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分析益肾坚骨汤辅助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对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ⅠNP)水平的影响.方法 9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9例.对照组接受PFNA内固定术治疗,研究组在PFNA内固定术基础上给予益肾坚骨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程...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6,(2):382-384
目的:评价阿仑膦酸钠对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内钢板固定术后关节功能和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7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关节内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仑膦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功能各指数和骨密度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经视觉模拟评分(VAS),其疼痛评分值为(3.53±0.16)分低于对照组为(4.51±1.27)分(P<0.05);观察组患者经髋关节功能标准评分(Harris),其关节功能评分值为(79.32±10.15)分高于对照组为(63.26±10.42)分(P<0.05);骨折愈合时间为(7.18±0.34)d明显短于对照组为(10.26±1.05)d(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8周和12周骨密度(BMD)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关节内钢板固定术后给予阿仑膦酸钠治疗后能有效提高患者骨密度值,以及改善关节功能,促进患者术后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所造成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接收治疗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20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00例。其中观察组接受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治疗,对照组接受阿仑膦酸钠结合钙尔奇D治疗。两组疗程均为6个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前后骨密度(BMD)、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血钙、血磷、I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B-CTX)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L_(1~4)、Ward’s等部位骨密度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LP、BGP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B-CTX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联合注射用骨肽对于绝经后骨质疏松患者治疗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生活质量,且基本不对患者产生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阿仑膦酸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本院收治320例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按照奇偶次序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结合骨折类型给予骨折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阿仑膦酸钠治疗,获取两组骨折治疗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术后即刻的血清碱性磷酸酶、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骨钙素、尿脱氧吡啶酚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月的血清碱性磷酸酶、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骨钙素、尿脱氧吡啶酚水平优于两组术后即刻,观察组术后3月的血清碱性磷酸酶、1型胶原交联羧基末端肽、骨钙素、尿脱氧吡啶酚优于对照组术后3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的骨折疼痛评分、骨密度值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4天的骨折疼痛评分、骨密度值优于两组术后即刻,观察组术后3月的骨折疼痛评分、骨密度值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0例随访期间(6个月)的再次骨折率小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骨折采用对症手术治疗、术后常规治疗期间,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可改善机体骨代谢水平,可改善患者的骨密度与骨折疼痛程度,可降低患者的再发骨折几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糖果钢丝”环扎术对股骨距环扎固定联合阿仑膦酸钠对骨质疏松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骨转换生化标志物(bone turnover markers, BTMs)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骨质疏松性股骨颈基底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予以股骨头置换术,术后连续服用碳酸钙D3片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股骨距“糖果钢丝”环扎固定术,术后连续服用阿仑膦酸钠片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开始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并分别比较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2组患者假体周围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 BMD)、血清Ⅰ型原胶原N-端前肽(serum N-terminal 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 S-PINP)、血清Ⅰ型胶原C-末端肽交联(serum C-terminal telopeptide of typeⅠcollagen, S-CTX);并随访12个月分析患者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DHS(动力加压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5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DHS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给予PFN(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曾怿 《北方药学》2021,18(8):74-75
目的:探讨复方骨肽辅助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影响.方法:于本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筛选60人纳入本次研究,计算机随机将其均分为两组(各30例)应用不同治疗方案.两组均应用PFNA进行治疗,观察组同时应用复方骨肽进行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术后1个月骨折愈合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3个月时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接受PFNA治疗同时联合应用复方骨肽进行治疗,有助于促进骨折部位及髋关节功能尽快恢复,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8.
