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PIcc)在临床上应用广泛,但容易发生静脉炎、导管堵塞、感染甚至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本文就PICC的并发症及其护理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PICC静脉置管化疗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I.N.S.(静脉输液护理协会)最终目的是在全世界范围内使所有需要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病人在静脉治疗与花费得到最有效的保证。为了合理利用静脉、减少肿瘤病人在化学药物治疗中皮肤及血管伤害和院内交叉感染、保护环境、避免医护人员针刺伤的发生。我们利用PICC(中心静脉导管)静脉置管进行化疗避免了药物对静脉及皮肤的损伤,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和护理的满意度。并针对出现的导管阻塞、皮肤炎性反应、导管脱出、感染等现象采取了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提高临床护理工作效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肺癌患者PICC置管后去甲长春花碱联合化疗64例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护理学的发展 ,静脉输液的工具已由头皮针、静脉留置针发展到经外周静脉穿刺将中心静脉导管尖置入腔静脉的方法 (简称PICC)。我院已将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的治疗 ,在肺癌患者去甲长春花碱 (NVB)联合化疗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我科2 0 0 1年 6月至 2 0 0 2年 6月间应用PICC置管方法对6 4例肺癌患者采用NVB联合化疗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6 4例 ,男 4 5例 ,女 19例 ;年龄33~ 72岁 ,平均年龄 4 8岁 ;其中肺腺癌 4 8例 ,肺鳞癌16例。1.2 化疗方案 采用NVB +顺铂 (DDP) ,N…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胸外科PICC置管患者46例,观察对比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贵要静脉的穿刺成功率最高,占94.4%(17/18),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占5.6%(1/18).结论: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置管期间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胸外科PICC置管患者46例,观察对比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贵要静脉的穿刺成功率最高,占94.4%(17/18),并发症发生率最低,占5.6%(1/18)。结论:对胸外科PICC置管期间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置管期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肿瘤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预防和减少化疗所致的静脉炎。方法:采用PICC对48例患者进行置管给药。结果:应用PICC48例,顺利完成了化疗,留置时间35d-365d,平均146d。结论:PICC为肿瘤患者提供了一条无痛性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7.
肿瘤化疗病人行PICC置管的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静脉化疗是恶性肿瘤病人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患者常常承受静脉炎及渗漏性损伤的痛苦,由于血管的损害,往往影响病人下一周期的治疗。因此,建立一条好的静脉通道,不仅可以减少病人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更重要的是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的破坏和局部组织的刺激,为肿瘤病人提供了一条无痛性治疗途径,从而保证化疗全过程的顺利进行[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科从2004年3月开展PICC置管(经外周浅静脉置管于中心静脉),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5例,男30例,女15例,年龄33~79,平均56岁。均是肿瘤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ICC两种置管方式对一次置管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对行PICC的769例肿瘤患者按新旧两种置管方式分成旧组131例、新组638例,比较两组一次置管的成功率.结果 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74.0%,新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6.7%,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新的置管方式可明显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且方便、省力、快捷,患者痛苦少,宜提倡使用. 相似文献
9.
肿瘤病人使用PICC管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PICC导管建立的正确方法,总结放置PICC导管后并发症防治及处理的经验体会。方法采用美国巴德公司生产的兰色PICC导管,管长60 cm,管腔容积1m。l常规采用贵要静脉导入。结果本组68例穿刺成功率为97.06%,其中常见的并发症为静脉炎、疼痛、出血、管腔堵塞、误入“歧途”:进入颈外静脉,经正确操作和处理后均可得到很好的解决。结论该技术在肿瘤患者应用中具有安全、方便、留置时间长、病人痛苦小等优点。PICC置管可以减少病人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破坏及对周围组织的刺激,防止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周围组织的坏死,为化疗病人开辟了一条安全可靠的给药途径。要提高置管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保证导管通畅,置管后加强护理和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观察藻酸盐敷料用于经外周植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的效果。方法将120例行PICC置管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n=60)和对照组(n=60)。PICC置管成功后,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透明敷料加纱球固定;试验组用藻酸盐敷料对折两次覆盖于穿刺点上方,并用一纱球压迫后覆盖透明敷料。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ICC穿刺成功后穿刺点24h内的出血情况。结果试验组中穿刺点24h内无渗血44例(73.3%),轻度渗血8例(13.3%),中度渗血6例(10.0%),重度渗血2例 (3.3%);对照组中无渗血5例(8.3%),轻度渗血25例(41.6%),中度渗血20例(33.3%),重度渗血10例(1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24h内平均换药1.1次,对照组为2.2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藻酸盐敷料用于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止血效果好,可以明显减少换药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我院肿瘤科2012-2013年接受PICC置管的411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先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或t检验,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生血栓25例,未发生血栓386例,其中男性发生静脉血栓的概率为5.3%,女性为6.8%;卵巢癌发生血栓的概率最高,达到25%,其次为结肠癌为16.3%;Ⅰ、Ⅱ期患者血栓发生率为9.4%,Ⅲ、Ⅳ为4.9%;BD公司PICC导管血栓发生率为1.8%,巴德公司PICC导管发生率为11.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表明,巴德PICC(导管内径大)及结肠癌是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在PICC导管外径相同情况下,内径越大,PICC相关血栓形成的风险越高,另外,结肠癌患者较其他肿瘤有更高的血栓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13.
