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老年与非老年患者在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3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n=126)、老年组(n=147),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等资料.结果:老年组AMI发病年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非老年组在肥胖、冠脉疾病家族史等致病因素方面均显著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及非老年组均主要表现为典型心绞痛胸痛,且非老年组比例高于老年组(P<0.05),老年组呼吸急促、心悸、头晕、眼花、晕厥及神经感觉受损等表现比例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STEMI(52.4%)明显低于非老年组(65.8%),NSTEMI(41.5%)则明显高于非老年组(29.4%);老年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比例及严重程度均高于非老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并发症情况高于非老年组(P<0.05),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急性心肌梗死(AMI)为心内科疾病急重症,应准确把握不同患者年龄群体病情特点,有助于及时、有效的给予相应处理,从而降低患者病残率及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主要特点:①临床症状不典型;②并发症多;③预后差,死忘率高.结论:提高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认识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措施及临床特征;方法:选择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我院收治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1例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我院收治的老年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61例为对照组,对两组的临床特征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首发症状的胸痛、胸闷和心悸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梗塞部位的非Q波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0.05),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导致心肌坏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逐渐上升,其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及阶段,临床特点不尽相同。本文总结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在我科住院的年龄/〉60岁的老年人的急性心肌梗死特点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3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通常指右室与左室下壁梗死并存的一种双心室梗死形式,约占下壁梗死的30%-50%。为了提高对右心室心肌梗死的认识,我们对本院2005年4月-2007年11月收治的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患者3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经尿激酶治疗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治疗组,同期常规治疗的9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和死亡率。结果溶栓治疗组冠状动脉再通67例,占74.4%,而对照组再通14例,占15.6%,两组再通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出血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心绞痛、心理衰竭、心律失常和死亡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王颖  尤占彪 《中医药研究》2010,(12):1504-1505
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急性心肌梗死(AMI)已成为影响老年病人生活质量的一种严重疾病,由于男女在生理、内分泌和免疫等方面的差异,其AMI的临床特征会有所不同.本文分析了75例老年女性AMI的临床特点,并于同期发生的223例老年男性AMI病人进行比较,以了解老年女性AMI的相关特点.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及生活节奏的加快,青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也随之增加,结合我院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我们对青年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点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心力衰竭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老年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探讨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并对其中14例患者进行了随访。结果26例AMI患者中,18例为无痛性梗死;12例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3例并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LVEF〈40%10例,LVEF≥40%16例。随访14例患者中,半年内死亡5例。结论以急性左心衰竭为主要表现的AMI多为无痛性梗死,心电图表现多为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AMI时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机制可能为左室收缩功能及/或舒张功能的严重损害。  相似文献   

10.
急性心肌梗死 (心梗 )是因冠状动脉闭塞、血流中断导致部分心肌严重的持久性缺血而发生的局部坏死 ,典型表现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白细胞增多、血沉增快、心肌酶增高、心电图呈进行性改变。疼痛是最早出现的症状 ,常为突发性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可放射到左肩、左上肢 ,持续时间多数半小时以上 ,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无效 ,常伴胸闷、气短、胸部阻塞感或紧束感及濒死感或恐惧感 ,诊断多无困难。但老年患者常临床表现不典型、无痛或疼痛部位不典型[1] 。现将笔者遇到的 2例有罕见首发症状的急性心梗资料报道如下 ,供临床诊断时参…  相似文献   

11.
化瘀通脉液配合西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78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通脉液配合西药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效果。方法: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中西医结合组,另一组为单纯西药溶栓组,进行治疗。结果:中西医结合组急性心肌梗塞再通率89.7%,同时降低了急性心梗的并发症发生率。提示:化瘀通脉液具有提高急性心肌梗塞溶栓再通的作用,降低心梗并发症发生率,比单纯西药溶栓治疗更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解毒活血汤治疗急性心肌梗塞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心肌梗塞(AMI)是临床常见危重病症,其发病急骤、病情重,早期多出现火热炽盛,热毒内蕴的症状,特别是1周内其表现更为突出。因此,我们提出了AMI热毒病机假说。近年来在临床上采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治疗大法,组成解毒活血汤结合西药,对40例AMI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疗效肯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基层医院治疗老年人急性胆囊炎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老年人急性胆囊炎48例患者临床资料、特点、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疗效。结果:48例中,39例行急诊手术,9例有合并内科疾病,术式为开腹胆囊切除,胆道探查;48例患者全部痊愈。结论:根据老年人生理及病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合理的手术方式,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创造良好的手术条件,是保证手术安全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两组疗程为14天。[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清热化瘀煎治疗心梗的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心肌梗塞瘀热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清热化瘀煎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中药汤剂清热化瘀煎;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3周后的心电图疗效、心功能和患者的中医病症改善情况及总体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中医病症改善有效率93%;对照组总有效率80%,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80%。治疗4周后,两组在射血分数、左室短轴缩短分数、左室舒张末内径以及左室收缩末内径上面的差异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清热化瘀煎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强心灵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患者心室重构的干预机制。方法选择AMI患者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治疗组47例,疗程6周。对照组常规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及时处理严重并发症。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强心灵。测定两组治疗前后6个月的临床疗效;血浆血管紧张素(Ang),血清型前胶原氨基端肽(PNP),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血管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变化;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LEDVI),左室收缩末容积指数(LESVI),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室壁运动指数(WMSI);安全性观察。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可降低血浆Ang,血清PNP及TGF-β1含量,增加SOD活力,明显改善LEDVI、LESVI、LVEF及WMSI,治疗组改善程度尤为显著(P〈0.05或P〈0.01)。结论强心灵可治疗AMI后心室重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当归芍药散加减辨治急性心肌梗死经验,以期寻找出最佳的方法治疗该类疾病,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当归芍药散加减治疗,观察治疗后临床效果.结果 对照组显效率30.00%、总有效率56.67%,观察组显效率43.33%、总有效率80.00%;观察组脑卒中、再住院率分别为13.33%、36.67%,对照组分别为30.00%和63.33%,上述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治疗后在躯体活动受限积分、心绞痛稳定状态积分、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归芍药散加减能提高急性心肌梗死临床效果,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7823例次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和死亡的相关因素的分析结果表明:男女发病性比为2.54∶1;发病平均年龄,男性(59.0±10.7)岁,女性(63.3±11.5)岁;脑力劳动者和社会责任较重者发病年龄较早;大多数患者存在起居无常、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外感六淫等一项或多项诱因.病史有记录的3924例患者中有高血压病史者占85.2%,有糖尿病者占13.6%;多数患者有烟酒嗜好.病死组平均年龄(65.0±10.4)岁显著高于存活组(59.4±11.0)岁;本组女性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发病后3天内死亡者占29.2%,1周内死亡者占52.7%,2周内死亡者占71.4%,1月内死亡者占82.0%,2月内死亡者占90.9%,而超过2个月死亡者总共仅占9.1%.患有高血压者病死率较高;梗死范围与病死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20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王令谆 《江苏中医药》2009,41(12):21-22
目的: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观察心绞痛等症状及治疗前后血脂的变化.评估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对该类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AMI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冠心平口服。2周为1个疗程,对治疗前后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等症状及血脂指标进行比较.并做出综合评价。结果:2组均能减轻患者症状.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血脂指标均有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予以中药益气养阴、活血化痰法治疗AMI患者,可以减轻症状.改善血脂,较单用西药为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