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尿微量白蛋白(mALb)、空腹血糖(FBG)与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住院及门诊185例糖尿病(DM)患者进行HbA1c、FBG、mALb联合检测。其中不伴DN者83例,伴DN者102例。结果HbA1c有DN组较无DN组为高(P〈0.01),HbA1c水平越高,mALb水平越高,DN的发生率越高(P〈0.05),而FBG水平有DN组与无DN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bA1c与mALb联合检测可作为监测早期DN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贝那普利10mg·d-1,口服,及对症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qd。14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糖、尿蛋白、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在治疗后,尿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明显减少,治疗组与对照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贝那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用贝那普利治疗疗效更好,具有协同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尿微量白蛋白(Um Alb)、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比值(Um Alb/UCr)联合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16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和86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N组)分别检测Hb A1c,Um Alb,Um Alb/UCr,并对观察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将观察组根据Hh AI c的水平分为4组:A组(Hb A1c4.8%±1.0%)B组(Hh Alc6.5%±0.6%)C组(Hb A1c8.1%±1.0%)D组(Hh Alc10.1%±1.3%)。结果:糖尿病患者观察组Hb A1c,Um Alb,Um Alb/UC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随着Hb A1c的升高糖尿病患者Um Alb,Um Alb/UCr升高更明显,且三项联合检测阳性率明显高于单项检测阳性率,经治疗后Hb A1c,Um Alb,Um Alb/UCr结果显著降低(P<0.05)。结论:Hb A1c,Um Alb,Um Alb/UCr联合检测提高了早期糖尿病肾病诊断的敏感性,对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糖尿病肾病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2组均给予福辛普利10mg/d,口服,及对症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2.4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14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2组血糖、尿蛋白、肾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在治疗后,尿蛋白、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明显减少,治疗组与对照组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福辛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比单用福辛普利治疗疗效更好,具有协同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肾炎康复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来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就诊的糖尿病肾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静脉滴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8 mg/次,1次/d;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口服肾炎康复片,5片/次,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5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G)、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总胆固醇(TC)和三酰甘油(TG)以及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白蛋白和N-乙酰β-D-葡萄糖苷酶(NAG)的变化。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4.00%、9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糖、血压、血脂均比治疗前显著改善,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SBP和TC改善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Scr、BUN、NAG水平均明显下降,治疗组的Scr、BUN、24 h尿蛋白、白蛋白、NAG水平均明显下降,同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的肾功能指标改善的更为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肾炎康复片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强化血糖控制对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60例社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强化组和对照组,强化组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0%,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7.0%,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血压及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结果:两组经干预后血脂、血压均有所改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下降,强化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5)。结论:控制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血糖、血压及血脂水平能够降低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严格的血糖控制有利于延缓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洛汀新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1999年WHO诊断2型糖尿病的标准及Mogensen诊断分期标准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2例,分为两组洛汀新治疗组及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洛汀新治疗组。用药3个月后检测血压(BP)、血脂、微量白蛋白尿(UAER)、血肌酐(SCr)、尿素氮(BUN)、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GHbAl)及尿β2微球蛋白(β2-MG)的变化,了解还原型谷胱甘肽对肾脏的保护作用。结果两组治疗后均对BP、血脂、UAER、CRP、糖化血红蛋白及尿β2微球蛋白有明显改善,P<0.05,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洛汀新治疗组在微量白蛋白尿、CRP、GHbAl及β2-MG方面作用更显著,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前后SCr、BUN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洛汀新能通过减少UAER、CRO、GHbAl、β2-MG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糖化白蛋白(GA)水平及其他代谢产物与糖尿病(DM)及糖尿病肾病(DN)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糖尿病组, 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糖尿病肾病组,5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对照组,将100例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患者根据尿微量白蛋白水平不同分为尿微正常组(58例)及尿微增高组(42例)。