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右室梗塞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病率较多的一个疾病.单靠普通心电图诊断有许多漏诊,头胸心电图对右室梗塞提高了诊断率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左室合并右室壁心肌梗塞病人的护理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梁淑珍我院1991年5月~1993年2月近两年间共收治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0例。其中合并右室壁梗塞4例,下壁+前间壁+右室壁梗塞1例,下壁+正后壁+右室壁梗塞1例,前壁+右室壁梗塞2例。护理体会:(1)...  相似文献   

3.
头胸导联心电图诊断右室梗塞的价值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石卓勋,戴海鹰目前心电图对右室梗塞的诊断主要依据Wilson导联右胸部标测,但有一定局限性[1]。本文旨在探讨头胸导联心电图对右室梗塞的诊断价值。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及诊断标准1991年以来在本...  相似文献   

4.
自Cohn叙述急性心肌梗塞累及右室以来,国外文献报道右室梗塞颇多,国人冠脉分布右优势者65%,左优势者5.6%,所以右冠脉阻塞易形成下壁及右室梗塞,国人右室梗塞的机率会更高,前壁梗塞也可伴有右室梗塞.右室梗塞很少单独发生,多合并左室梗塞,病情较重,易发生心衰,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栓塞,心脏破裂等合并症,每致患者毙命,特别合并休克须慎用利尿剂,禁用缩血管药物,否则,势必加重肺淤血,肺水肿及休克时的处理难度,尤其在血液动力学监测设施不完善的单位,若一律大量补液治疗则无法扭转病死率颇高的局面.为此,我所对右室梗塞的治疗进行了新的探索,以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5.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临床诊断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对27例急性右心室心肌梗塞(右室梗塞)的病例进行了心电图、心肌酶学、血流动力学和冠状动脉造影等临床研究,结果表明本组右室梗塞的患者均合并急性下壁心肌梗塞,且全部为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并探讨了右室梗患者心电图,心肌酶学、血流动力学等临床特征,提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时,合并低血压,心肌酶显著升高和心电图右胸导联ST段抬高及右房压增高,对右室梗塞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往认为急性心肌梗塞主要是左心室受累,因右心室做功较少,心腔内压力较低,侧支循环相对丰富,不易发生梗塞,故常规12导联心电图也没有右室梗塞的定位体征。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有关急性右室梗塞值得诊断已受到关注。近几年来,我们对急性心肌梗塞病人加做右胸(V3R~V6R)心电图,在80例心肌梗塞病人中发现合并右室梗塞1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右心室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右心室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进展解放军总医院急诊科孟庆义,李利华右心室心肌梗塞(右室梗塞)一般是由右冠状动脉主干闭塞所致,往往在临床上同时合并有下壁或后壁心肌梗塞。早期认识右室梗塞对于心肌梗塞的治疗及预防严重并发症有重要意义[1],本文将探讨心电图对右...  相似文献   

8.
单纯的右室梗塞甚为少见,显著的右室梗塞经常伴有左室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按照现行的诊断标准,在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塞病人中右心室梗塞的发病率高于40%。引起右室梗塞的冠状动脉主要有左前降支或其多个或单个右室分支,右冠状动脉起始部圆锥体或右冠状动脉多个右室分支。  相似文献   

