不良反应睡眠环境(强光、噪音)和有睡眠体位要求者占比高于睡眠良好者(P<0.05)。术后不良反应和睡眠环境是影响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术后睡眠质量的多因素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室苏醒期躁动受手术时间、合并贫血、术中应用七氟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舒芬太尼用于胃癌患者术后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法 80例ASAⅠ或Ⅱ级胃癌根治手术的患者,采用随机双盲抽签方法均分为四组。PCIA镇痛液配方:舒芬太尼组(SF组),舒芬太尼3μg/h+托烷司琼5mg;右美托咪定1组(D1组),右美托咪定0.05μg·kg-1·h-1+舒芬太尼2μg/h+托烷司琼5mg;右美托咪定2组(D2组),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舒芬太尼2μg/h+托烷司琼5mg;右美托咪定3组(D3组),右美托咪定0.15μg·kg-1·h-1+舒芬太尼2μg/h+托烷司琼5mg,均用生理盐水配成100ml。清醒拔管后行PCIA,记录术后4、8、16、24和48h的MAP、HR、SpO2、RR,并进行疼痛、镇静、情绪、睡眠质量的评分,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术后第3天对使用PCIA治疗的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SF组比较,术后4、8、16、24和48hD2、D3组MAP明显降低,D1、D2、D3组HR明显减慢(P<0.05或P<0.01);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P<0.05或P<0.01)。术后48h内睡眠、情绪评分D1、D2、D3组明显优于SF组(P<0.05或P<0.01);D1、D2、D3组术后恶心呕吐和寒颤发生率明显低于SF组(P<0.05);随着右美托咪定剂量增加需干预的心动过缓明显增加,术后第3天D2、D3组患者对PCIA的满意程度明显优于SF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0.1μg·kg-1·h-1复合舒芬太尼2μg/h术后行PCIA在获得满意镇痛效果的同时,还能提供适度镇静,消除患者焦虑情绪,提高围术期的安全性和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与并发症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睡眠状况自评量表和自行设计的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原因调查表,对56例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状况平均总分为30.6分,为中度睡眠障碍;影响围术期青光眼患者睡眠质量的前3位因素是:激素药物不良反应、心理因素...  相似文献   

7.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指患者睡眠时周期性地出现部分或完全的上呼吸道梗阻,以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为特征的疾病。我国成人OSA总患病率为3.93%,男性为女性的2.62倍[1],但临床诊断率较低。合并OSA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显著增多,死亡率显著增高,该类患者均应被列为麻醉的高危患者[2-3]。为此,在2014年ASA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围术期管理指南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最新指南及文献,重点对OSA患者的术前筛查与诊断、危险因素、气道管理、麻醉用药等予以修订,以提高对OSA患者围术期麻醉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复杂弥漫性动静脉畸形经皮射频消融术的麻醉特点及围术期处理。方法:2014年12月—2018年12月临沂市肿瘤医院血管瘤淋巴瘤科经皮射频消融治疗复杂弥漫性动静脉畸形38例,其中颌面颈部28例(伴张口困难6例,睡眠时打鼾8例),躯干部6例,下肢4例。所有患者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在彩超实时监视下进行消融。观察患者诱导前、消融后30、60、90 min及术后6 h的血流动力学、体温、尿液及相关并发症。结果:无困难气道插管顺利患者20例(52.7%),可视喉镜探查插管8例(21.1%),可视光棒或纤支镜插管5例(13.1%),预防性气管切开5例(13.1%)。消融后30、60、90 min,患者体温、血压、心率升高明显(P<0.05),2例患者2次治疗后出现高热(5.3%),5例患者术后出现一过性血红蛋白尿(13.2%),6例患者术后出现恶心呕吐(15.8%),3例患者出现全身不适伴寒颤(7.9%)。随访1~3年,38例(100%)获得Ⅲ、Ⅳ级的治疗效果。结论:射频消融治疗复杂弥漫性动静脉畸形效果确切,准确掌握定位穿刺及消融技巧,加强血流动力学、体温、血红蛋白尿监测,是围术期麻醉处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舒芬太尼用于妇科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对血浆内皮素(ET)及心钠素(ANP)的影响。方法60例ASAⅠ或Ⅱ级择期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F组)、芬太尼组(F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20例。SF组和F组术后行PCIA,镇痛药物配方:SF组为舒芬太尼50μg 曲马多500mg 生理盐水至100ml;F组为芬太尼0.5mg替代SF组的舒芬太尼,持续流量2.0ml/h,自控剂量0.5ml/15min;C组术后根据需要间断肌注哌替啶镇痛。采用放免法测定术前、术毕、术后24h及术后48h血浆ET及ANP浓度;监测HR、BP;进行VAS评估。结果SF组及F组术后24h及术后48hET及ANP值显著低于C组(P<0.05),且SF组降低幅度比F组更大,SF组及F组术后HR、SBP及VAS显著低于C组同期值(P<0.05或P<0.01),且SF组数值比F组更低。结论妇科患者手术后曲马多伍用舒芬太尼,能有效控制术后疼痛,减少患者术后ET及ANP的释放,改善循环功能。  相似文献   

10.