检测并比较各组间的空腹血糖(GLU)、血尿素氮(BUN)、肌酐(Cr)、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GA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的TC、LDL-C水平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对照组的HDL-C(1.52±0.47)mmol/L高于糖尿病组的(1.17±0.54)mmol/L及糖尿病肾病组的(1.09±0.52)m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的H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和糖尿病肾病组的GLU、BUN、Cr、TG、HbA1c、G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的GLU、BUN、Cr、TG、HbA1c、GA水平均高于糖尿病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正常组和尿微增高组的TC、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微增高组的GLU、BUN、Cr、TG、HbA1c、GA水平均高于尿微正常组, HDL-C水平低于尿微正常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A可为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应用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GSH治疗;检测治疗前、后的尿β2-微球蛋白、肌酐、尿素氮、尿白蛋白排泄率及24 h尿蛋白定量。结果:2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低血糖反应外,其余患者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GSH联合黄芪注射液较单用黄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显著,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120例诊断患者依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 NAU)组、微量白蛋白尿( MAU)组和临床蛋白尿( CAU)组,依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B、C三组,另外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NC)。检测各种生化指标:空腹血糖( FBG)、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TG)、血清素氮(BUN)、血清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 T2DM组和NC组相比,FBG、TG、TC、LDL-C、HbA1C水平高于NC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CAU组、MAU组的FBG、TG、TC、LDL-C、HbA1C指标要明显的高于NAU组(P<0.05);CAU的FBG、TG、TC、LDL-C、HbA1C明显大于MAU组(P<0.01),CAU 组的HDL要低于MAU 组和NUA组(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FPG、HbA1C、TCH、TG、UAE和N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与NC组相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患者各组之间FPG、HbA1C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的TCH、TG、BUN、Cr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 HbA1 C、mAlb以及各项血脂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费美姣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2,17(11):1272-1275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对糖尿病肾病(DN)氧化应激状态的影响,以探讨其在DN治疗中的肾脏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7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2型DN(Ⅲ期)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分为:常规治疗组(A,n=34)、厄贝沙坦治疗组(B,n=42)和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治疗组(C,n=44)。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空腹血糖(FGB)、甘油三酯(TG)、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钾(K+)的变化,分光分析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的表达水平。结果:各组24h尿蛋白定量、FGB、BUN、SCr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而TG、K+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变化(P〉0.05)。B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A组治疗后显著改善(P〈0.05),C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BUN、SCr较B组治疗后亦显著改善(P〈O.05)。C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表达水平显著减低(P〈0.01),而A和B组未见上述变化(P〉0.05)。A、B和C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44.1%、61.9%和81.8%,C组显著优于A和B组(P〈0.05)。结论:厄贝沙坦联合古拉定提高了DN患者体内SOD活性和降低了MDA的表达,改善了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并可进一步降低24h尿蛋白定量,从而对肾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59例2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30例),经3周治疗后,观察24 h尿蛋白、UAER和CRP水平的变化.结果 2组治疗后24 h尿蛋白、UAER、CRP均较治疗降低[研究组分别为(0.5±0.3) g/24 h比(0.9±0.2) g/24 h,(58±32) μg/min比(92±36) μg/min,(2.4±0.5)g/L比(4.7±1.6) g/L,对照组分别为(0.7±0.2) g/24 h比(0.9±0.2)g/24 h,(74±294) μg/min比(94±39) μg/min,(3.1±0.7)g/L比(4.6±1.6)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明显(P<0.05).2组治疗后血清肌酐、BUN较治疗前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H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UAER及CRP的水平,减低肾脏损伤程度,改善肾脏功能,较单用黄芪注射液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治疗糖尿病肾病(DN)Ⅲ期的疗效.方法 75例2型糖尿病并DNⅢ期患者,完全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观察组予以雷公藤多苷60 mg/d及氯沙坦100 mg/d,对照组给予氯沙坦100 mg/d,总疗程12周.治疗前后进行24h尿微量白蛋白(24 h Alb)、层黏连蛋白(LN)、Ⅳ型胶原(C-Ⅳ)、血浆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定量测定及尿中足细胞计数.结果 治疗后2组24 h Alb、尿中足细胞计数、LN、C-Ⅳ、hs-CRP均明显下降[对照组:(117±30) mg比(173±35) mg,(1.2±0.6)个/ml比(1.7±0.8)个/ml,(127±25) μg比(144±26) μg,(248±25)μg比(274±27) μg,(4.3±1.4) mg/L比(5.0±1.7) mg/L;观察组:(104±20)mg比(169±27) mg,(1.1±0.4)个/ml比(1.8±0.7)个/ml,(125±27)μg比(145±28) μg,(253±74) μg比(282±74) μg,(3.8±1.2) mg/L比(4.9±1.7)mg/L,均P<0.05],且观察组下降更明显,其中24 h Alb、尿足细胞计数及C-Ⅳ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组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雷公藤多苷可以减少DNⅢ期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足细胞的凋亡,炎症因子在DN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抗氧化剂α硫辛酸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及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另从门诊体检中心选择30例健康人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α硫辛酸0.6 g/次,1次/d静脉滴注,疗程3周;健康组不采取任何治疗.