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夜间酸突破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间酸突破现象(NAB)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人群中有很高的发生率,发生机制复杂,其与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酸相关性疾病的关系和治疗原则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已有研究发现NAB的发生和食管酸暴露关系不大;睡前加服H2受体拮抗剂能减少NAB的发生,但疗效短暂;根除幽门螺杆菌会加重NAB的发生;肝药酶CYP2C19基因多态性对NAB发生率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2.
夜间酸突破现象分析与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夜间酸突破现象(NAB)是指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情况下,夜间(当晚22时至次日早上8时)胃内pH值小于4.0的时间持续超过60min,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夜间激活的质子泵数量较少、夜间迷走神经兴奋性高、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以及代谢酶CYP2C19的基因类型等因素有关。NAB与酸相关性疾病密切相关,治疗对策可根据不同疾病的pH值,选择PPI联合应用H_2受体阻滞剂(H_2RA)、增加PPI剂量、调整给药方式等不同方案。  相似文献   

3.
法莫替丁可抑制夜间胃酸分泌和酸突破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夜间酸突破 (NAB)指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PPI)后夜间pH <4持续 1h以上。国外有研究表明 ,正常人和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每日口服 2次PPI不足以完全控制夜间胃酸分泌 ,其中 3/4可发生NAB ,而H2 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抑制NAB[1,2 ] 。为研究十二指肠溃疡 (DU)患者服用法莫替丁后NAB情况 ,我们比较服用奥美拉唑后 ,睡前加服法莫替丁和加服奥美拉唑对DU夜间胃酸分泌和NAB的影响。一、对象和方法1.研究对象 :2 0例患者 ,男 11例 ,女 9例 ,年龄 19~ 5 3岁 ,平均 38.6岁。胃镜诊断为活动性DU 1~ 2个 ,溃疡直径>3mm ,<2 0mm。近 4周未用抗溃疡…  相似文献   

4.
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夜间酸突破和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夜间酸突破现象(nocturnal acid breakthrough,NAB)是指在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的情况下,夜间(当晚22时至次日早上8时)胃内pH值小于4.0的时间持续超过60min。NAB的发生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密切相关,为此我们对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NAB发生情况,Hp感染对NAB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夜间酸突破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间酸突破现象在各类人群中都有着极高的发生率,其发生机制复杂,参与因素较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及人种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均有重要的相关性。NAB的存在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酸相关性疾病的症状及疗效密切相关。本文将对NAB发病机理、其与酸相关性疾病的关系及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有文献报道,夜间酸突破,指夜间有≥60分钟胃pH<4(NAB)与某些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胃食管反流相关,用每日早晨一次质子泵阻滞剂(PPI)往往不能控制夜间胃高酸度,睡前给予150mg或300mg雷尼替丁则能减少NAB。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夜间酸突破(NAB)与食管酸暴露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GERD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6例,每组给予埃索美拉唑20 mg,每日2次,其中1组睡前加服雷尼替丁150 mg,疗程1周.两组治疗前后行24 h食管pH检测及食管症状评分并进行比较.结果 埃索美拉唑组,加服雷尼替丁组治疗后夜间胃pH小于4.0的时间百分比分别为37%、15%,显著低于治疗前90%、90%,后者夜间胃pH小于4.0的中位时间百分比显著低于前者(P<0.05).加服雷尼替丁组NAB发生率为15.1%,埃索美拉唑组为34.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夜间食管pH小于4的中位时间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计34例Hp阳性中有7例(20.5%)发生NAB,而18例Hp阴性者中10例出现NAB(55.6%,P<0.05).结论 在胃食管反流中,中国人NAB发生率较低,食管酸抑制和症状控制不依赖于NAB的消除程度,NAB与Hp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夜间酸突破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夜间酸突破现象在各类人群中都有着极高的发生率,其发生机制复杂,参与因素较多,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情况及人种的不同等诸多因素均有重要的相关性。NAB的存在与消化性溃疡出血、反流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等酸相关性疾病的症状及疗效密切相关。本将对NAB发病机理、其与酸相关性疾病的关系及治疗等方面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夜间酸突破现象及其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十二指肠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例,分别接受①每12h一次静注奥美拉唑40mg(静注1组);②每24h一次静注奥美拉唑40mg(静注2组);③每日二次口服奥美拉唑20mg(口服组).均用药5日并于第5天早上7.30时起连续24小时监测其胃内pH值.结果三组的平均胃内pH、平均中位pH、夜间平均胃内pH、和夜间平均中位pH均升高,以静注1组显著高于其它二组静注2组的夜间pH<4.0的时间占夜间监测时间的百分比(35.7%±40.3%)显著长于口服组(1.5%±1.9%)和静注2组(1.2±2.3)(p<0.05);静注2组和口服组分别有4例(50.0%)和1例(12.5%)发生NAB,而静注1组无酸突破发生;合计9例Hp阴性中4例(44.4%)发生NAB,15例Hp阳性中只有1例(6.7%)出现NAB(p<0.05).结论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中国人的NAB发生率低,可能与国人对奥美拉唑高敏感,且Hp感染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夜间酸突破(NAB)的相关性。方法85例经活检胃窦组织快速尿素酶法及14C呼气试验法进行Hp检测确诊为Hp阳性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43例)予根除Hp治疗,对照组(42例)单用泮托拉唑钠治疗,疗程共7 d,两组治疗前后行24 h胃pH值监测及反流诊断问卷评分(RDQ),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夜间酸突破的发生率为62.79%,对照组为38.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RDQ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感染可减少NAB的发生,可能对GERD的发生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