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目的 系统评价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VIP、WanFang、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 and CENTRAL、Embase等数据库,从建库至2020年11月5日,获取中药熏蒸对比其他疗法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使用Cochrane偏倚风险评估方法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1篇RCT,共计136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联用中药熏蒸组的有效率高于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组(RR=1.31,95% CI 1.20~1.42,P<0.00001)、西药外用组(RR =5.00,95%CI 2.13 ~ 11.75,P=0.0002)以及中药口服组(RR=1.37,95%CI 1.20~1.56,P<0.0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中药熏蒸组的PASI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中药口服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低于NB-UVB组及西药外用组(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在提高疗效、改善皮损严重程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凉血润肤方浸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选的87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按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治疗组联合凉血润肤方浸浴,治疗8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5%,对照组总有效率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0,P=0.037﹤0.05),治疗组PASI和DLQI积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凉血润肤方浸浴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邢惠芝 《新中医》2008,40(7):12-13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方(组成:丹参、红花、白花蛇舌草、乌梢蛇、防风、甘草).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4%,对照组为75.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前后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后2组PASl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NB-UV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NB-UV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药熏蒸联合照射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NB-UVB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及PAS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中药熏蒸联合NB-UVB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有效.  相似文献   

7.
《山东中医杂志》2017,(12):1042-1045
目的:系统比较改良后的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与传统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药物使用量、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银屑病患者300例,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各100例。以改良后的中药药浴方式药浴后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作为治疗组;以传统中药药浴方式药浴后进行窄谱中波紫外线光疗作为对照1组,两组药浴所选中药品种、光疗方式均相同,唯药浴方式有所不同;单纯光疗组为对照2组。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分别对3组患者皮损情况进行银屑病面积与严重指数(PASI)评分。结果:治疗组和对照1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节约了药量;治疗组和对照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后的中药药浴方式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节约了药量,两组疗效均高于单纯窄谱中波紫外线组,3组疗法均有很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的疗效。方法将患者8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予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之中药内服,对照组予迪银片口服,两组均同时应用窄谱中波紫外线进行局部照射治疗。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血热型寻常性银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9.
刘乐 《陕西中医》2012,(9):1149-1150
目的:观察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每组各60例,3组均口服我科自配复方芩芪汤中药汤剂,另外对照组1给予窄谱中波紫外线全身照射,对照组2给予中药药浴治疗,治疗组为中药药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3组均2周1个疗程,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73.33%,对照1组61.01%,对照2组有效率为51.6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组=4.41,P<0.05,χ22组=9.77,P<0.01)。结论:中药药浴联合NB-UVB照射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较好,可缩短疗程,降低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中药熏蒸联合NB-UVB照射和中药内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应用中药熏蒸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照射和中药内服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入选患者均为门诊和住院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8例,采用中药熏蒸联合NB-UVB照射和中药内服治疗;对照组32例,采用单纯中药内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95%,对照组总有效率56.25%。