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昱甫 《基层医学论坛》2016,(11):1541-1542
目的:探讨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36例。予以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护理。对比2组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康复治疗前2组患者FIM以及Barthel评分经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康复治疗后,其FIM以及Barthel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采取早期康复以及心理护理具有显著的效果,可有效缓解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脑血管疾病后接受康复治疗的患者分别进行治疗前与治疗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Barthel方法进行评价。方法采用的是直接与间接的混合方法和以治疗前作为治疗后的对照方法评价每例患者。结果Barthel方法治疗后评分都高于治疗前并进行了配对比较的t检验,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评分高于治疗前说明Barthel方法对OVD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后能提高ADL能力水平。结论Barthel评价方法是客观、准确、实用、操作方便的ADL能力评价方法,此方法不但用于CVD息者的康复评价也可用于其他疾病的康复评价;同时各级医院康复机构如果要开展康复治疗工作特别是开展社区康复工作ADL能力的评价是促进整体康复治疗工作水平提高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方法:对脑卒中患者65例随机分为两组,在入院时接受常规临床治疗基础上,早期康复组接受以运动疗法为主的康复治疗,入院时及1月后进行运动功能评分(Fugl-Mayer)[1]和日常生活能力(FIM)评测。结果:1月后早期康复组评分均显著高于单纯临床治疗组。结论:早期康复可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郭锐  周秀芳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4):559-559,528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对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经康复治疗的脊髓损伤患者90例,按康复治疗介入的时间分为治疗组(12周内45例)和对照组(13-26周45例)。康复方法根据患者的临床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训练方法,同时,配合心理治疗及其他物理因子治疗。康复评定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和Ba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3个月)后进行。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Bathel指数及FIM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对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对35例脊髓损伤患者均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根据受伤后开始实施护理干预的时间不同,依据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 FIM)进行功能恢复(FIM)评分。结果脊髓损伤后护理干预的时间越早功能恢复(FIM)越多、并发症越少,康复效果越好。结论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与患者受伤至康复护理干预实施的时间相关,伤后康复护理干预时间越早康复效果越好,加强康复锻炼指导能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6例为治疗组,选取16例脑梗死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常规给予抗血小板,强化降脂,营养神经及康复训练等治疗。治疗组在梗塞后第3天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动脉介入移植治疗。3个月后行功能独立性评分( FIM)。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FIM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对照组治疗有效。治疗组治疗前后FIM评分有显著统计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但治疗组治疗后FIM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FIM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早期一次性移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明显临床效果,能够显著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经康复治疗的脑卒中后营养不良及非甲状腺疾病综合征(NTIS)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对我院神经内科住院并经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52例,于入院后7d测定血清白蛋白(ALB)、体重指数(BMI)、自由三碘甲状腺氨酸(FT3)、自由甲状腺素(FT4)及甲状腺刺激激素(TSH),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评价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FIM评分将52例分为高FIM组(FIM〉70)及低FIM组(FIM≤70);根据康复中FIM的变化将低FIM组分为低FIM改善组及低FIM不改善组。结果:52例中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5.8%;NTIS发生率为65.4%。高FIM组ALB、BMI明显高于低FIM组(P〈0.01,P〈0.05);ALB与BMI呈正相关(r=0.2001,P=0.030);吞咽障碍与ALB呈正相关(r=0.7854,P=0.0060),与BMI无相关性(r=0.2001,P=0.9501);ALB及BMI与FT3呈正相关性(r=0.5832,P=0.0120;r=0.6073,P=0.0340),与FT4、TSH无相关性(P〉0.05)。低FIM改善亚组FT3明显高于低FIM不改善亚组(P〈0.05),低FIM改善亚组与低FIM不改善亚组比较,ALB及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后营养不良及NTIS均常见,NTIS由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缺损导致的营养不良引起,脑卒中后合并NTIS患者在恢复阶段神经功能缺损改善不佳。卒中后评价是否合并NTIS,提供适当的康复及营养支持,有益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三级康复治疗对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三级康复治疗组和常规康复治疗组各44例,三级康复组患者分三个阶段给予三级康复治疗,常规康复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康复指导;康复周期6个月,分别于康复前,一级康复后、二级康复后、三级康复后,运用 NFDS 量表、Barthel 量表、FIM 量表、Brunnstrom 量表来评价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功能独立性和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三级康复治疗后,三级康复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显著优于常规康复组(P 〈0.05);三级康复组患者 Barthel 指数和 FIM 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患者,三级康复组患者 Brunnstrom 分级显著高于常规康复组患者。结论:三级康复治疗各阶段均可促进脑出血患者运动功能的改善,临床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张芳  张蕾 《中国医药导报》2007,4(9X):168-168
目的:探讨临床工作中申捷(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配合综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包括脱水剂,一般的神经营养药物及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除给予上述的常规治疗外,给予申捷注射液40 mg加入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1次/d。两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由专职康复师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定法(functional independence measure,FIM)评定。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IM评分显示两组治疗前各项评分无组间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评分有组间差异(P〈0.01)。结论:申捷能更有效的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改善卒中患者的认知、运动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接受康复治疗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FIM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近期进行加压螺钉联合带血管蒂髂骨瓣转移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65例,人选对象分别在术后不同时间接受了康复干预治疗以及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时FIM总分及多数分项评分明显高于3个月时测评结果,同时早期干预组术后不同时间段的FIM总分及大部分分项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期结果(P均〈0.01~0.05)。结论尽早开始康复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FIM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减重步行训练对卒中后偏瘫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稳定脑卒中偏瘫患者122例,随机分为强化组(58例)和对照组(64例)。