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刺治疗中风后抑郁临床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相似文献   

2.
目的本研究观察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PSD)在临床中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按PSD纳入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电针治疗,以百会、印堂为主穴,辨证施针.对照组给予百忧解2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均为4周.两组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各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中医症候量表进行评分,评价疗效.结果1.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量表评分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疗效肯定.2.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量表评分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临床疗效肯定.3.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较好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百会印堂为主穴电针针刺是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有效方法,可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的中医症候和抑郁状态.  相似文献   

3.
方玲  杜伟杰  雷建明  张伟国 《中外医疗》2011,30(21):47+49-47,49
目的了解影响中风后发生抑郁的因素,及早的消除可干预因素。方法评定中风后抑郁,并观察其发生与性别、年龄、病因、病情、文化程度、病前性格、心理社会因素、病灶部位的关系。结果 95例中风患者中50例有抑郁状态,发生率为52.6%,其发生与患者的年龄、病情、病程、性格、文化程度、心理社会因素及病灶部位有关。结论年龄大、病情重、病程长、性格内向、经济条件差、文化水平低、与家人不和及病灶在左侧半球的中风患者,抑郁发生率高。尽早有效的治疗,减轻病情,动员社会及家人关心中风患者可降低抑郁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针刺干预中风后抑郁状态的发生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唐胜修  徐祖豪 《广西医学》2002,24(1):141-142
中风后抑郁状态 (post -stroke -depression ,PSD)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并发症之一。中风后的一系列变化 ,如社会活动减少 ,家庭关系紧张及生活不能自理等 ,可使中风后抑郁状态发生率增加。Kotila等〔1〕报道 ,中风后 3个月时抑郁发生率为 4 1%~ 5 4% ,因此 ,能否在中风后进行早期预测和干预 ,直接影响到中风后遗症的康复。引起抑郁状态的因素颇多 ,如年龄、性别、民族、婚姻、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社会交往、兴趣爱好、家庭关系、照料人、社会地位、居住地、住房条件、既往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冠心病史、…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近来本院收治的58例中风后抑郁患者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健康宣教,为患者创造清洁、优美、舒适的休养环境,丰富住院生活内容,组织患者体育锻炼,克服了患者入院时紧张、恐惧、自悲的不良心理状态,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素质,总有效率达到96.6%.为临床综合治疗中风后抑郁以及防治并发症创造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14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验证电针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300例PSD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150例给予电针治疗,1次/d,15 d为1个疗程;药物组给予氟西汀口服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5 W。治疗前后进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积分判定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L-2R)的含量测定。结果电针组HAMD积分显著低于药物组(p〈0.05),疗效优于药物组(p〈0.05),血IL-6(p〈0.05)和SL-2R(p〈0.05)含量显著低于药物组,副反应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电针治疗有助于减轻PSD病情,疗效显著、安全,能降低PSD患者血清IL-6、SL-2R含量。降低PSD患者血清中部分细胞因子水平,纠正紊乱的免疫功能可能是电针治疗PSD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风后抑郁患者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1年1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中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试验组各5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试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康复及心理护理。结果试验组患者抑郁症状改善明显好于常规组。结论适当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后抑郁调查及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卒中后抑郁调查及治疗王光晨(精神医学教研室)闵连秋,侯凤英(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脑卒中后心理障碍颇常见(发生率约77%),且严重影响治疗和愈后。Adans列举脑卒中后的4种心理障碍时,抑郁症居诸症之首[1]。本文对脑血管病患者恢复期抑郁情绪进行了...  相似文献   

