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治疗肿瘤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两组肿瘤合并肠梗阻患者经明确诊断后均给予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治疗,并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改善情况和临床指标改善情况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为65.0%和95.0%,对照组为40.0%和6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呕吐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麻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短对照组,胃肠减压引流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治疗肿瘤合并肠梗阻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大承气汤治疗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重症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加用清洁灌肠。观察治疗前后生命体征及生化指标的变化,并比较中医疗效、APACHEⅡ评分,统计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中医疗效、APACHEⅡ评分、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可显著改善重症脓毒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大承气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7 d后,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气时间、排便时间,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及胃管拔除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合半夏厚朴汤加减保留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肠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对河南省中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72例脓毒症伴肠功能障碍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西医及复方大承气汤治疗,并且每日进行2次保留灌肠;在此基础上,观察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肠功能评分、D–乳酸(D–Lac)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肠功能评分、D–Lac浓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肠内营养耐受率为88.89%,高于对照组的69.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复方大承气汤联合乌司他丁治疗ICU脓毒症患者肠功能障碍,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肠三针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阳明腑实型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口服莫沙必利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肠三针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三针联合大承气汤灌肠治疗阳明腑实型便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医》2017,(1):59-60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应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产妇肠粘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采用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术的产妇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大承气汤进行保留灌肠,每天保留灌肠1次,患者排便后停止灌肠。观察两组产妇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的时间。结果: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为3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可缩短剖宫术后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有效改善患者腹痛、腹胀症状,治疗肠粘连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姚敏 《新中医》2015,47(9):85-86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灌肠联合冰片外敷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效果。方法:将6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相关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灌肠联合冰片外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住院时间和患者满意度。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8%,对照组为71.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6.9%,对照组为6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灌肠联合冰片外敷可明显提高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粘连性肠梗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生理盐水灌肠;观察组患者行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1.6%,明显低于观察组的9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高渗中药液灌肠治疗粘连性肠阻梗患者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调味承气汤高位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方法将9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8)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n=49)在常规方法上加用调味承气汤高位保留灌肠,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消化道症状以及血清淀粉酶的变化。结果加用调味承气汤的治疗组有效率为91.8%;对照组有效率为77.1%,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消化道症状缓解及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上,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味承气汤高位保留灌肠,能够提高急性胰腺炎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不全性肠梗阻临床疗效。方法:本次选取不全性肠梗阻患者80例,均为我院中西医结合外科2010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者4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大承气汤治疗者40例(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P0.05)、首次肛门排气时间(P0.05)、首次大便时间(P0.05)显著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全性肠梗阻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取中药大承气汤保留灌肠,可显著提高临床效果,缓解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增液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狂病患者慢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狂病慢性便秘患者随机分入干预组(n=30)和对照组(n=28),干预组样本使用增液承气汤保留灌肠,对照组使用外观性质与增液承气汤相似的开塞露塞肛,观察两组样本疗效、不良反应以及2周内便秘复发情况。结果:干预组显效21例,好转8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显效18例,好转17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89.29%。干预组样本2周内无复发便秘,对照组2周内5例复发便秘,复发率为17.86%。干预组疗效、2周内复发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增液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肠胃积热证所致便秘疗效优于开塞露塞肛,2周内便秘复发率低于开塞露塞肛,两者安全性相当,故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探讨清热通滞法治疗单纯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将单纯性肠梗阻患者68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21例予西医常规保守治疗,大承气汤组2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承气汤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清热通滞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清热通滞类中药液保留灌肠治疗,观察比较3组临床疗效及患者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及出院时间等指标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后,清热通滞组患者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腹痛消失时间、压痛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正常时间、进食半流质时间及出院时间均短于大承气汤组(排气排便恢复时间除外)及对照组(P0.05);大承气汤组上述各项时间亦短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总有效率清热通滞组分为65.00%、95.00%;大承气汤组分别为59.26%、88.89%;对照组分别为23.81%、71.43%。清热通滞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滞法治疗单纯性肠阻梗患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配合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麻痹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柴芍承气汤联合外敷芒硝袋治疗.结果:观察组的白细胞计数、血清IL-6含量、腹痛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肠麻痹患者配合柴芍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吴来德  戴金军  姜洪顺 《新中医》2015,47(12):29-30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治疗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胃动力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各35例,对照组仅行常规西医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大承气汤内服,治疗5天后观察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胃肠衰竭、肠麻痹缓解、72 h肠鸣音恢复,胃液p H、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变化。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4.3%,对照组为68.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胃肠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麻痹缓解率、72 h肠鸣音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液p H值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浆TNF-α、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承气汤能够有效促进出血性脑卒中患者胃动力恢复,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大黄芒硝汤保留灌肠治疗脓毒症合并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采用内科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大黄芒硝汤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cute physiological and chronic health score II,APACHE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乳酸(lactic acid,LA)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肠功能障碍评分、hs CRP、PCT、LA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对照组治疗后APACHEⅡ评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死亡率为6. 5%,对照组死亡率为19.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大黄芒硝汤保留灌肠可改善脓毒症患者的肠功能障碍,减轻脓毒症患者炎症反应,降低脓毒症合并肠功能障碍患者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青海省中医院2013年1月—2016年1月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均进行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于术后当天注射乌司他丁,1次20万U,1天2次,连续给药6 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1天2次,连续灌肠6 d。采用双抗体夹心法ELI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10水平,记录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70,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平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P0.05)。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后TNF-α、IL-6显著下降,IL-10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组间比较,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10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柴芍承气汤保留灌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术后早期炎症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确切,抑制促炎因子的释放,加快肠功能的恢复,优化了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加味增液承气汤灌肠治疗急性肠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急性肠功能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案,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增液承气汤灌肠治疗。结果: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首次排便时间、腹痛腹胀恢复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治疗组均较对照组理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治疗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增液承气汤灌肠治疗急性肠功能衰竭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杨伟伟  陈彬 《新中医》2016,48(6):223-225
目的:观察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采用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护理干预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5年5月12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1例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治疗组61例于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大承气汤灌肠及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术后排气、排便及腹围恢复时间、24 h胃管引流量<400 m L时间、总住院时间;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排气、排便及腹围恢复时间、24 h胃管引流量<400 m L时间、总住院时间短(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1%,高于对照组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大承气汤灌肠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术后炎性肠梗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促进其康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宣白承气汤保留灌肠在ICU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为临床提供一种可靠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ICU收治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4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抗感染、激素、祛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胃肠减压和机械通气等对症综合处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宣白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指标、动脉血气指标变化以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血清白细胞数、中性粒细胞、PCT和CRP等炎性指标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酸碱度、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合指数(Pa O2/Fi 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 O2)等血气指标比对照组改善的程度更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用宣白承气汤灌肠治疗能够明显改善脓毒症肺损伤患者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进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王晓枫  马海峰 《新中医》2020,52(5):71-73
目的:观察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胰腺炎患者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入院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治疗后第1、4、7天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淀粉酶水平,评价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75.00%(P<0.05)。治疗前,2组血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1、4、7天,2组TNF-α、CRP、IL-6、PCT和淀粉酶水平较治疗前降低,IL-10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TNF-α、CRP、IL-6、PCT和淀粉酶水平低于同时间点对照组,IL-10水平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辅助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够显著促进患者恢复,提高疗效,治疗机制与抑制体内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