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常人24小时胃电图检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正常人24小时胃电变化规律。方法用动态胃电图检测仪检测30例正常人24小时胃电图。结果平均正常胃电频率占67.65%(64.5%~94.2%),胃动过缓占14.15%(1.9%-21.2%),胃动过速占8.96%(2.0%~20.0%)。餐后胃电主要功率较餐前明显增加(P=0.014),餐后餐前主功率比值为3.15±2.78。三餐对胃电频率影响相似,餐后15分钟胃电频率稍降低(P<0.01),此后胃电频率恢复至餐前水平。将24小时胃电图资料,按每6小时一段,分为4段,各段时间内胃电图检测结果相似(P>0.05)。结论动态24小时胃电图监测是研究长时间胃电节律变化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目的探讨胃窦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功能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对胃的蠕动周期、排空周期、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收缩及幽门功能进行了研究。结果14名正常人餐后胃收缩频率平均为3.15±0.02次/分,21例FD病人为3.18±0.02次/分(P值>0.05)。正常人及FD病人餐后各时间段平均胃排空时间无明显差异。正常组>10秒的胃排空周期百分率为53.3%,FD组为32.4%(P值<0.01)。餐后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收缩百分率为71.0%,FD组为58.3%(P值<0.001)。21例病人中有5例表现有幽门关闭不全,占23.8%。14例正常人中无一例出现幽门关闭不全。结论幽门功能的损害和胃窦幽门十二指肠协调收缩障碍可能是功能性消化不良发病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胃排空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性同位素γ-照相法观测了56例FD患者胃固-液体排空情况,并用胃窦粘膜印片Giemsa染色及石蜡切片HE,W_S银染色镜检Hp.结果FD患者餐后30,60及90min时的胃排空率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001);FD患者Hp感染率无明显增高(P>005),Hp阳性组与阴性组在3个时相的胃排空率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FD患者胃排空功能与Hp感染无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研究胆汁返流和慢性胃炎证型间的关系,探讨胆汁返流各指标在中医分型、 证治中的应用价值并阐述各证型可能的发病机理。方法:将59例慢性胃炎病人(胃镜下可见胆汁返 流者42例.无返流者17例)分为肝胃不和型(U型n=19),东热夹杂型(R型,n=15).脾胃虚寒 型(H型,n=19)和胃阴不足型(Ⅰ型,n=6)。1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组(C组,n=10)。检 测胃液胆酸(GC,μg/ml,RIA法)、pH值、病理积分(RFI,“15分”法)和组织学HP。结果:U型病人 胃液 GC、PH和 RFI明显高于其他各证型及 C组( P <均0.01 ),后者间 GC以及 PH无显著性差 异,但 RFI以 H型的胃炎程度比 R型的重( P <0. 05),与 Ⅰ型间无显著性差异。幽门螺杆菌(HP) 感染与证型有关,以 U型的感染率最低,而 R型的感染率最高,明显高于其他各证型( P <0. 05~ 0. 01)。以 GC>58 μg/ml,pH>3. 0和RFI>9判断为病理性胆汁返流,则见U型的返流率明显高于 其他各证型( P均<0. 01)。胆汁返流性胃炎以实证为主(占70. 4%),其中又以 U型(55 6%)明显 高于R型(14.8%);而虚证  相似文献   

5.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体表胃电图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体表胃电图,探讨FD发病的病理生理机制。方法23名DF患者及20名健康志愿者,应用DigtlapperEGG记录仪进行EGG检查,检查时间为餐前半小时、餐后回小时,试餐4%Kcal(50g火腿肠、营多牌方便面1包、400ml开水)。结果健康组餐前主频(pF)、主功率(DP)、正常节律百分发比(N%)为:2.9±0.1cpm、57.6±15.2bp、90.9±1.9%;餐后:3.010.ICpm、212.78±72.5bp(P<0.01)、92.6±2.1%。FD组餐前DF、DP、N%为:2.8±0.1cmp、489.1±157.9bp、81.86±5.5%;餐后分别为:3.1±0.2cpm、475.5±122.3bp、67.5±4.4%(P<0.05)。结论m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此种节律紊乱主要表现在餐后功率降低及正常节律百分比下降,提示FD患者可能存在胃肌电活动异常。EGG作为一种无创性胃动力检查方法,可用于FD患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胃特灵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提高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效果,采用胃特灵胶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虚血瘀证34例,并与采用三九胃泰治疗24例对照,结果显示胃特灵胶囊在改善临床症状、胃镜疗效、抑杀幽门螺杆菌、降低血液粘度等方面均优于三九胃泰(P〈0.05),病理积分总有效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在减轻炎细胞浸润、充血水肿、阻断胃粘膜腺体萎缩方面比较具有显著效果(P〈0.05),但对肠上皮化生和腺体增生  相似文献   

7.