结论:中药熏蒸联合NB-UVB照射和中药内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好,可缩短疗程,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复方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维普、万方、CBM、PubMed等数据库,收集应用中药复方治疗不安腿综合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应用Cochrane 评价员手册进行风险偏倚评估后,使用RevMan 5.3软件对其临床疗效指标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31篇文献,共涉及2301例患者,其中治疗组1181例,对照组11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中药复方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总有效率[OR=4.53,95%CI(3.02~6.81),P<0.00001],优于西药对照组; 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总有效率[OR=4.96,95%CI(3.13~7.87),P<0.00001],优于西药对照组; 在改善IRLS和PSQI评分方面中药复方联合西药组与西药对照组相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WMD=-3.00,95%CI(-8.22~2.23),P=0.26; WMD=-3.84,95%CI(-7.68~-0.01),P=0.05],安全性方面亦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药复方及中药复方联合西药治疗不安腿综合征对比西药治疗均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不高,尚需更多规模较大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作为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系统评价紫龙金片联合含铂类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万方数据库,China Science Periodical Database,CSPD),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8年12月。按照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纳入文献进行信息提取,使用Revman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研究。与对照组比较,紫龙金片联合含铂类化疗方案可提高实体瘤稳定率(OR=1.91,95%CI为1.02~3.58,P=0.04),优化患者生命质量(OR=8.21,95%CI为3.24~20.78,P<0.00001),改善中医证候(OR=246.16,95%CI为70.10~864.39,P<0.00001),增强NK细胞活性(MD=8.38,95%CI为6.56~10.19,P<0.00001),提高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消化系统(OR=0.43,95%CI为0.29~0.65,P<0.0001)、血液系统(OR=0.38,95%CI为0.27~0.54,P<0.0001)、肝肾功能损伤(OR=0.40,95%CI为0.19~0.87,P=0.02)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紫龙金片联合含铂类化疗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可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改善免疫功能,临床治疗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葛莉莉 《陕西中医》2021,(10):1474-1479
目的:系统评价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中药外熏治疗干眼症(Dry eye disease,DE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循证医学支持。方法:计算机检索英文数据库(4个):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中文数据库(4个):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字化期刊(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数据库,时间截止至2021 年2月18日,搜索玻璃酸钠滴眼液联合中药外熏与单独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根据Cochrane标准筛选纳入研究,提取数据并运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2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共2018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与单独应用玻璃酸钠滴眼液相比,在其基础上联合使用中药外熏可明显改善干眼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OR=3.45,95%CI(2.63,4.54), P<0.00001]、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 up time,BUT)[MD=1.72,95%CI(1.45,1.99), P<0.00001]、泪液分泌量(SchirmerⅠ test,SIT)[MD=3.37,95%CI(2.67,4.07), P<0.00001],干眼症状评分[MD=-2.30,95%CI(-3.24,-1.37), P<0.00001]、角膜荧光素钠染色(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CFS)评分[MD=-0.71,95%CI(-0.98,-0.44), P<0.00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结论:玻璃酸钠滴眼液治联合中药外熏在改善干眼症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量、干眼症状评分、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且未见显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口服中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万方数据库,China Science Periodical Database,CSPD),PubMed,EMBASE,Cochrane lib,Google及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1月1日。筛选文献、提取资料、评价偏倚风险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及Stata SE 1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32篇,共34组,274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口服中药在改善心绞痛症状(OR=3.68,95%CI为2.97~4.57,P<0.00001),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SMD=-0.61,95%CI为-0.82~-0.39,P<0.00001),缩短心绞痛发作时间(SMD=-0.78,95%CI为-1.16~-0.41,P<0.0001),提高运动平板代谢当量(SMD=0.77,95%CI为0.39~1.15,P<0.0001),改善心电图(OR=2.31,95%CI为1.88~2.82,P<0.00001),提高硝酸甘油停减率(OR=2.42,95%CI为1.81~3.22,P<0.00001),减少硝酸甘油用量(SMD=-0.60,95%CI为-0.96,-0.24,P=0.001)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事件较少(OR=0.49,95%CI为0.27~0.89,P=0.02)。结论:口服中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系统评价中、下段输尿管结石患者在应用坦索罗辛与中药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中国知网、维普、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建库起至2021年5月.采用RevMan5.3软件及Stata14.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8篇研究(n=932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系统评价中医药疗法对跟痛症的疗效。方法:以单纯西医治疗对照,对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痛症的随机对照研究进行系统评价,数据采用专用软件RevMan4.2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9篇研究共有3157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Meta分析结果显示,0R=3.66,Z=10.05(P〈0.00001),95%CI为(2.84,4.72),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痛症总有效率高于西医对照组。对其中两个亚组进行分析:中药熏洗疗法合并效应量OR=2.98,Z=4.83(P〈0.00001),小针刀合并效应量OR=4.37,Z=3.39(P=0.0007),中药熏洗、小针刀治疗跟痛症总有效率均高于西医对照组。漏斗图提示存在部分发表偏倚。结论:以本meta分析结果为基础,中医药疗法治疗跟病症较单纯西医有效,但由于纳入试验方法学质量较低,目前尚不能得出最终结论,需高质量的试验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7.
