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的病理形态学特征.方法 对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进行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分析,复习该病变的相关文献并讨论其诊断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 组织学形态主要表现为乳头状癌间质中有大量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癌细胞嗜酸性变.免疫组化示肿瘤组织CK19、HBME-1、CK、TG、TTF-1和EMA呈弥漫或大部分(+),calcitonin、p53和Ki-67均(-).结论 甲状腺乳头状癌嗜酸细胞变异型伴桥本甲状腺炎具有比较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在临床病理诊断中很容易误诊为桥本甲状腺炎伴滤泡上皮嗜酸变等形态结构相近的良、恶性病变.形态学上乳头状癌癌细胞特征性核改变及免疫组化CK19和HBME-1(+)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比较肾嫌色细胞癌(CRCC)与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oma)的临床病理特征差异,以及比较CD44、CK7、CK20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在两者以及亚组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对北京协和医院2002-10—2014-05间手术切除的86例肾嫌色细胞癌和33例肾嗜酸细胞腺瘤标本进行总结,并对其组织进行CD44、CK7、CK20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评判,评估他们在诊断以及鉴别诊断中的作用,并分析他们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在嫌色细胞癌、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三组中,患者的性别构成、肿瘤大小、肿瘤发生的左右部位、采取的手术切除方式、肿瘤是否侵犯包膜以及生存时间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嫌色细胞癌组的患者年龄(均数51.3岁,标准差12.4)倾向于嗜酸细胞腺瘤组(均数56.4岁,标准差15.1)的患者年龄,但不具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在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非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的比较中,临床分期有显著性差异(P0.01),前者为较低的临床分期(主要为I期及II期);而在TNM分期的比较中,两组未显示出有明显差异(P0.05)。CK7分子在嫌色细胞癌组(54/86,63%)与嗜酸细胞腺瘤组(0/33,0%)两组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在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11/14,79%)与嗜酸细胞腺瘤组两组中的表达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CK7在嫌色细胞癌组中均高表达;而CK20分子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49/86,57%)、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8/14,57%)以及嗜酸细胞腺瘤(15/33,45%)三组中的表达无显著性差异;CD44分子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20/86,23%)、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1/14,7%)以及嗜酸细胞腺瘤(5/32,16%)三组中的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线粒体抗体的表达在嫌色细胞癌(68/84,81%)、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12/14,86%)以及嗜酸细胞腺瘤(25/32,78%)三组中的表达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与嗜酸细胞腺瘤三组病例中,包括生存时间等的多数临床病理特征均无显著的差异,三者具有诸多相似之处,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比非嗜酸亚型嫌色细胞癌组临床分期低;CK7(+)支持肾嫌色细胞癌的诊断,CK20、CD44和线粒体抗体的免疫组化表达在嫌色细胞癌及其亚组与肾嗜酸细胞腺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甲状腺肿瘤细胞中p5 3蛋白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凋亡和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 ,初步探讨它们在甲状腺良、恶性肿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用免疫组化EnvisionMT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中 p5 3蛋白的表达 ;用TUNEL法检测甲状腺肿瘤细胞凋亡。结果 :p5 3在腺瘤组中无表达 0 0 %( 0 /3 0例 ) ,在腺癌组中阳性表达率为 2 3 3 %( 7/3 0例 ) ,表达强度 12 96± 8 3 0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细胞凋亡在腺瘤组中阳性表达率为 16 7%( 5 /3 0例 ) ,表达强度 0 11± 0 2 9;在腺癌组中阳性表达率为70 0 %( 2 1/3 0例 ) ,表达强度 0 41± 0 42 ,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p5 3蛋白参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p5 3蛋白表达率和凋亡指数 (AI)可作为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MP2、MMP9、Galectin 3、CK19和Ret在甲状腺良、恶性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情况 ,以及其在病理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35例甲状腺滤泡癌、36例甲状腺腺瘤MMP2、MMP9、Galectin 3、CK19和Ret的表达情况。结果 MMP2和MMP9在甲状腺滤泡癌表达阳性率为 10 0 % ,而在甲状腺腺瘤中表达分别为 2 7.8%及 4 7.2 % ,二者在良、恶性肿瘤的表达差异极显著 (P <0 .0 1)。