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大剂量甲泼尼龙联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多发性硬化 ( MS)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 994—2 0 0 2年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联合冲击治疗的 1 4例复发 -缓解型 M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SPSS1 0 .0 ,进行两独立样本的 t检验。结果 治疗组见效时间、缓解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分别为 ( 4 .0± 1 .6)、( 2 1 .2± 3 .2 )、( 2 5 .0± 5 .9) d,均较对照组短 ( P <0 .0 5 )。结论 对于复发 -缓解型 MS,大剂量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联合冲击治疗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多发性硬化患者血清尿酸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多发性硬化 (MS)患者血清尿酸 (UA)水平变化与病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 :比较复发 缓解型MS(relapsing remittingmultiplesclerosis ,RRMS)患者急性期及经大剂量甲泼尼龙 (甲基强的松龙 )冲击治疗后缓解期血清UA值 ,并与其他非炎症性神经系统疾病 (non inflammatoryneurologicaldisease ,NIND)作对照 ,同时对比治疗前后头颅MRI增强检查情况。结果 :RRMS患者急性期血清UA水平显著低于缓解期及NIND组 ,缓解期血清UA值虽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头颅MRI显示病灶明显强化 ,治疗后强化病灶显著减少 ,同时伴随着UA水平回升 ,临床症状改善。结论 :血清UA水平变化与MS患者病情变化相关 ,UA可作为观察MS病情活动性及激素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免疫球蛋白对多发性硬化(MS)急性期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3—2015-09我院90例急性期多发性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45例行单纯甲泼尼龙治疗方案,观察组45例行甲泼尼龙联合免疫球蛋白治疗方案。比较2组治疗效果、对神经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结束时和治疗后4周神经功能障碍(EDSS)评分分别为(2.78±0.44)分和(1.97±0.23)分,对照组分别为(4.12±0.70)分和(3.16±0.51)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急性期多发性硬化疗效显著,能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放射性脊髓病(RMP)的疗效。方法将27例R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MPPT)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51%)明显高于对照组(38·21%),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MPPT治疗RMP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 多发性硬化(MS)是中枢神经系统(CNS)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疾病,发病机制不清。近20年来有关MS的药物治疗虽有许多进展但缺少重大突破。复发-缓解型MS(RRMS)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其疗效相对较好,治疗包括急性期或复发期治疗、缓解期的疾病-缓和疗法(disease-modifying thera-pies)和对症处理。1 急性期或复发期治疗主要采用免疫抑制剂(如皮质激素)、免疫调节剂[如大剂量免疫球蛋白静脉输注(IVIg)]和免疫吸附疗法[如血浆置换(PE)]抑制炎性脱髓鞘病变  相似文献   

6.
<正> 2009年第6期Lancet Neurology发表了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口服甲强龙作为干扰素β1a添加治疗的北欧研究(NORdic trial of oral methylprednisoloneas add-on therapy to interferon beta-1a for treatment ofrelapsing-remitting multiple sclerosis,NORMIMS study)结果。该研究采用双盲评价法,对使用干扰素治疗期间仍有复发的RRMS患者添加口服大剂量甲强龙或安慰剂,经96周的治疗发现,定期添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安慰剂组,而严重不良反应并  相似文献   

7.
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放射性脊髓病1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放射性脊髓病(RMP)的疗效.方法将27例R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MPPT)与对照组(常规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78.51%)明显高于对照组(38 .21%),免疫功能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MPPT治疗RMP具有良好效果 .  相似文献   

8.
