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 2.5分析《大国医:治疗消渴就是打败糖尿病》著作中消渴肾病的遣方用药,探索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用药规律和学术思想。方法 通过查阅该书,筛选出关于消渴肾病的病案,对病案中的口服方剂进行整理,建立Excel数据库再导入系统中,运用频次统计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数据挖掘,探讨组方规律和辨治经验。结果 筛选出方剂82首,涉及中药117味,总使用频次1547次;常用药物23味,以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补虚药居多;四气以寒性居多,五味以甘味居多,归经以归肝经者居多;得到常用核心药物组合10组、新处方5个。结论 南征教授将“解毒通络益肾”贯穿于治疗本病的始终,可为今后消渴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0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中药汤剂使用情况,对中药的应用频次、频率、分类等进行分析。结果:收集到200例糖尿病患者住院期间中药汤剂治疗数据,共使用中药汤剂482方,268味中药使用总频次为6 455次,其中使用频次前10味的药物有甘草、茯苓、黄芪、白术、川芎、山药、丹参、鸡血藤、黄连、鸡内金。在268味中药中,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其次是清热药和活血化瘀药。补虚药以补气药和补阴药为主,二者所占比例高达81.79%;清热药以清热燥湿药、清热泻火药和清热凉血药为主。结论:中医药治疗糖尿病以益气养阴为主,清热、活血化瘀为辅,兼顾其他,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分析南征教授治疗气阴两虚兼瘀毒型消渴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南征教授诊治的154例消渴肾病气阴两虚兼瘀毒证患者病案,将616份有效处方录入数据库,运用频次统计、相关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探讨组方规律。结果 616份处方涉及中药124味,其中常用药物26味。常用药物四气以寒性居多,五味以甘味居多。得到常用药物核心组合8组,新处方4个。结论 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气阴两虚兼瘀毒证以扶正祛邪为基本治则,主要采用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解毒通络益肾法,用药规律以“土茯苓、酒大黄、榛花、草果、厚朴、槟榔、丹参、黄芪、黄精、紫荆皮、木蝴蝶、金荞麦、覆盆子”为主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通过聚类分析法对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的病例进行收集整理,将使用频数≥90次的药物、总使用频率达81.48%以上的中药进行R型聚类分析,从而明确各药的主治功能和适用范围。结果:得到6个关系密切的聚类组和10个常用药对组。结论:以聚类分析法分析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用药规律,发现南征教授治疗消渴肾病用药多以滋阴、通络、解毒、化瘀、补泻脏腑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归纳杨国华教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病例的用药特点。方法:收集整理2015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中国中医科学院现望京医院心血管专家门诊治疗室性期前收缩所用中药处方,筛选效验病例用方共91首,录入Excel表格,采用频数统计分析法,将处方中药物功效、药性、药味的频次、频率等分别列出,结合病案总结杨国华教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的用药特点。结果:筛选的91首处方中共收集单味中药94种,药物使用频次共计1321次。单味药出现频次较多的依次为北沙参、丹参、茯苓、枳壳、黄连等,高频用药按功效分前两位为补虚药和清热药,药味以苦、甘主。结论:杨国华教授治疗室性期前收缩多用补虚药以益气养阴、用药平和,注重调气和血,善用苦味药取其味以宁心复律,养心同时兼顾养肝健脾使安神定悸之效更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施杞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的临床用药规律,探索其学术思想。方法:收集2009—2015年间就诊于龙华医院施杞教授门诊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典型AS患者193例,对纳入医案中使用的药物采用SPSS 21.00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计使用药物209种,总频次为4 483。川芎、柴胡、熟地黄、党参、当归、炙甘草6味中药是最常用的药物,补虚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行气药、清热药、化湿药是施杞教授临证常用的药物。聚类分析显示圣愈汤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核心处方,身痛逐瘀汤、当归拈痛汤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基本处方。结论:益气活血化瘀法是施杞教授治疗AS的基本大法,体现了其治疗AS气血并重,扶正兼顾外邪的学术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施杞教授治疗AS的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7.
《二续名医类案》治疗消渴用药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分析明清时期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二续名医类案》中消渴篇的所有复方158首,把每首方剂中的单味药输入EXCEL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其用药规律。结果:158首方剂中,共使用227种药物1786频次,其中使用频次在50次以上的主要有麦冬、熟地、茯苓、山药、生地、知母、石斛,均为滋阴清热补气药。对前30味药物按照中药学分类统计,清热药居于首位,其次是滋阴药和补气药,收涩药、淡渗利湿药等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158首中药复方治法的统计,消渴病的治法以滋阴清热补气为主。结论:明清时期中医对糖尿病病因病机的认识已非常深刻,用药也不仅仅局限于清热滋阴补气,而是开始清热、滋阴、补气、收涩、渗湿等多法并用。  相似文献   

8.
