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主要包括酶学标志物和蛋白标志物。酶学最常用心肌损伤诊断标志物为心肌酶谱,即:CK、CK—MB、LD、AST;心肌损伤最常用的蛋白标志物为CTnT和CTnI。大量临床实践发现,约有25%的AMI患者发病早期没有典型临床症状,约50%的AMI患者缺乏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急性缺血性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AMI时尤为重要。尤其是AMI早期或临床症状不典型的心肌梗死,可及时指导、监测溶栓和对预后进行判断,降低AMI后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心肌损伤时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重要诊断标准之一,多年来一直受到临床检验专家的重视。专家们认为反映急性心肌损伤的理想的生化标志物应具备的主要特点有:高度心脏专一性;心肌损伤后血中水平很快增高;增高后持续较长时间;容易检测;可很快得到检测结果;其诊断价值已经临床证实。迄今为止,尚无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心脏特异的酶或蛋白质可能成为冠心病的早期诊断指标,但缺点也是明显的,因为它们大多数只表示存在炎症或血栓等病理变化,并不意味一定存在心肌坏死。同时这些指标很难鉴别诊断不稳定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但这些指标的变化对于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4.
心肌标志物的分类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心肌标志物的发展简介急性心肌损伤、慢性心力衰竭和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疾病。从 5 0年代以来 ,动态测定一些代谢酶活性一直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 ,AMI)的金标准。但这些酶并不是心肌所特有 ,在人体的其他器官和肌肉中也大量存在 ,除AMI外 ,因运动、炎症也可引起升高 ,而且这些心肌酶的分子量较大 ,从坏死组织进入血液较一些小分子物质慢 ,而且酶的活性时间短 ,其窗口时间也短 ,对临床诊断的帮助价值常因此而受到限制。由于酶活性检测对辅助诊断心肌损伤的敏剐性和特异性较差 ,特别是当心电图 (electrocar diogram ,ECG)改变不明显或为无Q波的心肌梗死(MI)、不稳定心绞痛、心肌炎或中毒性心肌损伤及伴有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或伴骨骼肌损伤等疾病时 ,更难以准确诊断。而对于心力衰竭患者而言 ,过去一直没有一项很好的实验室检测指标用于评价心力衰竭程度 ,而仅依赖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和心脏核磁共振等。由于心力衰竭的患病率和死亡率极高 ,且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 ,早期发现和预防心力衰竭进一步加重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几...  相似文献   

5.
心肌标志物在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急性心肌损伤主要是由急性冠脉缺血造成,包括缺血性心肌损伤,如急性心肌梗死、手术后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和非缺血性心肌损伤,如心肌炎、心脏创伤.急诊室及时可靠的检测出急性心肌缺血是诊断和进一步治疗的先决条件,只有10%~15%的有明显胸痛症状的急诊患者会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AMI)[1].迄今为止,诊断急性心肌损伤的检验项目仍然使用血清中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的活性增高.酶活性检测的心肌敏感性和特异性都较差,特别是在ECG表现为小的无Q波的心肌梗死(MI)、不稳定心绞痛、心肌炎或中毒性心肌损伤以及伴有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不全或伴骨骼肌损伤等疾病时难以准确诊断[2].显然,如果心肌损伤后血清中特异标志物增加是最理想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肌酶、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变化的差异,探讨上述指标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不同程度ACOP和AM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清心肌酶、Mb和cTnI,计算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肌酸激酶(CK)中的百分比(MB/CK)和种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H/L)。结果重度ACOP患者血清CK、Mb明显高于AMI患者,但MB/CK和H/L明显低于AMI患者,各指标在不同程度ACO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及Mb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特异性不高,cTnI可作为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正确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7.
重视心肌标志物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心脏损伤时的血中生化标志物检测值异常是急性心肌梗死 ( AMI)的主要诊断标准之一 ,多年来一直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一般认为 ,反映急性心肌损伤的理想的生化标志物应具备的特点主要有 :高度心脏专一性 ;心肌损伤后很快增高 ;增高后持续较长时间 ;容易检测 ;可很快得到检测结果 (在 1小时内 ) ;其诊断价值已经临床证实。迄今为止 ,尚无完全符合上述要求的标志物。大量的临床实践发现 ,约有 2 5%的 AMI病人发病早期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 ;约 50 %左右的 AMI病人缺乏心电图 ( ECG)的特异改变。在这种情况下 ,心肌损伤生化标志物的检测在诊…  相似文献   

