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一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患者 ,女 ,4 1岁。主因间断心慌、胸闷 5个月余 ,突发上述症状于 2 0 0 2年 11月 7日入院。体检 :右侧胸骨第 4、5肋间可闻及 3级收缩期杂音 ,右下腹触及一实性包块 ,大小 6cm× 5cm× 4cm ,质韧、轻压痛。外院超声心动图示“下腔静脉至右心房间条索状实质块影”、“右心房内实性占位 ,与下腔静脉、髂内静脉实性占位延续” ,EBCT示“自髂静脉—下腔静脉—右房室内长条状占位病变” ,B超示“右附件类实性包块”。转入我院。B超示“子宫肌层多发性实性占位 ,子宫右侧实性包块”。先行心外手术 ,自心房取出延续至下腔静脉之肿瘤 ,术中见“肿…  相似文献   

2.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在临床上极为罕见,是一种从子宫肌瘤向脉管内生长或由脉管壁本身的平滑肌组织增生后突向管腔内的肿瘤。此病可超出子宫,在静脉内延伸达下腔静脉,甚至到达心脏。除静脉外淋巴管也可受累。我院于2004年6月收治一例静脉内平滑肌瘤病并发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1岁.因不规则阴道流血伴腹胀20余天于2009年6月入院.入院妇检:右侧附件区可触及不规则包块,境界欠清,似与子宫相连,可活动.B超及CT均提示右附件区肿块,拟诊"右卵巢恶性肿瘤"行手术.术中见淡黄色腹水约2 000 ml,子宫如孕14周大小,表面充血,右输卵管增粗充血,右卵巢稍增大,左附件未见明显异常,双侧骨盆漏斗韧带及阔韧带充血,血管怒张迂曲,如蚯蚓状.  相似文献   

4.
Sun XY  Li XG  Gao H  Wang DG  Zhou XQ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36(11):791-792
患者女,55岁。因无意问扪及下腹包块伴肛门坠胀感3个月,于2007年4月16日入院。体检:心肺检查未见异常,右下腹可触及一实性包块,大小6.0cm×6.0cm×5.0cm,质软,轻压痛,与子宫关系密切。B超示“右附件类实性包块,子宫后壁肌层多发性低回声结节。”临床诊断:子宫肌瘤,卵巢肿瘤,行子宫切除术。术中见子宫后壁偏左侧多发结节,直径0.1~4.0cm,右卵巢有一鹅蛋大小肿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Wu Y  Cai JF  Zhang GF  Weng SX  Yu YJ 《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2):763-764
患者女,37岁。体检发现盆腔肿块2d,于2006年2月6日入院。体检:子宫如孕2个月大小,形态规则,表面光整。盆腔左侧6cm×5cm大小肿物,质中,活动度欠佳,与子宫分界欠清。超声检查:子宫前位、偏大,宫后壁肌层增厚,回声不均匀,内膜线前移。左附件区见一53mm×47mm×35mm大小的混合性回声团块,正常左卵巢未显示,右侧卵巢未见超声异常,考虑左侧卵巢畸胎瘤、子宫腺肌症可能。拟施腹腔镜下卵巢瘤剥除术。术中镜下见子宫增大如孕2个月,子宫左后壁见一约5cm×5cm大小囊性结节状肿块,两侧附件正常,无腹水,实施腹腔镜辅助下阴式全子宫切除术。临床初步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子宫IV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影像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年龄35~54岁,中位年龄45.5岁。3例以胸闷、胸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3例表现为盆腔包块伴月经异常。术中见子宫肌壁间结节状肿块,呈蠕虫状、条索样延伸到肌壁间静脉内,部分累及下腔静脉及右心房,切面实性,灰白色,质软,部分胶冻样。镜下肿瘤由梭形细胞构成,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象罕见,间质血管丰富,伴明显水肿、黏液样变及玻璃样变。瘤细胞中SMA、desmin和H-Caldesmon均呈强阳性,不同程度表达ER和PR,不表达CD10、CD34、CD31和S-100蛋白;Ki-67增殖指数除1例为30%,其他约1%。结论子宫IVL是具有恶性生物学行为、可累及心脏的良性疾病,具有特定的大体表现和免疫表型。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53岁.因"盆腔肿块姑息切除术后3年行二期手术"于2008年6月入院.3年前因"发现盆腔肿块1年"曾入我院.  相似文献   

