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中耐药基因p170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耐药基因p170在要前有、无化疗的肺癌中表达情况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13例肺癌(其中术前化疗的肺癌93例,术前曾化疗的肺癌20例)和10例肺组织中p170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13例肺癌中p170阳性表达率为46%,其中小细胞癌(SCLC)(15.4%)明显低于非小细胞癌(NSCLC)(50%)。术前曾化疗的肺癌20例,p170阳性表达率为75%。术前未  相似文献   

2.
陶卫平  王志维  戈伟  谢忆山 《临床外科杂志》2006,14(9):568-569,i0001
目的 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和ERK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应用固定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52例非小细胞肺癌及癌旁正常肺组织中ERK1、ERK2及磷酸化的ERK(P—ERK)蛋白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其在细胞内的定位。结果 肺癌组织中ERK1、ERK2及P—ERK蛋白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分别为癌旁组织的1.5、1.8和1.7倍(P〈0.01);ERK1与ERK2蛋白表达水平呈正线性相关(r=0.64,P〈0.01)。免疫组织化学显示ERK蛋白主要位于细胞浆内。结论 ERK蛋白的过表达可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前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水平,探讨其与化疗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鹪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78例NSCLC患者化疗前血清VEGF水平,并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与VEGF表达相关因素及其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在NSCLC中,血清VEGF阳性率为30.8%(24/78)。VEGF的表达与淋出结转移、远处转移、TNM分期、化疗疗效密切相关,但与年龄、性别、病理类型等无关。VEGF阳性组的生存期与阴性绀相比接近统计学意义(P=0.0741)。结论检测NSCLC患者外周血VEGF,可能有利于协助预测转移、评价化疗疗效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4.
MDR1基因产物与肺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肺癌细胞中多药耐药基因产物P-糖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手术切除加术后化疗,部分患者结合放疗。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标本中P-糖蛋白的表达。结果P-糖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其1~5年生存率无差异(P>0.05);COX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P-糖蛋白的表达与肺癌预后无关(P=0.863)。结论对于采用以手术为主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细胞P-糖蛋白的表达不能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膀胱移行细胞癌(BT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与BTCC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86例BTCC组织及10例正常膀胱组织中p53蛋白及VEGF的表达。BTCC病理分级(WHO):G126例,G248例,G312例;临床分期(UICC):浅表性66例,浸润性20例;随访10个月一8年,复发30例。结果BTCC组织中p53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6.5%(40/86)和66.3%(57/86)。正常膀胱组织p53及VEGF均无表达。p53表达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二者均与BTCC的组织学分级显著相关(P〈0.05);浸润性肿瘤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浅表性肿瘤(P〈0.01)。p53阳性和VEGF阳性表达的肿瘤复发迅速,p53阴性而VEGF阳性表达较阴性表达者预后差。结论p53和VEGF与BTCC组织学分级和预后密切相关。BTCC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p53可能通过p53-VEGF调节旁路途径促进BTCC的肿瘤血管形成,联合检测p53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BTCC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6.
肺癌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中p53和Bcl-2蛋白的表达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50例肺癌组织进行染色。结果 p53蛋白在肺癌中的表达率为52%,与肺癌组织分化程度有关,Bcl-2蛋白表达率为50%,p53及Bcl-2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结论 肺癌组织中p53,Bcl-2蛋白的检测可作为判断该肿瘤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MDR1基因产物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MDR1基因表达产物P-糖蛋白(P-g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标记链亲和素-生物素法检测126例非小细胞肺癌标本中P-gp的表达。结果(1)P-gp总的阳性表达率为56.3%(71/126);(2)腺癌与鳞癌之间,鳞癌与腺鳞癌之间P-gp的表达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但腺鳞癌P-gp的阳性表达率高于腺癌(P<0.05);(3)P-gp的表达与性别、年龄、肿瘤生长部位、病理分期及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P-gp在非小细胞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与病理类型有一定关系,提示在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P-gp高度表达类型肺癌的化疗中,应重视P-gp介导的多药耐药性。  相似文献   

8.