关怿 《河南中医》2013,33(6):981-982
目的:研究中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方法:通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收集整理经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建立治疗糖尿病的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用药规律.结果:用药频次较高的中药为:生黄芪、山药、丹参、生地黄、葛根;按中药学分类统计,居于前列的为清热药、益气药、活血化瘀药、养阴药;从药物性味归经来看,以甘寒、苦寒之品,归肾、肺、脾胃经为多见.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以清热益气养阴及活血化瘀为法,应用甘寒、苦寒之药从肾、肺、脾胃同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陕西中医》2013,34(3):340-342
目的:总结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诊治冠心病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规律。方法:以诊断为"冠心病"为关键词,从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2009年7月~2010年7月的病例中筛选,采用Access2003软件建立药物数据库,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结果:①各类药物共使用频次4545次,其中用药频率>5%的共5类,由高到低分别为补虚药(20.97%)、活血化瘀药(15.47%)、安神药(14.10%)、清热药(12.76%)、理气药(5.85%);②单味药使用频次>20的药物共有24味,累计使用频率40.70%。其中补虚药最为常用的是甘草,活血化瘀药最常用的是丹参,安神药最常用的为磁石,清热药最常用的为决明子,理气药最常用的为薤白;③按药性分甘味(31.02%)、辛味(26.36%)、苦味(18.29%)三者频率最高,累计使用频率75.67%。结论:张学文教授防治冠心病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大法,紧扣血瘀与气虚两大病理因素,用药标本、虚实兼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王孟庸教授治疗肾病综合征(NS)的用药规律。方法:采用频数统计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14年7月到王教授门诊就治的207例NS患者处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探究王教授治疗NS的学术经验。结果:组方用药规律分析:81味中药使用频次较高的依次是女贞子、黄芪、黄精、甘草、白术、墨旱莲、熟地黄、当归、茯苓、乌梅、牡丹皮、陈皮、山药、猪苓等。所用主要药物种类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等。所用药物归经以肾、脾、肝、肺经为主。结论:王教授治疗NS着重治脾、治肾、治肺,补益脾肾、滋阴清热、利水渗湿、收敛固涩、活血化瘀多种治法充分显示了王教授治疗该病的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1.
杨漾  梁昊  张秋雁  何莉 《中医药导报》2019,25(11):132-134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和人工筛选近10年来国内中医药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文献,对临床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的处方、药物组成和功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17篇文献,出现81种处方名称,中药共计121味;根据中药的功效及分类,使用频次较多的药物依次为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止血药、理气药;用药频次前4位的补气药分别是黄芪、人参、甘草、党参,用药频次前4位的活血化瘀药分别是丹参、川芎、红花、桃仁。结论:中医治疗冠心病气虚血瘀证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解表药、止血药、理气药为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中药处方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用药规律,从而为辨证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临床验证有良好疗效的中药处方269首,中药267味,共3314味次,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的前十位高频药为菊花、白芍、钩藤、牛膝、生地、石决明、夏枯草、茯苓、天麻、黄芩,与10味高频药物同用的药物主要有钩藤、白芍、生地、牛膝、菊花5味。总体用药规律:用药类别由高到低依次为:补虚药、清热药、平肝熄风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结论: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肝阳上亢证是以补虚扶正、清热为主.兼顾理气、平肝熄风、活血化瘀;常用药以补虚药和清热药为主,平肝熄风药、理气药和活血化瘀药次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近现代医家治疗瘿病的临床用药规律,通过聚类分析方法对该时期中医治疗瘿病选方用药特点加以分析。方法查阅近现代医家医案并从中摘录治疗瘿病的方药,将所涉及到的单味药建立Excel 2017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与聚类分析法对用药规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搜集得到38位医家50例病案,筛选摘录复方61首,共涉及药物179味,用药频次达871次,其中用药频次20次以上的分别为夏枯草、牡蛎、浙贝母、玄参、当归、白芍。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总频次最多的是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化痰药。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滋阴补气、清热解毒燥湿、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是临床治疗瘿病的常用配伍。结论近现代医家治疗瘿病的中药以补虚、清热、化痰、散瘀为主,海藻玉壶汤、栀子清肝汤、当归六黄汤、天王补心丹、四物汤等为治疗瘿病的主要方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刘宝文教授中医药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用药特色。方法:对刘宝文教授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的28例(149诊次)患者病案建立信息数据库。