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防治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有效防治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1995— 2 0 0 3年间 5 5 9例手烧伤患者早期处理及 10 8例后期瘢痕挛缩畸形整形治疗情况。结果  5 5 9例 10 87只手烧伤早期积极处理创面 ,对深Ⅱ度 ,Ⅲ度创面早期手术 ,手部瘢痕畸形较轻 ,手功能恢复良好。而手部烧伤创面感染、手术时间晚或薄皮片移植 ,后期瘢痕畸形严重 ,手功能丧失多。 10 8例 15 5只手烧伤后期瘢痕挛缩畸形采用局部改形术、瘢痕松解植皮、皮瓣转移、关节融合等方法 ,手部畸形矫正满意 ,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可有效的预防瘢痕增生 ,远期手功能恢复良好。对手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畸形整形应及早进行。  相似文献   

2.
烧伤后增生性痕的治疗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我院1991年以来采用头皮作供皮密植治疗瘢痕,收到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情况本组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龄3~42岁;均为烧伤后瘢痕增生者。四肢瘢痕35例,其中肘、膝、踝大关节瘢痕致畸者10例;躯体摊痕8例。有12例因瘢痕范围大,先后行3次手术,整复瘢痕面积在7%~8%;有10例行2次手术,整复瘢痕面积在4%~6%;余均行1次手术。手术时间有10例因大关节瘢痕致畸在烧伤后半年整复,其余均在烧伤1年后整复。整复后3周起植皮部位用弹性绷带或弹力衣包扎1年。经随访,均未见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东莞市人民医院烧伤整形外科收治的40例关节部位烧伤后出现瘢痕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20例)与对照组(20例),其中研究组患者采用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修复关节部位瘢痕,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瘢痕断层皮片修复关节部位瘢痕,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创面Ⅰ级愈合率、温哥华瘢痕量表(Vancouver scar scale,VSS)评分、关节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评分,评估瘢痕修复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创面Ⅰ级愈合率为85.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创面Ⅰ级愈合率5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VSS评分为(3.1±0.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VSS评分(5.7±1.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的ROM评分为(90.8±4.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ROM评分(79.9±7.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瘢痕断层皮片联合人工真皮移植可促进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患者术后创面Ⅰ级愈合,降低瘢痕增生程度,提高关节活动度,在关节部位烧伤瘢痕整复中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瘢痕膏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廷芬 《西南军医》2006,8(4):11-12
目的观察自制瘢痕膏加弹力套治疗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烧伤、外伤及手术后220例增生性瘢痕采用自制瘢痕膏,涂于温水浸泡5-10分钟后的增生性瘢痕区,然后用弹力套加压增生性瘢痕区,疗程6个月。另取182例有皮肤增生瘢痕病人作为对照观察组,只用弹力套加压治疗,不用瘢痕膏,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220例病人有效196例(89.1%)对照组182例有效128例(70.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瘢痕膏加弹力套能够明显减少增生性瘢痕的发生,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深Ⅱ度烧伤伤及真皮网状纤维层,愈合后易有瘢痕增生,甚至出现瘢痕挛缩,给患者身心带来一定程度的痛苦,目前对烧伤后瘢痕增生的治疗还没有较为理想的方法。2001年-2003年,我院早期应用丹芎瘢痕涂膜预防和治疗深Ⅱ度烧伤后瘢痕增生,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娟 《西南军医》2008,10(3):163-163
临床上常见的手部烧伤后畸形,主要有手背瘢痕挛缩畸形和手掌瘢痕挛缩畸形。手背烧伤挛缩畸形,常是较大面积或较多部位烧伤后畸形的一部分,轻度表现为皮肤瘢痕化,弹性丧失或瘢痕增生握拳不紧;重度表现为掌指关节过度背伸、虎口狭窄,形成典型的爪型手。手掌瘢痕挛缩畸形多由于握持高温物体引起,因此为单发,多见于小儿,成人较少见。手掌瘢痕多见于手指近端、手掌远端和大小鱼际并以掌心为中心,各指及大小鱼际向掌心集中,造成拇指外展受限,手指不能伸直,严重者手指完全和手掌粘连呈握拳状。  相似文献   

7.
