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观察多西紫杉醇(TAX)联合亚叶酸钙(LV)/氟脲嘧啶(5-FU)与顺铂(DDP)治疗进展期胃癌(AGC)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32例患者用TAX 60mg/m^2,静滴,第1天;CF 100 mg/m^2,静滴,第1-5天;5Fu 300 mg/m^2,静滴,第1-5天;PDD 30 mg/m^2,静滴,第3-5天;21d为一个周期,两周期结束后判定疗效。结果:32例患者中:完全缓解(CR)2例(6.2%),部分缓解(PR)17例(53.2%),稳定(SD)8例(25%),病情进展(PD)5例(15.6%),有效(CR+PR)19例,有效率为59.4%。中位生存期(MST)9.6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mTTP)6.2个月,1 a生存率为45%。主要毒副作用表现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相关死亡。结论:多西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氟脲嘧啶与顺铂治疗进展期胃癌疗效肯定,毒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2.
血管瘤为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 ,一半左右可以自行消退 ,不能消退可持续发展 ;若位于体表可严重损毁容貌 ,在深部肌肉或脏器则可影响功能 ,若溃破还可引起出血 ,感染及溃疡 ,其治疗效果不佳。本院自 1991年 11月至 1998年 12月应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 (BLMA5-D)与32 磷胶体加地塞米松 ( 32 P -D)共治疗经外院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或未愈婴幼儿的血管瘤病人 10 7例 ,取得了满意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1例 ,女 76例 ,年龄 3个月至 8岁 ,中位年龄 4岁 ,病程 2个月至 8年。临床类型 :毛细血管瘤 13例 …  相似文献   

3.
小儿腹痛有逐年增多趋势,其诊治方法由简至繁,我院门诊观察108例腹痛的简易处理法及结果如下。1临床资料首选开塞露灌肠,剂量按小儿年龄:婴幼儿1/3~1/2支,大龄儿2/3~1支;灌肠反应及诊断:排正常大便,腹痛止-肠痉挛67例;排干粪块,腹痛止-便秘性18例;排稀便或先干后稀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伊立替康(CPT-11,irinotecan)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近期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伊立替康150 mg/m2静脉滴注d1,d8,卡培他滨1 000 mg/m^2,口服,2次/天,d1-14,治疗24例术后曾接受过OXA+5-Fu/LV,HCPT+5-Fu/LV方案化疗后复发和(或)转移的结直肠癌,每3周重复,至少完成2个周期。[结果]全组共化疗108周期,平均4.5周期/例。24例化疗后完全缓解(CR)1例(4.2%),部分缓解(PR)10例(41.7%),疾病稳定(SD)10例(41.7%),疾病进展(PD)3例(12.5%),有效率(RR)45.8%。中位生存期11.2个月。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62.5%)、迟发性腹泻(58.3%)、手足综合征(33.3%),无化疗相关死亡。[结论]伊立替康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疗效高,毒副作用可较好耐受。  相似文献   

5.
我科2003-03~2005-01应用紫杉醇联合异环磷酰胺治疗蒽环类耐药进展期乳腺癌24例,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作用。方法:对2003-05/2006-05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子宫肌瘤患者48例服用米非司酮12.5mg,1次/d,治疗3~6个月后复诊,进行分析。结果:61%的子宫肌瘤患者服用小剂量米非司酮后肌瘤变小。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有使子宫肌瘤缩小的作用,可作为子宫肌瘤的治疗及术前用药。  相似文献   

7.
贾小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00-3601
目的:通过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及催产素小剂量静点两种方法,用于晚期妊娠引产,观察其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平谷区妇幼保健院2008-01-2009-12住院分娩的一胎有晚期引产指征的孕妇,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用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及对照组50例用催产素静点引产。比较两种方法引产的规律宫缩发动时间、引产成功率及产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在上述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每次25μg,阴道给药用于晚期妊娠引产、促宫颈成熟效果肯定,对母婴安全,不良反应小,给药方便、有效,价格便宜,是一种有效的引产方法。  相似文献   

