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三维牵引床牵引复位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 对68例外伤性和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行三维牵引床牵引复位治疗,并对牵引过程中的牵引角度,力线,力量与骨折类型,骨折复位程度进行动态观测。结果 68例获随访6个月,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2mm,椎管内移位骨片复位,均恢复伤前生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维牵引床牵引复位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损伤小,安全,低费用,复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牵引床牵引复位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68例外伤性和骨质疏松性胸腰段骨折患者行三维牵引床牵引复位治疗,并对牵引过程中的牵引角度,力线,力量与骨折类型,骨折复位程度进行动态观测。结果68例获随访6个月,椎体高度平均恢复12mm,椎管内移位骨片复位,均恢复伤前生活,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三维牵引床牵引复位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损伤小,安全,低费用,复位效果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AF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6例急性胸腰段单个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病人行后路椎管减压、骨折复位AF系统内固定手术。测定手术前椎体高度、cobb角及脊髓功能评定。结果术后损伤椎体高度恢复均达90%以上,cobb角均小于10度,随访3个月至4年(平均2年2个月),椎体高度和cobb角无丢失,按Frankel神经功能分级评定标准,1例A级无恢复,余均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系统内固定治疗急性胸腰段椎体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固定可靠、复位确切、临床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椎体强化治疗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伤椎内灌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椎体强化治疗胸腰段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8例胸腰段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复位,椎体内灌注自固化CPC。结果:术后神经恢复1-2级,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实用,有利于避免产生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患后续的各种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5.
脊柱胸腰段压缩性骨折,只要不涉及脊髓神经损伤,一般可采用保守治疗。过伸复位法是治疗的主要方法,我们根据复位前后椎体前缘高度的变化,观察到快速过伸复位法相对于采用垫枕等方法进行逐渐复位,对于恢复并保留椎体前缘高度有着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垫枕协同蛋壳减压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的术后短期疗效。方法选2006年3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26例。术前嘱患者平卧,在其背部受伤椎体棘突处放置棉垫枕,垫枕时间5~8 d,然后患者在全麻下行后路伤椎蛋壳减压及短节段内固定手术。观察短期疗效。结果术前1天行X线检查观察骨折椎体高度恢复情况,结果显示:5例椎体高度完全恢复,10例椎体高度恢复大于60%,11例椎体高度恢复40%~60%。术后3个月随访患者,骨折椎体高度全部恢复22例,基本恢复4例,且随访中骨折复位无丢失。结论垫枕协同蛋壳减压术应用于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其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伤椎内灌注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CPC)椎体强化治疗胸腰段严重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方法:8例胸腰段骨折行椎弓根螺钉固定,伤椎复位,椎体内灌注自固化CPC。结果:术后神经恢复1~2级,椎体高度及生理弧度维持良好。结论:本手术方法安全、有效、实用,有利于避免产生各种并发症,有利于患者后续的各种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程琳  王菊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1728-1728
恢复椎体正常高度和脊柱生理曲率是胸腰段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设计研制“自控式椎体复位矫形器”用于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矫形器根据临床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体位复位,是目前恢复检体高度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课题已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国内领先水平。矫形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对胸腰椎骨折中伤椎的椎前高度及椎间隙恢复的对比观察,了解应用矫形体位架进行胸腰段骨折复位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T12及L1骨折病人,应用矫形体位架采取过伸复位方法进行观察与到量,对于椎前高度,椎间隙高度记录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复位前后两项数值差异均有显著意义,复位后当时及8周后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利用矫形体位架进行胸腰椎骨折的复位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AF固定系统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经验。方法:采用AF固定系统治疗34例脊柱胸腰段骨折,随访、总结、分析手术疗效。结果:34例病人术后随访7~22个月,脊柱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骨折复位确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总效率达91%。结论:AF脊柱内固定系统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复位确切,固定可靠,重建了脊柱的生理弯曲,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理想,骨折复位确切,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满意,是治疗脊柱胸腰段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过伸体位复位后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的折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用新鲜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31例31椎,过伸体位复位后向伤椎注入自固化磷酸钙骨水泥,观察术后症状改善及骨折情况。结果31例患者术后48h内疼痛均明显缓解,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恢复率为(42.3±20.5%),平均椎体中线高度恢复率为(46.5±21.7)%,平均椎柱后凸矫正率为(44.2±21.9)%;术前和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及中线高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术前和术后椎体后凸畸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随访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结论体位复位结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脊柱压缩性骨折,能迅速缓解疼痛,有效恢复伤椎高度和矫正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2.