干扰素β治疗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2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干扰素β(IFN-β)对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42例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16例),对照组予地塞米松,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IFN-β100万U行鞘内注射。于治疗前、治疗半年后、一年后对两组病人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并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NDS、ADL积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半年、一年的NDS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ADL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半年、一年的NDS、ADL积分均显著改善于治疗前;治疗组半年和一年NDS积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半年、一年的ADL积分相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所有患者随访两年后,治疗组8人次复发,对照组11人次复发.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干扰素β可显著改善缓解复发型多发性硬化患者神经功能,降低患者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病(NMOSD)患者外周血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百分率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前、后的变化。方法收集AQP-4抗体阳性的急性期NMOSD患者(NMOSD组)23例,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甲泼尼龙冲击前、后外周血CXCR5~+ICOS~+的CD4~+T细胞(Tfh细胞),记录NMOSD组的EDSS评分,分析NMOSD组患者Tfh细胞百分率与患者AQP-4抗体滴度及EDS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NMOSD组患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前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1.77±0.74)%]显著高于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1.26±0.45)%](t=2.284,P=0.032)。首次发病NMOSD患者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前Tfh细胞百分率与EDSS评分呈正相关(r=0.625,P=0.040),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前、后Tfh细胞百分率与AQP-4抗体滴度无相关性(r=--0.02,P=0.928)。结论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后,NMOSD患者急性期外周血Tfh细胞百分率降低,首次发病NMOSD患者Tfh细胞百分率水平与EDSS评分有关。Tfh细胞百分率水平可能与NMOSD的复发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甲泼尼龙冲击疗法(MPPT)治疗重症肌无力(MG)57例的近期疗效及1~3年随访观察。方法:MPPT和泼尼松治疗57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按美国重症肌无力协会临床分型为Ⅰ型25例,Ⅱa型13例,Ⅱb型7例,Ⅲa型5例,Ⅲb型3例,Ⅳb型1例,Ⅴ型3例,均予以甲泼尼龙,成人1000mg·d-1,儿童20~30mg/(kg·d)溶于5%葡萄糖液内缓慢静脉滴注,3d为1疗程,每月1疗程,共3疗程。结果:近期疗效(半个月内)为:完全缓解21例(36.8%),部分缓解29例(50.8%),未改善7例(12.3%);随访1、2和3年时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81.1%、88.4%、93.2%。结论:MPPT治疗MG1~3年缓解率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检测多发性硬化(M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糖皮质激素受体(GR)蛋白与mRNA亚型:GRα mRNA、GRβ mRNA的表达,探讨GR蛋白和GRα mRNA、GRβ mRNA的表达与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IVMP)疗效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20例缓解复发型MS(RRMS)、6例继发进展型MS(SPMS)及26名健康对照GR蛋白数量;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测定GRα mRNA、GRβ mRNA的表达,使用扩展残疾状态量表(EDSS)评价IVMP疗效.结果 (1)IVMP前RRMS和SPMS患者GR蛋白数量分别为(3.8±0.2)×103位点/细胞和(1.6±0.2)×103位点/细胞,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4.2±0.8)×103位点/细胞,P<0.05].RRMS患者IVMP前GR蛋白数量与EDSS呈线性负相关(r=-0.441,P=0.015).(2)以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的表达作为内参照,RRMS患者GRα mRNA的表达水平(0.792±0.177)与健康对照组(0.805±0.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SPMS患者的表达水平(0.315±0.129)明显低于健康对照(P<0.05).(3)RRMS和SPMS患者PBMC中均有GRβ mRNA的表达,健康对照组未检出GRβ mRNA表达.(4)RRMS、SPMS患者GRβ mRNA的表达分别占各自GRα mRNA的43.98%±2.40%和140.01%±78.75%.结论 RRMS患者GRβ mRNA的低水平表达不影响IVMP疗效.SPMS患者GRα mRN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和(或)GRβ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导致GC抵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GC)对多发性硬化(MS)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4(IL-4)水平的影响.