美宝疤痕平与弹力套合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方法。方法:利用疤痕平定时外涂与弹力套加压合用,治疗病例168例。结果:全部病例均取得较好治疗效果,治愈率79.76%,显效率16.07%,有效率3.57%,无效率0。结论:疤痕平与弹力套合用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疗效确切,安全、无毒副作用,方法简便,是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较佳方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 light,IPL)对中厚皮片供区瘢痕预防性治疗的疗效。方法将38例自体大张中厚皮片移植术的烧伤或整形患者被分为两组:IPL治疗组21例,对照组例17例。皮片供区自然上皮化愈合后,治疗组采用IPL对中厚皮片供区瘢痕进行预防性治疗,每次间隔3~4周,治疗4~5次,并以弹力衣或弹力套压迫,外贴瘢痕敌胶片等行辅助性抗瘢痕治疗;对照组只辅助性进行抗瘢痕治疗,不做IPL治疗。治疗后以温哥华瘢痕量表对供皮区瘢痕进行评分,评估疗效。结果随访12个月,IPL治疗组中厚皮片供区增生瘢痕逐渐变平滑,色素沉着逐渐消退;对照组出现明显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两组温哥华瘢痕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IPL是一种有效的防治中厚皮片供区瘢痕增生和色素沉着的治疗方法,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9.
李卫华 《武警医学》1999,10(3):170-173
瘢痕的形成是创伤后的结果,由于外伤、烧伤和手术后造成的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不仅破坏容貌,而且可发生功能障碍。增生性瘢痕是指深部皮肤受损后出现的高出皮肤表面的硬结,表面为一层萎缩上皮所覆盖,深层则为大量增生的结缔组织。临床上具有充血、红肿等症状。增生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I期手术将软组织扩张器置入病变周围正常的皮下组织,经广泛的扩张皮肤,达到设计要求后,行Ⅱ期手术。切除烧伤后瘢痕,合理的设计皮瓣,将创面封闭。结果:本组8例烧伤后瘢痕患者经上述治疗皮瓣完成成活,其质地、色泽较为理想: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应用软组织扩张术修复烧伤后瘢痕是较为理想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58例极76只手部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患者,采用瘢痕切开或切除,严重者行关节融合或成形术,局部皮瓣加皮片移植,或腹部皮瓣移植;术后早期进行手部康复治疗.结果:移植皮片和皮瓣均成活,手指指间关节和掌指关节功能、指蹼功能均良好,生活能够完全或大部分自理.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采用手术和功能康复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湿润烧伤膏联合美宝疤痕平治疗增生性切口瘢痕体会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联合美宝疤痕平治疗增生性切口瘢痕的疗效。方法:46例79处增生性切口瘢痕磨削后外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创面愈合后外用美宝疤痕平防治瘢痕增生,四肢和关节处可配合加压疗法。结果:本方法治疗79处增生性切口瘢痕显效64.6%;有效31.6%;无效3.8%;总有效率达96.2%。结论:通过磨削手术—湿润烧伤膏—美宝疤痕乎综合治疗增生性切口瘢痕疗效好,易操作,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手部深度烧伤的早期处理与增生期瘢痕的防治经验.方法:烧伤早期全程采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典型的深Ⅲ度烧伤创面早期辅以"坏死层薄化技术"处理,充分发挥"激活潜能再生细胞疗法"的作用,为创面提供良好的生理再生环境,实施创面修复与瘢痕防治同步进行的综合治疗措施.结果:183只手(包括深Ⅲ度)烧伤创面全部非植皮自愈,无伤残功能障碍.结论: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创面能实现自然愈合,防治瘢痕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瘢痕组织是皮肤创伤修复过程中的一种病理性产物,是成纤维细胞--胶原蛋白--细胞因子三者过度失衡,使细胞外基质(ECM)增生所致.烧伤、创伤、感染等均可造成瘢痕形成与增生,尤其是深Ⅱ度烧伤所引起的瘢痕是多年来困扰着临床的难题之一.为了探讨瘢痕形成过程中细胞因子作用机制、影响因素以及生物学调控等问题,对病理性瘢痕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可为临床预防和治疗病理性瘢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方法 :采用PhotoDerm发射脉冲 ,辅以手术瘢痕切除、局部注射综合治疗HTS和瘢痕疙瘩。结果 :PhotoDerm使瘢痕胶原及粘蛋白合成水平下降 ,对成纤维细胞有抑制作用 ,使瘢痕变平、变白、变软、恢复接近正常表皮状态 ,是目前治疗HTS和瘢痕疙瘩安全、可靠、有效、理想的办法PhotoDerm治疗瘢痕增生和瘢痕疙瘩的疗效分析@田治国$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445000 @张勇$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445000 @周静$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心医院烧伤整形外科!445000 @廖瑞琴$湖北省恩施自治州中…  相似文献   

16.