Galectin 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4 8.6 %及13.9% (P <0.0 5 )。CK19在甲状腺滤泡癌中阳性有所增高 ,但与腺瘤比较表达无差异。Ret几乎不在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中表达。同时观察 15例甲状腺滤泡癌癌旁组织 ,5种蛋白均不表达或表达甚少。结论 MMP2、MMP9及Galectin-3在恶性甲状腺滤泡型肿瘤中的表达高于良性 ,可能三者与促进甲状腺滤泡型肿瘤的浸润机制有关 ,其免疫组化染色虽无绝对特异性 ,但联合检测可能更有助于临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Wnt-5a抗体在肾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对123例肾肿瘤标本进行免疫组化Wnt-5a检测,其中包括肾透明细胞癌(CCRCC)37例,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24例(Ⅰ型15例,Ⅱ型9例),嫌色细胞癌(ChRCC)25例、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Xp11RCC)11例,黏液样小管状和梭形细胞癌(MTSCC)6例,嗜酸细胞腺瘤20例。结果Wnt-5a表达率:CCRCC为18.9%(7/37),PRCC为12.5%(3/24),ChRCC为16%(4/25),Xp11RCC为18.2%(2/11),MTSCC为0,嗜酸细胞腺瘤为100%(20/20)。Wnt-5a在嗜酸细胞腺瘤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其他肾细胞癌亚型(P0.01)。结论Wnt-5a可用于区别嗜酸细胞腺瘤与其他肾细胞癌亚型,具有潜在的鉴别诊断价值。本文结果还提示,Wnt-5a在肾细胞癌中发挥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超声图像特征,提高对良、恶性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患者的超声图像及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13例甲状腺嗜酸细胞肿瘤(HCN)患者共计14个结节,其中嗜酸细胞腺瘤(HCA)10例,嗜酸细胞癌(HCC)3例。HCN结节大多具有良性病变的超声特征。HCC与甲状腺乳头状癌(PTC)比较,结节的大小、形态、边界、纵横比、周边晕征、有无钙化、血流等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成分、回声、被膜连续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Hürthle细胞肿瘤具有特定的超声特征,FNA可诊断嗜酸细胞肿瘤,但不能判断有无血管和包膜侵犯;手术后组织学病理是明确良、恶性病变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7.
肺嗜酸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嗜酸细胞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运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方法观察1例肺嗜酸细胞腺癌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组织病理学特点:肿瘤无包膜,浸润性生长,明显坏死,瘤组织由含有嗜酸性颗粒胞质的细胞构成,细胞和核显著多形性。免疫组化:CK(+)、EMA、Syn、CgA和S-100(-)。电镜:瘤细胞胞质内充满大量线粒体,无神经内分泌颗粒。结论 肺嗜酸细胞癌是一种极其少见的恶性肿瘤,形态学上应与肺的嗜酸细胞性类癌、嗜酸细胞腺瘤、转移性嗜酸细胞腺癌等相鉴别,免疫组化染色和电镜观察在该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甲状腺样滤泡性肾细胞癌(TLFRCC)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收集4例TLFRCC临床资料,对手术标本采用HE染色及免疫组化检测进行病理形态特征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进行临床病理特征分析。结果本组4例TLFRCC中,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37~66岁,病变均位于单侧肾,左肾3例,右肾1例。其中2例为住院手术治疗患者,肿瘤最大径分别为4 cm和2 cm。2例外院会诊病例均未提供肿块大小。镜检:肿瘤细胞排列成大小不一的甲状腺滤泡样结构,部分滤泡被拉长呈不规则形或流产乳头状结构,滤泡样结构内可见嗜酸性甲状腺胶质样物,内衬单层立方形、柱状细胞,核异型性不明显,未见明显核分裂象。免疫组化:肿瘤细胞TTF1、TG呈(-),CD10、vimentin、PAX8、CK7、P504S和CD117呈不同程度(+)。4例随访15~25个月,均未发生肿瘤进展。结论 TLFRCC是一种肾原发的较罕见的上皮性低度恶性肿瘤。病理确诊需要通过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检查及免疫组化标记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9.
VEGF、p5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 VEGF、p5 3在甲状腺肿瘤中的表达意义。方法 :用免疫组化 SP法 ,检测甲状腺良性病变 4 0例、甲状腺癌 10 0例中 VEGF、p5 3的表达。结果 :在正常甲状腺组织、甲状腺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乳头状癌、滤泡癌、未分化癌中 ,VEGF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 %、2 0 .0 %、2 6 .7%、5 7.8%、6 1.9%、6 9.2 % ,p5 3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0 %、15 .4 %、15 .4 %、36 .4 %、4 2 .9%、4 6 .2 % ,均与组织学类型密切相关 (P<0 .0 0 1,P<0 .0 0 1)。 VEGF与 p5 3表达率在甲状腺腺瘤与滤泡癌中 ,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两者表达率呈正相关 (R=0 .6 79,P<0 .0 1)。结论 :VEGF、p5 3是鉴别甲状腺良恶性肿瘤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的重要参考指标 ,p5 3可上调 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
嗜酸细胞癌又称恶性嗜酸细胞腺瘤、大嗜酸粒细胞癌等,以细胞的异型性、核分裂活性与浸润性生长为特点,可以发生在人体许多部位(如乳腺、甲状腺、胰腺、肺和鼻腔等)[1],临床上极少见,占所有涎腺上皮性恶性肿瘤的0.5%和所有涎腺上皮性肿瘤的0.18%[2]。发病部位以腮腺最常  相似文献   

11.