Src羧基端激酶结合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们对4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标本进行Src羧基端激酶结合蛋白(CBP)mRNA和蛋白表达的检测,探讨CBP与肺癌发生、发展的相关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Survivin和Skp2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相互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实时定量PCR的方法检测3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及其对应的癌旁组织中survivin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0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Survivin和Skp2的表达,统计Survivin与病理特征及Skp2的关系。结果 76.7%(23/30)肿瘤组织survivin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应的癌旁组织。Survivin蛋白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74.0%)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6.7%),χ2=25.9,P〈0.001。Skp2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0.0%)也显著高于癌旁组织(20.0%),χ2=18.8,P〈0.001)。Survivin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肿瘤分期以及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P〉0.05)。Survivin表达与Skp2表达呈正相关(χ2=8.32,P〈0.05)。结论 Survivin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与肿瘤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细胞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与Skp2表达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胆囊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别对24例胆囊癌、20例胆囊腺瘤和18例慢性胆囊炎进行p53和VEGF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 胆囊癌的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胆囊腺瘤和慢性胆囊炎(P<0.01,P<0.05),根据Nevin分期,胆囊癌S1、S2、S3期的p5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S4、S53期(P<0.05),而VEGF的阳性表达率在S4、S5期胆囊癌中高于S1、S2、S3期(P<0.05)。胆囊癌中p53和VEGF的阳性表达明显相关(P<0.05)。它们与胆囊癌病理分级均未发现明显相关性。结论 p53和VEGF的过度表达可能对胆囊癌的预后判断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p53抑制剂PFT-α(pifithrin alpha,PFT-α)对热化疗诱导原代培养结肠上皮细胞凋亡及p53靶基因Bax和MDM2表达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结肠上皮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热化疗组和PFT-α加热化疗组,运用顺铂联合温热(43℃)处理结肠上皮细胞30min,对比加入不同浓度的PFT-α后,Annexin V-FITC/PI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分析PFT-α对热化疗杀伤DLD1细胞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结肠上皮细胞的p53、Bax和MDM2蛋白表达。结果 热化疗导致结肠上皮细胞发生凋亡,Bax和MDM2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FT-α作用于顺铂联合温热处理结肠上皮细胞后,细胞凋亡率下降呈剂量依赖性,同时p53在结肠上皮细胞胞核/胞质表达比例下降,Bax和MDM2的表达逐渐降低。热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的效应并未受到低剂量PFT-α影响。结论 PFT-α对热化疗损伤结肠上皮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改变p53核转位和抑制促凋亡基因Bax和MDM2的表达相关,抑制p53可作为克服热化疗抗肿瘤治疗副效应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mRNA和蛋白质水平探讨人垂体瘤转化基因(hPTTG)表达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关系,为肺癌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38例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肺组织中hPTTG mRNA的表达,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Western blot检测肺癌组织中hPTTG蛋白的表达,同时对实验对象进行随访资料生存分析,绘制生存率曲线,探讨与肺癌患者生存时间的关系。结果 RT-PCR显示肺癌组织中hPTTG mRNA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不同类型和不同分化程度肺癌组织中hPTTG mRN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肺癌组织中hPTTG mRNA表达明显高于Ⅰ期+Ⅱ期(P〈0.05);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肺癌组织中hPTTG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P〈0.05);腺癌组织中hPTTG蛋白表达高于鳞癌组织;Western blot显示肺癌组织中hPTTG蛋白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生存分析方法显示hPTTG mRNA高表达者生存时间短于低/无表达者(P〈0.05,n=36);用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生长曲线检测数据表明hPTTG的反义RNA表达载体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明显比对照组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组细胞缓慢。结论 hPTTG表达增加与NSCLC发生、发展、浸润及转移有关,可作为判断NSCLC生物学行为的参考指标;hPTTG的反义RNA表达载体对SPC-A1肺癌细胞株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p53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血道转移发生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79例结、直肠癌组织中p53及VEGF的表达。结果 p53和VEGF表达与结、直肠癌静脉侵犯、血道转移密切相关(P<0.05),p53及VEGF阳性表达组血道转移发生率为66.7%,明显高于p53及VEGF阴性表达组和p53阳性表达、VEGF阴性表达组(P<0.01);p53及VEGF阴性表达病例中,无同时性或异时性血道转移发生。结论 结合分析p53肽VEGF表达状态,对预测结、直肠癌血道转移的发生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p53,ki-67和bcl-2的表达与新辅助化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乳腺癌p53,ki-67和bcl-2基因蛋白表达与新辅助化疗临床效果的关系,以寻找指导治疗、判断预后的生物学指标.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测定118例可手术的乳腺癌标本的p53,ki-67和bcl-2的蛋白表达,并分析其与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关系.结果 术前辅助化疗有效率为68.6%.p5 3表达阳性,化疗效果差(P<0.05);而ki-67阳性表达者有效率明显高于ki-67不表达者(P<0.05);bcl-2表达与疗效无明显关系.p53蛋白阳性表达者bcl-2表达下降.p53与ki-67蛋白表达有明显关系.