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影响程度。方法拟定术后近期疗效评估标准,分析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不同致伤因素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术后近期疗效优良率与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致伤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早期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手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2.
我院近30a来共收治12yr以下儿童烧(烫)伤1206例,占全院烧伤患的43%。现就此组病例的致伤原因、致伤物质、临床特点作一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手部深度烧伤早期手术治疗的近期疗效及影响程度.方法 拟定术后近期疗效评估标准,分析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不同致伤因素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并进行统计学对比分析.结果 术后近期疗效优良率与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致伤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 早期手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同时加强功能锻炼,可最大程度地恢复手的外形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我们自1978.l-1994.l月收治化学致伤剂烧伤233例,现就治疗总结如下。liE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70例,女63例,年龄17-65岁,平均27.7岁,烧伤面积l.5-57%,平均18.工%,平均Ill度面积9.3%。致伤原因:设备跑、冒、滴、漏致伤167例,检修配合失误33例,搬运时漏料17例,其他原因16例(烧伤部位见表1)。表1233树化学烧伤部位贝.2化学致伤剂种类及烧伤例数(见表2)表2233例化学致伤剂种类及例数1.3合并伤56例合并吸人性中毒,23例并有32支眼灼伤。其中双角膜损伤9例,右角膜11例,左角膜3例。2治疗过程现场及早期人院时用清洁…  相似文献   

5.
1988-01~1998-12,我院收治烧伤病人中29例死亡。我们对该组病例的烧伤面积、致伤原因、常见复合伤及并发症、死亡原因等方而,进行了较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8年以来,先后收治了经济异常困难的大面积特重烧伤病人30余例。在这30多例病人中,致伤因素有瓦斯爆炸烧伤,火药爆炸烧伤,火焰烧伤,热液气烧伤、电弧烧伤等。年龄40天-63岁,最大烧伤面积90%,最小烧伤面积为40%,死亡6人,抢救成功率80%,现就我们积累的一些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38只手背深度烧伤手术治疗近期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拟定术后近期疗铲评估标准,538只手背深度烧伤采用切痂、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修复,分析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不同致伤因素对手术近期疗效的影响。结果:术后近期优良率为92.7%(499只手),其优良率与伤后施行手术时间、烧伤面积和致伤因素有直接关系。结论:手背深度烧伤,为确保手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应在挽救生命的同时早期施行切痂、削痂植皮或皮瓣转移手术。  相似文献   

8.
烧伤患者3197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贾赤宇  陈璧 《医学争鸣》1999,20(5):431-433
目的:通过对17a来3197例烧伤患者的统计学分析,为烧伤的临床医疗及研究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对我科1980 ̄1996年所有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与职业分布,致伤原因,烧伤部位,烧伤面积,常见并发症,电击伤,吸入性损伤及死亡率分别进行系统分析。结果:男/女之比为2.2:1;儿童发病率最高(31.7%);致伤原因以热液为主(47.1%);中小面积烧伤占绝大部分(81.9%);常见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烧伤死亡患者致伤原因,烧伤面积,死亡时间及主要死因。方法 对近10a58例烧伤死亡患者的一般情况,致伤原因,烧伤面积,死亡时间及主要死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58例烧伤死亡患者中,致伤原因以火药、火焰烧伤为主,占79.3%。烧伤面积50%以上,占96.6%。主要死因为烧伤休克,吸入性损伤、MOF、全身感染。结论 早期正规抗休克复苏是重度烧伤患者治疗成功的基础,合理、有效抗生素应用,主要生命器官的支持治疗,肠内、外营养技术的应用,早期手术切痂,自体微粒皮移植+异体皮覆盖是重度烧伤患者的重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10.
低热烧伤是指温度在50℃以下热源所致的烧伤。低热烧伤无论深度如何.都表现为水泡创面,因此,一些深度烧伤常被误诊为浅烧伤而延误治疗。本文总结了14例低热深度烧伤的收活情况.提出:除了低热热源接触时间过长.局部受压等致伤因素外,机体感觉障碍长时间接触热源而无反应是造成低热深度烧伤的主要原因。低热烧伤一经确诊为深度烧伤,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1.
78例烧伤死亡病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8例烧伤死亡患者的一般情况、致伤原因、烧伤面积、死亡时间及主要死因、细菌学检查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78例烧伤死亡患者中,致伤原因以火焰烧伤为主,占6795%;烧伤面积81%以上者占4615%;主要死因是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全身性感染和吸入性损伤,达7821%.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滇南小耳猪背部皮肤深Ⅱ度烧(烫)伤模型的制作方法.方法分别使用混合燃料和高温铜块在不同时间内对滇南小耳猪背部皮肤进行致伤,取烧(烫)伤创面组织进行苏木精-伊红对染法(HE染色),观察不同致伤时间猪背部皮肤的烧(烫)伤深度,从而建立猪背部深Ⅱ度烧(烫)伤模型.结果混合燃料及高温铜块在不同致伤时间内可造成不同深度的烧(烫)伤.而使用混合燃料烧伤30 s或高温铜块烧(烫)伤70 s可以造成猪深Ⅱ度烧(烫)伤模型,成功率达94.4%,95%CI为72.71%~99.86%.结论使用混合燃料烧伤30 s或高温铜块烧伤70 s可以成功建立猪深Ⅱ度烧(烫)伤模型.  相似文献   