汪涛  林遐 《西南军医》2006,8(3):44-45
目的 评估脱细胞异体真皮在烧伤后期瘢痕畸形矫正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烧伤后期瘢痕畸形病人矫形后继发创面行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刃厚皮复合移植。结果 所有病人皮片全部成活,复合皮片外观平整,颜色与邻近正常皮肤近似,无明显收缩,柔软耐磨,富有弹性。结论 脱细胞异体真皮是烧伤后期瘢痕畸形矫形中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17.
美比欧疤痕平治疗烧伤皮肤瘢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是探讨美比欧疤痕平治疗烧伤皮皮肤瘢痕,使之迅速软化的作用机理。方法是选健康小鼠40只,背部皮肤去毛后,以20mol/LNaOH烧伤1分钟,造成深Ⅱ度皮肤烧伤。伤后2周局部瘢痕形成。随机分为二级,Ⅰ组为对瘢痕吵作处理作为对照组;Ⅱ组为应用美比欧疤痕平进行治疗。治疗2周处死,取烧伤处皮肤进行HE及改良的Masson染色。结果Ⅰ组上皮层增生、角化,胶原纤维增生、排列紊乱,并侵入肌组织内,可见大量炎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复方苦参碱对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为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体外培养烧伤后的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加入不同含量的复方苦参碱,24h后观察细胞形态学,以乳酸脱氢酶(LDH)为指标观察细胞毒性,用MTT法检测其增殖活性。结果不同含量的复方苦参碱均能改变成纤维细胞形态,抑制细胞增殖,含量在300μg.ml-1以下无明显的细胞毒作用。结论复方苦参碱对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具有防治增生性瘢痕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表达谱基因芯片筛选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相关基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目的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从基因水平初步了解烧伤后增生性瘢痕形成的机制。方法 按一步法抽提3例烧伤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的总RNA,纯化mRNA;将4096种人类基因PCR产物用Cartesian Pixsys7500点样仪微矩阵列点样于化学涂层的载玻片上,制成基因芯片;将等量的增生性瘢痕和患者自身正常皮肤组织mRNA分别逆转录合成荧光标记的cDNA混合物探针,与上述基因芯片杂交,经严格洗片后,用SanArray3000扫描仪扫描芯片荧光信号图像,计算机分析后比较两种组织中差异表达的基因。结果 在4096种基因中,患者的增生性瘢痕及其自身正常皮肤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基因,在所检测的3例临床标本中,共有差异表达基因128条。结论 包括细胞凋亡基因、免疫相关基因、细胞骨架和运动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细胞信号和传递蛋白基因等多种基因参与了增生性瘢痕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深Ⅱ度烧伤的瘢痕防治与护理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深Ⅱ度烧伤瘢痕防治护理措施。方法:针对MEBT/BEBO治疗深Ⅱ度烧伤与汗腺再生表皮干细胞修复中存在的问题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对141例病人作为护理对象。结果:全部病人经创面康复护理,功能锻炼,心理护理等均达到无瘢痕愈合与身心健康。结论:科学规范的MEBT/MEBO治疗与全面准确的实施康复护理措施能有效地防治深Ⅱ度烧伤瘢痕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