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探讨大黄牡丹汤辅助治疗子宫肌瘤(UL)疗效及对肠道菌群和生殖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UL患者79例为观察对象,通过抽签法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大黄牡丹汤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相关指标、肠道菌群指标、生殖激素[雌二醇(E2)、孕激素(P)、促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为74.3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中医证候各方面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子宫体积和肌瘤体积均较治疗前显著减小(P<0.05),血红蛋白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两组患者肠球菌和酵母样真菌数量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数量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两...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对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方法 TNBS/乙醇溶液一次性灌肠建立结肠炎小鼠模型,大黄牡丹汤提取液低剂量(0.5 g·L-1)、中剂量(1 g·L-1)、高剂量(2 g·L-1)3个不同剂量灌胃治疗6 d,通过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及结肠病理学变化,检测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对结肠炎小鼠的治疗作用。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派氏结、肠系膜淋巴结中Treg细胞的变化,ELISA检测小鼠外周血白细胞介素10(IL-10)、转化生长因子(TGF-β)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各组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大体评分、病理学评分都有降低趋势。中剂量组小鼠大体评分、病理学评分都明显降低(2.29±0.76,2.86±0.69 VS 5.86±0.90,5.86±1.07,P < 0.05),外周血、肠系膜淋巴结、派氏结Treg细胞,外周血IL-10、TGF-β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大黄牡丹汤提取液各剂量组对结肠炎小鼠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治疗的机制可能与提高Treg细胞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大黄牡丹汤的有效化学成分及作用靶点,研究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大黄牡丹汤的活性成分及靶点蛋白;应用基因组注释数据库平台(Genecards)预测疾病的作用靶点,再将药物-靶点-疾病关系制作成网络图形...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技术探索经方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TCM1D数据库获得大黄牡丹汤药物成分,通过PubChem、Swiss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获得药物成分对应靶点,分析GSE113513芯片获得差异基因,随即获取大黄牡丹汤与大肠癌的共同靶点.利用R、Cytoscape、Autodock软件进行PPI、GO、KEGG、分子对接等分析.结果:获得大黄牡丹汤靶点561个,大肠癌差异基因1227个,共同靶点71个.共同靶点的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主要与PPAR、p53等信号通路相关,Reactome机制分析显示大黄牡丹汤治疗大肠癌主要通过影响信号转导、免疫系统、疾病等产生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大肠癌核心靶点与大黄牡丹汤主要成分亲和力较好,能够有效自由结合.结论:经方大黄牡丹汤可通过多层次、多途径、多靶点发挥对大肠癌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肠道菌群角度探讨金郁小柴胡汤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慢性胆囊炎患者30例,给予金郁小柴胡汤口服治疗,收集患者治疗前后粪便标本及症状量表信息;另选取30例健康者为健康组,收集粪便标本,将标本送检。分析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前后症状量表、粪便标本菌群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慢性胆囊炎患者胆囊壁增厚缓解,各项症状评分降低。慢性胆囊炎患者肠道菌群属水平排名前10的OTU分为拟杆菌属、普氏栖粪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普雷沃氏菌、双歧杆菌、布劳特氏菌属、小杆菌属、罗斯氏菌属、Subdoligranulum、毛螺菌属。健康组排名前10的属水平OTU分别为拟杆菌属、普氏栖粪杆菌、大肠杆菌-志贺氏菌属、巨单胞菌属、Subdoligranulum、Agathobacter、罗斯氏菌属、小杆菌属、双歧杆菌、毛螺菌属。治疗前后慢性胆囊炎患者粪便标本中Patescibacteria超门、硝化螺旋菌门的菌群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胆囊炎患者治疗后菌属降低可能与硝化螺菌属、Saccharimonadales目比例降低有关。治疗前后慢性胆囊炎患者奇异菌科、伊格尔兹氏菌科的... 相似文献
6.
7.