目的 CGRP在甲状腺髓样癌表达的意义及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 选择甲状腺髓样癌10例,乳头状癌5例,滤泡癌5例,未分化癌5例,滤泡型腺瘤5例,行地高辛标记CGRP cDNA探针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10例髓样癌和1例滤泡性腺癌呈强阳性;其它均呈阴性。结论 CGRP原位杂交分析是甲状腺髓样癌有价值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2.
免疫细胞化学在胸腹水细胞学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在胸腹水细胞学诊断虽的意义。方法:在217例胸腹水细胞涂片中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检测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cytokeratin,CK),波形蛋白(vimentin)及钙结合素(calretinin)的表达,并与HE染色比较。结果:腺癌中CEA,K均为(+),鳞癌中CK(+),CEA部分(+),而vimentin和calretinin(-),间皮瘤,增生间皮细胞中CK、vimentin和calretinin为(+),CEA为(-),结论:免疫细胞化学技术可应用于胸腹水细胞学涂片,选择特异的抗体(CEA,CK,vimentin,Caretinin)可以在癌细胞,恶性间皮瘤及增生性间皮细胞的鉴别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癌基因产物p21ras表达的意义及在甲状腺肿瘤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LSAB法检测了10例甲状腺腺瘤、10例不典型腺瘤、20例乳头状癌、20例滤泡癌、10例髓样癌、10例未分化癌。结果 在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和周边正常组织中均有表达,但阳性细胞的量和染色强度有所不同。其分布特点是:癌组织区〉腺瘤区〉正常组织。良恶性肿瘤组间比较P〈0.01,差异非常显著。结论 甲状腺癌的发生与ras基因的活化和21ras的过量表达关系密切。p21ras的过表达有助于甲状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  相似文献   

14.
脑膜血管外皮瘤的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对脑膜血管外皮瘤的研究表明,该瘤具有如下特征:(1)血管丰富,遍布全瘤。瘤细胞均围绕血管排列。(2)网织纤维极多,弥漫分布,环绕血管并穿行于瘤细胞间包绕单个或小群瘤细胞,形成均匀的网络状构型。(3)应用9种抗体染色,瘤细胞仅显示Vimentin阳性染色。(4)瘤细胞具有基底膜,细胞间间杂基底膜样物质,胞质含中等量微丝并富有胞饮小泡,部分瘤细胞显示向平滑肌方向分化,细胞间缺乏特化性连接。本文还讨论了脑膜血管外皮瘤,软组织血管外皮瘤及血管外破细胞型脑膜瘤之间的关系及诊断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银成  陈灼怀  关弘  徐洪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5):345-347,i0007
目的探讨甲状腺髓样癌的形态特征、免疫表型、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对25例甲状腺髓样癌进行研究,观察其病理形态特点。结果25例甲状腺髓样癌的癌组织主要由多角形及梭形细胞组成,可呈多种组织学类型,其中巢状型8例,束状/带状型6例,腺样(管状和腺泡)型3例,弥漫和类癌型各3例,透明细胞型和混合型(髓样和滤泡癌)各1例。免疫组化降钙素、铬粒素A均( ),21例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21例癌胚抗原( ),18例突触素( ),1例HMB45( ),1例癌组织甲状腺球蛋白( )。CD44V6( )表达分别为髓样癌40%,滤泡癌30%,髓样癌80%颈部淋巴结转移,而正常甲状腺滤泡上皮(-)。结论诊断时应注意与形态相似的肿瘤相鉴别,CT是甲状腺髓样癌特异性标记物,若CT阴性,CEA及内分泌激素的阳性表达有助于甲状腺髓样癌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小细胞恶性黑色素瘤(SCMM)的临床病理特点、形态变化、免疫组化表达及鉴别诊断。方法应用HE染色、免疫组化SP法标记,对10例SCMM的形态学和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0例患者中男性6例,女性4例,年龄32~78岁,平均48.5岁。好发部位为足、手及躯干部皮肤。SCMM瘤细胞体积小,胞质极少,巢状、弥散片状或梁状分布,多数瘤组织中含有黑色素,少数无色素,瘤细胞核深染、核异型及有不明显核仁。10例SCMM均显示HMB 45、S-100及vimentin强( )。结论SCMM易被误诊为小细胞癌、Merkel细胞癌、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瘤、PNET、骨外尤文瘤或其他小细胞恶性肿瘤,无色素者更易被误诊。HMB 45、S-100v、imentin标记阳性有助诊断。  相似文献   

17.
