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60例病人中,男48例,女12例,年龄8-65岁,平均32岁,均为车祸外伤。伤后呈持续性昏迷。伤后24小时内均行CT检查。其中22例行MRI检查。GCS评分3-12分,其中≤5分18例,6-10分35例,≥11分7例。颅骨骨折18例,头皮裂伤42例,躯干、四肢外伤45例。1.2方法 使用岛津5000T全身CT扫描机。MRI检查使用岛津0.5T超导型MR成像系统,采用头线圈,SE序列,获取轴位矢状位T1加权像(T1WI:TME=500/20ms)和T2加权像(T2WI:T…  相似文献   

3.
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 (DAI)即脑白质剪切伤 ,其临床病情重 ,死亡率高 ,诊断困难。现就我们诊断为DAI的 36例CT表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 2 7例 ,女 9例 ,年龄 1 1~ 69岁。致伤原因 :交通事故 30例 ,高处坠落 6例。受伤时头部因加速 (或减速 )运动致伤 ,伤后原发性昏迷持续时间较长 ,且无明确的神经定位体征。36例中 32例行保守治疗 ,4例由于脑肿胀严重、颅骨凹陷骨折行手术治疗。院内死亡 1 5例 ,植物状态 5例 ,其余不同程度伤残。本组 36例均见双侧脑实质内不规则的境界不清的低密度区。脑实质斑点状多发、小灶性出血 …  相似文献   

5.
回顾性分析了3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的CT征象和临床特点,使用西门子SomatomARC机,伤后24小时内扫描。结果CT典型的征象: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我们认为CT可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提供了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1994~ 1999年 ,我院共收治弥漫性轴索损伤 12例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0例 ,女 2例。年龄 2 0~ 5 4岁之间 ,平均年龄 32岁。其中车祸伤 11例 ,坠落伤 1例 ,伤后均呈昏迷时间大于72 h,Glasgow分级 :4分 2例 ,5~ 7分 9例 ,7分以上 1例 ,双侧瞳孔散大者 2例 ,单侧瞳孔散大 2例 ,肌张力增高 2例 ,双侧锥体束征阳性 4例 ,单侧阳性者 2例。辅助检查 :本组病例均行头部 CT扫描 ,均未见明显占位效应 ,仅有 5 0 %的患者显示大脑皮质内存在点状出血 ,小的出血灶直径小于 1cm,30 %的患者存在弥漫性脑肿胀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室出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CT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44例经临床证实为DAI患者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 44例DAI的CT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44例;低密度区41例;脑实质内出血灶39例,呈单发或多发,直径小于2 cm,主要分布于皮髓质交界、胼胝体、基底节区和脑干;蛛网膜下腔出血15例.结论 44例临床分析表明,头颅CT检查在脑DAI的早期诊治中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安玉福  杨凤杰  孟凡 《临床医学》2001,21(10):35-36
弥漫性轴索损伤属于闭合性脑外伤,是外伤引起的脑白质广泛轴索损伤,但由于病情较重,昏迷时间长,而且往往对其认识不足及目前尚无有效药物与治疗措施,使其致残率及死亡率均很高。 1 临床资料 例1,男,39岁,因被人用木棒击伤头部伴持续性意识障碍5小时入院。入院时查体:浅昏迷状态,无神  相似文献   

9.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训练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康复训练效果@何静杰$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张通$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徐建民$北京博爱医院偏瘫治疗科!北京丰台区角门北路100077 @张玉梅$秦皇岛市北戴河人民医院康复科!北戴河联峰路200号066100~~  相似文献   