王媛媛  谢国祥 《世界中医药》2021,(5):779-783,794
目的:系统评价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简称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简称维普资讯,Chinese Citation Database,CCD)、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简称万方数据库,China Science Periodical Database,CSPD),查找所有关于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10篇文献纳入研究,共计1088例患者,其中观察组549例,对照组539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房颤转复有效率(OR=3.10,95%CI为2.16~4.44,P<0.05)、房颤复发率(OR=0.32,95%CI为0.22~0.48,P<0.05)、心力衰竭发生率(OR=0.23,95%CI为0.15~0.35,P<0.05)、死亡率(OR=0.23,95%CI为0.15~0.35,P<0.05)、治疗后血清CRP水平(MD=-1.15,95%CI为-1.69~-0.61,P<0.05)及不良反应率(OR=0.24,95%CI为0.12~0.49,P<0.05)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酮ⅡA磺酸钠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安全可靠,但尚需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研究为临床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自拟金藤解毒去银丸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银屑病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6例采用金藤解毒去银丸联合NB-UVB治疗,对照组24例采用西药联合NB-UVB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0例,显效14例,好转2例;对照组治愈6例,显效8例,好转6例,无效4例,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Z=-5.245,P=0.000)。结论:中药联合NB-UVB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联合NB-UVB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MEDLINE、 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相关随机对照临床研究;研究终点包括:临床总有效率、神经传导速度和不良反应;运用Review Manager 5.2软件进行偏倚风险评估及效应量的合并。运用GRADEprofiler软件进行证据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18项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158名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针灸治疗明显优于药物对照组[RR:1.38, 95%CI(1.25,1.53),P<0.0000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①正中神经:针灸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MD=2.55,95%CI(1.23,3.87),P=0.0001];②腓总神经:针灸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MD=3.42,95%CI(2.56,4.28),P<0.00001]。运动神经传导速度:①正中神经:针灸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MD=4.10,95%CI(1.01,7.19),P=0.009];②腓总神经:针灸治疗组优于药物对照组[MD=3.09,95%CI(1.99,4.19),P<0.00001]。不良反应和安全性指标:2项研究报告未见不良反应,安全性指标无异常。证据质量评估:腓总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证据级别为中级,正中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证据级别为低级,而临床有效率和正中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证据级别为较低级。结论:根据目前的临床证据,尚不能确定针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针刺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Perimenopausal syndrome,PMS)的疗效、安全性及相关随机对照试验证据水平。方法 检索主要中英文数据库,收集针刺治疗PMS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2008.01.01-2018.12.31,主要结局指标为治疗总有效率,次要结局指标为Kupperman指数、更年期评定量表、潮热评分,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按照GRADE标准进行证据质量评价。结果 共纳入30篇文章,共计2767例病例。1.Meta分析结果提示:针刺治疗PMS总有效率优于西药组[OR =3.72,95%CI (2.57,5.46),P<0.0001]及中药组[OR=8.54,95%CI (3.72,19.58),P<0.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对比西药[MD=-3.53,95% CI(-4.12,-2.93),P<0.0001]、中药[MD=-0.43,95% CI(-0.82, 1.67),P<0.0001]能明显降低Kupperman指数评分,针刺对照西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针刺较假针刺能降低潮热发作评分[MD=-0.30,95% CI(-0.79,0.19),P=0.2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针刺较假针刺能降低更年期评分量表得分 [MD=-0.72,95%CI(-2.47,1.03),P=0.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不良反应:18篇研究提及不良反应,且都未见严重不良反应,12篇未提及。3.根据GRADE方法评价,总有效率及潮热发作评分证据质量为低级,其余为极低级。结论 针刺较药物(中、西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具有更好的疗效,但受纳入研究证据质量的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临床进行弱推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