9.
抑郁性神经症是一个复杂的疾病单元.国内外均较常见.女性多于男性。本28例.均在市级医院有明确诊断,入院后均用舒必利静脉滴注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rTMS合并抗抑郁药对原发性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 PSD)的疗效。方法研究我院神内科住院的脑卒中218例,其中急性期出现抑郁的患者(HAMD评分>17分)53例,入组4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抗抑郁药+心理治疗)15例,治疗组(rTMS+抗抑郁药+心理治疗)30例。统计出现PSD的时间、治疗前及治疗后1、3月的HAMD、SSS评分。抑郁疗效评定以HAMD减分率≥75%为痊愈,≥50%为显著进步,≥25%为进步,<25%为无效。③神经功能缺损康复以SSS评分减少91%-100%为完全恢复,减少46%-90%为显效,减少18%-45%为有效。结果①原发性PSD发生率为24.3%。②原发性PSD发生的时间中位数是3.5天。③治疗1月及3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抗抑郁疗效和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疗效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rTMS有明显的治疗中风后抑郁、促进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自拟疏肝益肾通络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盐酸氟西汀胶囊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早餐后口服,连续用药4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自拟疏肝益肾通络方治疗,药物组成:黄芪30 g,柴胡、枳壳、石菖蒲、白术、郁金、茯苓各15 g,当归、炒枣仁各20 g,甘草6 g。辨证加减用药:嗳气频繁发、脘闷者加法半夏15 g;胁肋胀痛者加青皮10 g;失眠者加龙骨、牡蛎各10 g;郁火烦躁者加牡丹皮15 g。水煎服,首煎加水500 m L,取药汁150 m L;二煎加水300 m L,取150 m L药汁,相混合,早、晚两次服用,每天1剂,连续服用4周。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评测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观察组HAMD评分为(28.21±1.36)分,对照组HAMD评分为(28.30±1.53)分,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均得到改善,观察组HAMD评分为(12.15±1.28)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7.28±1.37)分,可见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ADL评分为(50.91±10.16)分,对照组ADL评分为(65.73±8.46)分,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为(77.15±8.08)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73±8.46)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2%,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采用疏肝益肾通络汤治疗疗效显著,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正>2008年8月—2009年7月笔者应用中药解郁汤治疗中风后抑郁(post strode depression,PSD)45例,并与西药治疗45例进行对照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中风患者危害相当大。本文采用百忧解分别在急性期与恢复期实施治疗,以寻找较佳的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4.
中风后抑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抑郁症 (depression)是中风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 ,占中风病人的 2 0 %~5 0 % 〔1〕 ,症状一般在中风后 6个月~ 2年内最严重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等各方面的恢复。国外学者曾用“中风后情感障碍”(emotionalist)来描述〔2〕 ,直到 80年代初才正式定名为中风后抑郁 ( post strokedepression ,PSD) 〔3〕 ,它作为一个治疗学单位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1 定义及诊断标准中风后抑郁是指中风后引发的抑郁症 ,属于继发性抑郁症的一种。前提条件病因必须是中风 ,而非其他事件…  相似文献   

15.
卒中后抑郁 (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国外有关文献报道 ,PSD发生率从 2 0 %~ 79%不等 ,但多在 4 0 %~ 5 0 %。国内有研究报道 ,近四成脑卒中患者伴有程度不同的抑郁。临床上以抑郁、焦虑不宁、悲观失望、思维迟钝为主要症状 ,严重影响患者及家人的生活 ,为社会带来巨大负担。而最新统计表明 ,初次卒中后出现抑郁的患者容易诱发第 2次卒中 ,发病率为 30 %~ 5 0 %。目前临床治疗多以心理治疗和采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为主。口服抗抑郁药副作用大 ,脑血管患者难以接受。笔者从 1999年— 2 0 0 2年 ,用针刺系统治疗观察 4 0例 ,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柴桂温胆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自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54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采用柴桂温胆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临床神经功能缺乏程度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6周后,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9%,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和临床神经功能缺乏程度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桂温胆汤治疗中风后抑郁效果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中风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氟西汀进行治疗,为试验组患者在使用氟西汀的基础上加用活血疏郁汤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进行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可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其不良心理,提高其生活质量,取得确切的疗效,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4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9.
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DS)是指脑卒中后发生的抑郁,属于继发性抑郁的一种.当前的抗抑郁药物普遍应用,但仍存在产生效果较慢、有成瘾的风险及副反应较多等问题,影响了患者的依从性[1].中医药治疗本病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干预,副作用小,全面调理的优势,近年来中医药防治中风后抑郁取得了较大的进展.本文就2010年来中医药在防治中风后抑郁所取得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中风后抑郁症属中医学"郁证"与"中风"之合病,是在中风病的基础上,由于神明失其清展而情绪低落,出现抑郁.中医学的"中风",相当于西医学的"脑卒中".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200万人,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主要疾病之一,脑卒中病死率、病残率、复发率都极高,且幸存者会发生明显心理变化,精神抑郁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1],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认知方面的恢复,因此治疗脑卒中后的抑郁状态也成为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近年来,中医学者运用中医药对该病进行治疗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