结论 p53和ki-67蛋白表达可作为指导新辅助化疗及预后判断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p53和VEGF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p53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factor,VEGF)在同一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组织中的表达及与Pca临床参数的关系,探讨肿瘤血管形成及调节机制。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LDP法检测46例Pca组织及2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组织中p53蛋白及VEGF的表达。结果Pca组织中p53与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1.30%(19/46)和71.74%(33/46),均明显高于BPH组(P〈0.05);p53与VEGF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二者在Pca组织中的表达水平与其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均呈正相关(P〈0.05);p53和VEGF阳性表达的肿瘤复发迅速、易转移,p53阴性而VEGF阳性表达较阴性表达者预后差。结论p53和VEGF与Pca组织学分级?恶性程度和预后密切相关,是检测Pca的较好分子标志物;Pca是典型的血管依赖性病变,p53可能通过p53-VEGF调节旁路途径促进Pca的肿瘤血管形成,联合检测p53和VEGF的表达可作为判断Pca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上皮钙粘合素(E-cd)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水平及癌细胞发生侵袭、转移过程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超敏过氧化酶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手术切除的43例NSCLC组织标本中VEGF和E-cd的表达水平。结果 VEGF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0%和86.9%,E-cd在高分化和中低分化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5.0%和34.9%,伴有与不伴有癌旁转移的NSCLC病例间其VEGF和E-cd阳性表达水平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VEGF和E-cd的表达水平与NSCLC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肝细胞癌(HCC)中VEGF,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表达的情况及其与肝癌预后的关系。方法:用MaxvisionTM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HCC组织及其中52例癌旁组织VEGF,突变型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的表达,观察相应的临床病理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61例肝癌标本中,VEGF,p53,p21WAF/CIP1和C-myc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7%(37/61),39.3%(24/61),21.3%(13/61)和39.3%(24/61);52例癌旁组织中上述4种蛋白阳性表达率依次为:38.5%(20/52),0%(0/52),5.8%(3/52)和59.6%(31/52)。两种组织中4种蛋白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肝癌组织中VEGF,p53蛋白表达与肿瘤门静脉癌栓的发生存在明显相关(P<0.05);Kaplan—Meier法生存分析发现VEGF,p5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肿瘤术后复发时间明显早于阴性表达者;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细胞分化、癌栓形成、VEGF及p53蛋白表达是HCC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结论:肝癌组织中VEGF和p53蛋白的异常表达与肝癌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肝癌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胆囊癌中抑癌基因p53突变与肿瘤血管生长的相关性。方法:1998年1月至2000年12月共收集44例胆囊切除标本,其中24例胆囊癌,20例胆囊腺瘤。用免疫组化方法定性检测突变抑癌基因p53蛋白产物的表达,同时检测标本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以反映肿瘤血管生长的情况,比较二者的相关性。结果:胆囊癌中p53蛋白的阳性率达到62.5%。VEGF的阳性率为75%,其阳性表达率随胆囊癌的病理分期的进展而逐渐增强(P<0.05)。p53与VEGF的阳性率显著相关(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突变在胆囊癌早期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在胆囊癌晚期则通过促进肿瘤血管的生长,导致癌肿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型肺癌组织中CUG结合蛋白1(CUGBP1)mRNA及蛋白的表达以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09年7月至2011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57例非小细胞型肺癌患者,男32例,女25例;年龄43~74(60.6±8.9)岁。通过半定量逆转录一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癌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CUGBP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情况。所有患者术后每2个月电话随访1次,采用肿瘤进展时间(TTP)作为观察评估指标,分析CUGBP1 mRNA及临床病理各指标与预后的关系。采用χ^2检验对CUGBP1 mRNA及蛋白的表达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UGBP1 mRNA对于肺癌预后的意义。结果CUGBP1 mRNA及CUGBP1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与TNM分期及分化密切相关。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CUGBP1 mRNA[P=0.0074,HR=3.701,95%CI(1.420,9.648)]、TNM分期[P〈0.0001,HR=4.043,95%CI(2.098,7.794)]及年龄(P=0.0018,HR=3.207,95%CI(1.544,6.664)]可以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CUGBP1 mRNA及蛋白在肺癌组织中高表达。作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CUGBP1 mRNA高表达患者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microRNAs (miRNAs)是内源性非编码小RNA,肿瘤细胞中大多数miRNAs表达降低,探讨miRNAs抑制肿瘤的机制.方法 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miR-34b的表达,并且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应用细胞转染技术获得miR-34b高表达细胞,并检测细胞凋亡与细胞增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探索miR-34b表达与下游蛋白c-Met、p53以及Mdm2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miR-34b在非小细胞肺癌中低表达,并与淋巴结转移负相关(P=O.031).miR-34b通过诱导凋亡抑制肿瘤增殖.非小细胞肺癌中miR-34b表达与c-Met负相关(P=0.012).结论 HGF-Met信号通路中p53磷酸化并增强转录活性,上调miR-34b,反馈抑制c-Met;miR-34b影响肿瘤细胞凋亡、增殖、转移,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发挥抑制肿瘤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