分别测定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及健康组丙二醛(MDA)、血清晚期蛋白氧化产物(AOPPs)、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24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前较健康组血浆MDA[(5.8 ±2.1)、(5.6±2.3) μmol/L比(3.8±0.9) μmol/L]、AOPPs[(69.4±10.9)、(69.2±11.1) μmol/L比(22.6±2.9) μmol/L]、24 h UAER[(274±33),(270±46) mg/24 h比(12 ±4) mg/24 h]明显升高,SOD[(47±4)、(47±4)U/ml比(74±4) U/ml]较健康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3周后MDA、AOPPs、SOD、24 h UAER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DA、AOPPs、24h UAER较治疗前下降[分别为:MDA为(2.7±1.9) μmol/L比(5.6±2.3) μmol/L,AOPPs为(61.7±12.6)μmol/L比(69.2±11.1) μmol/L],24 h UAER为(183±42) mg/24 h比(270±46) mg/24 h,SOD较治疗前[(52±4)U/ml比(47±4) U/ml]升高,治疗后各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氧化应激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α硫辛酸能降低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降糖保肾方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降糖保肾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X组),中药组(Z组)。分别予厄贝沙坦150mg/次,1次/d,口服;降糖保肾方(免煎剂)每日2剂,口服;维持治疗8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糖、蛋白尿、血清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丙二醛(MDA)变化。结果:治疗8周后,降糖保肾方组空腹血糖显著下降至(8.4±1.0)mmol/L、餐后2h血糖显著下降至(12.1±1.4)mmol/L、HbA1c显著下降至(8.0±0.3)%(P〈0.05);24h尿蛋白显著下降至(185.6±17.7)mg,24h尿微量清蛋白排泄率显著下降至(54.2±7.9)μg/min(P〈0.05);SOD显著升高至(80.0±8.7)nU/ml、CAT显著升高至(26.4±2.4)nU/ml,MDA显著下降至(5.1±0.4)nmol/ml(P〈0.05)。结论:降糖保肾方具有抗氧化作用,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发挥保护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林杏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8):1161-1165
目的 观察a-硫辛酸、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方法186名志愿者被纳入研究,包括健康对照组40例、单纯糖尿病组38例(DM组)、DNa-硫辛酸治疗组35例(DNA组)、DN缬沙坦治疗组40例(DNX组)、DN联合治疗组(DNAX组)33例,对纳入对象进行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晚期蛋白氧化物(AOPP)含量及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测定,分析比较DN与氧化应激的相关性及a-硫辛酸、缬沙坦对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与作用机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前DM、DN组血清MDA(4.64±0.47、4.97±0.43)mol/ml、AOPP(45.28±5.99、70.80±12.40)μmol/L均显著升高,SOD(92.62±7.48、80.92±5.98)U/ml、T—AOC(8.17±0.94、7.19±0.73)U/ml均显著降低(p〈0.05),以DN组最为明显,相关性分析显示UAER与MDA、AOPP呈正相关,与SOD、T—AOC呈负相关;治疗后DN各组血清MDA、AOPP及UAE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SOD、T—AOC显著升高(P〈0.05),以DNAX组MDA(3.95±0.52)mol/ml、AOPP(61.79±11.08)umol/L、SOD(89.35±9.57)U/ml、T—AOC(7.95±0.77)U/ml变化最为显著。结论氧化应激参与人体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仅一硫辛酸联合缬沙坦能够有效改善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改善DN预后。 相似文献
17.
枸杞多糖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枸杞多糖(LBP)对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制备高脂高糖+小剂量链脲佐菌素诱导的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小剂量枸杞多糖干预组(250 mg·kg-1·d-1),大剂量枸杞多糖干预组(1 000 mg·kg1·d-1).观察糖尿病大鼠成型各阶段肾脏的氧化应激状态,枸杞多糖干预后的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状态,肾功能改变及抗氧化指标的相关性因素分析.结果糖尿病大鼠在高脂高糖喂养阶段已出现肾脏SOD降低,成型12周时SOD降低,MDA升高,SOD/MDA降低更明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小剂量枸杞多糖干预使糖尿病大鼠肾脏SOD升高,MDA降低,SOD/MDA升高,并能使肾功能明显好转.肾脏抗氧化能力与血糖、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苷、尿微量白蛋白、肾肥大指数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氧化应激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枸杞多糖能够改善糖尿病大鼠肾脏的氧化应激状态,延缓糖尿病肾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肝硬化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15%高于对照组的6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对照组白蛋白(ALb)水平外,2组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球蛋白(GLb)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所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血栓通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肝硬化的临床效果明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益气养肾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应激反应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0周龄SD大鼠50只,选取其中10只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低脂、低糖饮食。其余40只采用高脂、高糖喂养联合低剂量(30mg/kg)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大鼠动物模型。建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与观察组各20只。观察组在模型组饮食基础上将药物益气养肾方按人与大鼠体表面积折算动物等效药量,按生药20g·kg-1·d-1,灌胃,连续灌胃3周。模型组同期继续给予高脂、高糖饮食。3周后杀死大鼠,手术摘取肾脏。病理切片观察3组肾脏组织形态学变化,比较3组大鼠肾脏肥大指数( kW/BW)、尿蛋白排泄量(24hUP)、血肌酐( Scr)水平、肾皮质丙二醛( MDA)含量、肾皮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肾皮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结果3组大鼠光镜下观察:对照组大鼠肾小球及肾小管正常,基底膜及系膜区结构清楚。模型组大鼠HE染色见肾小球肥大,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不规则增厚,肾小管上皮细胞肥大,内有糖原沉积表现,肾小管间纤维变性。观察组光镜观察可见与模型组相似病理改变,但肾小球肥大及肾小管肿胀较轻,蛋白管型较少。模型组及观察组kW/BW、24hUP、Scr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kW/BW、24hUP、Scr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模型组及观察组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及GSH-Px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MDA含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SOD、GSH-Px较模型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益气养肾方可能通过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体内氧化应激反应来减轻肾脏损伤,改善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结构及起到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