潘艳华 《中国医药科学》2014,(21):172-173,195
目的分析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支架外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治疗总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注射用骨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骨质疏松症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阿仑膦酸钠片联合钙尔奇D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骨肽、阿仑膦酸钠及钙尔奇D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前臂骨密度、骨矿含量的改变。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2.4%和7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前臂近端骨密度(PBD)、近端骨矿含量(PBMC)、远端骨密度(DBD)和远端骨矿含量(DBM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上述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注射用骨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骨质疏松症可显著增加骨密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芪骨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94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7例。对照组口服阿仑膦酸钠维D3片,1片/次,1次/周;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芪骨胶囊,3粒/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25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NR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和生活质量评分,及血清耐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Ⅰ型原胶原氨基末端原肽(PINP)水平。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显著低于治疗组(82.98%vs 95.74%,P0.05)。治疗后,两组NR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显著下降,而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各指标比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TRACP-5b和NTX水平显著降低,而PINP水平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相对于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芪骨胶囊联合阿仑膦酸钠维D3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疼痛症状和生活质量,平衡骨转换和骨形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使用桃红四物汤联合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PFNA)治疗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15年2月至2018年9月收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2例,随机分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46例患者仅接受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术,观察组46例患者则在PFNA治疗基础上联合桃红四物汤口服。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时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水平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并于患者治疗后6个月评价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估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1水平均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加明显,均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6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显著优于观察组(P<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桃红四物汤及PFNA联合治疗的疗效显著,临床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阿仑膦酸钠对患有骨质疏松且脊柱骨折患者再发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方法:收入97例长期骨质疏松且有脊柱骨折发生史的患者,随机分为接受阿仑膦酸钠治疗组49例和常规对照组48例。两组均使用基础用药碳酸钙D3片及骨化醇胶囊。分别于研究开始时和研究进行两年时对所有患者随访记录再次骨折发生率及常规双能X线骨密度检查(BMD)并结合血清骨钙素(OC)和血清I型胶原氨基末端肽(NTX)检验指标评估患者状态。结果:治疗组两年后骨折率相比对照组降低,治疗组随访两年前后比较结果,BMD均有升高而OC和NTX则下降(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对于骨质疏松患者的脊柱再发骨折具有积极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观察.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骨科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54例,根据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患者.对照组采取Gamma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组采取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对比分析两组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阿仑膦酸钠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患者骨折的预防效果。方法:将2017年10月至2019年9月鄱阳县人民医院收治80例PMO患者按照硬币投掷的方法分为观察组(n=40)及对照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基础治疗,观察组予以阿仑膦酸钠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骨密度(左股骨、L1-4椎体)、骨代谢指标及疼痛情况变化,并记录两组随访1年期间骨折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左股骨、L1-4椎体骨密度值均上升(P<0.05),而BGP、TRACP-5b、CTX水平及VAS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更大(P<0.05);随访1年期间,观察组骨折率为5%,低于对照组的20%(P<0.05)。结论:阿仑膦酸钠可明显改善PMO症状,提升患者骨密度水平,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疼痛,预防骨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比较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与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0年2月~2012年8月收治的127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观察组)和动力髋螺钉(对照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和疗效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以作为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阿仑膦酸钠与活性钙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作用.方法 将60例行内固定术的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用阿仑膦酸钠和活性钙1年,对照组仅单纯手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均随访12~18个月.治疗组患者骨折均愈合,优良率为93.33%,髋内翻畸形愈合2例,术后12月无植入物周围骨折;对照组愈合优良率为80.00%,骨不连2例(DHS 1例,改良重建钉1例,均为螺钉拔出),畸形愈合(髋内翻和肢体缩短)3例,术后12月植入物周围骨折1例.结论 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陛股骨转子间骨折后联合应用阿仑膦酸钠与活性钙,可达到促进愈合、减少畸形和骨不连、降低晚期再骨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特立帕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1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阿仑膦酸钠片,1片/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皮下注射特立帕肽注射液,20μg/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3个月时腰椎骨密度相对于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全髋与股骨颈骨密度则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腰椎、全髋、股骨颈骨密度均明显上升,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3个月各部位骨密度均未出现明显上升,治疗6个月腰椎骨密度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P0.05)。治疗组治疗6个月时腰椎、全髋、股骨颈骨密度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3、6个月血清骨钙素(OC)水平逐渐上升,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则逐渐下降,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治疗3、6个月血清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β-CTX)水平逐渐下降,对照组也逐渐下降,对照组下降幅度则明显大于治疗组(P0.05)。结论特立帕肽联合阿仑膦酸钠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可有效改善骨代谢,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动力加压钢板固定法治疗)和观察组(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每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差异。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经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临床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4.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朱振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7):2613-2615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在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8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观察组41例,对照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随访6个月后,观察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观察组优良率为90.2%,对照组优良率为75.6%,两组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100,P<0.05).两组手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比术前提高,观察组比对照组提高更明显(t =4.752,P<0.01).结论 股骨近端抗旋转髓内钉内固定可以提高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使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从本院自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所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当中选取86例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3例。对于对照组的患者我们给予髋固定螺钉(DHS)治疗;对于治疗组患者我们采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不同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效果等方面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通过对比,两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