9.
急性右室梗塞并非少见,单独及并发于左室梗塞的发病率占急性心肌梗塞的5——43%,其临床表现和治疗措施与单纯左室梗塞有所不同,目前已受到普遍重视。本文结合7例右室梗塞的分析,对其诊断和治疗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许放华  石湘芸 《临床荟萃》1998,13(20):916-917
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心梗)常合并右室梗塞,早期诊断对治疗及预后有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上常采用右心前导联心电图ST段抬高或在急性下壁心梗时ST段抬高Ⅲ>Ⅱ来诊断右室梗塞,而观察心电图Ⅱ、Ⅲ、aVF导联QRS波形态与右室梗塞的关系,国内外很少报道.本文旨在通过分析急性下壁心梗以探讨Ⅱ、Ⅲ、aVF导联QRS波形态变化与右室梗塞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急性右室梗塞的血流动力学分型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急性右室梗塞血流动力学分型标准,以利临床治疗。方法:依据基础右房压(RAP)、基础肺动脉收缩压(PASP)和快速扩容后RAP升高值将25例急性左室下壁、右室梗塞患者分为3型。Ⅰ型、Ⅱ型的区别在于右室梗塞面积的加大,但均能承受快速扩容,并且疗效好;Ⅲ型左室梗塞面积增加,且Ⅲ型不能承受快速容量负荷,需强心、扩血管的综合治疗。结果:25例右室梗塞患者的PASP与RAP、心脏指数(CI)和肌酸磷酸激酶同功酶(CKMB)峰值显著相关,尤其与CKMB的正相关(r=0.74),差异极显著(P<0.001)。结论:PASP是急性右室梗塞血流动力学分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孤立右室(RV)梗塞是一种少见的临床发现,据观察不足尸检者的2%。相反,左室(LV)下壁梗塞中20—45%有右室受累。左室梗塞常见为穿壁性,右室梗塞虽然可能很广泛,但多数为斑块性。 一、右室梗塞的诊断 1、临床特征 不足50%病例可见右心衰竭的临床征象,但广泛右心梗塞者,约75%可见右心衰竭的体征。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37例右室梗塞进行分析,讨论其发病率,临床、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表观,并发症,预后及治疗原则。发现本组右室梗塞占AMI 16%,占下壁及下后壁心梗的31%。但右胸导联有特异变化者,仅49%有右心泵衰表现,强调常规观察右导联,早期发现右室梗塞,对于正确处理,防治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急性右室梗塞三例报告湖南省老年病医院朱今之急性右室梗塞(ARVI)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处理与一般急性心肌梗塞(AMI)不相同。现将作者在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进修时遇到的3例AKVI报告如下。1病例例1:男,57岁。因阵发性胸闷3天,胸骨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8例经临床、血清酶学和心电图证实为左室梗塞或左室梗塞伴右室梗塞病人.根据Willson导联只出现轻度P波、P-Ta段改变及房性心律失常.增做H-C导联时,均能使心房梗塞之诊断确立.由此作者提出,对Willson导联提示心房梗塞病人.可用H-C导联检测心房梗塞,以弥补Willson导联之不足.  相似文献   

16.
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测量56例左室急性透壁性心肌梗塞(LVMI)患者的右室舒张末期(RVDV)容积和右室收缩末期容积(RVSV)。左室心梗后,RVDV、RVSV都扩大,但其程度和发生时间有明显不同。无论左室前壁还是下壁梗塞,双室都发生重构,但右室重构的程度较左室轻微,而且其于下壁梗塞时又比前壁梗塞时更轻且仅出现在早期。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患的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特点以右室梗塞的早期诊断。方法:将70例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患分为有右室梗塞组(29例)和无可室梗塞组(41例),分析其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1mm, Ⅲ导联ST段抬高幅度大于Ⅱ导联(STⅢ/Ⅱ>1)比值,旨在对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时并右室梗塞的早期诊断价值,达到早期定位、定性、早期诊断、治疗,提高阳性发现率,减少漏诊率的目的。结果:Ⅲ导联ST段抬高>1mm伴STⅢ/Ⅱ>1时,与国外尸检相吻合^[1]。本29例右室梗塞中检出26例(89.66%),对照组41例中检出15例(36.59%),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9.66%、63.41%,阳性预告值和阴性预告值分为63.41%、36.6%。两组间ST段抬高Ⅲ/Ⅱ>1检出率比较有非常显差异(P<0.00)。结论:根据急性下后壁心肌梗塞患的心电图Ⅱ、Ⅲ导联ST段抬高特点,特别是当发现伴有右心功能障碍,应高度怀疑同时存在右室梗塞,此时应仔细分析心电图,捕捉相应导 联特异改变,为及时准确诊断右室梗塞提供最佳线索。  相似文献   

18.
急性右室心肌梗塞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右心室梗塞(RVI)的二维超声心动图特征;方法:10例于发病第一周或第二周的急性右室梗塞患者应用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7例右室下后壁节段异常;4例右室游离壁无运动;3例室间隔运动异常,其中1例矛盾运动,2例运动增强,4例右室扩大,4例右房扩大;同时伴有左室壁节段运动异常。结论:右室梗塞多与左室梗塞并存,在右室壁节段运动异常存在的同时,并有左室壁节段运动异常。  相似文献   

19.
近三年来我院住院治疗10例老年人急性右室梗塞,和25例老年人急性左室梗塞的心律失常患者,对比分析,并对老年人急性右室梗塞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机理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20.
右室心肌梗塞临床较为少见,过去均在尸检时发现.早在30年代Lisa等曾有报道,惜未引起广泛注意.以前认为右室心肌梗塞系由于左室前壁心梗、室中隔梗塞扩展至右室前壁故又称为扩展性心肌梗塞.至70年代由于血液动力学监测以及同位素心肌扫描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本病的诊断水平.右室梗塞具有较特殊的临床表现,治疗也有一些特点.及时诊断右室梗塞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一、发生率右室梗塞的发生率各家报道不同〔附表〕,原因是有的作者系引用尸检资料,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