8.
1概述心脏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它和血管组成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心脏是由起搏细胞、传导细胞和收缩细胞(心肌细胞)组成.就重量而言.主要成分是心肌收缩细胞的心肌蛋白和心肌酶.其中有些具有诊断心肌梗死的特异性。心肌细胞对缺氧非常敏感.心脏动脉梗死时,心肌细胞因缺血损伤或坏死后.上述蛋白和酶可较快的释放人血.成为诊断心肌缺血或坏死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在缺血性心脏病的诊断中,生化标记物的测定是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心肌酶的增高是心肌损伤常用的生化指标,尤其是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曾一度被认为是心肌损伤和诊断心肌梗塞(AMI)的“金标准”。但随着科学研究的进展,心肌损伤的生化标志物已从早先的以酶活性为主的检测,发展到目前以蛋白质质量浓度为主的检测。迄今为止,公认的早期标志物主要限于肌红蛋白(Mb),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心肌酶、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与急性心肌梗死(AMI)中变化的差异,探讨上述指标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的意义。方法选择不同程度ACOP和AMI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别检测血清心肌酶、Mb和cTnI,计算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在肌酸激酶(CK)中的百分比(MB/CK)和α-羟丁酸脱氢酶(HBDH)与乳酸脱氢酶(LDH)的比值(H/L)。结果重度ACOP患者血清CK、Mb明显高于AMI患者,但MB/CK和H/L明显低于AMI患者,各指标在不同程度ACO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酶及Mb在诊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中特异性不高,cTnI可作为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的特异性指标,为正确判断ACOP合并心肌损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缺血性心肌损伤的实验室诊断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心肌酶是诊断缺血性心肌损伤,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必不可少的重要指标,其中CK MB 被认为是“金标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酶学指标越来越多地暴露出它的不足:(1) 特异性不高;(2) 早期诊断阳性率不高;(3) 对微小心肌损伤难以作出有效反应;(4) 诊断时间窗较短。进入90 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将注意力集中到了心脏固有的蛋白上,其中研究较多并得到广泛肯定的是心肌肌钙蛋白。由于它们恰好弥补了酶学指标的不足,因此在西方发达国家中已逐渐取代一部分酶学指标。目前肌钙蛋白在临床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预后的判断等5 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是指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在临床上常表现为胸痛、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反映心肌损伤、缺血和坏死等一系列特征性的心电图改变。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 AMI 病死率的关键。只有在AMI 发病6 h 内,经过明确的诊断和适宜的治疗,病变的心肌细胞才有可能出现可逆性转变[1]。但是约25%的 AMI 患者早期可以没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约50%AMI 患者的心电图不出现特征性 ST 段改变[2]。在这种情况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在诊断 AMI 时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比较冠心病(CHD)患者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红蛋白(Myo)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的阳性率,探讨 cTnI、Myo 和 CK-MB 与 CHD 之间的关系及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上个世纪90年代起。心肌肌钙蛋白(cTn)用于临床诊断心肌损伤.由于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可检出微小心肌损害,现已成为心肌细胞损伤敏感度和特异度最强的标志物之一,是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协助ACS危险分级和反映其预后的主要生化标志。大量临床研究表明cTnI在诊断心肌损伤时有高度的特异度及灵敏度。是诊断心肌损伤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危及生命的心血管常见急症,在临床上测定心肌损伤特异性标志物作为早期诊断已广泛应用。我科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EcLIA)测定心肌标志物血清肌钙蛋白T(cTnT)、CK—MBmass、肌红蛋白(Myo)及同时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器检测血清中的心肌酶谱,同时对60例AMI患进行检测,并对这三项指标与心肌酶谱在早期诊断AMI中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肌肌钙蛋白Ⅰ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诊断对AMI患者的及时救治,减少心肌坏死。防止心脏突发事件,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敏感、高特异诊断AMI的心肌损伤标志物。为了更好地开展cTnⅠ测定及其在临床心肌损伤疾病诊断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对胸痛患者血清cTnⅠ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检测结果进行比较,旨在探讨cTnⅠ对AMI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因持久而严重的心肌缺血所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缺血常由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中断,是缺血性心脏病的表现之一[1],也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多发病,发病急并且病死率高,是全球性致死和严重致残的原因之一[2]。因此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就是抢救的关键。目前对AMI的预防和诊断是研究的热点问题,而临床上对AMI的诊断主要是通过心绞痛前驱症状、体征、心电图、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特别是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急诊科常见的危重病.其早期、正确的诊断常显得非常困难,代表心肌损伤的生化指标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地位越来越受到重视,但目前仍缺乏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8.
心肌坏死标记物在检测心肌坏死中的应用与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各种心肌坏死标记物对判断心肌坏死的价值。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LWW全文英文数据库1994-01/2006-08与心肌坏死标记物相关的文献,检索词“Myocardial damage,myocardiolysis,marker”,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对于临床有意义的心肌坏死物进行较详细的总结。选择临床研究的文章,无论有无对照组、是否为随机对照文献均纳入;排除观察对象为动物的基础研究和综述类文献。资料提炼:对收集到的文献进一步查找全文,凡是对于心肌坏死检测快速且可靠的心肌坏死物优先选择,研究内容相似的,以近3年且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最后纳入30篇关于心肌坏死标记物的文章进行综述。资料综合:急性血栓形成及其随后的心肌损伤、坏死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最主要特征,准确、快速、可靠地检测血栓形成和心肌坏死标志物对内科医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极具价值。研究表明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各具特点,而联合检测更有助于早期、准确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为尽早抢救急性心肌梗死创造时机。结论: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髓过氧化物酶、CK-MB和心肌肌钙蛋白是较敏感的心肌坏死标记物,联合应用诊断价值更大。  相似文献   

19.
自1987年英国Cummins首先报道血清心肌肌钙蛋白测定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以来,心肌肌钙蛋白已广泛用于临床AMI诊断,且被国内外专家公认为诊断AMI的金标准。近年来研究发现,在非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重病中也有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升高,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升高与危重病合并心肌损伤密切相关。危重病合并心肌损伤较隐匿,通过常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诊断敏感性低,常被临床忽视,但当这种心肌损伤发展为严重心功能障碍或心衰时,临床采取措施已晚,大大增加了危重病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20.
楚辉 《临床荟萃》2001,16(10):462-463
在临床上 ,心肌梗死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 ,有 1 /3以上的患者 ,特别是老年患者缺乏胸痛等典型的心梗症状。有时 ,心电图也并不能反映心肌的损伤 ,有研究认为心电图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敏感性只有 5 0 %。所以酶学的检查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中有很重要的意义。目前 ,诊断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多采用检测血清肌酸激酶 (CK)及其MB同工酶的方法 ,血清肌酸激酶MB型同工酶 (CK MB)也是公认的AMI生化指标中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心肌酶。心肌酶学的分子特征决定着它们在急性心肌梗死中的价值。一些相对较小的分子 (如肌红蛋白 )比大分子物质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