采用SPSS Modeler作为数据挖掘平台,分析用药频次,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绘制关联规则网状图。结果:刘宝文教授中医药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常用药物22味,核心用药8味,分别为陈皮、甘草、丹参、当归、牛膝、熟地黄、山药、红花。关联分析发现43组药对,其中11组药对与刘宝文教授经验相符合,数据挖掘发现5组新药对,分别为丹参与柴胡、柴胡与牛膝、蒲黄与丹参、牛膝与丹参、当归与青黛。结论:刘宝文教授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以活血化瘀药物为主,配合补气、补血、滋阴等药物。数据挖掘的结果基本体现了刘宝文教授治疗骨髓增殖性疾病的学术思想与用药特色。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卵巢囊肿的文献进行筛选、归纳、总结,探索卵巢囊肿的用药规律,并对其用药规律及现代药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通过检索1998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资料,整理、统计相关口服方药,并运用Excel软件和SPSS21.0软件对其进行频次、药类及聚类分析,进而总结治疗卵巢囊肿的用药规律。结果:本研究收录治疗卵巢囊肿的中药复方83首,涉及中药142味,共出现1009频次,高频23味,活血化瘀药(33.20%)、清热药(15.46%)、补虚药(14.27%)、化痰止咳平喘药(8.92%)、理气药(7.63%)所占比例较大,共计802频次。对使用频次10次以上,排名靠前的34种药物进行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方和10个常用药对。结论:中药治疗卵巢囊肿内服方以活血化瘀药为主,再根据个体配合清热、补虚、化痰、理气等药物。卵巢囊肿基本治法为活血化瘀法、疏肝解郁法、理气活血法、健脾化瘀法、化痰消癥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对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300首处方进行分析,总结其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收集王烈教授治疗小儿哮喘发作期的有关方剂,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集成的频次分析、统计报表等功能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结果:300首处方共涉及中药94味,药味以苦辛为主,药性以寒温居多,归经以肺、肝、胃、脾和大肠经为主,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居多,其中使用频次在前10位的中药为其所拟"止哮汤"的组成药物。结论:王烈教授辨治小儿哮喘发作期以辨寒热为要点,以治肺肝为关键,兼顾脾胃及大肠;针对风、痰、瘀之病因病机和病理产物,用药以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平肝息风药及活血化瘀药为主,本研究为名医经验的传承及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狼疮性肾炎的用药规律。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3年中医治疗狼疮肾炎的文献,分析探讨中药治疗狼疮。肾炎的用药规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6篇治疗狼疮性肾炎的文献中,涉及中药196味,累计使用1276次;使用频率超过1%的中药共29味,累计使用频次702次,累计频率55.02%;清热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涩药5类药使用较多,累积频率达84.41%;清热药中以清热凉血药和清热解毒药为主,补虚药中以补气和补阴药为主。结论狼疮性肾炎多用清热药凉血解毒、补虚药益气养阴.兼以活血化瘀药、利水渗湿药、收敛药等共同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析和总结熊继柏教授运用中药治疗肺癌的用药规律。方法拟定处方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收集整理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的中药门诊处方,采用频数分析法统计处方中单味中药、药物性、味、归经及药物功效使用频次,并运用聚类分析法和关联分析法筛选出24味主要药味,概括其功效作用。结果按处方纳入标准,筛选肺癌处方165例,共涉及中药154味,按照功效不同主要分为8类,以化痰止咳平喘类药、清热解毒类药、活血化瘀类药、补益类药、利水渗湿类药、解表祛邪类药、理气类药、通经活络类药等为主,通过常用中药归纳出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予清热化痰散瘀治疗方法为主。结论熊继柏教授治疗肺癌谨守病机本质和经络循行,在清热化痰散瘀的同时,予补气行血等治法。  相似文献   

19.
张小朵  李荣 《河南中医》2016,(11):2039-2042
目的:探索药枕治疗高血压病的用药分布规律,为高血压病药枕治疗提供客观的临床用药依据。方法:以"药枕""中医外治法""高血压病"为检索词,检索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CNK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检索筛选的文献用Excell 2003录入和整理并进行逻辑校对,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药物药类、归经进行频次、频率分析。结果: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18篇,涉及中药共44味,出现总频次128次。其中中药以菊花的使用最多,其次为夏枯草,川芎,磁石,牡丹皮。中药分类以平肝熄风药、清肝热药为主,活血化瘀药次之;中药归经以肝、肺经为主。结论:中药药枕治疗高血压用药是以平肝熄风、清肝热为主,兼顾活血化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古今名医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古今名医临证金鉴·消渴卷》中各医家治疗消渴病的经验方,其中共选取复方156首,将156首复方中涉及到的单味中药输入EXCEL 2003建立用药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法以及聚类分析对用药规律进行一般统计学分析,研究分析治疗消渴病的用药规律。结果:156首复方中,共涉及药物175味,用药频次达1702次,其中用药频次大于50次的分别为黄芪、山药、茯苓、生地黄、麦冬、天花粉。按照中药类别分析,用药最多的类别为补虚药,其次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和利水渗湿药。聚类分析揭示中医治疗消渴病的药物组方规律,如知母配石膏,麦冬配天花粉等。结论:补虚药、清热药、活血化瘀药以及利水渗湿药对于消渴病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运用聚类分析法对治疗消渴病的药物进行统计分析,能发现组方规律,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