高血压病作为一种我国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其中痰湿中阻型高血压作为高血压病的一种重要的证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是由于脾虚水饮运化失常,湿聚成痰阻于中焦,阻滞气机而使气血运行不畅,脉道不利致使血压升高。采用针灸的治疗方法对于人体维持肠道菌群的平衡、增强自身的免疫力、抑制炎症通路的激活,这就是中医学中的健脾法在现代医学研究中的体现。所以在治疗痰湿中阻型高血压病上应从"脾"的方面采用健脾利湿化痰的治则来治疗。肠道菌群属于中医学的"脾胃"的范畴。脾胃运化功能的正常与肠道菌群的平衡密切相关。肠道菌群为当下的热门研究话题,其与高血压的相关研究也成为高血压病领域的新兴热点。肠道菌群既能参与机体的新陈代谢,又可参与免疫系统的调节。研究发现,肠道菌群紊乱,免疫炎性反应直接或间接影响高血压病的发生发展。而针灸对于高血压病、肠道菌群及免疫炎性反应都有一定的正向调节。因此,围绕三者展开相关谈论,针灸从"脾"治疗高血压病的科学性,通过"肠道菌群-免疫反应"来探究针灸健脾法在治疗高血压病中的应用,推测针灸健脾法治疗高血压病,是通过恢复肠道菌群微生态,降低免疫引发的炎症反应,进而防治高血压及靶器官损伤。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加减对胃阴不足型消化性溃疡的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六安市中医院收治的胃阴不足型消化性溃疡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西药处理,观察组加用芍药甘草汤治疗,均治疗4周。观察2组炎性反应递质、T淋巴细胞亚群、胃肠激素、氧化应激、中医证候积分等变化并比较。结果:2组完成治疗后丙二醇(MDA)、内皮素-1(ET-1)、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缩胆囊素(CCK)、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D8~+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完成治疗后胃脘灼痛、口干少津、饥不欲食、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芍药甘草汤可改善胃阴不足型消化性溃疡,提高免疫功能,改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甘草泻心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患者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变化。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41例,方法为随机数字表法。对照组予以美沙拉嗪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甘草泻心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8周后肠道菌群、炎症免疫细胞因子及中医证候积分水平,治疗8周后疗效,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治疗8周后的总有效率(75.61%)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更高(95.12%,P <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大肠杆菌、肠球菌数量,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肛门灼痛、小便短赤评分降低,且试验组更低(P <0.05);2组双歧杆菌、乳杆菌、血清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升高,且试验组更高(P <0.05)。治疗过程中试验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对照组有2例头痛,1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皮疹,但未出现肝功能异常,均未影响继续治疗。结论 甘草泻心汤治...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黄牡丹汤加味治疗慢性肾脏病(CKD)高尿酸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在秦皇岛市中医医院接受别嘌醇片治疗的CKD高尿酸血症患者42例作为对照组;选取同期接受大黄牡丹汤加味联合别嘌醇片治疗的CKD高尿酸血症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疗程均为8周。比较2组24 h尿蛋白定量、24 h尿酸水平,临床疗效,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GFR)、尿酸(UA)等肾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42/46)和66.66%(28/42);肾功能指标SCr分别为(98.21±14.01)μmol/L和(121.52±29.14)μmol/L,BUN分别为(7.56±0.63)mmol/L和(9.24±0.98)mmol/L,血清UA分别为(681.43±106.73)和(549.63±87.49)μmol/L,GFR分别为(28.97±9.23)mL/(min·1.732)和(24.56±8.44)mL/(min·1.732...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观察茯苓、当归、白术、三补4种中药对小鼠肠道正常菌群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机理。方法:用林可霉素制造小鼠菌群失调模型,以中药灌胃,取小鼠粪便进行肠道菌群检测,pH值测定。同时刮取盲肠上皮细胞进行细菌黏附试验。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中药体外药敏试验。结果:菌群失调模型与正常对照相比,大肠埃希菌的菌量明显增多,乳酸杆菌、双歧杆菌的菌量在下降。各中药治疗组可降低菌群失调小鼠的pH值,中药白术、三补治疗组吸附的大肠埃希菌、双歧杆菌数与自然恢复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4种中药体外对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结论:所选4种中药对肠道正常菌群均有扶植作用,可降低肠道的pH值,提高双歧杆菌的黏附性,其中尤以白术、三补的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白头翁汤加减对溃疡性结肠炎(UC)疗效及部分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唐山市中医医院收治的大肠湿热型UC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住院号单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汤剂白头翁汤加减,均治疗4周。