13.
钟础绶  刘丹龙 《广西医学》1996,18(6):674-676
笔自1994年1月起采用本表皮皮浆移植救治大面积深度烧伤8例,平均烧伤总面积为66%,平均Ⅲ度烧伤面积为23^,用此法治疗大面积深度烧,应用1%的自体皮可覆盖15 ̄25%的创面,平均皮片成活率达92%,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34天,8例均成活治愈。  相似文献   

14.
近1年来收治30例烧伤病人。烧伤面积按九分法,深度按徐氏六分法。年龄0.5~70岁,平均31岁,其中15例采用温润暴露疗法,创面涂美宝烧伤湿润膏为对照组;余15例以磺胺嘧啶银锌软膏纱布外贴创面,并辅以红外线治疗仪照射,为治疗组。致伤原因:热液烫伤22例,火焰烧伤6例,化学烧伤2例。烧伤深度及烧伤面积见表1、2。  相似文献   

15.
烧伤后静息能量消耗与烧伤面积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75例烧伤病员静息能量消耗(REE)与烧伤面积及创面深度关系调查的结果显示:REE随烧伤面积的增加而升高;烧伤总面积相同,Ⅲ度面积大者,REE升高明显;创面愈合后短期内REE仍然明显高于正常。  相似文献   

16.
放射损伤及放烧复合伤对小肠上皮损害的量效研究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用287只小鼠分别以变动照射剂量(8 ̄26Gy,8个剂量)和固定烧伤深度(15%Ⅲ°),变动烧伤面积(5%、10%、25%Ⅲ°)和固定照射剂量(12Gy)致放烧复合伤(放烧),与同剂量单纯放射损伤(单放)相对比,以小肠隐窝计数和氚-胸腺嘧啶脱氧核甙(^3H-TdR)参入量为基本指标,结果说明放烧和单放时肠上皮效应与致伤因素间存在肯定而显著的量效关系,提出了系列数据和公式。照射剂量是决定效应的主要因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1995-09/2004-12我科收治烧伤患者共441例,其中32例伤者入院后即有咽喉部疼痛、咳嗽、声音嘶哑,致伤原因为热粉尘等多伴有咳黑灰色粘痰、鼻毛烧焦等症,听诊闻及呼吸音粗、呼吸频率加快,判断为重度以上烧伤合并呼吸道损伤,发生率为7.26%,烧伤深度为深Ⅱ°-Ⅲ°,烧伤面积11%~85%TBSA,平均烧伤面积约22.5%.  相似文献   

18.
1996年 10月— 2 0 0 3年 10月我院收治大面积烧伤患者2 4 8例 ,其中并发吸入性损伤 6 4例 ,占 2 5 .5 %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 5 9例 ,女 5例。年龄最大 5 6岁 ,最小 16岁 ,平均 2 5 .2岁。致伤原因 :煤矿瓦斯爆炸伤 5 2例 ,其中成批患者 15批共 4 8例 ;2~ 8例 /次 ,平均 3.2例 /次 ,单发瓦斯爆炸致伤 4例 ;火灾事故一批致伤 6例 ;煤气泄漏爆炸伤 3例 ;汽油烧伤 2例 ;癫疒间 发作期烧伤 1例。烧伤面积与深度 :烧伤面积31%~ 5 0 % 31例 ,>5 0 % 33例 ,烧伤深度均以深二度、三度为主。吸入性损伤程度 :轻度 2 6例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特重度烧伤患者的发病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64例住院的特重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分析应用Pearson X2检验,多因素应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特重度烧伤占同期收冶烧伤患者的12.6%;致伤原因主要为火焰烧伤最为常见,占58.2%;烧伤面积为50%~69%发生率最高,占48.1%;农村病例明显多于城市病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老年患者、烧伤深度、烧伤面积、休克及呼吸道损伤是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烧伤深度、烧伤面积及呼吸道损伤是影响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合并有呼吸道烧伤的特重度烧伤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大鼠氢氟酸致伤模型的制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鼠氢氟酸致伤模型,探讨氢氟酸烧伤后不同时限治疗组织学的变化。方法:选用健康SD大鼠。用55%氢氟酸致伤,观察不同时间即伤后未治疗组、30s和30min治疗组的病理变化。并采用积分加权法定量观察结果,综合评价致伤后实验动物的主要脏器。结果:(1)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心脏纤维灶性坏死、变性和心脏间质出血,并伴有炎细胞的浸润。肺脏以出血、充血为主要病变。肝脏细胞以变性为主,未见明确坏死;炎细胞浸润于汇管区,肝窦内血流成份外溢形成片状。肾小管上皮坏死,细胞变性,肾近曲小管、远曲小管均可见到蛋白管型。脑组织病理变化未见明显异常。(2)未治疗组病理变化明显重于30min组和30s治疗组,30min组变化则重于30s治疗组。(3)三组积分加权值分别为56.20、65.20和60.60。(4)电镜与光镜结果相吻合。(4)大鼠3d死亡率为100%,各组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建立氢氟酸致伤模型和动物实验证实,氢氟酸烧伤后组织病理变化效果满意。对氢氟酸烧伤必需尽快早期综合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