Malignant fibrous histiocytomas (MFH) belong to the most frequent soft tissue tumours in adults and have to be discriminated from other tumours with similar morphology. Various tumour markers aid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Twenty cases of MFH were studied immunohistochemically using antibodies to vimentin, TPA, desmin, lysozyme, alpha 1-antitrypsin, alpha 1-antichymotrypsin, S-100 protein, neurone-specific enolase (NSE), laminin, fibronectin and ferritin. Vimentin and lysozyme were found in the tumour cells of all, alpha 1-antitrypsin of 18, alpha 1-antichymotrypsin of 19, fibronectin of 16 and ferritin of 12 cases. Antibodies of TPA, desmin, S-100 protein, NSE and laminin did not reveal positive immunoreactivity. Exclusion of spindle-cell carcinoma can be made by positive vimentin and negative TPA reactivity, of melanoma by negative S-100 reactivity, and of leio- and rhabdomyosarcoma by lack of desmin immunoreactivity. Schwannomas contain S-100 protein, but lack lysozyme, alpha 1-antitrypsin, alpha 1-antichymotrypsin and fibronectin. Pleomorphic liposarcomas cannot be distinguished from MFH on the basis of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Vimentin, alpha 1-antitrypsin, alpha 1-antichymotrypsin and fibronectin can, therefore, be regarded as useful markers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MFH.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并验证CK、EMA、S-100、vimentin、GFAP、CEA和Ki-67在脊索瘤的免疫组化表达。方法收集82例脊索瘤存档病例,观察其临床特征,并采用EnVision二步法对部分病例行CK、EMA、S-100、vimentin、GFAP、CEA和Ki-67检测。结果①82例脊索瘤患者男女之比为1.17∶1。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发病高峰在41~60岁。好发于中轴骨两端(蝶枕部和骶尾部);易侵犯周围骨和神经,复发多见,多与手术切除不彻底有关。②脊索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查见特征性的液滴状细胞。③CK、EMA、S-100和vimentin的阳性率分别为89%(48/54)、76%(31/41)、81%(47/58)和91%(31/34);GFAP和CEA均(-);Ki-67核阳性指数均25%(44/44),其中30例核阳性指数5%(30/44)。结论脊索瘤为少见的低度恶性骨肿瘤,好发于中轴骨两端,局部侵袭性强,易复发。组织病理学上以液滴状细胞为其特征,免疫表型CK、EMA、S-100和vimentin常(+),GFAP和CEA(-)。Ki-67阳性指数低可能与其低度恶性的生物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微小癌的快速冷冻切片诊断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提高冷冻切片甲状腺微小癌(TMC)的检出率。方法 对42例冷冻切片诊断的TMC进行光镜观察,其中20例做免疫组化标记。结果 42例均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主要组织学特征为核内包涵体、毛玻璃样核、核沟、纤维性间质和砂砾体。免疫组化甲状腺球蛋白(TG)、细胞角蛋白19(CK19)均强(+),癌旁滤泡和良性增生性乳头CK19(-);17例上皮膜抗原(EMA)(+),8例CEA(+)。结论 TMC的诊断主要依据组织病理学和免疫组化标记,CK19的阳性表达有助于TM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20.
嗅神经母细胞瘤9例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收集9例嗅神经母细胞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用形态学方法和免疫组化染色进行研究。结果按:Kadish分期:A期1例,B期7例,C期1例。组织学特征:瘤细胞呈小圆形或卵圆形,被含有多数毛细血管的纤细结缔组织划分为大小不等的片状或梁索状团块,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细,胞质少,有Homer-Wright、Flener菊形团,细胞间可见胞质突起形成的嗜酸性纤维。7例中5例NSE、synaptaphysin、chomogranin A( ),阳性率达71.4%;3例NF( ),4例S-100( ),1例vimentiin( ),1例keratin( ).LCA、HMB45、desmin和EMA均为(-)。结论NSE、synaptaphysin、chomograninA对诊断嗅神经母细胞瘤有较高的特异性,其他免疫组化联合检测有助于诊断及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