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胃排空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常见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的液体胃排空情况.方法采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的液体试餐法,对正常人18例及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45例,进行液体胃排空功能测定.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组(n=13)胃半排空时间为281min±140min,较正常对照组397min±147min明显缩短(P<005).FD及CAG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20).结论DU患者液体胃排空加快,合并幽门变形者胃排空延缓  相似文献   

8.
灭幽灵散剂治疗消化性溃疡活动期伴幽门螺杆菌阳性、辨证为郁热证80例(治疗组).并与用得乐冲剂治疗的28例作对照(对照组),6周为1疗程。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显效率85.0%,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治愈+显效率66.9%,总有效率82.1%。溃疡疗效比较:治疗组治愈+显效率80.0%,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治愈+显效率60.7%,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幽门螺旋杆菌疗效比较:治疗组清除率71.2%,对照组67.9%,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灭幽灵散剂对改善症状、愈合溃疡疗效明显优于得乐冲剂。远期疗效;治疗组溃疡复发率21.0%,对照组为23.0%。幽门螺杆菌两项检查复发率两组分别为28.5%、30.8%,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此结果说明溃疡复发与幽门螺杆菌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尿毒症患者的体表胃电图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应用体表胃电图研究尿毒症患者是否存在胃肌电活动损害.方法应用双电极DiggtrapperEGG对25例有胃肠道症状的尿毒症患者和25例健康志愿者进行餐前、餐后各30min胃电图检查,试餐200832KJ(100g营养麦片,200mL开水).结果健康组餐前主频(DF)、主功率(DP)及正常节律百分比(N%)分别为29min-1±01min-1,576bp±152bp,909%±19%;餐后:30min-1±01min-1,21278bp±725bp(P<001),926%±21%.尿毒症组餐前DF、DP、N%分别为11min-1±02min-1,6504bp±480bp,470%±39%;餐后12min-1±02min-1,3648bp±245bp,338%±31%.以上结果与健康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尿毒症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此种节律紊乱主要表现在正常节律百分比明显下降及餐后功率降低,提示尿毒症患者存在胃肌电活动异常.EGG作为一种无创性胃动力检查方法,可用于严重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患者的临床及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根除幽门螺杆菌(HP)对老年人十二指肠溃疡(DU)再出血的影响。方法70例老年人DU并出血患者分成两组。A组用洛赛克、德诺和羟氨苄青霉素根除HP,B组单独用洛赛克治疗。4w后停药随访18个月。结果两组溃疡愈合率分别为100.0%、96.7%,无显著差异(P>0.05)。A组HP根除率(85.0%)显著高于B组(16.6%)(P<0.05)。18个月后,A、B两组再出血率分别为2.94%和28.00%,前者显著低于后者(P<0.05)。结论根除HP对老年人DU再出血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笔者根据功能性消化不良所具有的证候特征,分为三型:即脾胃虚弱型、肝气犯胃型及肝郁胃热型。其中脾胃虚弱型与肝气犯胃型类似于运动障碍型,而肝郁胃热型类似于溃疡样型。本文对12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中医证型与胃电图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发现脾胃虚弱型组胃电幅值比正常组及肝郁胃热型组低,肝气犯胃型组胃电幅值则呈不规则变化,肝郁胃热型组胃电幅值比正常人组高(P<0.05)。胃电波幅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医脾、胃、肝的病理生理变化。胃电图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证型提供了一定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61例消化性溃疡患者空腹血浆神经降压素(Neurotensin,NT)水平作了测定,并就其在溃疡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奥美拉唑治疗后等多种状态下的进一步改变作了观察。结果表明溃疡患者NT水平显著低于正常(P<0.01),并发出血患者NT水平也明显低于正常(P<0.05),幽门螺杆菌感染、奥美拉唑治疗后血中NT水平未受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患者的胃电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具有及无上消化道症状的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餐前及餐后2小时体表胃电图的变化。结果显示:①有症状组餐前、餐后胃电主频(Fp)均低于正常(P<0.01),餐前、餐后Fp值无差异(P>0.05)。平均峰值幅值(Ap)正常。②无症状组餐前Fp值低于正常,餐后恢复至正常,餐前、餐后相比差异显著(P<0.05),Ap值正常。③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间十二指肠球部的餐前及餐后即值异常率均存在差异(P<0.005)。④有症状组病程明显长于无症状组(P<0.05)。