10.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CT诊断(附3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回顾性分析34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的CT征象和临床特点,使用西门子SomatomARC机,伤后24小时内扫描。结果CT典型的征象:脑白质内单发或多发小出血灶(直径小于2cm,无占位效应和中线结构移位)蛛网膜下腔出血和脑室内出血,急性弥漫性脑肿胀。我们认为CT可为本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RI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的41例DAI患得,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4例DAI早期MRI表现为弥漫性脑肿胀,脑室及脑沟、裂、池受压变小或闭塞;脑实质出血33例,呈斑点状,直径小于2.0cm;蛛网膜下腔及脑室出血17例;硬膜下血肿13例;硬膜外血肿7例;颅骨骨折8例。结论:MRI对DAI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可弥补CT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MRI检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M)MRI特征以及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21例病人均有MRI检查,其中:13例病人还有CT检查。分析21例DM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DM发生于以下6个部位:胼胝体5例;皮髓交界处6例;脑白质7例;脑干6例;基底节5例;小脑3例;脑室旁5例。多发病灶共18例。21例DM伤者中18为交通伤。本组DM伴其他脑伤者16例。CT上难以发现病灶的小脑、脑干和胼胝体等处8/21,MRI均可以清晰显示。结论:MRI对发现DM价值较大。CT上难以发现病灶的小脑、脑干和胼胝体等处,MRI也可以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8例DAI患者(DAI组)及18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分别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及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测量胼胝体压部、丘脑及额叶白质的表面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和部分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并进行比较.结果:DTI显示,与对照组比较,DAI组胼胝体压部、丘脑及额叶白质FA值和ADC值均较低(P<0.01),胼胝体FA值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正相关(P<0.01).结论: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用于诊断和评估DAI非常敏感,并可动态观察DAI的临床转归过程,有助于提示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MRI诊断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MRI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临床表现符合DAI的病例MRI表现特点进行分析。结果:MRI表现为中线未见移位,多数病灶较小且为非出血性,脑干和胼胝体损伤灶多见于重度头部损伤病人,本病常伴有其他类型脑部损伤。结论:MRI是DAI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能对DAI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5.
赵虎  杨成 《华西医学》2010,(6):1045-1047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0年3月间65例临床诊断为DAI患者的受伤机制、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治疗及预后。结果 DAI最常见原因为车祸伤70.7%,其次为坠落、坠物伤(10.7%),其他(18.6%)。按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结果 3~5分18例,6~8分15例,9~12分32例;治愈43例,轻残15例,中残8例,重残或植物生存7例,死亡7例。结论 DAI具有诊断、治疗困难,预后差等特点,交通事故是导致DAI的主要原因,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昏迷时间和瞳孔变化是判定预后的重要指标。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 ,由于80%以上患者往往是多发伤,故早期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呼吸、促醒、亚低温治疗、防治并发症、钙离子拮抗剂应用等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6.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9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临床特点与预后。方法:回顾总结96例DAI的临床特点,如受伤原因、影像学变化、诊断入院后GCS、瞳孔、血糖的变化和预后的关系。结果:DAI患者多发生于车祸与坠落滚动伤,96例患者恢复良好30例,中残14例,重残12例,植物状态生存3例,死亡37例。结论:DAI应根据受伤机制、临床特点、CT或MRI影像及早正确诊断,DAI死亡率高。其轴突损伤严重程度,GCS高低,昏迷持续时间,血糖和瞳孔变化有助于DAI病情评估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按GOS评分:治愈23例(31.1%),中残27例(36.5%),重残或植物生存16例(21.6%),死亡8例(10.8%)。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动态影像学检查,GCS评分、昏迷时间、瞳孔变化、出血灶部位是判断预后的重要指标,早期正确诊断和有效综合治疗是改善病人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理改变及临床症状的相关关系。方法 用自行设计的加速机对36只猫从冠状位分别以不同的角加速度转动造成损伤。结果主要的病理表现为:蛛网膜下腔出血、硬膜下/外血肿、胼胝体损伤;皮层下及白质区可见多发针尖样出血灶。光镜下见:轴索扭曲、肿胀、断裂、轴索收缩球出现及轴索问条带样的问质水肿。结论 DAI是一种闭合性原发性颅脑损伤。DAI的确认主要有赖于病理观察。  相似文献   

19.
“This can't be right. Jay is in a vegetative state following a 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 but his computed tomography scan is essentially normal. How am I going to explain this to his mom?” This is a conversation I overhear among my rehabilitation nurse colleagues from time to time. Jay has a type of brain trauma called diffuse axonal injury (DAI). Recent statistics from the National Centers for Injury Prevention and Control ( NCIPC, 2006 ) indicate 1.4 million people sustain a TBI each year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leading causes of TBI are falls (28%), motor vehicle accidents (20%), being struck by or against an object (19%), and assaults (11%; NCIPC). DAI,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auses of cognitive dysfunction after TBI ( Sugiyama et al., 2007 ), occurs in a more widespread pattern in certain regions of the brain than the localized zone of focal injuries. It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forms of TBI and a common cause of vegetative state and severe disability. DAI occurs in 40%–50% of all patients who are hospitalized from TBI ( Meythaler, Peduzzi, Eleftheriou, & Novack, 2001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