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腰椎骶椎间盘突出症52例,其中29例经手术证实,特征性的CT所见对提供正确的诊断极有帮助。其主要征象为:①脱入椎管的髓核所形成的块状影象。②硬膜囊受压移位。③脱出髓核的部分钙化。④碎块形成。⑤神经根水肿和“湮没”。此外,在CT图像上还可清晰地显示椎管或侧隐窝的狭窄。本文并对CT检查椎间盘应注意的事项作了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2.
对100例CT诊断为腰骶椎间盘脱出的病例作了分析,其中手术78例,相符72例,诊断正确率占92.3%。典型的CT表现对提供正确的诊断极有帮助。其主要CT征象为:⑴髓核脱入椎管内形成块影;⑵脱出的髓核部分钙化或骨化;⑶位于硬膜囊前或前外侧的脂肪间隙为软组织(髓核)所占据;⑷神经根受压移位和/或硬膜囊受压变形;⑸脱出髓核上、下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及病理、影像、解剖表现,确定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186例椎间盘突出采用平片、椎管造影、CT及MRI影像诊断及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分析。判定突出方向及类型,结果: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膨出、突出、脱出及髓核疝四个类型及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结论:CT、MRI具有准确无痛、诊断清楚的特点,但术前椎管造影能确切定位和定性,对髓核突出范围、程度、有无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86例腰椎间盘突出的CT表现与手术进行对照分析,CT诊断准确率为94%,其特征性表现:(1)腰椎间盘后缘局限性软组织密度块影突入椎管。(2)硬膜囊受压移位。(3)神经根水肿或湮没。(4)突出的髓核滑移。(5)脱出髓核的钙化或骨化。(6)碎块形成。同时CT图像上可清晰显示椎体骨质赘生、椎管或侧隐窝狭窄、黄韧带肥厚、上下关节硬化以及椎间盘真空征等伴随异常。本文对CT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的优点及限度作了简短讨论。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椎间盘突出症的类型及病理、影像、解剖表现 ,确定手术或介入治疗效果。方法 :对186例椎间盘突出采用平片、椎管造影、CT及 MRI影像诊断及手术病理所见进行分析 ,判定突出方向及类型。结果 :将椎间盘突出症分为膨出、突出、脱出及髓核疝四个类型及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等。结论 :CT、MRI具有准确无痛、诊断清楚的特点 ,但术前椎管造影能确切定位和定性 ,对髓核突出范围、程度 ,有无黄韧带肥厚、椎管狭窄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庄传芝  龙运祥 《中外医疗》2009,28(21):157-158
目的 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的CT诊断与临床表现,进一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63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特点及CT检查结果。结果CT诊断腰椎同盘的准确率为90.2%,63例患者中有82个椎间盘突出,特征性的CT表现有:(1)腰椎间盘后缘局灶性软组织密度块突入椎管;(2)突出髓核的滑移及辟缺形成;(3)突出髓核的钙化或骨化。23例病程短,症状轻,保守治疗有效,38例病程长,症状重,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结论CT检查对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及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椎管造影诊断椎间盘突出症的价值。方法 50例腰腿疼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的患经椎管造影检查,其中有35例CT检查、18例手术切除证实。结果 50例患椎管造影检查诊断为椎间盘突出共计62个,其中有35例患进一步经CT检查诊断为椎间盘突出、膨出。结论 椎管造影检查腰腿疼痛伴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患为临床提供可靠诊断依据,同时又为无CT、MRI的基层医院诊断椎间盘突出提供一项新的检查技术。  相似文献   

8.
椎间盘脱出合并黄韧带肥厚是引起腰腿痛常见疾病,在X线平片上无特征性表现,而椎管造影是确诊及定位诊断的重要检查手段。以往只注意到椎间盘脱出(以下简称髓核脱出)的X线诊断、对合并黄韧带肥厚的改变常被忽视,本文通过27例椎管造影并经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的CT分析,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2005年1月~2009年8月经CT检查的1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患者,其中14例行增强扫描,18例行MRI检查,46例经再次手术证实.结果 术后主要并发症有:(1)硬膜外纤维化47例;(2)术中残留、复发或新发的脱出髓核碎块54例;(3)中央型或周围型椎管狭窄41例;(4)椎间盘感染7例;(5)假性脊膜膨出5例;(6)术后脊柱滑脱6例.结论 CT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病因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0.
腰椎椎间盘脱出是腰腿痛的常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对其认识,本文就我院经CT诊断的腰椎椎间盘突出(髓核脱出)81例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本组81例中男49例,女32例,年龄在23~68岁之间,其中60岁以上4列,30岁以下9例,平均年龄401岁。病史最长21年,最短2小时。所有病例均采用MAX...  相似文献   