结论:NIDDM患者普遍存在胃电异常,主要表现为胃动过缓及胃一十二指肠球部运动不协调。及早发现无症状患者的胃动力异常,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老年慢性胃炎患者肠上皮化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本院接受胃镜检查的60岁及以上的慢性胃炎患者499例,根据病理结果分为肠化生组186例和非肠化生组313例,分别观察每组胃黏膜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中性粒细胞浸润、腺体萎缩、淋巴滤泡等病理表现.结果 肠化生组...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荆花胃康胶囊、复方嗜乳酸杆菌片联合标准四联疗法根除H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Hp感染患者221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12例)和治疗组(109例).对照组采用标准四联疗法治疗2周,治疗组采用荆花胃康胶囊治疗1周后换成标准四联疗法继续治疗2周,停药后服用复方嗜乳酸杆菌治疗2周.在治疗过程中观察2组患者的不良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缺血性心力衰竭常见中医证候要素、证候分型与心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流行病学方法,收集208例IHF患者临床资料,总结中医证候特点,运用医学统计方法,分析中医证候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指标及N端前脑钠素(NT-proBNP)的相关性。结果证候要素、证候分型不同患者的NYHA心功能分级有统计学意义(P<0.01),阳虚、水饮证、心肾阳虚型、阳虚水泛型左室射血分数(LVEF)<50%,与其他证型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高于其他证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缺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胃食管反流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经过电子胃镜确诊的GERD患者120例及对照组轻度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120例予血清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和14C呼气试验法进行H.pylori检测,对比两组H.pylori感染情况;将9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为LA-A、B组及LA-C、D组,对比两组H.pylori感染情况;将120例GERD患者分为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比较组间H.pylori感染情况。结果 GERD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39.17%)低于对照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6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A、B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60.87%)高于LA-C、D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2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症状组、中度症状组、重度症状组及极重度症状组H.pylori感染的阳性率分别是40.00%、41.67%、40.63%、31.82%。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反流性食管炎的保护因素,幽门螺杆菌感染与GERD症状的发生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应用胃电图(EGG)研究2型糖尿病(DM)胃动力的变化.[方法]选取2型DM患者60例,正常对照30例,对两组EGG的主频(FP)、振幅(AP)、胃动过缓百分率(B%)的变化与血糖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DM组与正常对照组的空腹和餐后FP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餐后AP均显著高于空腹(P<0.05),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餐前和餐后B%比较,DM组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DM空腹血糖(FBG)与餐前、餐后B%呈正相关,随着FBG的升高,B%呈相关升高(P<0.01).[结论]DM患者存在明显EGG异常,表现为胃动过缓明显增多的胃电节律紊乱.DM患者FBG与餐前、餐后B%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生、复发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应用 PCR法对 78例老年性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后半年、 1年幽门螺杆菌再感染者进行了测定。结果 幽门螺杆菌检出率老年组明显高于青年组 ,Hp根治率青年组明显高于老年组 ,经 Hp根除治疗组溃疡愈合率明显高于未根除治疗组。结论 老年消化性溃疡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密切相关 ,在溃疡治疗中 ,根除 Hp感染对减少溃疡复发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杆菌破坏胃粘膜屏障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解幽门螺杆菌(Hp)对胃粘膜屏障的损伤作用,对50例Hp感染的胃炎及50例非Hp感染胃炎者测定其胃窦粘膜的磷脂和氮基已糖值,并与病理改变相比较。结果示Hp感染组胃窦粘膜的磷脂平均值低于非Hp感染组(P<0.05)。Hp感染组的胃窦粘膜氨基己糖值明显低于非Hp感染组(P<0.005)。而Hp感染组的活动性胃炎明显高于非感染组。结果表明,Hp可通过破坏胃粘膜屏障而导致胃粘膜炎症性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