8.
例1,48岁,欲行子宫肌瘤切除术时,术前超声检查发现"右心房多发肿瘤".因活动后心悸、气促1年余入院.体检:体温36.8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0/80 mm/Hg.口唇轻度发绀.双肺呼吸音清,右侧乳房可见陈旧性手术瘢痕,心界稍有扩大,肺动脉瓣区可闻及轻~中度舒张期杂音.盆腹腔内巨大囊实性占位病变.彩超示:右心房多发黏液瘤、三尖瓣中度关闭不全,肺动脉瓣轻度关闭不全,窦性心律,心脏扩大.胸片示:两肺膨胀性好,肺无实变,两肺下部有少许胸膜反应.心胸比率0.57.全麻体外循环下行右心房多发黏液瘤清除术.术中探查右心房内有一来自下腔静脉的条索样肿物;右心房内未见附着点,考虑来源于腹部.术中发现右心房内肿物为下腔静脉延伸而来,切除心腔内肿物同时切下一段下腔静脉内肿物,切除时未发现肿物末端,考虑肿物延伸路径较长,切除1段送病理检查.同时可见盆腔肿块和腹部肿块,考虑原发病灶为盆腔妇科肿瘤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9.
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临床病理与生物学行为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和分析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 of the uterus,IVL)的临床和病理学特征,期望更好地了解其生物学行为,为临床和病理诊断提供帮助。方法回顾分析29例IVL的临床和病理资料,采用LABC法免疫组化检测desmin、SMA、CD10、vimentin、CD34、ER、PR表达。结果所有患者术前均诊断为子宫平滑肌瘤或子宫腺肌病,无1例怀疑为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手术中,29例均行冷冻切片检查且均正确诊断为子宫静脉内平滑肌瘤病;所有病例术后经石蜡包埋病理切片检查确诊。28例全子宫切除标本中,肿块均沿脉管腔穿出宫旁或浆膜下。获访的18例患者中,1例患者在肌瘤剥出术后两次复发,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后随访至今无复发,其余患者随访无复发。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脉管内的肿瘤细胞desmin、SMA均阳性;脉管内皮细胞CD34阳性。结论正确认识这种少见肿瘤的大体和剖面特点可减少误诊率,术中冷冻切片检查有助于提高术中诊断率和正确选择处理方式;由于肿瘤有潜在的复发性,患者术后长期随访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例1:41岁,月经过多伴下腹痛3月余,入院前曾周期性口服安宫黄体酮3个月。G4P1,15年前行剖腹产,术中情况不详。曾人流3次,末次人流10年前,工具避孕。体检发现子宫增大,诊断“子宫肌瘤”,行全子宫切除术。例2:49岁,发现下腹部肿物5年。G3P3...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 ,2 5岁。孕 10个月。B超示 :足月妊娠 ,盆腔及腹腔弥漫性低回声结节。于硬膜外麻醉下行剖宫产术 ,娩出女婴重 2 80 0 g。术中探查 :子宫、卵巢及圆韧带浆膜面、大网膜、肠系膜等处见散在及簇状分布的灰白色结节 10 0余个 ,最大者约 3cm× 2cm× 1cm ,小者似米粒样 ,酷似恶性肿瘤的种植和转移。快速冷冻切片提示组织学良性 ,形态似平滑肌瘤。  病理检查 眼观 :灰白色大小不等的结节 ,易剥离 ,大者2cm× 3cm ,小者直径 0 1cm。切面灰白色 ,呈编织状 ,中等硬度。镜检 :瘤细胞呈编织状排列 ,细胞大小一致 ,核椭圆形…  相似文献   