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炎性反应因子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1)2组治疗后腹泻、腹痛、黏液脓血、里急后重、五心烦热、总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2)2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23(IL-23)、IL-1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D8+、肠镜评分、DAI、改良Mayo评分较治疗前均下降(P<0.05),NK细胞、CD4+/CD8+较治疗前均升高,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3)对照组显效率44.62%、总有效率83.08%,观察组显效率60%、总有效率92.31%,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头翁汤加减能通过调节UC的IL-23/IL-17轴平衡,从而发挥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肠道炎性反应,最终提高疗效和改善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补脾益肾方延缓5/6肾切除大鼠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5/6肾切除模型组、补脾益肾方低剂量组、补脾益肾方高剂量组。假手术组和5/6肾切除模型组予蒸馏水灌胃,补脾益肾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给予低剂量和高剂量补脾益肾方治疗,灌胃为期4周。检测各组大鼠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硫酸吲哚酚、二胺氧化酶;肾脏组织采用PAS和Masson染色;结肠组织采用HE染色;Western-blot检测ZO-1、Occludin、Claudin-1三种紧密连接蛋白及IL-22在结肠组织的表达水平;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与假手术组相比,5/6肾切除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硫酸吲哚酚和二胺氧化酶水平明显升高;与5/6肾切除组相比,补脾益肾方高剂量组大鼠的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硫酸吲哚酚和二胺氧化酶水平明显下降,肾脏病理损伤缓解;补脾益肾方亦可调整肠道菌群,提高益生菌Prevotella(普氏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考拉杆菌属)和Megamo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柴胡汤对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及对Th17/Treg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9年2月北京中医医院顺义医院收治的慢性乙肝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编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5例。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用小柴胡汤治疗。观察入组时、疗程完成时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肝纤维化、慢性肝病特异性量表(CLDQ)、Th17/Treg细胞变化并比较。结果:完成治疗后2组患者ALT、TBIL、GLB、ALB、PTA、TNF-α、CD3+、CD4+、CD4+/CD8+、CD8+、Treg、IL-10、TGF-β1、Th17、IL-17、IL-23、HA、PCⅢ、Ⅳ-C、LN及临床症状体征积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幅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小柴胡汤能提高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和免疫功能,改善肝纤维化,提高生存治疗,促使Th17/Treg细胞趋向平衡。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通过血清代谢组学技术,考察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冠心病家兔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40只雄性白兔,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通阳化浊方组与四妙勇安汤组4组,每组10只。空白组正常饮食,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至第8周,于第4周结束后,用球囊法手术损伤实验兔的右侧颈总动脉;在模型组基础上,两个实验组分别在术后,灌胃给予通阳化浊方和四妙勇安汤,连续4周,每日1次。给药结束后,模型组与实验组每组抽取3只家兔,采集全血后,用LC-MS技术进行血清代谢组学检测,运用PCA与OPLS-DA分析法来寻找差异性表达的代谢物和代谢途径。结果 相较于模型组,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组分别存在45和27个差异化合物,通阳化浊方组涉及18条代谢通路,根据Impact值 > 0.05筛选出5条主要代谢通路,包括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和α-亚麻酸代谢;四妙勇安汤组涉及11条代谢通路,筛选出2条主要代谢通路分别为牛磺酸和牛磺酸代谢、组氨酸代谢。结论 通阳化浊方与四妙勇安汤在治疗冠心病模型家兔的过程中存在差异性代谢产物,干预相应的代谢通路可能会对药物在模型中的作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