146例老年胃癌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的外科治疗和围术期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46例60岁以上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胃癌患者病程长,中晚期病例多(62.33%),合并症多(65.75%),术后并发症多(25.34%),肿瘤切除率83.56%,围术期死亡率3.42%。结论手术切除是目前老年胃癌患者最好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手术方式及加强围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一种新型医用保温装置,探讨其在断指再植术后的应用价值及疗效。方法设计以水作为加热介质、可设置温度并微电脑控制的医用保温装置。将2010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421例行断指再植患者分为两组,其中210例术后9 d内采用医用保温装置保温(试验组),211例术后采用常规烤灯(对照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伤后至就诊时间、损伤指别及手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再植指存活率、患者和同室患者自评舒适度,并根据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患者睡眠质量。结果术后试验组患者及同室患者舒适度好者分别为188例(89.52%)、201例(95.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例(11.85%)、145例(68.72%)。试验组患者睡眠质量按PSQI量表评价,获好105例、中85例、差20例,对照组分别为45、95、71例。术后试验组35例(16.67%)发生血管危象,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6例(36.02%);试验组196例(93.33%)再植指成活,对照组为181例(85.78%)。以上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术后应用医用保温装置对再植手指进行保温,可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断指再植成功率,减少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并改善对同室患者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意外胆囊癌(UGC)的TNM分期和治疗时机对其预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延安大学咸阳医院肝胆外科及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70例UG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70例UGC患者的术前诊断包括胆囊结石68例(97.2%),胆囊息肉1例(1.4%),肝内外胆管结石1例(1.4%);TNM分期:0期2例(2.9%),Ⅰ期9例(12.9%),Ⅱ期50例(71.4%),Ⅲa期6例(8.6%),Ⅲb期1例(1.4%),Ⅳa期1例(1.4%),Ⅳb期1例(1.4%);经术中快速冰冻切片病理学检查发现UGC 55例(78.6%),经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UGC、行二次手术15例(11.4%)。术后66例患者获访,随访时间为2~79个月,中位数为28个月。患者的总体1、3及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3%、70.7%及53.7%。不同分期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0期和Ⅰ期患者的生存情况最好,Ⅲ+Ⅳ期患者最差。术中发现UGC并行同期手术患者与术后发现UGC、行二次手术患者的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3)。结论UGC以Ⅱ期为主,患者的预后主要取决于肿瘤分期,手术流程并不影响UGC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在改善妇科手术患者睡眠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34例妇科择期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每组1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前2 d、1 d及手术当天、术后1 d及术后2 d等不同时间段睡眠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围术期各个时间段睡眠时间明显多于对照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手术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围手术期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56例围术期结直肠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43%,高于对照组(χ2=9.9623,P=0.0079),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7%,低于对照组(χ2=12.2321,p=0.0025);观察组的饮食改善、睡眠改善、心理改善、精神改善等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结直肠肿瘤患者围术期手术护理的应用效果,降低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结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对我院2001~2009年期间手术治疗的37例结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患者均为2型糖尿病,行择期手术,术后发生切口感染7例(18.9%),吻合口漏1例(2.7%),骶前间隙积脓2例(5.4%),肺部感染4例(10.8%),泌尿系感染2例(5.4%),无酮症酸中毒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2 d,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结直肠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严格控制血糖,选择合理术式,应用有效抗生素、营养支持等治疗,可达到较满意的外科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3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系统护理,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存活率96.297%(32/33),死亡1例。