恢复椎体正常高度和脊柱生理曲度是胸腰段骨折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设计研制“自控式椎体复位矫形器”用于治疗单纯性胸腰椎骨折,矫形器根据临床生物力学特点进行体位复位,是目前恢复椎体高度的主要方法之一。该项课题已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达国内领先水平。矫形器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相似文献   

13.
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是在透视下经皮穿刺向椎体内注射骨水泥,治疗脊柱溶骨性破坏及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近年兴起的微创治疗新技术。可强化病变椎体,迅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我院自2003年9月—2005年2月采用PVP治疗15例病人,疗效良好。1临床资料本组15例病人,男6例,女9例;年龄62岁~79岁,平均67岁。1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为新鲜骨折,3例溶骨性椎体转移瘤,其中2例肺癌,1例原因不明。临床表现为胸腰背疼痛,站立、行走困难,病椎部位多数位于胸腰段,其中胸102例,胸114例,胸124例,腰13例,腰42例。椎体被压缩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7例(139个椎体),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前VAS评分为75~95分,术后24hVAS评分0~2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次日疼痛完全缓解82例、部分缓解13例、无缓解2例,治疗有效率97.9%;骨水泥外渗发生率10.07%;随访6~24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无疼痛加剧及迟发性神经损伤表现。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F系统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AF系统对114例胸腰段椎体骨折并截瘫患者进行内固定,同时行椎板切除,椎管减压。结果:手术前后X线片相比,大部分病例椎体高度恢复,脱位矫正,神经功能有不同程度恢复。结论:AF系统是治疗胸腰段椎体骨折较好的方法,具有复位良好,固定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后邻椎再发骨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PVP治疗的2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邻椎再发骨折分为未骨折组和再骨折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VP后邻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3年,200例术后邻椎再发骨折56例(28.00%)。年龄60岁、椎体高度恢复程度高、Cobb角25°、骨密度2.5个标准差和骨水泥渗漏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PVP后邻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PVP后邻椎再发骨折率较高,术后邻椎再发骨折与患者年龄、骨密度、椎体高度恢复程度、Cobb角和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腰骶臀区疼痛症状,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康复医院收治的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T12~L1椎体)32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椎体压缩程度分为两组:A组为压缩比≤1/4;B组为1/4<压缩比<1/2;观察有无骨折局部痛与腰骶臀区痛症状,对比两组骨折局部疼痛发生率;并对出现腰骶臀区痛症状的发生机制进行分析。结果确诊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316例,出现漏诊为9例,漏诊率2.8%。有腰骶臀区痛症状的179例(56.6%),有骨折局部疼痛症状的213例(67.4%),二者均有者76例(24.1%),B组患者骨折局部痛和腰骶臀区痛发生率均高于A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胸腰段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出现腰骶部、臀区疼痛可能与胸腰部脊神经后支皮节支配区域有关。  相似文献   

18.
单纯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采用快速过伸复位法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快速过伸复位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18例经此法治疗的单纯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的资料。结果 13例手法整腹后腰腿疼痛、麻木及活动受限等症状消失,4例症状减轻,1例加重而接受手术治疗。结论 快速过伸复位法治疗单纯性胸腰段压缩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一种恢复胸腰椎椎前高度的方法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统计我科1998-2002年,采用悬吊牵引过伸复位方法,治疗胸腰椎骨折的相关病例并进行分析。结果 采用悬吊牵引过伸复位法治疗的胸腰椎骨折,伤椎椎体椎前高度均取得良好的恢复。结论 悬吊牵引过伸复位法作为体位复位中的一种,操作简便,效果确切,仍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对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性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采用后路膨胀型椎弓根螺钉结合伤椎普通螺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27例,在术前、术后进行严密地病情监测,予心理、生活护理、并发症的防护以及术后康复训练指导,观察其效果。结果 27例膨胀式椎弓根螺钉治疗的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患者,未出现护理相关并发症;经过18~31个月(24±2.7)月的随访,27例患者椎体高度明显恢复,脊柱后凸Cobb角矫正,未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结论在术前、术后对患者病情的监测,予心理、生活护理及并发症的防护,术后正确及时的康复训练指导,是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爆裂骨折病情康复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