At our institution,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PICCs) in oncology patients had previously demonstrated a complication rate of 40.7%. Since then we have implemented strategies to reduce complications including staff and patient education, insertion technique modification and PICC maintenance utilizing a PICC nurse.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the recent PICC complication rate and to compare it with the previously reported findings. Prospectively collected PICC complication data and medical records from all patients with solid tumours who had PICCs inserted in 2003 were analysed. A historical cohort compara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using our PICC complication rate from 2000 to 2001. Eighty-eight PICC lines were inserted in 73 patients under radiological guidance. The median PICC dwell time was 44 days (1-524 days). The overall complication rate was 15.9% (14/88) or 2.0 complications per 1,000 PICC-days. Infections developed in 5.7% (5/88) and thrombotic events occurred in 4.5% (4 /88) of PICCs. The mean time to complication was 45 days. The complication rate for 2003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rate for 2001 (P = 0.006), especially of infective complications (P = 0.004). Strategies introduced to reduce PICC complications may have been the reason for this improvement.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选取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整理、分析所有患者病历资料,如性别、年龄、化疗次数、穿刺部位、穿刺次数、置管时间、糖尿病、免疫功能等,分析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感染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对策。结果1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中,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17例,感染率为14.17%;共检出17株病原菌,其中革兰氏阴性菌占比58.82%,革兰氏阳性菌占比41.18%。不同性别、穿刺部位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化疗次数、置管时间、免疫功能情况、糖尿病情况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化疗次数≥11次、置管时间≥11 h、免疫功能低下、有糖尿病史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年龄≥65岁、化疗次数≥11次、置管时间≥11 h、免疫功能低下、有糖尿病史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治疗应该选择合适的化疗方案,缩短置管时间,针对危险因素积极采取预防措施,从而减少PICC导管感染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4)
目的探究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120例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试验组患者接受PICC,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渗血量、操作时间、保留时间、一次置管成功率、疼痛感、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术中渗血量减少,操作时间及保留时间均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升高,疼痛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肢体肿胀、静脉炎、导管阻塞、导管脱出及感染发生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一般静脉留置针穿刺相比,肿瘤护理中应用PICC临床效果显著,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化疗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留置后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接受化疗且接受PICC治疗的2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患者PICC留置期间感染发生率,并进行病原菌分布检测,对PICC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以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260例患者中有35例患者发生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感染率为13.46%,其中局部感染率为65.71%(23/35),其次为血流感染28.57%(10/35),其他原因为5.71%(2/35)。35例发生PICC感染患者共分离出病原菌48株,病原菌分布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43.75%(21/48),表皮葡萄球菌27.08%(13/48),白色假丝酵母菌14.58%(7/48),鲍氏不动杆菌8.33%(4/48),肺炎克雷伯杆菌4.17%(2/48),其他葡萄球菌2.08%(1/48)。导管留置时间≥60 d、化疗疗程≥8次、外周血象异常、换药频次≥7 d、护士置管经验不足、免疫功能低下、有合并症是导致患者出现PICC相关性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化疗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需要结合危险因素以及患者自身情况给予合理的护理措施,以降低PICC留置期间感染率。 相似文献
17.
18.
谭庆麟黄梨花陈锦英贾筠朱介宾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6):717-719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54例接受PICC导管治疗的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154例肿瘤患者中,153例患者置管成功。成功患者中,24例发生置管相关并发症。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静脉位置、纤维蛋白原水平、白细胞计数、带管出院和出院带管时间过长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置管静脉位置、带管出院和出院带管时间过长是导致并发症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优先选择贵要静脉和缩短出院置管时间是降低肿瘤患者置管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9,(3)
目的探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综合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副反应量表(TES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60例消化道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患者采用PICC综合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PICC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TESS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出血量、导管堵塞、肿大及静脉炎等并发症发生率为10. 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 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前,两组患者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TESS评分为(1. 02±0. 6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 89±0. 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PICC综合护理在消化道肿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可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恢复较快,适于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6,(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术肿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PICC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掌握度及对治疗依从性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减少肿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机械性静脉炎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