强化组给予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减重步行(偏瘫肢体Brunstrom分级2级以上时)训练,每周5次;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治疗三个月(减重步行训练6周),用简式的Fugl—Meyer评价法(FMA)来评价肢体活动,采用功能性步行量表(FCA)评价行走能力,采用独立功能量表(FIM)评价日常生活能力。结果:经治疗对照组及强化组FAC、FMA、FIM评分有显著差异。治疗后强化组独立步行达到70.7%,对照组独立步行达到51.6%,两组显著差异。结论:采取强制性运动疗法结合减重步行训练能够更大程度改善偏瘫后肢体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外伤性脊髓损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我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外伤性脊髓损伤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西医康复治疗基础上配合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对照组仅西医康复治疗。分别记录入院时、治疗4个月后ASIA神经(运动、感觉)功能状况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独立性功能评定FIM及不良反应。结果:在ASIA神经(感觉、运动)功能、FIM和ADL评分方面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华佗夹脊穴穴位注射治疗外伤脊髓损伤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家庭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原发性脊柱疾病术后康复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9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40例原发性脊柱疾病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家庭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不同干预方式对原发性脊柱疾病术后康复及自我保护意识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出院时SAS、SD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 0.05);出院后1个月、6个月,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出院时FIM、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自我保护意识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对原发性脊柱疾病手术患者采取家庭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是当前一种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提升术后康复效果,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及生活质量,增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联合肺康复训练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4组:联合康复组(n=50)行呼吸物理学治疗+全身呼吸体操治疗+四肢肌力训练;单一康复A组(n=50)行呼吸物理学治疗+全身呼吸体操治疗;单一康复B组(n=50)行四肢肌力训练;对照组(n=50)不采取任何康复训练。对4组患者分别行训练前和训练3个月后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测,并完成呼吸困难评分(MRC)、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联合康复组、单一康复A组、单一康复B组与对照组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检测、呼吸困难评分(MRC)、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及生存质量评分相比,康复组较对照组患者上述指标明显改善,其中以联合肺康复组改善显著(P<0.05)。结论:联合呼吸康复训练应用于COPD缓解期康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经过康复治疗后功能恢复情况。方法采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训练、心理治疗、康复护理、职业康复等,对56例患者进行系统康复治疗,分别于入院和出院时应用改良Barthe指数(MBI)、功能独立性测量量表(FIM)进行评定。结果康复治疗后,MBI和FIM评分有显著提高,治疗后MBI、FIM评定结果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显著性,P〈0.05,使用步行矫形器后,16例患者恢复步行能力,40例患者回归家庭,3例患者回归工作岗位。结论综合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和提高脊髓损伤患者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综合康复治疗后的残疾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住院的7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在入院后及出院前采用Glasgow昏迷量表(GCS)、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运动功能(Fugl-Meyer)量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残疾分级量表(DRS)和格拉斯预后量表(GOS)进行评定。治疗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意识未恢复的患者应用促醒手段,意识恢复的患者强化传统与现代康复治疗措施,比较治疗前后MMSE、Fugl-Meyer、FIM、DRS水平和康复治疗结局,并分析患者年龄、昏迷时间、病程和治疗时间对DRS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MMSE、Fugl-Meyer、FIM、DRS评定结果有显著性差异,残疾水平明显下降。DRS评定结果与昏迷时间和程度及康复治疗时间有关,病程短、年龄轻、康复治疗时间长则功能恢复好,残疾水平低。结论: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后残疾水平明显降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与康复治疗时间是决定残疾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社区康复治疗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呼吸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以社区56例 COPD 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健康教育及运动训练为主的社区康复治疗。采用圣乔治呼吸调查问卷(St. George′s Respiratory Questionnaire,SGRQ)、6 min 步行实验(6 Minutes Walk Test,6MWT)来评价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结果:社区康复治疗后 COPD 患者的 SGRQ 评分、6MWT 结果有改善( P ﹤0.05)。结论:社区康复治疗对改善 COPD 患者呼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有氧运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07~2014-05在我院呼吸内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住院患者76例。对所用患者进行有氧运动肺康复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呼吸功能和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FEV1,FVC及FEV1/FVC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的改善(P <0.05),血气指标(PaO2, PaCO2,肺动脉收缩压)明显得得到改善( P <0.05),而心率及血压与治疗前相比未见明显的差异(P >0.05),生存因子评估显示COPD患者进行治疗后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 P <0.05)。结论:有氧运动康复治疗能够明显的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血气分析和生存质量,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谢湘玉 《大家健康》2014,(7):276-277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干预对脊髓损伤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收集2012年06月到2014年01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脊髓损伤患者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例数均为30。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护理组患者加以康复护理干预,最后就分析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干预后,护理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理组患者Barthel指数与FIM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增强脊髓损伤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下肢训练为主要方式的肺康复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生存质量及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的影响。方法:对本院呼吸科40例COPD稳定期患者肺康复治疗前后分别进行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及测定FEV1%,SGRQ评分和FEV1%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SGRQ各部分分值(呼吸症状、活动受限及疾病影响)及总分值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均〈0.01),FEV1%治疗后亦有改善,但改善程度小于SGRQ(P〈0.05)。结论:肺康复治疗能改善COPD患者的生存质量及FEV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