并发呼吸道感染2例,消化道出血1例。32例患者获3个月随访,生活完全自理12例(37.50%),部分自理16例(50.50%),不能自理4例(12.502%),植物状态1例(3.13%)。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围术期系统护理,可明显提高手术效果,较少并发症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的预后因素。方法对120例直肠癌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不同分期及病理类型的直肠癌患者的术后局部复发率。结果 120例患者中,DukesA期的复发率为2.94%(1/34),B期为17.07%(7/41),C期为62.22%(28/45)。3期患者的复发率两两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分化浸润腺癌复发率为36.84%(7/19),中分化浸润腺癌为19.64%(11/56),低分化浸润腺癌为32.00%(8/25),黏液腺癌为44.44%(8/18),各类型间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肠癌是否侵犯肠壁肌层直接影响根治性直肠癌术后局部复发率,对B、C期患者应尽可能的术中进行大范围的淋巴清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盐酸戊乙奎醚术前用药对全麻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睡眠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首次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60例,男15例,女45例,年龄65~80岁,BMI 20~30 kg/m~2,ASAⅡ或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盐酸戊乙奎醚组(P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30例。P组在术前30 min肌注盐酸戊乙奎醚1 mg;C组则给予生理盐水1 ml。采用脑电双频谱指数(BIS)监测术后第1晚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量表(PSQI)于术前1 d、术后24、72 h评估两组患者睡眠,总分≥7分为术后睡眠障碍,记录两组患者术后早期睡眠障碍的发生率;采用数字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术前1 d、术后24、72 h静息和活动时疼痛程度。观察术后3 d盐酸戊乙奎醚相关口干、面红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晚P组睡眠时间明显短于C组,睡眠效率和睡眠质量明显低于C组(P0.05)。与术前1 d比较,术后1、3 d两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与术后1 d比较,术后3 d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和PSQ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1 d P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评分和PSQI评分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1 d P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明显高于C组(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同时点静息和活动时VA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术后3 d均未发现与盐酸戊乙奎醚相关的口干、面红等不良反应。结论术前应用盐酸戊乙奎醚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早期睡眠质量,干扰其术后早期睡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和总结对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采取微创手术治疗的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护理资料。结果 60例基本痊愈(GOS 4~5分)52例,死亡5例,其中3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死于继发性脏器衰竭,自动出院3例。术后对52例患者随访6个月,采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达到I级10例(19.23%),Ⅱ级16例(30.76%),Ⅲ级14例(26.92%),Ⅳ级9例(17.31%),V级23例(5.4.77%)。结论科学规范实施心理、病情观察、健康宣教等围术期护理措施,可提高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术治疗患者的治疗效果,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进展期胃癌联合脏器切除的指征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6月至2008年6月期间施行联合脏器切除的43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姑息性手术的29例进展期胃癌患者相比较。结果术后1、3及5年生存率联合脏器切除患者分别为65.1%(28/43)、30.2%(13/43)及18.6%(8/43),姑息性手术患者分别为41.4%(12/29)、10.3%(3/29)及0(0/29),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联合脏器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0%(6/43),而姑息性手术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8%(4/29),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进展期胃癌实施联合脏器切除联合术中腹腔内温热化疗等综合治疗,可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