8.
付宝才  韩超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34):8501-8501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约50%的患者在积极治疗后仍会复发转移。我院2007—06-2009—06应用诺维本(NVB)联合顺铂(DDP)方案治疗复发转移性乳腺癌(MBC)患者32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商品名泽菲)加奥沙利铂(商品名艾恒)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56例老年晚期NSCLC接受治疗,方案为吉西他滨1.0 g/m2静滴30 min,第1、8天;奥沙利铂130 mg/m2静滴2 h,第1天,3周为1个周期,每个病例至少化疗2周期。结果:全组56例均可评价疗效,总有效率为46.4%,其中CR3.6%,PR 42.9%。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和肢端感觉异常反应轻。结论:吉西他滨加奥沙利铂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NSCLC有效率高,毒性可以耐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阿昔洛韦又名无环鸟苷,是核苷类抗DNA病毒药,临床主要用于病毒感染的治疗。达维欣是维生素C葡萄糖注射液,可用于维生素C的补充。我科于2007-01—28收治胃食管反流症并带状疱疹患者1例,予以静脉滴注达维欣250ml加阿昔洛韦0.5G针剂时产生白色絮状物,经过更换液体及对症处理,患者无异常情况发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肿瘤疼痛患者向芬太尼贴剂转换的口服阿片类药物的初始剂量,以及从低剂量阿片类药物向芬太尼贴剂转换的方法。分析从不同剂量阿片类药物向芬太尼贴剂转换前后患者疼痛、副作用和满意度的变化。方法:选择日本静岗癌中心缓和病房2002-09/2003-11从口服阿片类药物向芬太尼贴剂转换的住院患者21例,随机分为2组:吗啡45~90mg/d转换组12例,吗啡>90mg/d转换组9例。通过从电子病历中获取患者资料设定调查项目。吗啡45~90mg/d转换组从口服吗啡45~90mg/d进行转换,吗啡>90mg/d转换组从口服吗啡90mg/d以上剂量进行转换。芬太尼贴剂每隔3d换1次。调查项目包括性别、年龄、原疾患、转移部位;癌疼痛的部位、种类、频率、性质;不良反应的便秘、恶心呕吐、嗜睡、肠管麻痹、谵妄等。同时调查芬太尼贴剂转换前患者口服阿片类药物的种类及服用量、阿片类药物转换的理由、临时速效吗啡的使用次数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①两组向芬太尼贴剂转换的原因、阿片类药物与芬太尼的用量以及换算比例:向芬太尼贴剂转换的原因中,吗啡45~90mg/d转换组便秘和恶心呕吐所占比例最多(28.2%),吗啡>90mg/d转换组便秘所占比例最多(33.3%)。吗啡45~90mg/d转换组两次转换中使用芬太尼贴剂的量为2.5mg/贴规格的最多,吗啡>90mg/d转换组使用5.0mg/贴规格的最多。在全部病例中,38.1%的病例在第2贴时需要增量,其中吗啡>90mg/d转换组在第2贴需要增加芬太尼贴剂用量的患者明显高于吗啡45~90mg/d转换组(62.5%,37.5%,P<0.05)。②两组患者向芬太尼贴剂转换前后的疼痛程度以及对治疗满意度的情况:吗啡45~90mg/d转换组的疼痛强度和治疗满意度在第2贴时均显著降低,而吗啡>90mg/d转换组的疼痛强度在转换前后均基本相似。③两组患者向芬太尼贴剂转换前后的副作用比较:与转换前比较,两组在转换后便秘、恶心呕吐、嗜睡等副作用均得到显著缓解。结论:阿片类药物从45~90mg/d的低剂量开始进行向芬太尼贴剂的转换,换算比例的错位小,容易进行微量调整,临时速效吗啡便于调节,很少出现退药症状,从而使阿片类药物向芬太尼贴剂的转换能够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2.
氯胺酮是一种苯环己哌啶类静脉全麻药,镇痛作用强,半衰期短,未见其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报道.2003-09~2005-02我科采用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学龄儿童术后自控镇痛106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王丽丹 《医学临床研究》2012,29(8):1524-1525