方法 对41例MS患者应用甲泼尼龙1000 mg/d静脉滴注治疗,每3 d减半量,12 d后改为口服治疗,直至4 mg/d服用3 d后停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41例MS患者GC治疗前后的血清TNF-α和IL-4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MS组GC治疗前的血清TNF-α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C治疗后血清TNF-α水平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S组GC治疗前血清IL-4水平与其治疗后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C治疗使MS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而IL-4水平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难治性癫痫伴痫性痉挛(E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3月期间,本院收治的难治性癫痫伴ES患者44例,采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20mg·kg~(-1)·d~(-1))×5d后改为泼尼松片(1~2mg·kg~(-1)·d~(-1))口服维持治疗8~12w。随访6个月统计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随访1w、1个月、3个月、6个月,ES控制率依次为38.64%、34.09%、34.09%、31.82%,ES总有效率依次为88.64%、70.45%、65.91%、65.91%,脑电图(EEG)完全缓解率依次为9.09%、6.82%、4.55%、4.55%,总缓解率依次为50.00%、45.45%、45.45%、43.18%;21例随访至12个月,ES控制率及总有效率为33.33%、61.90%,EEG完全缓解率和总有效率为4.76%、42.86%;住院期间不良反应率为20.45%,均在1w自行缓解。结论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难治性癫痫伴ES疗效显著且安全可耐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背景:许旺细胞分泌多种神经营养因子在神经再生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其分泌能力受诸多因素影响,寻找可行方法促进许旺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是神经缺损后再生的重要环节。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对许旺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培养SD乳鼠许旺细胞,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传代后,一部分进行S-100蛋白免疫鉴定许旺细胞的纯度;另一部分用细胞计数板调整细胞浓度为1×109 L-1,移入到6孔平底培养板(接种15个孔)继续培养。培养板中培养4 d后4个孔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10-3,10-4,10-6,10-8 mol/L),并设立1个孔为不加药物的空白对照组,分别作用于细胞24,48,72 h后行RT-PCR检测,观察许旺细胞24,48,72 h神经生长因子mRNA水平的变化。 结果与结论:原代细胞培养至第7天数量明显增加,细胞铺满培养瓶底部80%以上;传代细胞形态为梭形,有2个细长的突起,荧光染色阳性,成纤维细胞为圆形或扁圆形,荧光染色阴性。RT-PCR检测结果显示,10-8 mol/L的甲基强地松龙作用72 h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与空白对照组及其他浓度、时间组相比均表达增加(P < 0.05);10-3 mol/L甲基强地松龙在各时间段分泌的神经生长因子与空白对照组及其他浓度、时间组相比表达均减少(P < 0.05)。提示高浓度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抑制许旺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长时间、低浓度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则促进许旺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泼尼龙冲击疗法对癫痫患儿疗效、血清炎症因子及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7-02—2019-08在开封市中心医院就诊的97例儿童癫痫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n=48)和实验组(n=49)。对照组接受奥卡西平治疗,治疗3个疗程,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3个疗程。评价2组临床疗效(包括脑电图、智力水平)、血清炎症因子(IL-2、TNF-α及IFN-γ)、HMGB1及GFAP的水平。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疗效有明显差异,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5.5%vs 56.3%,P0.05);实验组脑电图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1.6%vs 62.5%,P0.05);治疗后2组智力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言语智力、操作智力及总智力均高于对照组(t=0.012、0.006、0.001,P0.05)。实验组血清HMGB1及GF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2组炎症IL-2、TNF-α及IFN-γ水平较前明显下降,且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t=0.000、0.000、0.000,P0.05);实验组出现感染、库欣综合征等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及治疗结束后消失。结论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更好,可减少脑电图异常波形,改善患儿智力发育等远期预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HMGB1、GFAP水平,减少脑损伤,且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干扰素-γ(IFN-γ)在化脓性脑膜炎(BM)及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发病中的可能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选取RRMS急性期患者24例,BM患者8例及作为对照组的非炎性神经系统疾病(NIND)患者12例,应用ELISA法测定受试者血清及脑脊液中IL-18、IFN-γ水平。结果与NIND组相比,RRMS组血清IL-18水平显著升高,而血清IFN-γ水平无明显差异,但两者间呈显著正相关。脑脊液中IL-18、IFN-γ在RRMS组和NIND组检测到的阳性例数极低,相比之下无统计学差异。与NIND组相比,BM组血清中IL-18水平明显升高,但无统计学差异,而血清中IFN-γ及脑脊液中的IL-18、IFN-γ水平在BM组中均有显著性升高。