12.
了宫静脉内平滑肌瘤(intravenous leiomyomatosis,IVL)是子宫肌瘤中极为少见的种类,来源于子宫肌瘤或子宵血管壁扩散至静脉,具有转移和浸润生长的特性,可以生长在盆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甚至出现在右侧心脏处。目前国内外对本病多为散在个案报道,我院于1996年6月至2006年3月间收治并经病理检查证实的7例子宫IVL,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进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肺淋巴管平滑肌瘤病一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患者女 ,2 8岁。因乏力 ,间断胸痛 ,呼吸困难 1个月 ,于2 0 0 2年 5月 2 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 1个月前劳累后出现乏力、咳嗽、低热 ,逐渐出现胸痛、气促 ,渐加重至不能平卧 ,无盗汗、消瘦 ,无咳痰及咯血。体检为左侧大量积液体征。经抽胸水及抗结核治疗无明显好转。自发病多次胸片均见肺纹理增多 ,双中下肺斑片状网格状阴影 ,左侧胸腔积液。胸部CT示 :双肺间质性病变 (图 1)。双肺高分辨CT(HRCT) :双肺纹理增多 ,紊乱 ,呈条索状及网状改变 ,左侧胸腔积液。多次胸水抽检均示 :粉红乳糜样 ,乳糜定性 ( + ) ,黎氏实验( + +~ + + + ) ,…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性,76岁,主述腹部包块25年伴间歇性下腹部疼痛2年及双下肢肿痛近2个月.遂来我院就诊,以巨大卵巢包块收住.患者平素月经规律,初潮16岁,月经量中等,白带量中等,无异味,绝经后无异常阴道流血及异常阴道排液,一般情况良好.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体征无异常,腹部外形高度膨隆,剑突下可扪及一巨大实性包块,直径约40 cm,张力大、质硬、无压痛;妇科检查:外阴阴道发育无异常,阴道畅,阴道壁充血,宫颈未见,子宫及附件无法触诊(因盆腔巨大包块).盆腔CT提示:盆腹腔巨大包块,考虑为巨大子宫肌瘤,伴变性,子宫显示不清.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46岁,农民。下腹部膨隆1年,腹胀、下肢水肿1周于1994年6月21日入院。1年前出现下腹部膨隆,自以为肥胖,未治疗。近1周渐感纳差、下腹坠胀、隐痛、尿频、便秘、膝以下肢体水肿、麻木,无尿痛、尿急。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正常。下腹部膨隆,于耻骨联合上方可触及一巨大包块,质软、光滑、活动受限,无压痛。双下肢呈凹陷性水肿,无明显静脉曲张。妇科检查  相似文献   

16.
<正>患者女性,29岁,G0P0,因扪及腹部包块1个月余于2013年12月2日入院。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双侧卵巢表面低回声,盆腔多发低回声结节,盆腔积液。盆腔核磁共振提示:盆腔多发结节伴盆腔积液,病灶累及膀胱子宫窝、道格拉窝、肠系膜根部、双侧附件,首先考虑盆腔恶性肿瘤,转移瘤可能(图1)。实验室检查:血清CA125轻微升高(81. 0 U/mL),CEA、CA199正常范围。患者曾于2009年10月接受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及电动粉碎术。术中剔除子宫宫底部肌瘤1个,直径约9 cm,肌瘤部分与肌层分界不清。盆腔其余脏器未见明显肿块。术后病理诊断"富于细胞性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7.
<正>患者女性,51岁,2021年3月12日因下腹部坠胀、腹痛3天至我院就诊。既往月经正常,于2020年3月自然绝经。阴道彩超示:盆腔内巨大实性肿块,考虑子宫肌瘤,盆腔两侧异常无回声,考虑附件囊肿,临床初诊考虑为子宫肌源性肿瘤或囊肿等,遂行全子宫+双侧附件切除,术后肿物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 眼观:全子宫1个,宫体大小17 cm×13 cm×10 cm。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淋巴管平滑肌瘤病(lymphangioleiomyoma-tosis,LAM)临床、影像、病理特征及预后特点。方法对发生于纵隔及合并肺癌的2例LAM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及免疫表型进行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LAM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好发于育龄期女性。病变的发生与淋巴管和血管密切相关,不同发病部位临床症状各不相同。显微镜下示淋巴管、血管壁周围可见不同成熟度的平滑肌细胞弥漫性异常增生,肿瘤细胞可呈梭形或上皮样。免疫表型:梭形肿瘤细胞desmin和SMA阳性,HMB-45和MELAN-A阴性。结论LAM是一种罕见的慢性、进行性恶化的肿瘤性疾病,常累及全身多个系统,肺是主要累及的器官。依据临床症状、影像学和组织学特点再结合免疫表型可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62岁,因肠梗阻行剖腹术,见大网膜有数十个肿物,质硬,大网膜与内脏粘连形成肠梗阻,探查肝、胆、脾、胃、肠、子宫及附件等均未见肿物。术后诊断:腹腔恶性肿瘤并广泛转移。  相似文献   

20.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播散性腹膜平滑肌瘤病李新建,饶慧蓉,李发言,王莉1临床资料患者男,60岁,1990年11月因下消化道出血在阜阳地区医院剖腹探查。术中见空回肠交界处对系膜散在大小不一多灶性质韧肿块,直径大者10cm,小者1cm,与膀胱顶部左上角粘连。病理诊断为(小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