[目的]探讨榄香烯乳联合小剂量顺铂胸腔注射治疗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临床疗效.[方法]100例确诊为肺癌的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榄香烯乳联合低剂量顺铂胸腔注射治疗,对照组予常规剂量顺铂胸腔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缓解率(70.0%)显著高于对照组(30.0%,P<0.05);血象异常、肝肾功能异常、消化道症状、脱发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小于对照组(P <0.05).[结论]榄香烯乳联合小剂量顺铂治疗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可提高完全缓解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奥沙利铂(OXA)联合亚叶酸钙(CF)和5-氟尿嘧啶(5-Fu)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31例晚期胃癌患者应用联合方案化疗,OXA 70 mg/m2,静脉滴注,第1、8天;CF 100 mg静脉滴注,第1~5天;5-Fu375 mg/m2,静脉滴注,第1~5天。结果:31例晚期胃癌患者中,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14例,总有效率为48.4%。主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外周神经感觉异常,骨髓抑制。结论:奥沙利铂联合亚叶酸钙和5-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取卵术的麻醉及其取卵效果和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将IVF-ET患者分为麻醉组及对照组,前者在上述麻醉下取卵,后者肌注地西泮和哌替啶后取卵.观察两组麻醉效果、取卵效果及IVF-ET的结局.[结果]麻醉组麻醉效果及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麻醉组获卵率较对照组高(P<0.05),但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胚胎种植率及妊娠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静脉麻醉下经阴道超声引导穿刺取卵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并且对IVF-ET的结局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200304/2005—03采用紫杉醇联合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治疗晚期胃癌21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7.
自 1997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作者对 4 2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术后应用卡介菌多糖核酸 (BCG -PSN)行膀胱内灌注预防肿瘤的复发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4 2例 ,均为本院住院病人 ,男 35例 ,女 7例 ,平均年龄 5 8.3(37~ 72 )岁。初发 34例 ,复发 8例 ,均经病理切片证实为移行上皮细胞癌或瘤 ,且肿瘤细胞未累及肌层。组织学分级为 :移行细胞乳头状瘤 3例 ,移行细胞乳头状癌 39例 (G18例 ,G1~ 2 2 7例 ,G2 3例 ,G3 1例 )。本组均采用肿瘤局部切除术 :经尿道电切术 14例 ,经膀胱电切加电烙术 2 8例。1.2…  相似文献   

18.
对我院1994-06/2008-06B超导向经皮经肝注射碘油与无水乙醇治疗原发性肝癌疗效观察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64例患者,男58例,女6例,年龄28~68(平均45)岁。随机分为两组,32例患者为碘油+无水乙醇组观察组,余例为注射无水乙醇对照组。两组病例均经影像学及实验检查证实,AFP〉300μg/L,52例肿块直径1~4.6cm,最多病灶不超3个。  相似文献   

19.
血管瘤为婴幼儿最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一半左右可以自行消退,不能消退可持续发展;若位于体表可严重损毁容貌,在深部肌肉或脏器则可影响功能,若溃破还可引起出血,感染及溃疡,其治疗效果不佳。本院自1991年11月至1998年12月应用平阳霉素加地塞米松(BLMA5-D)与32磷胶体加地塞米松(32P-D)共治疗经外院多种方法治疗无效或未愈婴幼儿的血管瘤病人107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椎管内麻醉是临床上使用的主要麻醉方法.因为椎管内麻醉自身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要达到完善满意的麻醉效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常常需要辅助使用镇静镇痛剂[1]. 就我院2009-06-2009-09所开展的椎管内麻醉使用咪达唑仑+芬太尼混合剂临床疗效观察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