结论IFN-γ及IL-18参与了多发性硬化及化脓性脑膜炎这两种不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的免疫病理生理学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眼肌型重症肌无力(MG)的临床疗效,并通过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R)不同亚型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对其疗效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应用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20例难治性眼肌型MG患者,采用临床绝对评分法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4周对患者进行评估;同时采用RT-PCR和实时定量PCR方法在治疗前后对其中5例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GR-α和GR-β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所有病例在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3~4周后均出现了临床绝对评分的显著改善(14.53±3.95 vs 3.84±2.61,P〈0.000 1);其中5例患者治疗后3~4周外周血白细胞GR-αmRNA表达增加(P〈0.05),GR-β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短程大剂量甲泼尼龙治疗难治性眼肌型MG可明显改善症状,其机制可能与上调GR-αmRNA和下调GR-βmRNA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疗法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型脑病(DEACMP)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23例和对照组2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高压氧疗和药物治疗,观察组在上述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通过对2组治疗前、治疗后2个月的日常生活自理能力(Barthel指数)、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表(MMSE)的评定,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和MMSE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1.3%,对照组为60.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DEACMP疗效显著,使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明显提高,认知功能明显改善,减轻痴呆及残疾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RRMS)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维生素B_(12)及叶酸水平,并探讨上述因子与RRMS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1例急性期的RRMS患者作为RRMS组,21例同期住院的神经性头痛患者作为对照组,测定其血清中CRP、Hcy、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并比较两组之间的水平差异;并比较RRMS组中不同性别、不同残疾程度组之间的血清CRP、Hcy、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结果 RRMS组患者血清中CRP及Hcy水平高于对照组,而叶酸及维生素B_(1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而扩展残疾状况评分量表评分(EDSS)4分的RRMS患者血清中Hcy及CRP水平高于EDSS评分≤4分的RRMS患者,(P0.05)。结论血清中高CRP、Hcy水平可能与RRMS发病及残疾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干扰素-β(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Cochrane临床对照试验中心注册库、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荷兰医学文摘、CINAHL、LILACS、PEDR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临床试验注册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国际临床试验注册平台(检索截止时间:2014年6月);并通过阅读相关论文参考文献,联系参与IFN-β治疗多发性硬化临床试验的研究者和企业,进一步获取研究信息或未发表的数据。由两名评价人员独立筛选研究、提取研究信息和数据、评价偏倚风险。应用Review Manager软件(Version 5.3.3)进行Meta分析,GRADEpro软件评价研究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局限性(偏倚风险)、结果的不一致性和不精确性、证据的间接性和发表偏倚对主体证据质量的影响。结果共检索相关文献576篇,阅读标题和摘要后初步筛选出26项研究;进一步阅读全文后纳入5项研究(共2129例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患者:高剂量IFN-β组1076例、安慰剂组1053例)。所有纳入的研究均为IFN-β单药治疗且随访时间≥1年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平行临床试验。大多数研究存在方法学局限性,主要缺陷为随访偏倚风险较高,且数据分析未使用意向治疗原则,仅919例受试者(43.17%)的数据可用于分析随访2年时的主要结局。Meta分析显示,IFN-β可轻微减少随访2年时复发病例数(RR=0.810,95%CI:0.740~0.890;P=0.000)和残疾进展病例数(RR=0.700,95%CI:0.550~0.880;P=0.002);敏感性分析(最差情况的演示分析)显示,IFN-β治疗无效(RR=1.110,95%CI:0.730~1.680,P=0.620;RR=1.310,95%CI:0.600~2.890,P=0.500)。共1581例患者(74.26%)的数据可用于分析随访1年时至少复发1次的病例数(RR=0.740,95%CI:0.590~0.930;P=0.010),绝对危险降低率为13.24%,需治疗的病例数为8例,表明需要治疗8例患者才可防止1例在第1年内复发。但在年复发率方面,IFN-β治疗无效。IFN-β常导致注射部位局部反应、寒颤、发热、肌肉疼痛、流感样症状、头痛、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升高等不良事件,但并不增加外周血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抑郁、自杀行为或自杀观念的发生。结论高质量证据显示,IFN-β治疗复发-缓解型多发性硬化可轻微降低第1年内的复发病例数,但超过1年的疗效尚不能确定。目前尚无足够证据证明IFN-β在减少残疾进展病例数方面的疗效,尚待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评价其长期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