11.
报告81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症的诊断和手术疗效.经CT扫描58例,椎管造影23例,全部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及侧隐窝扩大.认为本病主要临床表现为一组混合性症状,腰腿痛严重而顽固,椎管造影CT检查有助于确诊.手术应在切除突出椎间盘髓核的同时行侧隐窝扩大术,单纯切除椎间盘髓核,效果往往不佳。  相似文献   

12.
腰椎间盘突出症,亦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腰部疾患之一。我科2003年10月-2005年11月经手术治疗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本文探讨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腰骶椎椎体后缘离断症患者的CT资料和临床表现。结果:本组患者均有腰腿痛表现。CT能确认全部45例椎体后缘离断,CT表现为:椎体后上缘或下缘骨质缺损,边缘硬化;缺损后方有骨块突入椎管;矢状位上缺损区呈"V"形,其后方有骨块"突起";硬膜或神经根受压,可伴有椎间盘突出。结论:CT能明确诊断椎体后缘离断,是目前最佳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4.
X线平片、造影与CT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为髓核突出(或脱出)或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是临床上较为常见腰部疾患之一.本症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界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的组织,如脊神经根、脊髓等遭受到刺激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症状.目前,该症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有平片、造影、CT和MRI.随着影像技术日趋完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认识不断深入,现就腰椎间盘的影像学分型、诊断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从临床角度探讨腰椎椎间盘突出的MRI图像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本文选择应用MRI检查并经手术证实的86例腰间盘突出症进行研究。将每例术中所见与术前MR成像诊断进行比较。完全符合者83例,占96.5%。从病理变化程度上来讲,可分为椎间盘膨出、突出和脱出三种情况。据观察,膨出的椎间盘呈均匀和对称性,膨出于椎体边缘。椎间盘突出时,纤维环呈局限性变薄并连同变性髓核一并突入椎管的一侧,  相似文献   

16.
CT对腰骶椎间盘脱出的诊断一院CT室魏庆堂,冷久成,李淑艳,张丽杰自1975年Altidi等首次报告应用CT观察椎管和椎旁软组织以来,国内外有关CT对腰间盘脱出的诊断报道愈来愈多[1,2]。CT已成为诊断腰间盘突出的主要手段,本文就我院经CT诊断的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层螺旋CT影像表现及其病理学基础,提高对该病的定位及定性准确率。方法:对已经手术证实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并在术前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的病人的CT轴位及多平面重建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易发生于受力最大的部位,以L4-5、L5—S1两个节段最常见,其主要CT影像表现为:①髓核突入椎管内形成软组织密度影;②硬脊膜囊受压变性移位;③神经根肿胀、受压移位或淹没;④碎块形成、滑移;⑤许莫氏结节形成;⑥突出髓核部分钙化。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MPR)成像主要影像表现:矢状位为椎体后缘突入椎管内呈铆钉状或乳头状团组织密度影,冠状位为突入椎管内的圆形或椭圆形软组织密度影。结论:多层螺旋CT是目前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规重要检查方法,准确率高,并能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 腰椎间盘突出与膨出是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过去主要依据X线,脊髓造影诊断。目前CT已成为诊断本病的一种主要方法。因CT能直接显示椎间盘本身。可明确制定大多数椎间盘膨出或突出的位置、大小、形态及周围结构关系。现将我院1997年至1998年6月CT诊断为椎间盘膨出和突出165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收集1997年6月—1998年6月,经CT检查明确诊断为椎间盘膨出和突出165例,其中男性104例,女性61例,年龄22—65岁。其中30例接受经皮腰椎间盘切除术或髓核摘除术。  相似文献   

19.
经皮穿刺腰_5、骶_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38例报告吉林省人民医院放射科汤日杰,张秀梅自1993年我们采用额骨翼钻孔的方法,为38例单纯或并发其它的腰骶间盘突出症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腰5椎1;间盘脱出髓核摘除术(PLD)治疗,笔者仅从方法的可行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潘抗镁  夏红 《新疆医学》1999,29(4):221-222
我们于1988年6月至1996年8月,对收治的68例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并非少见,在CT椎管扫描未应用于临床前,术前不易得到完全明确的诊断,常被诊断为单纯腰椎间盘突出,实施手术时只对突出椎间盘髓核的摘除,而忽视对侧隐窝的探查或减压,致使少数患者术后疗效欠佳或无效。我院收治的68例患者,均经椎管造影或CT椎管扫描、核磁共振检查与手术证实诊断,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